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糸”之新解
- 1
-
-
作者
于伟东
张曦瑶
冯浩
杨小明
-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
文摘
现今大多数学者根据《说文解字》将“糸”释义为蚕丝,显然这将无法解释“糸”字符的出现(BP 7100)早于蚕丝的应用(BP 6000)、“糸”的象形特征与蚕丝形态上的偏差、“糸”部字大多与蚕丝无关的三对矛盾。何况《说文解字》本身对“糸”与“丝”的释义并不存在现代学者所认为的此两字有对等之意。“糸”字在时序逻辑和史实存在上都与绳线即编、捻形成的纺物的制作和结构更为一致,而将“糸”释义为绳线或加捻束纤维而非蚕丝,显得更恰如其分、客观和符合史实。相比自然存在的细长体,“糸”具有人为操作的特征,如集束、加捻和根据需要可无限接续延长,即便是对短纤维。
-
关键词
“糸”
蚕丝
象形字
《说文解字》
甲骨文
考古
断代
-
Keywords
“mi(糸)”
silk
pictograph
Shuowen Jiezi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rchaeology
dating
-
分类号
K8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甲骨文中的“丝”及相关诸字试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李发
向仲怀
-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2,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S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YJC740059)
-
文摘
通过对商代甲骨文字记载单字研究分析,对"丝"及相关诸字进行了分类,探究了有代表性的"丝""糸""绝""幺""率"等甲骨文字的文献记载,研究发现甲骨文中的"丝"及相关诸字使用量是较大的;认为蚕丝文化起源时大多引述到甲骨文中的"蚕""桑""丝""帛"等字,但是目前所见的甲骨文字材料并没有关于商代丝织的直接记载。因此,要想对商代丝绸产业,甚至是蚕丝文化进行深入探讨,需依赖于更多考古实物的出土。
-
关键词
蚕丝文化
甲骨文
丝
糸
幺
-
Keywords
silk cultur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silk
mi(糸)
Yao(幺)
-
分类号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甲骨文部件“糸”的构字功能及相关问题研究
- 3
-
-
作者
谭飞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99,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草创时期甲骨文考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ZD3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甲骨文构形典型特征研究”(2722022BY012)。
-
文摘
部件“糸”取象于细丝,因辨识度不够,故以丝束的形式呈现。其在甲骨文中有繁写与简写的不同形式,传达的意义信息有的比较形象,有的则比较抽象,都与丝线有明显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汉字创制时,人们往往选取典型事物作为一类事物的代表,或以其典型特征提示某一状态、属性。当某些较为抽象或疏远的引申义也十分常用时,常在形体上有细微的调整以作适当区分。字形演变中,虽然形体变化较大,但核心元素一直较好地留存了下来。
-
关键词
糸
部件
功能
形象
典型
-
Keywords
mi(糸)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Configuration function
Vivid
Typical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