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pid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Genomic DNA from Microbacterium sp.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娟芳 杨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4期69-71,共3页
A new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ing genomic DNA from Microbacterium sp.quickly and efficiently.DNA quantity and purity was measured by UV absorbance.Integrity of the genomic DNA was tested by agarose gel eletrophoresis... A new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ing genomic DNA from Microbacterium sp.quickly and efficiently.DNA quantity and purity was measured by UV absorbance.Integrity of the genomic DNA was tested by agarose gel eletrophoresis.The DNA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was sufficiently pure for PCR.This method saves time and cost,practices easily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m-positive bacteria microbacterium sp. Genomic DNA preparation DNA quality 16S rDNA
下载PDF
基于差异基因表达谱的Microbacterium sp.XT11降解黄原胶潜能挖掘
2
作者 袁悦 王雪妍 +1 位作者 李宪臻 杨帆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为挖掘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XT11在黄原胶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基因,预测黄原胶降解通路,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该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T11以葡萄糖为对照... 为挖掘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XT11在黄原胶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基因,预测黄原胶降解通路,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该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T11以葡萄糖为对照组,以黄原胶为碳源时可获得上调差异基因213个。显著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聚糖降解、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ABC转运、苯丙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五个KEGG途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功能注释表明,位于同一基因簇上的4个CAZymes基因和黄原胶降解直接相关,其余的CAZymes基因具有潜在的黄原胶降解活性。此外,预测到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PTS)和ABC转运途径(ABC transporters)参与了胞外黄原胶降解中间产物的跨膜转运。挖掘了菌株XT11中黄原胶降解过程中的功能基因,并阐述了菌株XT11的黄原胶降解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acterium sp.XT11 黄原胶降解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富集分析
下载PDF
Microbacterium sp.BD6在Cr(Ⅵ)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宗政 赵晓宇 +2 位作者 刘丹 许文帅 吴志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90,共10页
旨在探究Cr(VI)还原菌在Cr(VI)污染土壤中的修复条件及效果,为实际Cr(VI)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采用单因素实验、盆栽实验、高通量测序及qPCR等方法研究了菌株Microbacterium sp.BD6修复Cr(VI)污染土壤的最佳条件、修复前后对于... 旨在探究Cr(VI)还原菌在Cr(VI)污染土壤中的修复条件及效果,为实际Cr(VI)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提供借鉴。采用单因素实验、盆栽实验、高通量测序及qPCR等方法研究了菌株Microbacterium sp.BD6修复Cr(VI)污染土壤的最佳条件、修复前后对于植物的毒性以及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实验表明菌株BD6在土壤含水率为30%及以上,温度为25-40℃的条件下,96 h对土壤中100 mg Cr(VI)/kg土壤的Cr(VI)还原率可达90%以上。菌株BD6在其它重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对Cr(VI)进行还原,但还原效果会受到影响。Cr(VI)会对黄豆植株高度、发芽率等指标产生负面作用;经菌株BD6修复后的土壤,降低了Cr(VI)的毒性,明显改善植株的生长状况,且植株体内铬含量显著降低。Cr(VI)污染土壤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明显低于未污染的土壤;经菌株BD6修复后的Cr(VI)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随着修复时间的增长呈恢复趋势。因此,菌株BD6可作为修复Cr(VI)污染土壤潜在候选菌株,在今后的实际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acterium sp.BD6 Cr(Ⅵ)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微生物群落 电子供体
下载PDF
神舟十号飞船下行菌株Microbacterium sp. LCT-H2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4
作者 周宏 谢琼 刘长庭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内表面分离得到一株下行菌株LCT-H2,显微观察和革兰氏染色结果为短杆状的革兰氏阳性菌,利用葡萄糖、纤维二糖等多种碳源,对该菌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其为微杆菌属成员,并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LCT-H2。对该下行... 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内表面分离得到一株下行菌株LCT-H2,显微观察和革兰氏染色结果为短杆状的革兰氏阳性菌,利用葡萄糖、纤维二糖等多种碳源,对该菌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其为微杆菌属成员,并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LCT-H2。对该下行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其基因组大小为3.36 M,包括3235个编码序列和53个RNA基因,COG数据库比对共注释到21组COG功能分类。可对研究密闭飞行器内微生物种类分布等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杆菌 太空飞行 全基因组测序 功能分类
下载PDF
一株微杆亚铁氧化菌Microbacterium sp.W5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理 王弘宇 +1 位作者 张惠宁 杨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一株硝酸盐还原型厌氧亚铁氧化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铁氧化物对水中重金属Cu^(2+)离子的吸附。通过实验发现,在pH值为5.0的时候,吸附剂对Cu^(2+)离子的吸附量最大。在吸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初始离子浓度越高,吸附剂的吸附量越高... 研究了一株硝酸盐还原型厌氧亚铁氧化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铁氧化物对水中重金属Cu^(2+)离子的吸附。通过实验发现,在pH值为5.0的时候,吸附剂对Cu^(2+)离子的吸附量最大。在吸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初始离子浓度越高,吸附剂的吸附量越高。Cu^(2+)的吸附热力学很好的符合了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为0.99。其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此外还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杆氧化菌 生物吸附
下载PDF
新分离Microbacterium sp.XT11菌产黄原胶降解酶生产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秋惠 李冲伟 +2 位作者 王梅 金朝霞 李宪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469-471,475,共4页
新分离Microbacteriumsp.XT11菌能够合成黄原胶降解酶,将植物病原菌野油菜黄单孢菌分泌的毒素因子黄原胶分解,生成具有激发子和抗微生物活性的黄原胶寡糖。实验确认,黄原胶和酵母浸粉分别是XT11菌生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获... 新分离Microbacteriumsp.XT11菌能够合成黄原胶降解酶,将植物病原菌野油菜黄单孢菌分泌的毒素因子黄原胶分解,生成具有激发子和抗微生物活性的黄原胶寡糖。实验确认,黄原胶和酵母浸粉分别是XT11菌生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获得最高酶活力的最低碳源和氮源浓度均为0.3%。XT11菌生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7.0,转速15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降解酶 黄原胶 发酵 生产条件 microbacterium
下载PDF
铬还原菌Microbacterium sp.CR-H4的还原性能和机制探究
7
作者 陶澳敏 陈杰 +4 位作者 陈璐西 陆凌云 徐婷婷 金锐 何云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5-295,共11页
从某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铬还原菌Microbacterium sp.CR-H4具有较高的Cr(Ⅵ)还原能力,本研究对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Cr(Ⅵ)的还原性能和还原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菌株CR-H4在较宽的初始pH(7~10)、温度(20~40℃)和Cr(Ⅵ)浓度(50~4... 从某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铬还原菌Microbacterium sp.CR-H4具有较高的Cr(Ⅵ)还原能力,本研究对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Cr(Ⅵ)的还原性能和还原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菌株CR-H4在较宽的初始pH(7~10)、温度(20~40℃)和Cr(Ⅵ)浓度(50~400 mg·L^(-1))范围条件下均能生长良好,并能有效还原Cr(Ⅵ).100 mg·L^(-1 )Fe^(3+)和Cu^(2+)的存在增强了菌株CR-H4的还原效率,而Zn^(2+)、Ni^(2+)、H_(2)PO_(3)^(-)则抑制了其还原能力.甘油、乳酸钠和葡萄糖均能作为电子供体促进CR-H4对Cr(Ⅵ)的还原.此外,细胞变性结果表明,CR-H4对Cr(Ⅵ)的去除主要通过酶还原而非吸附作用.细胞质组分对Cr(Ⅵ)的去除率为44.8%,显著高于细胞膜组分,表明Cr(Ⅵ)的还原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由胞内还原酶介导.还原48 h后的Cr主要以可溶性Cr(Ⅲ)形式分布在细胞外悬浮液(94%)中,少量在细胞内累积(6%).以上研究结果可为Cr(Ⅵ)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生物还原 微杆菌 还原性能 还原机理
原文传递
一株对硝基苯胺降解菌Microbacterium sp.PNA8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沈晓莉 王健鑫 +1 位作者 陈小龙 赵芝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6-1500,共5页
从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对硝基苯胺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菌株PNA8。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Microbacterium sp.。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PNA8利用对硝基苯胺生长和降解的最... 从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对硝基苯胺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菌株PNA8。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Microbacterium sp.。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PNA8利用对硝基苯胺生长和降解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30°C和7.0。培养基中添加定量酵母膏有利于菌株的生长及其对对硝基苯胺的降解。最适条件下,在培养液中添加0.4g/L酵母膏,4d内0.3mmol/L对硝基苯胺降解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胺 生物降解 微杆菌
原文传递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虾苗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感染及病原菌检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房海 陈翠珍 +2 位作者 张晓君 何振平 葛慕湘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rla-Jensen 1919)细菌的一个新种;选择代表菌株(HL010406-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将其暂定名为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根据用HL010406-1为代表菌株对健康虾及牙鲆做感染试验,初步认为该菌可能是造成所检虾苗死亡的病原菌。经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3株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对供试的青霉素G等30种药物呈敏感或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6种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虾苗 杀虾微杆菌 检验
下载PDF
Cr(Ⅵ)还原菌Microbacterium sp.BD6的分离鉴定及还原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爱霖 吴志国 +2 位作者 江鑫 赵明源 杨宗政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5,共11页
【目的】从电镀厂下水道的淤泥中分离筛选Cr(Ⅵ)高效还原菌,并对其生长和还原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Cr(Ⅵ)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和应用参考。【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淤泥中分离、筛选出Cr(Ⅵ)还原菌,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RN... 【目的】从电镀厂下水道的淤泥中分离筛选Cr(Ⅵ)高效还原菌,并对其生长和还原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Cr(Ⅵ)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和应用参考。【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淤泥中分离、筛选出Cr(Ⅵ)还原菌,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抵抗胁迫环境的能力,利用外加电子供体改善菌株的Cr(Ⅵ)还原能力,筛选出最佳电子供体研究对菌株还原的影响。【结果】经分离筛选得到1株Cr(Ⅵ)耐受还原菌,初步鉴定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命名为BD6。菌株BD6适宜在中温、偏碱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能耐受50.0 g/L NaCl的高盐环境。Mn^2+对菌种的生长表现出较高的抑制,Ni^2+、Zn^2+、Cd^2+的抑制作用较小,Cu^2)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r(Ⅵ)对BD6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700 mg/L。添加甘油、果糖、乳糖、葡萄糖、丙酮酸钠作为电子供体促进了菌株对Cr(Ⅵ)的还原。选择甘油作为菌株还原Cr(Ⅵ)的最佳电子供体,无电子供体添加时菌株96 h内对100 mg/L Cr(Ⅵ)的还原率仅为69.63%,添加2 g/L的甘油菌株在36 h内的还原率达到了100%。通过加大甘油的添加量可以促进菌株对初始浓度较高Cr(Ⅵ)的还原,但要受到Cr(Ⅵ)的毒性限制。菌株的最适还原条件和最适生长条件吻合,在50.0 g/L NaCl的高盐条件和50 mg/L Cd^2+的毒性环境中,添加2 g/L的甘油,菌株对100 mg/L Cr(Ⅵ)的还原率分别为72 h 96.79%、54 h 99.86%。【结论】分离筛选得到的Microbacterium sp.BD6是一株潜在的可用于Cr(Ⅵ)污染生物还原修复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还原 16S rRNA microbacterium sp.BD6 电子供体
原文传递
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FY1538降解赤霉烯酮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天宇 胡苏莹 +1 位作者 周峻岗 吕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31,共9页
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主要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的某些种,如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通过聚酮类合成代谢途径生成并分泌的一种真菌毒素,具有类雌激素的性质.ZEN能引起家禽家畜和人的雌激素过多症,造成生殖紊乱、... 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主要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的某些种,如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通过聚酮类合成代谢途径生成并分泌的一种真菌毒素,具有类雌激素的性质.ZEN能引起家禽家畜和人的雌激素过多症,造成生殖紊乱、肝肾损伤,严重时可以致癌.本研究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可以有效降解ZEN的微杆菌(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FY1538).该微杆菌在添加甲醇的LB培养基中发酵所得的上清液具有降解ZEN的活性.进一步的分析证明了FY1538培养液上清中含有能够降解ZEN的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了ZEN生物降解的初步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烯酮 微杆菌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Hydrolysis mechanism of carbendazim hydrolase from the strain Microbacterium sp.djl-6F 被引量:3
12
作者 Ji Lei Shaopeng Wei +2 位作者 Lijun Ren Shibin Hu Peng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71-177,共7页
The carbendazim(MBC) hydrolyzing enzyme gene was cloned and heterologous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DE3) from a newly isolated MBC-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Microbacterium sp. strain djl-6F. High perfor... The carbendazim(MBC) hydrolyzing enzyme gene was cloned and heterologous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DE3) from a newly isolated MBC-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Microbacterium sp. strain djl-6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analysis revealed that purified MheI-6F protein catalyzes direct hydrolysis of MBC into2-aminobenzimidazole(2-AB) with a high turnover rate and moderate affinity(Kmof6.69 μmol/L and kcatof 160.88/min)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cofactors. The optimal catalytic condition of MheI-6F was identified as 45°C, pH 7.0.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MheI-6F was found to be diminished by metal ions, and strongly inhibited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Through generating amino acid mutations in MheI-6F, Cys16 and Cys222 were identified as the catalytic group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the hydrolysis of MBC.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MBC at the enzymatice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endazim microbacterium sp.djl-6F Hydrolase MheI-6F
原文传递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程 牟临杰 +4 位作者 张兴逵 李俊君 李智高 王向鹏 汤志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sp 研究生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 自我感知能力
下载PDF
PTED治疗LDH后IL-10、IL-8及S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14
作者 杨朔 刘智伟 +4 位作者 白晓亮 康亚娟 陆芳 孔亚荣 薛广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827-183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后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LDH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后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LDH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传统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n=65)]、试验组(PTED,n=66),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活动功能(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脊柱功能[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腰背屈伸比(F/E)、伸展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实验室指标(IL-10、IL-8及S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住院、下床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AP、PT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的F/E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IL-10、IL-8及S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7%)明显比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IL-8及SP水平与OD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IL-10水平与OD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相较于ODD,PTED治疗LDH疗效更佳,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IL-10、IL-8、S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10 IL-8 sp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分析
15
作者 王冕 姚莉莉 +2 位作者 韩爽 笪海芹 侯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长激光(Nd:YAG和Er:YAG)联合iRoot SP糊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depth of periodontal probing,PD)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管填充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6、12周的IL-6、IL-17、TNF-α、BI、PD和C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轻牙周炎症和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激光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 磨牙 根管治疗 疼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
16
作者 王珺 吉凯 +2 位作者 高波 刘琳 杨婷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组采用iRoot SP冷侧法。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效果、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根管充填效果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4.13±0.79)vs.(5.11±0.98)]及1个月[(2.45±0.37)vs.(3.11±0.67)]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咬合力[(131.25±11.21)lbs vs.(120.34±14.09)lbs]及咀嚼效率[(90.12±4.13)%vs.(78.98±7.4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中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充填效果和疗效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基本相同,但iRoot SP冷侧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iRoot sp冷侧法 垂直加压法 咀嚼 疼痛
下载PDF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针灸临床学 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分析——以SPS措施为例
18
作者 华红娟 潘佳慧 王晓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67-74,共8页
入世23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类日益丰富、出口结构日益完善。SPS措施因其设置和实施的隐蔽性及灵活性,被许多国家用来降低风险和防止其他国家农产品流入本国市场。我国对SPS措施认知尚浅,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 入世23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类日益丰富、出口结构日益完善。SPS措施因其设置和实施的隐蔽性及灵活性,被许多国家用来降低风险和防止其他国家农产品流入本国市场。我国对SPS措施认知尚浅,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和品质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研究采用2002—2022年我国向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实证评估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SPS措施在短期内会抑制我国农产品出口,但从长远看,SPS措施能倒逼农产品企业提高质量标准,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并且这种正向作用是逐步深化的。基于此,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政府需建立完善的SPS措施风险警示制度和严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体系,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行业协会需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农业企业应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获取国际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措施 农产品出口 贸易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SPS烧结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微观组织
19
作者 徐成福 傅森杨 +5 位作者 马冬冬 顾正飞 马垒 阳永泉 高新强 刘荣进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样有利于减少稀土元素之间的扩散。退火可使烧结后磁体中存在的非晶相晶化。退火温度越高,双主相磁体中的稀土元素之间越容易相互扩散,Ce原子易扩散到Sm_(2)Co_(17)相中取代Sm原子,而Sm原子扩散到Ce_(2)Co_(17)相中取代Ce原子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些,且在Sm_(2)Co_(17)相与Ce_(2)Co_(17)相的边界处形成一个过渡的富稀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退火温度 微观组织
下载PDF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炎症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刘健 陈思宇 陈乙朴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57-860,共4页
目的 探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AHplus根充糊剂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两组均治疗3... 目的 探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AHplus根充糊剂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根管填充时间、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疼痛、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根管填充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与hs-CRP水平较术前均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疼痛感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能够缩短患者填充时间、恢复时间,提高疗效,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 AHplus根充糊剂填充 牙体牙髓病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