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MetriScan^(TM)骨密度仪测量西双版纳、西藏、内蒙古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的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国一 杨玲 +4 位作者 姜范波 王威 平措扎西 阿叁次仁 汪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75-879,共5页
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和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和蒙古族健康人群的骨量分布差异和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 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和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和蒙古族健康人群的骨量分布差异和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藏族健康男女1531名,年龄20~79岁。内蒙东乌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的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男女、西藏藏族男女和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女性的峰值骨年龄段均在30~39岁,蒙古族男性峰值骨年龄段在40~49岁。傣族和藏族男性骨量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蒙古族男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11.04%。傣族女性50~5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0.80%,藏族女性为13.67%。蒙古族女性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比较,男性除藏族和蒙古族20~3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除傣族和藏族20~2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成人傣族男性与藏族和蒙古族健康成人男性相比骨密度有显著差异,藏族和蒙古族男性40岁以后骨密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傣族女性与蒙古族女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傣族与藏族女性30岁后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种族、地域,还是生活习性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值 民族 健康人群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TM骨密度仪
下载PDF
用Metriscan骨密度仪研究西藏廊坊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敏 王秀山 +4 位作者 刘勇 李俊 向青 潘子昂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1-473,48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不同种族、不同纬度(地区)正常人群骨量分布差异,确定峰位骨量的年龄段,寻找骨量丢失规律,为临床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参考值.方法选择西藏拉萨11~79岁616名健康藏族男女,河北廊坊地区11~89岁1122名健康汉族男...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不同种族、不同纬度(地区)正常人群骨量分布差异,确定峰位骨量的年龄段,寻找骨量丢失规律,为临床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参考值.方法选择西藏拉萨11~79岁616名健康藏族男女,河北廊坊地区11~89岁1122名健康汉族男女,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MetriscanTM(美国Alara公司提供,其原理是用放射吸收技术评估相对的指骨骨密度)指骨骨密度仪,对非习惯用手的2nd、3rd、4th手指中节进行测量,取结果的平均值.数据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峰值骨量藏汉男女都在30~39年龄段.骨量丢失12%以上藏族男性是在70~79年龄段,汉族男性是在80~89年龄段;藏汉女性都在50~59年龄段.藏族女性60~69年龄段骨量丢失已达24.35%,汉族女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才达23.86%,与汉族相比藏族骨量丢失速率较快;但两地不同年龄段骨量均数比较,男性20~69年龄段两地对比有显著差异,藏族骨密度明显高于汉族;女性11~49年龄段有显著差异,藏族明显高于汉族;其它年龄段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也是藏族高于汉族.结论女性在绝经前男性在衰老前廊坊汉族和西藏藏族正常成人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女性在绝经期后,男性在衰老后没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原因是地域、海拔不同还是种族差异引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骨量丢失规律符合生理年龄预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段 骨量丢失 汉族 男性 女性 正常人群 骨密度仪 衰老 健康 指骨
下载PDF
MetriScan骨密度仪硬件异常分析
3
作者 柯斌发 洪范宗 +1 位作者 王伟 苏秋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8期162-163,共2页
0引言 骨密度仪最初是一种定量测量仪器,只能得到骨骼的模糊影像,但影像质量并不影响对骨密度测量的效力[1]。Metri Scan骨密度仪由美国Alara公司生产,体积小,携带方便,每次检查时间仅40 s左右,每日可检查人数多达数百人。
关键词 metriscan骨密度仪 故障现象 故障排除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正常人群骨密度测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国一 姜范波 +4 位作者 杨玲 平措扎西 华桑 李奎 汪建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45-447,456,共4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蒙古族正常人群骨量分布情况,确定峰值骨量,分析其年龄段变化规律。为本地区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为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 目的:研究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蒙古族正常人群骨量分布情况,确定峰值骨量,分析其年龄段变化规律。为本地区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为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的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对非习惯性用手的第2、3、4手指进行测量,取三个手指的平均骨密度值。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女性峰值骨量在30-39岁年龄段,男性在40-49岁年龄段。女性60-6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15.01%,在70-7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21.09%,达2.328SD;男性在70-7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11.04%。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3994g/cm3和0.3776g/cm3。男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值均高于女性。结论:放射吸收法测量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区健康人群峰值骨量和骨量丢失规律符合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率,但晚于国内相关报道。本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蒙古族骨密度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值 健康人群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骨密度仪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和汉族骨密度分布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国一 姜范波 +3 位作者 刘平华 马志强 吴东颍 杨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和汉族正常人群骨量分布情况,确定峰值骨量,分析其年龄段变化规律。为本地区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健康傣族男女1126名,汉族健康男女1328名,年龄均为20~79岁。以1...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和汉族正常人群骨量分布情况,确定峰值骨量,分析其年龄段变化规律。为本地区制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健康傣族男女1126名,汉族健康男女1328名,年龄均为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对男女分别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的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对非习惯性用手的第2、3、4手指进行测量,取3个手指的平均骨密度值。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傣族和汉族男女峰值骨量都在30~3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12%以上傣族男女分别在60~69岁和50~59岁年龄段,汉族男女分别在70~79岁和60~6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25%以上傣族女性在60~69岁年龄段,汉族女性在70~79岁年龄段。傣族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3378g/cm2和0.3349g/cm2。汉族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3614g/cm2和0.3473g/cm2。傣族和汉族男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0~29岁年龄段P<0.05,30~79岁年龄段P<0.001。傣族和汉族女性30~79岁年龄段骨密度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西双版纳傣族与汉族男性正常成人骨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女性30岁年龄段以后差异有显著性。汉族男女骨密度均值高于傣族男女。傣族男女骨量丢失速率早于汉族男女。其差异是种族,还是饮食结构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值 民族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骨密度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