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so-Cenozoic Tectonic Events Recorded by Apatite Fission Track in the Northern Longmen-Micang Mountains Region 被引量:9
1
作者 LEI Yongliang JIA Chengzao +3 位作者 LI Benliang WEI Guoqi CHEN Zhuxin SHI X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53-165,共13页
There is a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W trending structures and the NE- trending structures in the northern Longmen-Micang Mountains region, which reflects possible regional tectonic transition and migra... There is a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W trending structures and the NE- trending structures in the northern Longmen-Micang Mountains region, which reflects possible regional tectonic transition and migration.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analyses of 15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is area yield apparent ages varying from 30.3±4.2 Ma to 111.7±9.0 Ma and confined-track-lengths ranging from 10.6±0.3 pm to 12.4±0.1 μm. Four specific group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ck Age Spectrum Calculation (TASC) patterns, i.e., 143-112 Ma, 93.6-88 Ma, 42-40 Ma and -25.6 Ma. These age groups correspon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datasets and may represent four tectonic events. Together with the regional deformation patterns, the four age groups are interpreted to indicate tectonic superposition, transition and migration during the Meso-Cenozoic with the following possible order: (1) the Micang Mountains belt was dominated by the E-W trending structure during 143-112 Ma; (2) the contraction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belt from the NW to the SE during 93.6-88 Ma led to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NE-trending structures over the E-W trendinding structures; (3) dextral strike-slip shear dominated the Longmen Mountains belt at 42-40 Ma; (4) westward migration of the active tectonic belt occurred from 93.6-25.6 Ma in a break-back sequence in the northern Longmen Mountains belt. The Late Cenozoic tectonics in the northern Longmen Mountains belt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extral strike-slip shear and the occurrence of westward break-back sequence of deformations. As a result,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deformations along the Longmen Mountains belt were intensified since the Miocene time and strains were mainly accumul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Longmen Mountains instead of being propagated to the foreland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tite fission track tectonic events Longmen mountains micang mountains Meso-Cenozoic
下载PDF
Wav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sedimentation evolution of foreland thrust fault of Micang Mountain 被引量:1
2
作者 LI RuFeng1,2,3,GUO TongLou4,CHEN GuoFei1 & ZHANG GangXi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2 Key Laboratory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2249,China +1 位作者 3 Basin and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4 SINOPEC Southern E & P Company,Chengdu 610041,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70-77,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of wave process method for sedimentation is first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land thrust fault of Micang Mountain with respect of oil and reservoir’s formation and tectonic and se...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y of wave process method for sedimentation is first adopt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land thrust fault of Micang Mountain with respect of oil and reservoir’s formation and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From th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we could make conclusions in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Micang Mountain that,there existed 2 first-order sedimentary cycles (220 Ma),corresponding to Caledonian-Hercynian and Indo-Chinese-Yanshan-Himalayan tectonic cycles respec-tively; there existed 4 second-order sedimentary cycles (10 Ma),corresponding to two sedimentation peak period and two denudation peak periods in research zone; there existed 12 third-order sedimen-tary cycles (35 Ma) and 21 fourth-sedimentary cycles (20 Ma). These 33 cycles in the research zone corresponded to the sedimentation-denudat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periods,furthermore,their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bor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law of source,reservoir and cap rocks: the source rock had the tendency to develop at the turning part between wave crest and wave trough,or at the superposition of wave turning part in different periods,presenting like "X"; most res-ervoir rocks developed at the place of wave peak; the development of cap rock was located in the wave trough on the right of sedimentation-denudation datum line. As a resul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wave process method for sedimentation,we could redisco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from another prospective,meanwhile,it enables to make predic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source,reservoir and cap rocks,which means a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f oil and reservoir’s forming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micang mountain SEDIMENTATION WAVE process WAVE cycl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forming condition
原文传递
四川米仓山水青冈天然林下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特征
3
作者 罗莉娟 尹清孝 +5 位作者 孙伟 昝玺 史清茂 张晶 陈亚梅 胥晓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研究了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水青冈(Fagus)天然林林下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不同土壤(h)深度(0<h≤10 cm、10 cm<h≤20 cm)的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了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水青冈(Fagus)天然林林下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不同土壤(h)深度(0<h≤10 cm、10 cm<h≤20 cm)的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下不同植物群落中,全氮(TN)含量表现为无植物群落高于有植物群落;在10 cm<h≤20 cm的土壤深度下,土壤全碳(TC)、碱解氮(SAN)含量表现为野扇花群落最高。(2)野扇花群落的土壤酶活性(酸性磷酸酶(AP)、1,4-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显著高于无植物群落和箭竹群落,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表现为箭竹群落最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有植物群落显著高于无植物群落。(3)BG、LAP、PPO和POD这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除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SAN、TC含量分别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的51.4%、40.5%、37.7%。(4)在3种不同植物群落下,向量角度(VA)均大于45°,表明3种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更易受到磷元素的限制。林下不同植物群落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土壤含水量、SAN和TC含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起主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土壤酶活性 养分限制 水青冈天然林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裂缝脉体发育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全超 李小佳 +5 位作者 李峰 郝景宇 邓双林 吴娟 邓宾 王道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0,共9页
通过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以及盆地数值模拟等,对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脉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判别了沉积期的流体活动期次和流体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旺苍地区筇竹寺组发育2期方解... 通过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测试以及盆地数值模拟等,对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脉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判别了沉积期的流体活动期次和流体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旺苍地区筇竹寺组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和1期石英脉体,石英脉体的形成晚于方解石脉体,第一期方解石脉体形成于早志留世,成脉流体主要为层内地层水,受少量大气淡水和海水影响,与液态烃类流体一起充注,均一温度为83.1~136.2℃,盐度为0.4%~12.2%;第二期方解石脉体形成于早侏罗世,成脉流体为层内地层水,与液态烃类和高密度气相甲烷混合充注,均一温度为140.2~185.4℃,盐度为5.7%~17.3%;石英脉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成脉流体为筇竹寺组硅质流体,与高密度气相甲烷一起充注,均一温度为162.1℃,盐度为13.8%。(2)研究区筇竹寺组方解石脉体样品的δ^(18)O_(PDB)值为-14.95‰~-9.17‰,绝大部分方解石脉体实测δ^(18)O_(PDB)值均小于早寒武世全球海水的平均值,其负偏移特征受控于成脉流体温度和δ^(18)O丰度。方解石脉体和围岩中稀土元素富集,二者均具有Eu正异常和Ce无异常,流体来源于层内地层水。(3)研究区筇竹寺组受外源流体影响较小,节理和裂缝发育,并不沟通上下地层,有利于山前带筇竹寺组页岩气的聚集与封闭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方解石脉体 石英脉体 流体活动 流体包裹体 封闭条件 筇竹寺组 下寒武统 旺苍地区 米仓山前缘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特征
5
作者 戴进 赵奎锋 +3 位作者 董自鹏 彭艳 徐小红 陈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5-1068,共14页
巴山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深入了解区域内复杂地形下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可为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及基础数据。利用2013-2019年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高差超过1400 m的4个区域自动... 巴山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深入了解区域内复杂地形下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可为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及基础数据。利用2013-2019年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高差超过1400 m的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周围3个气象站的近地面实测温度,结合2017-2019年汉中探空资料,分析了米仓山北坡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比较了近地面气温和环境大气气温递减率(γ)的差异,探讨了其垂直气候带。结果表明:(1)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7月和1月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年均γ为0.624±0.136℃·(100m)^(-1),与自由大气γ比较接近。月均γ在12月最小,随月份逐步增加,8月达最大后再减小。γ季节变化明显,暖季γ值较高,冷季较低,春夏秋冬季均γ分别为0.647±0.099℃·(100m)^(-1)、0.732±0.103℃·(100m)^(-1)、0.605±0.113℃·(100m)^(-1)和0.508±0.120℃·(100m)^(-1)。日最高/最低气温与日均气温的月季变化类似,年均γ分别为0.646±0.185℃·(100m)^(-1)和0.606℃±0.166℃·(100m)^(-1);各高度上年均日较差在7~10℃之间波动,与高度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年较差随高度增加呈线性下降。(2)近年来,区域内γ下降趋势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辐射差异快速缩小,以及气溶胶与前期相反的垂直变化趋势。(3)随高度增加,积温线性下降,递减率约213℃·(100m)^(-1);日平均气温≥0、5和10℃温度阈值的初日推后,终日提早,间隔日数缩短,每升高100 m,其积温持续天数分别减少3.4天、6.1天和7.0天。(4)在0.5~1.0 km、1.0~2.5 km、2.5~4.5 km和4.5 km以上,环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层次性明晰,反映了青藏高原大地形、秦岭地形、米仓山地形和下垫面对气温垂直变化的综合影响。4个高度区间内γ的差异较大,逆温尤其是冬季边界层上部和对流层中层逆温对它的双重影响明显。近地面各月γ比环境大气γ要大,5月后与0.5~1.0 km高度层γ的位相变化类似。(5)巴山垂直气候带可分为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分别处于500~1000 m、1000~1500 m和1500~25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变化 气温递减率 垂直气候带 秦巴山地 米仓山
下载PDF
川北米仓山南缘典型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6
作者 段威 唐文春 +5 位作者 刘治成 熊观 黄健 刘晓华 陈翔 黄建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1-758,共18页
文章对比分析了米仓山南缘旺苍-南江石墨矿带东、西2段主要石墨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矿带东段石墨矿体形态以不规则囊状为主,矿石类型以角砾状石墨大理岩型为主,矿体原岩为含有机质碳酸盐岩;矿石的V/Cr、V/(V+Ni)、U/Th平均值分别为... 文章对比分析了米仓山南缘旺苍-南江石墨矿带东、西2段主要石墨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矿带东段石墨矿体形态以不规则囊状为主,矿石类型以角砾状石墨大理岩型为主,矿体原岩为含有机质碳酸盐岩;矿石的V/Cr、V/(V+Ni)、U/Th平均值分别为0.75、0.42、0.94,稀土元素总量(ΣREE)平均84.4μg/g,δEu平均0.65,矿体原岩沉积于贫氧环境。西段石墨矿体以似层状为主,层控特征明显,矿石类型为石墨片岩型,具钒矿化,原岩以含碳质黏土质、泥砂质碎屑岩为主;矿石的V/Cr、V/(V+Ni)、U/Th平均值分别为3.90、0.79、1.93,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124μg/g,δEu平均0.59,矿体原岩沉积于贫氧-缺氧环境。石墨矿δ^(13)C值为-16.0‰~-23.0‰,平均-19.1‰,与有机质相近,显著低于大理岩围岩,表明石墨矿碳质来源以有机碳为主。米仓山南缘石墨矿床成因为沉积-变质型,石墨含矿层位经历了晋宁期-澄江期区域变质及热接触变质等多期变质成矿作用,最终形成晶质石墨矿床,其成矿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裂解引发的区域变质-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晶质石墨 有机碳 沉积-变质 米仓山
下载PDF
川北米仓山地区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27
7
作者 彭瀚霖 刘树根 +3 位作者 宋金民 孙玮 丁一 尹柯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四川盆地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应用沉积学理论,参考微生物岩研究最新进展,以川北米仓山地区杨坝灯影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发现灯影组白云岩中发育大量球状蓝细菌、丝状蓝细菌。前者形成了房... 四川盆地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应用沉积学理论,参考微生物岩研究最新进展,以川北米仓山地区杨坝灯影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发现灯影组白云岩中发育大量球状蓝细菌、丝状蓝细菌。前者形成了房室型、树枝型、链球型蓝细菌集合体;后者形态可分为管型、叠层型、凝块型。岩石学特征研究揭示蓝细菌参与到碳酸盐岩的沉积和成岩作用中,形成了叠层石、凝块石、团块、核形石,并对砂屑进行了局部钻孔改造。这些微生物形成了黏结型生物礁、骨架型生物礁,广泛发育在潮间-潮下带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蓝细菌 叠层石 凝块石 团块 核形石 微生物礁 米仓山
下载PDF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构造分区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世祥 汤良杰 +3 位作者 郭彤楼 李儒峰 陈梅涛 周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1-365,390,共6页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经历了至少两期以上的构造复合,表现为近东西向的米仓山背斜叠加在南北向的大巴山冲断褶皱带上,形成以米仓山基底变质岩为核心的东西向叠加背斜褶皱;其次为大致呈近东西向的通南巴主体构造,由于受大巴山构造推覆的...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经历了至少两期以上的构造复合,表现为近东西向的米仓山背斜叠加在南北向的大巴山冲断褶皱带上,形成以米仓山基底变质岩为核心的东西向叠加背斜褶皱;其次为大致呈近东西向的通南巴主体构造,由于受大巴山构造推覆的影响使其东段构造轴向发生旋转,整体改造为一个完整的北东向背斜构造。通过研究区10余条骨干剖面平衡剖面地层缩短率的计算,指出大巴山前缘和米仓山前缘沿山前带到盆地方向,地层缩短率由大到小。据此,可将大巴山前缘和米仓山前缘划分为强变形带、中变形带和弱变形带。各带在通南巴地区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从构造变形强度和成藏条件分析,米仓山前叠瓦冲断区带、黑池梁、涪阳坝和南阳场4个区块为研究区勘探最有利的正向构造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 构造分区 前陆盆地 米仓山 大巴山
下载PDF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世祥 汤良杰 +5 位作者 马永生 郭彤楼 黄仁春 程胜辉 李儒峰 陈梅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特征,揭示该带的成藏条件和天然气富集特征。提出了米仓山演化模式,认为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可供钻探的圈闭发育,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储层、保存条件是成藏关键。其中,二叠系为主要烃源岩,二叠系生屑灰岩和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为主要储集层,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膏盐岩层为主要盖层。并且,冲断带构造演化的时序性表现为由西向东变形强度、缩短量变小,变形时间变晚,同时前陆盆地的不同构造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目的层系、圈闭幅度、类型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成藏条件 构造演化 米仓山
下载PDF
川西北磁组构演化及其揭示的应变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良 贾东 +4 位作者 陈竹新 胡潜伟 贾秋鹏 李一泉 张元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2-1348,共7页
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北段前锋带至四川盆地边缘的川西北地区进行了磁组构研究。在江油和广元之间,沿着垂直于龙门山构造走向的4条采样路线,在18个采样点钻取了173个定向样品,样品采自侏罗纪和白垩纪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综合分析表明川西... 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北段前锋带至四川盆地边缘的川西北地区进行了磁组构研究。在江油和广元之间,沿着垂直于龙门山构造走向的4条采样路线,在18个采样点钻取了173个定向样品,样品采自侏罗纪和白垩纪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综合分析表明川西北磁组构反映的是新生代的变形,并在研究区域内总结出了3类磁组构:沉积磁组构、初始变形磁组构和铅笔状磁组构。除沉积磁组构之外的所有采样点样品的K1优势方向都是NE—SW向,说明研究区域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向,主要来源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在垂直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走向上,从四川盆地到龙门山前锋,磁组构由沉积磁组构逐渐变为初始变形磁组构,直至铅笔状磁组构,说明盆地内部应变十分微弱,靠近造山带应变逐渐增强,且侏罗纪、白垩纪以来研究区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造山带边缘或者还未传递到盆地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磁组构 龙门山北段 米仓山 应变
下载PDF
米仓山前缘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前景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代寒松 刘树根 +2 位作者 孙玮 张志敬 黄耀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6,182,共11页
通过对米仓山周缘震旦系灯影组露头沥青的详细勘测,证实了川北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并提出该区曾发育过较大规模的古油藏。以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米仓山前缘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生、储、盖等油气成藏静态条... 通过对米仓山周缘震旦系灯影组露头沥青的详细勘测,证实了川北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并提出该区曾发育过较大规模的古油藏。以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米仓山前缘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生、储、盖等油气成藏静态条件;在米仓山地区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该区灯影组圈闭及保存条件的发育与演化过程,认为米仓山前缘通南巴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保气中心)均为原地性,四中心耦合程度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灯影组 古油藏 四中心耦合 米仓山前缘
下载PDF
川北米仓山山前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盆山演化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双建 孙冬胜 +5 位作者 蔡立国 高平 李天义 袁玉松 郑孟林 邱登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7-1107,共21页
米仓山前缘的碎屑岩沉积记录了四川盆地北缘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信息,是研究四川盆地与北缘和西缘造山带盆-山耦合关系的理想对象。本文根据米仓山南缘中生界陆相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定年,分析了晚三叠世以来米仓山南缘碎屑岩物源的变化,并探... 米仓山前缘的碎屑岩沉积记录了四川盆地北缘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信息,是研究四川盆地与北缘和西缘造山带盆-山耦合关系的理想对象。本文根据米仓山南缘中生界陆相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定年,分析了晚三叠世以来米仓山南缘碎屑岩物源的变化,并探讨了米仓山及其邻区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上三叠统的碎屑锆石存在221~438Ma、732~959Ma、1618~2192Ma和2210~2526Ma四组年龄峰值,其中后两组年龄峰值所占比例最大,推测其物源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和北秦岭,指示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初期,秦岭造山带未完全阻挡北部物源。从下侏罗统开始碎屑锆石出现720~820Ma的年龄峰值,而且比例越来越高,推测其物源主要来自南秦岭和扬子北缘,指示此时秦岭已经隆起成山,阻隔了北部物源,同时汉南-米仓和龙门山成为川北地区的主要物源区。下白垩统碎屑锆石存在155~600Ma、725~910Ma、1716~1982Ma和2389~2779四组年龄峰值,总体表现比较分散,是典型多物源混合的结果,推测主要物源来自南秦岭和龙门山地区的古生代-中生代的再旋回沉积岩。根据物源变化,结合沉积中心迁移和其他构造年代学证据,可以看出四川盆地北缘的汉南-米仓山在晚三叠世未隆升出地表,早侏罗世开始由南秦岭向南前展式隆升,隆升一直延续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随着四川盆地周缘造山带强烈的陆内造山,米仓山前缘接受了包括南秦岭、扬子北缘早期沉积岩和龙门山、松潘褶皱带在内的多物源沉积物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米仓山 中生代 碎屑锆石 物源 盆山演化
下载PDF
米仓山构造转换带特征及转换模式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东 刘树根 +4 位作者 李智武 孙玮 邓宾 钟勇 李金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0-637,共18页
米仓山构造带被北东走向的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及北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前陆冲断带夹持于其间,两个构造带平面上组成一个"八"字形构造,空间上为一个向北收敛,向南发散背倾型的Ⅰ型三角带构造。在两大构造带前展式扩展变形晚期... 米仓山构造带被北东走向的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及北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前陆冲断带夹持于其间,两个构造带平面上组成一个"八"字形构造,空间上为一个向北收敛,向南发散背倾型的Ⅰ型三角带构造。在两大构造带前展式扩展变形晚期的过程中,米仓山则起到调节这两大构造带构造平衡的作用,因此为一构造转换带。米仓山构造转换带由北向南可以分为基底冲断隆起带、南缘滑脱变形带、川北类前陆盆地平缓褶皱带。基底冲断隆起带与川北类前陆盆地平缓褶皱带,在调节两侧造山带构造平衡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米仓山基底隆冲断带,由于其岩石的刚性,主要是发育脆性的断裂作用,通过垂向上的抬升,横向上的缩短来调节构造平衡。而川北类前陆盆地平缓褶皱带,岩石能干性较基底岩石弱,主要是通过北东走向及北西走向的褶皱作用、少量北西走向的断层作用和垂向上相对下降作用等调节来自两侧造山带的构造平衡。通过对米仓山构造转换带的构造特征分析表明,米仓山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先存的基底隆起构造是导致其变形差异性的主因,构造缩短量及缩短率是其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转换模式 米仓山 龙门山 大巴山
下载PDF
四川盆地米仓山南缘新立萤石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龙腾 王国芝 +3 位作者 李娜 毛秀丽 范蕾 黄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2-558,共7页
为研究新立萤石矿床成矿液体特征,对矿床中的萤石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萤石中主要发育液相CH_4包裹体、气液两相H_2O-NaCl-CH_4体系包裹体和气液固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240~300℃,盐度为14%~22%NaCleqv,捕获压力为... 为研究新立萤石矿床成矿液体特征,对矿床中的萤石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萤石中主要发育液相CH_4包裹体、气液两相H_2O-NaCl-CH_4体系包裹体和气液固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240~300℃,盐度为14%~22%NaCleqv,捕获压力为135~222MPa,具有超压特征。包裹体成分以CH_4为主,其次为H_2O,含有少量CO_2、C_2H_4和H_2S等组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果表明,萤石成矿流体与MVT铅锌矿成矿流体类似,且具有油田卤水的特征。萤石矿的形成与古气藏的破坏密切相关,其成矿时间明显晚于MVT铅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萤石 流体 古气藏 卤水
下载PDF
米仓山南缘中生代沉积盆地性质讨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牟传龙 谭钦银 余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1-45,共5页
米仓山南缘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区,前人认为该地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受控于米仓山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实际上,无论是按照经典的前陆盆地概念,还是陆内前陆盆地或陆内俯冲前陆盆地等术语,米仓山南缘中生代为前陆盆地值得商榷,其一些... 米仓山南缘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区,前人认为该地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受控于米仓山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实际上,无论是按照经典的前陆盆地概念,还是陆内前陆盆地或陆内俯冲前陆盆地等术语,米仓山南缘中生代为前陆盆地值得商榷,其一些关键的地质问题必须给以重视。主要表现在:①平面构造图显示,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系基底与震旦系盖层之间构成一规模较大的不完整的背斜穹隆,盖层围绕基底分布,说明不是构造推覆体;②不存在形成前陆盆地的区域应力,即该区在晚三叠世开始主要是升隆作用而非强烈的推覆挤压,研究资料表明该地区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作用发生在燕山期,米仓山的形成也应在该时限之内,之前米仓山为一继承性的隆起;③不具备前陆盆地的沉积格局,即晚三叠世—侏罗纪的沉积格局不是呈楔形展布。鉴于此,笔者认为前陆盆地术语不适用于米仓山南缘晚三叠世—侏罗纪沉积盆地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 凹陷盆地 中生代 米仓山
下载PDF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作用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政伟 魏显贵 +2 位作者 刘援朝 马润则 肖渊甫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后河岩群、八角树片麻杂岩和火地垭群组成。研究表明。
关键词 后河岩群 火地垭群 变质作用 米仑山 变质岩
下载PDF
米仓山、南大巴山前缘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岩峰 曲国胜 +1 位作者 刘殊 张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在对四川盆地东北部盆山结合部地表地质和石油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米仓山前缘构造、南大巴山前缘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发现了二者的共性和不同,二者均以双重构造为主,通过古生代构造层的叠置,而迅速抬升出露地表,... 在对四川盆地东北部盆山结合部地表地质和石油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米仓山前缘构造、南大巴山前缘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发现了二者的共性和不同,二者均以双重构造为主,通过古生代构造层的叠置,而迅速抬升出露地表,米仓山前缘以被动顶板双重构造为主,即典型的"三角带"构造,南大巴山前缘以主动顶板双重构造为其显著特征;初步分析了原因,区域滑脱层,特别是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膏盐岩滑脱层及古生界泥页岩滑脱层,构成了顶板和底板逆冲断层,其间的台地相碳酸盐岩构成了断夹块,受米仓山早期基底隆升和侧向挤压,形成了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南大巴山递进挤压变形,形成了主动顶板双重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构造 滑脱层 变形机制 米仓山 南大巴山
下载PDF
米仓山-大巴山前陆盆地下沙溪庙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2 位作者 叶泰然 高红灿 柯光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90,共8页
 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将米仓山-大巴山前陆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10余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  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将米仓山-大巴山前陆盆地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10余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和叠加样式;建立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格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以及地层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认为下沙溪庙组下部具备良好的油气储、盖组合和形成大、中型次生油气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大巴山 叠加样式 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序列 基准面旋回 次生油气藏 钻井 等时
下载PDF
米仓山南麓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建 吴俊 +4 位作者 肖兴翠 杨滨豪 李金武 王泽亮 辜云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为了摸清米仓山南麓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多样性特征,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对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 为了摸清米仓山南麓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多样性特征,为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开展野外调查,对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共有95科223属290种。科属构成丰富多样,科的构成上寡种科最多,有44科136种,分别占总科数的46.3%,占总种数的46.9%;属的构成上单种属占绝对优势,有178属,占总属数的79.8%,占总种数的61.4%。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生长类型以草本药用植物略占优势,占总种数的53.1%。解毒和清热是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的主要功效,分别占总种数的44.5%和42.1%。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或全株和根与根茎入药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3.6%和22.3%。综上所述,米仓山南麓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药用植物生长类型、功效、药用部位等类型多样,但缺乏规范的保护和利用计划,建议制定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为该区域内中药材资源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南麓 药用植物资源 多样性 生长类型 药用功效
下载PDF
米仓山林区土壤的肥力特征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毓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3-79,共7页
米仓山地区是“长防工程”建设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土壤水热性状、营养特点和肥力功能物质组成等研究评价了其垂直地带性土壤的肥力特征。指出本区分布较高海拔的黄棕壤等保持了某些良好的肥力特征,而分布海拔较低的黄壤等则在结构、... 米仓山地区是“长防工程”建设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土壤水热性状、营养特点和肥力功能物质组成等研究评价了其垂直地带性土壤的肥力特征。指出本区分布较高海拔的黄棕壤等保持了某些良好的肥力特征,而分布海拔较低的黄壤等则在结构、土体构型、营养性及肥力功能物质品质等出现某些不良征兆,认为是退化结果。提出了调整树种结构、测土施肥、建立米仓山土壤资源保护区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土壤肥力 保护培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