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砂滤池生物膜特性及处理受污染原水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李思敏 王彦飞 +3 位作者 唐锋兵 许铮 郭沛然 李乐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对普通石英砂(QS)进行氨基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分别以QS、AMS、CAS为滤料填充滤池进行挂膜,研究了不同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量、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的特性及对受污染原水的... 通过对普通石英砂(QS)进行氨基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分别以QS、AMS、CAS为滤料填充滤池进行挂膜,研究了不同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量、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的特性及对受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挂膜成功后CAS表面的生物活性最高,为42.00 mgO_(2)/(g·h),生物膜量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最大,分别为12.43 mg/g、105.09 mg/(g·SS),对COD_(Cr)、NH^(+)_(4)-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8.20%、89.50%;AMS表面的生物活性、生物膜量、EPS平均含量分别为32.97 mgO_(2)/(g·h)、9.07 mg/g、93.41 mg/(g·SS),对COD_(Cr)、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54.60%、85.10%。三种石英砂表面生物量分布均沿水流方向递减,EPS的含量从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L-EPS)到紧密附着性胞外聚合物(TB-EPS)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砂 生物砂滤池 挂膜 生物膜特性 受污染原水
下载PDF
PAC-SMBR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左金龙 崔福义 +1 位作者 赵志伟 刘智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为解决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末活性炭-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PAC-SMBR)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浊度、有机物处理效果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水处理工艺滤后出水进... 目的为解决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末活性炭-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PAC-SMBR)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浊度、有机物处理效果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水处理工艺滤后出水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浊度在0.2~0.5NTU,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0%~65%和33%~65%,组合工艺中膜过滤周期较长,可达60~70h.结论PAC-SMBR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滤后水质,在低温低浊时,PAC-SMBR组合工艺可取代滤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MBR工艺 低温低浊 微污染原水 有机污染物去除
下载PDF
混凝-微滤膜组合净水工艺中膜过滤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3
作者 莫罹 黄霞 吴金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混凝 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间歇抽吸的运行方式连续运行 ,考察了膜组件的抽吸时间 ,抽 /停时间比和曝气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采用膜通透性J/ p作为膜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结果表明 ,在各操作条件下 ,膜通透性J/ p由于... 采用混凝 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间歇抽吸的运行方式连续运行 ,考察了膜组件的抽吸时间 ,抽 /停时间比和曝气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采用膜通透性J/ p作为膜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结果表明 ,在各操作条件下 ,膜通透性J/ p由于膜污染的发生均先快速降低 ,随后随时间缓慢下降 .但J/ p的初期下降速度和缓慢下降阶段的相对稳定值因操作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抽吸时间对膜通透性影响较大 ,其次为抽 /停时间比 .在一定的条件下 ,抽吸时间缩短 1 / 2 ,产水率可提高 2倍 ;抽 /停时间比缩短 ,产水率可提高 5 0 % .当抽吸时间和抽 /停时间比分别为 1 5min和 3 8时 ,J/ p值较高 .曝气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膜通透性 .本试验中 ,曝气量由 2m3/h增加至 4m3/h时 ,膜通透性可提高约 1 5 % ,但当曝气量增加到 6m3/h时 ,膜通透性并无显著改善 .膜面污染物分析表明 ,在本研究使用的原水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微滤膜组合工艺 微污染水源水 膜过滤性能 操作条件
下载PDF
扬水曝气-贫营养生物膜组合技术净化微污染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廷林 魏巍 +3 位作者 王春燕 黄卓 苏俊峰 智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31,146,共8页
在扬水曝气条件下,模拟原位条件进行了贫营养生物膜技术净化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分析测定其对氮源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扬水曝气-贫营养生物膜组合技术用于净化微污染原水是可行的;在水温为10~23℃,溶解氧浓... 在扬水曝气条件下,模拟原位条件进行了贫营养生物膜技术净化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分析测定其对氮源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扬水曝气-贫营养生物膜组合技术用于净化微污染原水是可行的;在水温为10~23℃,溶解氧浓度为4.0~6.0mg/L、NH4+-N 0.230mg/L、NO2--N 0.010mg/L、NO3--N 1.125mg/L、TN 2.010mg/L、CODMn3.140mg/L、TOC 3.012mg/L和BOD51.540mg/L的条件下,系统稳定运行时的氨氮、硝氮、总氮及TOC去除率范围分别为82%~100%、62%~79%、71%~80%和73%~80%,亚硝氮已基本检测不到,BOD5/CODMn比值在0.05~0.20之间,说明该组合系统的脱氮效果可满足地表水环境Ⅲ类水体的质量标准要求,且生物稳定性可得到明显提高。另外,还考察了运行过程中生物膜上贫营养反硝化细菌数量及生物相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贫营养生物膜系统的净水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曝气 贫营养生物膜 微污染原水 反硝化细菌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工艺及其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喆华 何正浩 +2 位作者 瞿晶晶 李劲 何欣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15,共4页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提出了应用该法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对水中的无机还原性物质等也有...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提出了应用该法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对水中的无机还原性物质等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能有效地降低出水致突变活性,保证饮用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净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活性炭 微污染水源水 净水工艺
下载PDF
生物质电厂底渣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阳子杰 陶红 +3 位作者 李飞鹏 俞海祥 谢思雨 贾玉宝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66-175,共10页
针对生物质电厂底渣(BAR)的处理处置问题,采用磁力除铁并用多层筛网同步筛分机进行磁选、筛分、清洗工艺得到不同粒径(L1:0.25~0.50 mm、L2:0.50~1.00 mm、L3:1.00~2.00 mm、L4:2.00~4.00 mm、L5:4.00~8.00 mm)的BAR样品,并通过搭建快... 针对生物质电厂底渣(BAR)的处理处置问题,采用磁力除铁并用多层筛网同步筛分机进行磁选、筛分、清洗工艺得到不同粒径(L1:0.25~0.50 mm、L2:0.50~1.00 mm、L3:1.00~2.00 mm、L4:2.00~4.00 mm、L5:4.00~8.00 mm)的BAR样品,并通过搭建快速小型柱测试(RSSCT)装置对微污染原水进行净化试验,以明晰不同粒径BAR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BAR进行了表征,并以15 d内出水浑浊度、化学需氧量(COD_(Cr))、总磷(TP)和氨氮等指标评价了其去污性能。结果表明:L2、L3对原水的处理效果整体较为优异,15 d内出水浑浊度、COD_(Cr)、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40%、35%以上,这与BAR的吸附作用及微生物降解有关;L4、L5等大颗粒因填充密度小、系统氧气充足,从而促进硝化细菌的生物活性,在运行后期(11~15 d)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以上;而L1的粒径过小导致其容重、填充密度较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水流断层、氧气缺乏、微生物活性不足等现象,阻碍了对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此外,经柠檬酸-壳聚糖复合改性得到的M-L2,相较于L2,对原水中COD_(Cr)、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由42.05%、40.97%增至80.28%、60.36%,提升效果显著,与市售填料沸石、陶粒等水平相当,且成本更为低廉。研究结果为不同粒径BAR的高值化应用以及改性BAR在微污染原水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电厂底渣 粒径 填料 改性 微污染原水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孟建斌 杨立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中试试验为基础,在约6周时间内以生物预处理后出水和东江北干流枯水期河水两种不同水体作为系统试验原水,分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工程试验,考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处理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性能与效果。浓度由低到高的原水试验结果表... 以中试试验为基础,在约6周时间内以生物预处理后出水和东江北干流枯水期河水两种不同水体作为系统试验原水,分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工程试验,考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处理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性能与效果。浓度由低到高的原水试验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M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均可达55%和80%以上;对NO2--N和浊度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可达85%和95%以上,由此验证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微污染源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活性炭 微污染原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沸石-陶粒BAF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金香 娄金生 陈春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探讨沸石-陶粒BAF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CODMn、氨氮、UV254、浊度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填料高度、水力负荷、气水比等因素对沸石-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2-4.8m^3/(... 探讨沸石-陶粒BAF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CODMn、氨氮、UV254、浊度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填料高度、水力负荷、气水比等因素对沸石-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2-4.8m^3/(m^2.h)、气水比为1时,CODMn、氨氮、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随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ODMn、UV254、浊度的去除在最初的440mm内最为显著,而氨氮的去除在220~440mm范围内较明显;在气水比为1,水力负荷分别为1.2m^3/(m^2.h)、2.4m^3/(m^2.h)和4.8m^3/(m^2.h)时,CODM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38.62%、32.23%和25.37%,较合适的水力负荷为.2m^3/(m^2.h);在水力负荷为1.2m^3/(m^2.h)、气水比由0.5增为1时,CODMn的平均去除率由26.34%增为36.31%,氨氮的平均去除率由8.15%增为94.4%,当气水比增大为2时,CODMn、氨氮的去除率增加很少,合适的气水比为1。研究表明,沸石-陶粒BAF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效果良好,且所需的填料高度小,气水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曝气生物滤池(BAF) 微污染水源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臭氧-生物沸石处理微污染水的挂膜与驯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谭万春 王云波 +3 位作者 廖天鸣 李昊阳 孙士权 吴方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7,101,共4页
采用臭氧-生物沸石工艺,对微污染模拟水源水进行微生物挂膜和驯化。结果表明,生物沸石柱采用接种挂膜法,在水温17~19℃,经过17 d挂膜成熟。挂膜期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在到达最低点和稳定值的时间上具有同步性,挂膜成熟后COD的去除率稳... 采用臭氧-生物沸石工艺,对微污染模拟水源水进行微生物挂膜和驯化。结果表明,生物沸石柱采用接种挂膜法,在水温17~19℃,经过17 d挂膜成熟。挂膜期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在到达最低点和稳定值的时间上具有同步性,挂膜成熟后COD的去除率稳定在40%左右,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在臭氧存在的条件下,微生物仍能生存,微生物经过2~3 d的驯化,在臭氧投加量为2.1 mg·L-1、接触时间10 min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挂膜 臭氧 生物沸石
下载PDF
悬浮澄清池-硅藻土动态膜联用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艳丽 陈艳 +1 位作者 完颜华 苏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采用悬浮澄清池-硅藻土动态膜联用工艺对淮河微污染原水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UV254和CODM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通过增大错流出水比,系统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运行周期也会增大,但对浊度的去除没有明... 采用悬浮澄清池-硅藻土动态膜联用工艺对淮河微污染原水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UV254和CODM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通过增大错流出水比,系统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有所提高,运行周期也会增大,但对浊度的去除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膜压差的上升也会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膜 硅藻土 悬浮澄清池 微污染原水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与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除污染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河秀 周玲玲 张永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0,74,共5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两种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两阶段进水情况下的除污染效能及初始有机物和氨氮质量浓度对各工艺除污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含量对MBR和PAC-MBR除污染的效果有...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两种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两阶段进水情况下的除污染效能及初始有机物和氨氮质量浓度对各工艺除污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含量对MBR和PAC-MBR除污染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当CODMn由(3.67±0.11)mg/L增加至(4.11±0.23)mg/L时,两种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由(23.1±9.8)%和(37.6±5.5)%增加至(35.4±12.6)%和(43.1±17.0)%。两个阶段各工艺出水的NH3-N质量浓度均小于0.4 mg/L,且系统连续运行过程中出水的NO2--N质量浓度分别低至(7.5±5.8)μg/L和(6.1±3.6)μg/L,显著低于原水中的平均值(76.9±7.6)μg/L。同时发现PAC-MBR工艺中PAC延长了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载体,可有效提高细菌的总耗氧速率(SOUR),并使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有机物浓度的临界值降低,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生物处理系统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微污染原水 粉末活性炭 有机物 氨氮
下载PDF
O_3-BAC微污染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平 岑超平 陈定盛 《净水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28-30,51,共4页
采用O3-BAC处理珠江微污染原水,对处理工艺中BAC上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C上生物膜主要是由杆菌、螺旋状菌、球杆菌和丝状体组成;并且表层(2cm)和中层(50cm)微生物在类群和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从BAC表层和中层上共分离鉴定了4株... 采用O3-BAC处理珠江微污染原水,对处理工艺中BAC上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C上生物膜主要是由杆菌、螺旋状菌、球杆菌和丝状体组成;并且表层(2cm)和中层(50cm)微生物在类群和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从BAC表层和中层上共分离鉴定了4株酵母菌和32株细菌,主要为环境水体和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其中有些为条件致病菌,需加强滤后水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BAC 微生物 细菌
下载PDF
生物硅藻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振勋 曹达文 +2 位作者 马延强 褚华强 董秉直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以硅藻土作为基材开发了一种新型给水处理技术——生物硅藻土-动态膜反应器,并对该工艺系统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去除性能进行了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通量为40 L/(m2.h)的条件下,系统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出水浊度均在1 NTU以下.本工艺... 以硅藻土作为基材开发了一种新型给水处理技术——生物硅藻土-动态膜反应器,并对该工艺系统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去除性能进行了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通量为40 L/(m2.h)的条件下,系统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出水浊度均在1 NTU以下.本工艺对CODMn和UV254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58.14%和45.8%,这主要是由于硅藻土吸附、微生物降解和动态膜的分离作用;同时,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也较好,达到90%以上,这主要基于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藻土-动态膜反应器 微污染原水 饮用水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有机微污染原水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万波 周集体 +1 位作者 于得贤 陆际麟 《净水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20-23,共4页
采用人工配水方式,通过中试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微污染原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选择适应投加臭氧环境的优势菌种,人工固定化形成生物活性炭,可以在水温较低时,较短时间达到生物活性炭的稳定期;同时,还确定了水流... 采用人工配水方式,通过中试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微污染原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选择适应投加臭氧环境的优势菌种,人工固定化形成生物活性炭,可以在水温较低时,较短时间达到生物活性炭的稳定期;同时,还确定了水流量、滤速、炭层高度、臭氧加入量等工艺参数,使生物活性炭出水CODM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微污染 原水 臭氧—生物活性炭 生物活性炭 深度净水
下载PDF
臭氧-活性炭和BAF-生物强化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观体 陆少鸣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广州东江某水源水为试验水质,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装置的运行维护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比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与BAF-生物强化过滤的中试工艺。结果表明:氨氮去除率方面,两种工艺分别为95.8%和91.7%;亚硝酸盐氮去除率方面,... 以广州东江某水源水为试验水质,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装置的运行维护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比研究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与BAF-生物强化过滤的中试工艺。结果表明:氨氮去除率方面,两种工艺分别为95.8%和91.7%;亚硝酸盐氮去除率方面,分别为97.5%和92.5%;CODMn去除率方面,分别为61.0%和62.2%。两种工艺在运行维护方面,各有优劣。但采用BAF-生物强化过滤工艺工程投资减少20%以上,运行费用降低60%以上,更适于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活性炭 深度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强化过滤 微污染原水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混凝-超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振勋 曹达文 +2 位作者 马延强 褚华强 董秉直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2-95,共4页
对昆山傀儡湖微污染原水进行了粉末活性炭-混凝-超滤联用工艺的中试研究,研究表明混凝剂PAC投加量在30 mg/L的情况下,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通过膜前在线再混凝,对CODMn的去除率有所提高,但对UV254没有明显... 对昆山傀儡湖微污染原水进行了粉末活性炭-混凝-超滤联用工艺的中试研究,研究表明混凝剂PAC投加量在30 mg/L的情况下,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通过膜前在线再混凝,对CODMn的去除率有所提高,但对UV254没有明显影响;本中试对水中颗粒数也有较大的去除,去除率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碳 混凝 超滤 微污染原水 中试
下载PDF
混凝-气浮-过滤工艺中粉末活性炭投加效果与投加点研究
17
作者 黄廷林 刘成 +2 位作者 何文杰 韩宏大 丛海兵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1,共5页
对投加粉末活性炭(PAC)预处理黄河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确定了PAC适宜的投加位置和投量。结果表明,PAC最佳投加点为混合池,投加PAC使气浮出水浊度提高0.4NTU左右,滤后出水浊度略有升高(<0.1NTU);在絮凝池投加会造成气浮、过滤出... 对投加粉末活性炭(PAC)预处理黄河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确定了PAC适宜的投加位置和投量。结果表明,PAC最佳投加点为混合池,投加PAC使气浮出水浊度提高0.4NTU左右,滤后出水浊度略有升高(<0.1NTU);在絮凝池投加会造成气浮、过滤出水浊度的明显增加;在预氧化前投加PAC较之在混合池投加其有机物去除率略有下降;在混合池投加,当PAC的投加量为10mg/L时,滤后水的CODMn去除率提高15%-20%,可取得满意的结果;滤后水的色、臭和味等指标可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过滤工艺 气浮 混凝 出水浊度 有机物去除率 PAC CODMN 饮用水标准 混合池 中试研究 预处理 絮凝池 预氧化 投加量 原水 投量 最佳
下载PDF
臭氧-生物沸石处理湘江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云波 郑思鑫 +1 位作者 胡国华 稂友明 《净水技术》 CAS 2009年第6期26-29,共4页
根据湘江水源水的特点,进行了臭氧-生物沸石的除污染组合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2.2mg/L左右,氧化接触时间为15min,水力负荷为2.3m/h左右。此时该工艺CODMn、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53.6%和86.1%,从而为微污染源水处... 根据湘江水源水的特点,进行了臭氧-生物沸石的除污染组合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2.2mg/L左右,氧化接触时间为15min,水力负荷为2.3m/h左右。此时该工艺CODMn、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53.6%和86.1%,从而为微污染源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源水 臭氧 生物沸石
下载PDF
PAC-MBR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迪莉拜尔.苏力坦 莫罹 黄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采用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PAC-MBR)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过滤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浊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对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6%~57%和31%~42%,... 采用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PAC-MBR)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过滤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浊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对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6%~57%和31%~42%,PAC投加量在500mg/L到3000mg/L的试验范围内,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试验还表明,PAC-MBR组合工艺几乎能完全去除分子量<1000的有机物。PAC投加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MBR组合工艺 微污染水源水 膜过滤性能 污染物 去除率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粉末活性炭 给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曝气方式下PAC-UF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华飞 蔡磊 +1 位作者 邓慧萍 史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3,共4页
对浙江某水厂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示范工程进行中试模拟试验,考察了在连续曝气和仅反冲洗时曝气2种不同曝气方式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压差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工艺运行稳定后,2种曝气方式下氨氮、CODMn的去除率差距不大,而... 对浙江某水厂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示范工程进行中试模拟试验,考察了在连续曝气和仅反冲洗时曝气2种不同曝气方式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膜压差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工艺运行稳定后,2种曝气方式下氨氮、CODMn的去除率差距不大,而取消连续曝气条件下UV254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降低,膜压差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粉末活性炭 超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