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ation of Micro-fluidic Chip with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or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1
作者 Rui BI Pu Dun ZHANG Chao Qing DONG Ji Cun RE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21-524,共4页
A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single channel poly (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fluidic chip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 A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single channel poly (dimethylsiloxane)/glass micro-fluidic chip an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 of two model components in the mixture containing fluorescein and the rhodamine-green succinimidyl e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micro-fluidic chip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f Confocal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
2
作者 FENG Jin-yuan WANG Xiu-hua ZHANG Hua-feng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2007年第2期104-107,111,共5页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gnal noise ratio(SNR) and sensitivity of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extremely. The confocal laser induced flu...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gnal noise ratio(SNR) and sensitivity of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extremely. The confocal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debugging of optical and circuit modules, the results of detecting the samples are given and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improved project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 chip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NR sensitivity CONFOCAL
下载PDF
Studying the current properties of buffer solution through micro-fluidic channels driven with the pulse bias
3
作者 GAO ZeYang WANG KaiGe +3 位作者 ZHANG Chen MA HongWei WANG GuiRen BAI JinT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In the research of bio-molecular chips and sensors, extra electric biases are most often employed to control and manipulate the DNA and protein molecules moving through micro/nano-fluidic channels. In order to accurat... In the research of bio-molecular chips and sensors, extra electric biases are most often employed to control and manipulate the DNA and protein molecules moving through micro/nano-fluidic channels. 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d flexibly control the bio-molecules as they move within the channel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current changes within the buffer solution caused by an applied bias is fundamental. In this report, the current changed value of different buffer solutions, e.g., KC1, TE, and TBE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ith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buffers moving through a fluidic channel with a 5 μm inner diameter, driven by biases of 50 or 100 mV.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the current changed value and the pause interval of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Hill Equation, which is helpful for accurately detecting and manipulating single biomolecules in microfluidic sensors and bioc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 channel transporting mechanics current changed value interval time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ydrodynamics of liquid-solid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s
4
作者 Yi Zhang Nina Ullah +2 位作者 Richard Law David Reay Vladimir Zivkovic 《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The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MFB)can enhanc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compared to the vertically aligned counterparts,but the increased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forces and wall effects may cause poor fluidizati... The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MFB)can enhanc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rates compared to the vertically aligned counterparts,but the increased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forces and wall effects may cause poor fluidization performance.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column inclination and different particle-to-bed ratios(d_(P)/d_(B))on the solid hydrodynamics are investigated in an inclined micro-fluidized bed.The results validated the suitability of using the Ergun equation to predict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ies due to small deviations between 1.01 and 1.81 times the theoretical values,for a particle-to-bed ratio ranging from 0.025 to 0.165 at inclinations between 0°and 10°.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n bed expansion behavior showed that the bed contracted with an increase in bed inclination.An unexpected observation during the bed expansion was the appearance of a secondary high voidage reg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strong circulation patterns with an increase in bed inclination.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suggested the presence of a critical angle at 6°and 10°for the 85μm particles,4×4 mm bed cross-section and 165μm particles,1×1 mm bed cross-section,respectively.However,the liquid-solid back-mixing was observed due to the modified particle trajectories resulted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high voidage region.This paper giv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micro-fluidization behavior in inclined bed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zed beds and their futur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zed bed INCLINATION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 Wall effects
下载PDF
微流量系统的基础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兆英 叶雄英 +6 位作者 李勇 杨岳 熊沈蜀 王晓浩 张文栋 才海男 龚秋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991-993,共3页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微型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基础技术研究”中“微小型泵的基础技术”及其后续工作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微流量系统研究分析了当前微型机电系统发展的几个特点。微型机电系统的重要基础课题的研究突破为...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微型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基础技术研究”中“微小型泵的基础技术”及其后续工作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微流量系统研究分析了当前微型机电系统发展的几个特点。微型机电系统的重要基础课题的研究突破为其发展和应用打下基础。国际上微型光机电系统技术刚走向全面发展,正是我国发展该领域的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机电系统 微流量系统 微型泵 尺寸效应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状微肋片内流动阻力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承武 浦龙梅 +2 位作者 姜桂林 管宁 刘志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42-2048,共7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及菱形的叉排微肋片组成的流道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3种形状肋片流道内压降随流量增大而增大。受微/小尺度下层流边界层的影响,流量较低时微肋形状对流动影响较弱,椭圆形肋片...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及菱形的叉排微肋片组成的流道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3种形状肋片流道内压降随流量增大而增大。受微/小尺度下层流边界层的影响,流量较低时微肋形状对流动影响较弱,椭圆形肋片与菱形肋片内压降几乎相同,而圆形截面肋片内由于流动距离较长导致流动阻力最大;当流量较大时,椭圆形肋片内压降最小。Re较小时,长短轴一致的菱形肋片内的流动阻力系数f比椭圆形肋片略低,但在Re较高时,椭圆形肋片内的f值仍然最低。研究还表明,在现有各种关联式中,只有菱形微肋片关联计算值与本实验值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微通道 微流体学 压降 微肋片 层流边界层 摩擦阻力系数
下载PDF
宏—微操作结合的自动微装配系统 被引量:17
7
作者 宗光华 孙明磊 +2 位作者 毕树生 余志伟 于靖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125-2130,共6页
介绍了一类具有宏—微尺度结合特点的操作对象,对该类型操作对象的操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开发了用于PMMA微流控芯片批量化生产的微对准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显微视觉图像分析的分视场对准机理。系统的主要硬件构成包括机械本体、... 介绍了一类具有宏—微尺度结合特点的操作对象,对该类型操作对象的操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开发了用于PMMA微流控芯片批量化生产的微对准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显微视觉图像分析的分视场对准机理。系统的主要硬件构成包括机械本体、视觉单元、4-DOF精密定位单元和全自动气动辅助单元。介绍了系统的控制结构。提出针对标记图像的对准精度测量方法,通过实验得到系统的对准精度为2.9μm。该系统可以高效、可靠地完成PMMA微流控芯片的微对准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配 微流控芯片 对准精度 分视场
下载PDF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晓朋 曾梅 +4 位作者 万德慧 唐晗 赵彬媛 周雅倩 刘晓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163-4171,共9页
目的构建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建立一种用于测定食品中两类农药残留的新方法。方法以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ACh E)为识别元件与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特异性反应,采用微流控芯片与... 目的构建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建立一种用于测定食品中两类农药残留的新方法。方法以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ACh E)为识别元件与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特异性反应,采用微流控芯片与化学发光仪作为检测元件,以鲁米诺与铁氰化钾作为化学发光体系,通过流动注射分析法来检测农药残留。结果当有机磷类农药辛硫磷、敌敌畏、乐果浓度范围分别在0.1~10、0.08~10、0.8~15μg/m L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3、0.9903、0.9904,检出限分别为0.047、0.054、0.388μg/m L;当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克百威、西维因、灭多威浓度分别在0.08~15、0.1~10、0.1~10μg/m L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6、0.9972、0.9944,检出限分别为0.049、0.051、0.080μg/m L。传感器性能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对辛硫磷、敌敌畏、乐果、克百威、西维因、灭多威分别测定6次,结果 RSD值均小于7%,精密度较好;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为底物,连续通入鲁米诺与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6次,所得RSD值小于8%,稳定性较好;将实验制备的固定化Ach E储存于p H值为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每隔10 d测一次化学发光峰值,结果显示两个月内相对活力下降为23%,保存时间较长;将传感器用于测定包菜、苹果样品中的农残,添加回收率在90%~99%之间,显示精密度较好,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结论此生物传感器性能良好,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乙酰胆碱酯酶 微流控芯片 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典型微管道流场数值模拟与Micro-PIV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海波 傅新 +1 位作者 杨华勇 陈虹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8,共7页
针对微流体器件中几种典型微管道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采用CFD流场仿真技术对压力驱动方式下90°折管、突然扩散管、弯管三种流道的流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介绍了电渗驱动的流场仿真技术,并以十字交叉微管道为对象进行电渗流场仿真... 针对微流体器件中几种典型微管道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采用CFD流场仿真技术对压力驱动方式下90°折管、突然扩散管、弯管三种流道的流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介绍了电渗驱动的流场仿真技术,并以十字交叉微管道为对象进行电渗流场仿真;同时采用玻璃微加工工艺制造了上述四种微流道模型,并通过Micro-PIV技术对其相应条件下的流场进行试验测试,并定量对比与分析了仿真与试验结果,结论显示Micro-PIV是适合于微米级流场检测的最有效试验手段之一,同时通过试验也验证了N-S方程在微米级流场数值计算中是依然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MICRO-PIV 流场仿真 电渗
下载PDF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 ,其检测下限为 3 7nmol/L ,线性范围为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共聚焦检测 微流控系统 毛细管电泳 流动注射 微型化仪器
下载PDF
基于介质上电润湿的微流体变焦透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康明 吴建刚 +2 位作者 曾雪锋 岳瑞峰 刘理天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2-705,709,共5页
近年来,微流体变焦透镜的研究已展示出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介质上电润湿(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EWOD)的微流体变焦透镜只需改变外加电压便能快速调节透镜焦距,并且具有尺寸小、结构灵活、功耗低、焦距调节范围... 近年来,微流体变焦透镜的研究已展示出其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介质上电润湿(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EWOD)的微流体变焦透镜只需改变外加电压便能快速调节透镜焦距,并且具有尺寸小、结构灵活、功耗低、焦距调节范围广等许多突出优点而日益受到注目。在介绍EWOD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基于EWOD的微流体变焦透镜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介质上的电润湿 微流体 变焦透镜 表面张力
下载PDF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生物胺总量 被引量:14
12
作者 唐晗 王晓朋 +2 位作者 吴中波 万德慧 刘晓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349-1356,共8页
目的:建立快速地有效检测食品中生物胺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固定化的二胺氧化酶制成酶柱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将微流控芯片与化学发光仪结合作为检测元件,以鲁米诺-铁氰化钾作为化学发光体系,通过流动分析法来检测食品中生物胺... 目的:建立快速地有效检测食品中生物胺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固定化的二胺氧化酶制成酶柱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将微流控芯片与化学发光仪结合作为检测元件,以鲁米诺-铁氰化钾作为化学发光体系,通过流动分析法来检测食品中生物胺的总量。结果当腐胺、组胺、酪胺浓度分别在3~500、2~100、3~200μmol/L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7.448X+408.93、Y=88.329X+997.13、Y=45.762X+1728.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6、0.9937、0.9907,检出限分别为0.7、0.5、0.5μmol/L。另外,本研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对含有腐胺、组胺、酪胺的溶液分别测定7次,其RSD均小于8%,精密度较好;以腐胺为底物,连续通入鲁米诺和铁氰化钾溶液7次, RSD=1.66%,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将固定化酶保存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每10 d测定一次酶活,持续70 d。2个月内固定化二胺氧化酶酶活仅降低了15%,保存时间较长;将传感器用于检测猪肉、鲫鱼和葡萄酒中的生物胺总量,样品中三种胺的添加回收率均在90%~94%之间,回收率较高,适合检测总生物胺。结论此传感器的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食品中生物胺总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二胺氧化酶 微流控芯片 酶传感器 化学发光
下载PDF
基于MEMS的微型泵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建国 郑小林 +1 位作者 侯文生 彭承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基于硅微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微型泵,是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航空等领域。综述了国内外微流体控制系统中微泵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常用微型泵的工作结构原理,并讨论现有技术... 基于硅微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微型泵,是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航空等领域。综述了国内外微流体控制系统中微泵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常用微型泵的工作结构原理,并讨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提出了尝试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流体控制系统 微型泵 驱动原理 形状记忆合金
下载PDF
辣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白铭 张恒术 黄崇本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制备辣椒素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法联合微射流技术制备0.075%(W/V)辣椒素脂质体,并对其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等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所得脂质体具有粒径小而均匀的特点;在室温条件下密封放置9d及4℃下保存10... 目的:制备辣椒素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法联合微射流技术制备0.075%(W/V)辣椒素脂质体,并对其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等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所得脂质体具有粒径小而均匀的特点;在室温条件下密封放置9d及4℃下保存10mo,其外观性状、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等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脂质体技术能够成功地包裹辣椒素,在短期内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脂质体 薄膜法 微射流技术 制备 稳定性
下载PDF
化工行业中废硫酸处理方法概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生 张端峰 +1 位作者 刘振锋 任保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共4页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废硫酸的净化处理方法及废硫酸的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应用微流体技术处理废硫酸的可行性。
关键词 废硫酸 净化处理 回收利用 微流体技术
下载PDF
金属薄膜加热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闫卫平 朱剑波 +1 位作者 马灵芝 杜立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5-618,共4页
采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备了Cr和Ni-Cr(Ni:80 % ,Cr :2 0 % )金属薄膜 ,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Cr薄膜电阻温度系数和电阻率的影响。在一定直流电压条件下 ,Ni-Cr和Cr薄膜微型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可达到 10 0℃ ,且升温速率皆大于 0 5 0 C/... 采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备了Cr和Ni-Cr(Ni:80 % ,Cr :2 0 % )金属薄膜 ,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Cr薄膜电阻温度系数和电阻率的影响。在一定直流电压条件下 ,Ni-Cr和Cr薄膜微型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可达到 10 0℃ ,且升温速率皆大于 0 5 0 C/s。通过测量微加热器的电阻温度曲线 ,表明所制备的金属薄膜式微型加热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能够满足PCR生物芯片和硅基热分布式微流量传感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加热器 TCR Cr和Ni-Cr薄膜 PCR生物芯片 微流量传感器
下载PDF
复合式微流控芯片上阴离子型固相萃取微柱柱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溢 张晓凤 张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利用原位聚合法在玻璃微管道内制备阴离子交换型固相萃取(SPE)微柱,以NO-2 为分析对象,针对NaNO2 KI Luminol发光体系设计微流控芯片,并将SPE微柱与微流控芯片连接起来组建成带有SPE微柱的复合式微流控芯片。分析了SPE微柱对NO-2 的吸... 利用原位聚合法在玻璃微管道内制备阴离子交换型固相萃取(SPE)微柱,以NO-2 为分析对象,针对NaNO2 KI Luminol发光体系设计微流控芯片,并将SPE微柱与微流控芯片连接起来组建成带有SPE微柱的复合式微流控芯片。分析了SPE微柱对NO-2 的吸附保留与富集作用,在复合式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了NO-2的进样、分离富集和检测,通过漏点曲线和交换容量两种方法分析了SPE微柱的柱容量。为控制SPE微柱的最大进样体积提供有利保障,并实现了食品中NO-2 的在线分离富集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固相萃取 复合式 微柱 性能分析 阴离子型 NO2^- LUMINOL 在线分离富集 离子交换型 原位聚合法 SPE 体系设计 富集作用 交换容量 微管道 柱容量 进样 检测 发光 体积
下载PDF
面向航天医学应用的体液预处理仪研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雄英 徐文晓 +2 位作者 谢帅 张帅 成一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83-2089,共7页
本文基于微流控技术研制了面向航天医学应用的体液预处理芯片及仪器,以便对航天员体液进行医学检测。体液预处理芯片集成了驱动液体和控制流路的微泵微阀,通过控制微泵微阀可实现从进样、不同功能的预处理到输出样品整个过程的自动操作... 本文基于微流控技术研制了面向航天医学应用的体液预处理芯片及仪器,以便对航天员体液进行医学检测。体液预处理芯片集成了驱动液体和控制流路的微泵微阀,通过控制微泵微阀可实现从进样、不同功能的预处理到输出样品整个过程的自动操作。此外在常规样品预处理功能的基础上,还集成了排气泡功能,使预处理芯片能够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对有气泡的体液进行体液预处理。预处理仪集微泵微阀驱动机构和芯片液面位置检测机构于一体,能够实现多种体液预处理模式,且与芯片间无需任何管路及电连接,方便芯片更换。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预处理仪进行了航天环境下的各项力学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加速度过载分析、正弦扫描分析及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预处理仪机械结构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结果显示最大应力值为57.37 MPa,经过校核得知满足航天环境强度要求。最后,基于制作的排气混合预处理芯片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芯片的排气和混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医学 体液预处理 微流控芯片 排气 混合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新型光开关器件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宁 李若梅 +1 位作者 涂兴华 梁忠诚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首先介绍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光开关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描述了MEMS、MOEMS、微流控技术。以MOEMS及微流控技术相接合,提出一种新的微流控光开关阵列结构,通过电控方法改变微流控芯片波导结构,实现光路变化。该光开关具有体积小,结构... 首先介绍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光开关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描述了MEMS、MOEMS、微流控技术。以MOEMS及微流控技术相接合,提出一种新的微流控光开关阵列结构,通过电控方法改变微流控芯片波导结构,实现光路变化。该光开关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功率损耗低,有利于光开关阵列集成化、微型化及制作。以电控方式控制光开关,在开关速度上比温控更快、更稳定,且控制电路简单等特点易构成大容量交换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开关 微流控 阵列 MEMS MOEMS
下载PDF
驱动电压波形修圆对微流体脉冲惯性力和驱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洪成 侯丽雅 章维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51-2259,共9页
介绍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分析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微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微流道固壁加速度和流体内部的黏性力。采用"椭圆修圆法"对方波驱动电压进行修圆,针对修圆点的位置决定微流体的... 介绍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分析了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微流体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微流道固壁加速度和流体内部的黏性力。采用"椭圆修圆法"对方波驱动电压进行修圆,针对修圆点的位置决定微流体的驱动方向,获得了不同修圆位置和修圆系数的驱动电压修圆波形。通过实验探索了波形修圆对微流道固壁运动加速度、微流体脉冲惯性力和流体驱动效果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所得流体体积流量可在0~15.4pl/min连续变化,远小于现有的微流体驱动技术。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微流体脉冲驱动-控制技术在微流体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系统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 压电驱动器 椭圆修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