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峡两岸证券业经营效率比较研究:基于Metafrontier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兰冰 胡均立 黄国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6,125,共7页
本文将Metafrontier思想与BCC-DEA模型相结合,综合应用Metafrontier DEA方法、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Tobit模型,客观地评价具有不同生产技术的两岸证券商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台湾证券商发展水平趋同,大陆证券商良莠不齐,但竞争... 本文将Metafrontier思想与BCC-DEA模型相结合,综合应用Metafrontier DEA方法、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Tobit模型,客观地评价具有不同生产技术的两岸证券商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台湾证券商发展水平趋同,大陆证券商良莠不齐,但竞争力逐渐提升;台湾证券商技术水平落后于大陆;大陆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改善,台湾逐渐衰退;资产总额、负债比、地区生产总值是影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负债比、经济自由度、地区生产总值是影响技术落差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对两岸证券业冲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证券业 metafrontier DEA模型 技术效率 技术落差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下载PDF
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MML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兵 熊美红 朱宁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107,共15页
运用Metafrontier-Mamlqusi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MML指数)测度了2006~2010年中国88家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创新类证券公司走势较为平稳... 运用Metafrontier-Mamlqusi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MML指数)测度了2006~2010年中国88家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创新类证券公司走势较为平稳,规范类证券公司呈上升的趋势,其它类证券公司则呈现倒"V"型;总体上,中国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只有规范类证券公司MML指数大于1,技术退步是导致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纯技术追赶则有拉高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态势;规范类和其他类证券公司的纯技术追赶值明显大于1;股价指数和资产结构对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则对证券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作用,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公司 全要素生产率 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方向性距离函数
下载PDF
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省际全要素CO_2排放效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1 位作者 汪克亮 杨力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8,共5页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前沿马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算了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中国1985~2009年28个省份的CO2排放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效率改善和技术差距比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省...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前沿马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算了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中国1985~2009年28个省份的CO2排放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效率改善和技术差距比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CO2排放技术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差异明显,存在巨大的减排增产空间;从时间维度来看,东部省份CO2排放技术构建了全国潜在的最优技术前沿,中、西部省份与其技术差距比率分别为年均-0.24%和-0.87%;除安徽、吉林和湖北外,中、西部其他省份与东部省份技术差距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效率 共同前沿生产率增长指数 技术差距 省际差异
下载PDF
省级政府卫生投入动态效率及其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自敏 张昕竹 杨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5,共10页
本文测算了中国2002~2011年31个省级政府卫生投入的整体网络动态效率变化,并对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不同省份的效率特征.并考察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效率是否存在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考虑生产过程的网络效... 本文测算了中国2002~2011年31个省级政府卫生投入的整体网络动态效率变化,并对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不同省份的效率特征.并考察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效率是否存在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考虑生产过程的网络效率测度与传统效率测度存在显著差异,整体网络和分阶段的效率的收敛性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各省份卫生投入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网络 分阶段效率 共同前沿生产率增长指数 收敛性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生产率研究——基于MML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兵 肖海林 《产经评论》 2011年第5期100-114,共15页
本文运用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环境约束下1998-200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纯粹技术追赶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珠三角... 本文运用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环境约束下1998-2008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纯粹技术追赶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珠三角城市群1998-2008年的平均生产率增长高于长三角城市群,这主要是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两个城市群的生产技术与潜在的生产技术边界差距在逐步扩大;长三角城市群的技术发展潜力在近些年呈现上升的势头,珠三角城市群的技术发展潜力则呈下降趋势。在城市层面上,技术水准较高的城市,纯粹技术追赶的水平也较高。最后,人均GRP、结构因素、FDI对共同边界下的城市生产率和群组边界下两个城市群各自的城市生产率变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边界 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 纯粹技术追赶 潜在技术相对变动
下载PDF
中国物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MML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玲 孟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将能源消耗引入投入变量,以碳排放为副产出,运用基于松弛测度(SBM)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共同边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ML)生产率指数,测度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物流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 将能源消耗引入投入变量,以碳排放为副产出,运用基于松弛测度(SBM)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共同边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ML)生产率指数,测度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物流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能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无明显改善,物流业存在高能耗、高投入、增加值产出低、污染排放高的现象。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落差,东部地区依靠技术进步处于潜在技术前沿,西部地区形成了对东部地区的追赶效应,但中部地区与技术前沿的落差逐渐拉大。认为,大力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加快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与扩散,应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松弛测度 方向性距离函数 共同边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
下载PDF
经济转型视角下中国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动力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范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77-3186,共10页
从工业行业存在技术异质特征出发,在全局DEA分析框架下,应用共同前沿理论的MML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1~2012年我国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及分解构成,并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对其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36... 从工业行业存在技术异质特征出发,在全局DEA分析框架下,应用共同前沿理论的MML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1~2012年我国工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及分解构成,并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对其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36个工业行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3%,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清洁型生产行业、中污染生产行业、污染密集型行业依次递减的发展格局,群组间技术差异整体上呈现缩减趋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是推动前沿面扩张的主力行业;增长动力分析显示,工业行业存在投入要素利用的规模经济,工业行业"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与能源结构调整有利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本深化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影响微弱,FDI抑制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行业集中度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群组的技术异质性导致了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前沿 技术异质性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MML生产率指数
下载PDF
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区域性差异及收敛性检验——基于贝叶斯SFA共同边界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范硕 何彬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1999—2010年中国地区国有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贝叶斯SFA共同边界方法对地区国有工业企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并检验其收敛性。结果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出现的,但这种增长主要是... 基于1999—2010年中国地区国有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贝叶斯SFA共同边界方法对地区国有工业企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并检验其收敛性。结果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出现的,但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国有经济内外部软环境实力的提高并不显著;从地区差异来看,中国中部地区在国有经济生产率增长速度以及技术进步速度方面最快,其数值指标要优于东部及西部地区。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地区国有经济生产率并没有出现全局性随机收敛特征。而从各地区群组来看,只有东部群组存在俱乐部收敛,而中、西部群组不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贝叶斯SF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共同边界
下载PDF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演进特征分析——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磊 田明华 +2 位作者 马爽 王芳 刘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9-624,共6页
【目的】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源泉,为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分解。... 【目的】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源泉,为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分解。【结果】①2001—2018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6.60%,其增长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拉动,农业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增长规律呈现出先波动上涨再波动下降的“倒U型”增长趋势。②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6.00%、8.70%和10.01%。③优先发展区内的地级市农业技术效率较高,适度发展区内的地级市农业技术进步较快。【结论】改善农业技术效率,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和提高农业增长质量是提升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演进特征 地级市 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 技术效率
下载PDF
中国宽口径区域经济效率测度和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雪琪 马晓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16-120,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15年全国省份数据,设置宽口径指标体系,从多投入多产出角度研究经济效率。在经济区域划分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和共同前沿Malmquist指数,并将动静态分析相结合,考察经济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区域效应下... 文章基于2011—2015年全国省份数据,设置宽口径指标体系,从多投入多产出角度研究经济效率。在经济区域划分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和共同前沿Malmquist指数,并将动静态分析相结合,考察经济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区域效应下的技术差异比率。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还处于发展中期,局限主要源自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各省市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来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率 多投入多产出 超效率SBM模型 共同前沿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its impact factor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uper-efficiency slacks-based measure and Tobit measure models 被引量:1
11
作者 Tianhang Huang Xiaoyu Zhao +3 位作者 Chi-Han Ai Shaofeng Chen Yi Wang Xiaoyue H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年第2期162-170,共9页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valuating the leve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long this route(henceforth,BRI co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valuating the leve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long this route(henceforth,BRI countries).Therefore,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eve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I countries in a reasonable and objective manner.Eventually,this study employs the super efficiency slacks-based measure(Super-SBM)model,which considers unexpected output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I countries.The dynamic chang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se countrie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Furthermore,the Tobit model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I countries in general and in various categories.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e following points.(a)The overall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I countries is low,whereas those of high-income and middle-and high-income countries are relatively high.(b)The over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s of BRI countries decl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2008 owing to the effe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However,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other countries,barring low-income countries,has gradually increased since 2011.(c)Since 2008,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replaced technical efficiency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of BRI countries.(d)A U-shaped relationship is observed between the econom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se countries.(e)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untries.Moreover,a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a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that mainly export resource-based products and are dominated by labor-intensive export industries.Barring low-income countries,the energy structure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inally,the study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oping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countries during its promotion of the B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Super-efficiency slacks-based measure model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 Tobit model
下载PDF
Measuring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corporating Environment and Social Welfare:a Total Productivity Approach with an Application on China
12
作者 SUN Yanyan DAI Changjun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8年第5期411-417,共7页
By extending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theory,a new concept total productivity( TP) is introduced. Using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the concept is applied to measuring economic growth of 8 economic re... By extending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theory,a new concept total productivity( TP) is introduced. Using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the concept is applied to measuring economic growth of 8 economic regions of China covering an 18 years period( 1997—2014) and test its converg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P grew at an average rate of 6. 6% per year led mainly by technical change( 6. 5%). When environmental undesirable outputs are included,the Middle Yellow River,Northwest and Southwest regions of China witnessed higher productivity changes. Results of the converg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hina had made progress in reducing regional imbalance in growth. Inclusion of undesirable output showed that th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had speed up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P and environment oriented productivity. However,China's welfare oriented productivity is still very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sirable OUTPUT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total productivity(TP)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下载PDF
中国省域农业低碳效率评估与演变研究
13
作者 严子怡 吴伟光 钱志权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49-56,共8页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作为绿色农业的重要方面,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如何准确测度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并分析演变规律对加快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农用物资、稻田、畜禽养殖、能源消耗四类作为碳...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作为绿色农业的重要方面,低碳农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如何准确测度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并分析演变规律对加快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农用物资、稻田、畜禽养殖、能源消耗四类作为碳源,从低碳视角下引入农业碳汇作为期望产出,基于共同前沿方法结合全局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16年农业低碳发展效率,将效率进一步分解,明确效率增长源泉及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低碳发展效率整体上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西部地区保持稳定,中部地区迎头赶超。分省份看,北京农业低碳发展水平具有绝对优势,江西省最低。从增长源泉来看,农业低碳发展效率的改善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增长,农业技术效率处于恶化状态。中国必须采取结合区域资源特点,打破省份地域限制加大农业生产交流等措施以提高农业低碳发展效率,促进低碳农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前沿 农业碳汇 全局Malmquist指数 效率分解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及模式比较
14
作者 陈培荣 尹向飞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5,共12页
运用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NDDF)的修正Metafrontier超效率模型对中国278个地级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LPI)相结合,分析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结构特征及其模式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 运用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NDDF)的修正Metafrontier超效率模型对中国278个地级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LPI)相结合,分析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结构特征及其模式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资源节约”效率相较于“环境友好”效率增长更快。从变量分解看,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节约是“资源节约”效率改善的贡献主体,而工业废水与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友好”效率改善的贡献大体相当。从动力来源看,区域技术追赶是城市生态效率改善的主要驱动力,而区域管理效率产生了抑制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识别不同类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改善动力来源及其动态演化模式差异,进而为精准提升不同城市的生态效率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效率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metafrontier模型 Luenberger指数法
原文传递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被引量:104
15
作者 王兵 朱宁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45,73,共15页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呈"V"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平稳,城市商业银行逐步上升;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纯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进步都不明显,技术规模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趋向CRS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赶超最优,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表现较弱;外资银行进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边界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方向性距离函数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趋势与比较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元志 陈劲 吉超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1-2015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VRS径向的DEA模型的年度分析表明,从2001年-2015年期间,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在不断提高,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 本文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1-2015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VRS径向的DEA模型的年度分析表明,从2001年-2015年期间,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在不断提高,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长期处于优势地位,内资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绝大多数时间均处于追赶地位。内资企业的纯技术效率的均值在2014年超过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呈现全面赶超的态势。全局前沿Malmquist指数的跨期研究显示,内资企业的全局前沿Malmquist指数均值远高于1,始终保持快速赶超的状态;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全局前沿Malmquist指数均值也高于1,保持一定的增幅;外商投资企业的领导地位正在面临内资企业以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有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效率 数据包络模型 全局前沿Malmquist指数 技术缺口比率
原文传递
异质性生产技术下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越越 王维国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3-72,共10页
考虑地区生产技术异质性前提下,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利用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考察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结合"技术差距比率"衡量三大区域物流生产技术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的差距... 考虑地区生产技术异质性前提下,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利用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考察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结合"技术差距比率"衡量三大区域物流生产技术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的差距,最后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面板模型分析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物流技术效率总体偏低,东部实现全国最优生产技术,中西部差距较大,传统测度低估中西部物流技术发展潜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依赖纯技术进步,而非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动态分析显示,区域和省际物流生产率水平分化明显,中西部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状态;政府支出、FDI、交通设施、研发、产业结构、市场需求、能源结构七个因素的研究发现,各因素对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不相同,应当实施差异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技术差距比率 核密度估计
原文传递
区域技术差距视角下省际工业CO_2排放效率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1 位作者 汪克亮 杨力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51,共11页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传统的CO2排放效率测量MCPI(Malmquist CO2emission PerformanceIndex)指数进行拓展,使其能同时兼顾经济增长与减排,在充分考虑中国三大区域CO2减排技术差距的基础上,采用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传统的CO2排放效率测量MCPI(Malmquist CO2emission PerformanceIndex)指数进行拓展,使其能同时兼顾经济增长与减排,在充分考虑中国三大区域CO2减排技术差距的基础上,采用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工业1998~2010年全要素CO2排放效率、生产率及其构成,并就三种技术基准下效率差异、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与技术创新者省份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工业全要素CO2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差异明显,存在巨大的减排增产空间;全部省份工业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呈递增趋势,其中,技术进步贡献大于效率改善;北京、上海和辽宁工业CO2排放技术构建了全国潜在的最优技术前沿,东部省份工业低碳技术开始分化,中、西部省份与全国潜在最优的技术差距比率以-2%和-1.3%速度逐年拉大;内蒙古和海南工业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成为全国的低碳技术创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CO2排放效率 共同前沿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 技术差距比率 低碳技术创新者
原文传递
中国肉牛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基于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俊茹 王明利 +1 位作者 杨春 石自忠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基于2013—2018年全国15省区肉牛养殖成本收益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方法中的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对东、中、西部肉牛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达到0.84... 基于2013—2018年全国15省区肉牛养殖成本收益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方法中的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对东、中、西部肉牛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达到0.8453,其次为中部的0.7709,西部最低,仅为0.7271;中部对东部技术效率表现出追赶趋势且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西部与东部、中部的技术效率差距逐渐扩大,西部技术效率水平持续下滑。东部肉牛生产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西部地区但高于中部地区,技术效率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现出消极效应;西部肉牛生产共同前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唯一增长的区域,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中部年均增长率处于最低水平,原因是技术效率的降低直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应加大肉牛产业科技投入与推广力度,重点扶持西部地区肉牛产业,深入挖掘和激发西部地区肉牛养殖潜力,充分发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优势,展现优势区域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国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 metafrontier-Malmquist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时空分异特征
原文传递
Dynamic changes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regional green productivity:A dynamic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被引量:3
20
作者 Xu-Quan ZHAI Rui XUE +4 位作者 Bin HE Dong YANG Xiang-Yu PEI Xian LI Yuli SHA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266-278,共13页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t the heart of the post-pandemic green recovery scheme worldwide.It requires economic recovery without compromising on the environment,implying a critical role that green productivi...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t the heart of the post-pandemic green recovery scheme worldwide.It requires economic recovery without compromising on the environment,implying a critical role that green productivity plays in achieving the carbon neutrality goal.Green productivity measures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with consideration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study employs the slacks-based measure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BM-DDF)approach and the Malmquist-Luenberger(ML)index to calculate green productivity and its components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between 2001 and 2018.Using a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we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conditionalβ-convergence of China's green productivity.We found that overall,since 2001,China's green productivity has demonstrated a continuous upward trend.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spatial factors,China's green productivity demonstrates a significant conditionalβ-convergence.In terms of regional effec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een productivity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demonstrates club convergence,implying a more balance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Moreover,the convergence rate of China's green productivity increases with the addi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variable,and so the corresponding convergence time decreases.It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help to facilitate the convergence of China's green productivity,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egional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findings provide guideline for achieving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carbon neutrality from a regional green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productivity Slacks-based measure of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BM-DDF) malmquist-luenberger(ML)index Conditionalβ-convergence Spatial econometrics Carbon neutra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