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Plant Phyllanthus amarus Against Dermatophytic Fungi Microsporum gypseum
1
作者 ANURAG AGRAWAL SHALINI SRIVASTAVA +1 位作者 J.N.SRIVASTAVA M.M.SRIVASAV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9-365,共7页
Objective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such as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and ethyl alcohol) of the plant Phyllanthus amarus against dermatophytic fungi Microsporum gypseum was observed.... Objective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such as ether,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and ethyl alcohol) of the plant Phyllanthus amarus against dermatophytic fungi Microsporum gypseum was observed. Method Antifungal bioassay in terms of reduction in weight, colony diameter and sporulation of the target fungal colony was carried out using Broth Dilution method. Results Root part of the plant, extracted in various organic solvents did not show any noticeable antifungal activity. The percentage inhibition observed in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aerial part was found as reduction in weight: chloroform [50.3%], ethyl acetate [27.7%] and ethyl alcohol [12.1%], reduction in colony diameter: chloroform [53.4%], ethyl acetate [31.4%] and ethyl alcohol [15.0%] and reduction in sporulation: maximum inhibition in chloroform extract, at test concentration of 4000 ppm at incubation period of 8 days. Conclusion Chloroform fraction of the aerial part of the plant P. amarus shows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dermatophytic fungi M. gypseum and requires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for its bioactive princi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llanthus amarus Antifungal activity microsporum gypseum Skin infections
下载PDF
Tinea incognito due tomicrosporum gypseum
2
作者 Chunshui Yu ,Jingguo Zhou,Jianping Liu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期81-83,共3页
A 41-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a pruritic rash on the face that was of 3 months duration. During that time, it had been successively misdiagnosed as psoriasis vulgari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acial dermati... A 41-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a pruritic rash on the face that was of 3 months duration. During that time, it had been successively misdiagnosed as psoriasis vulgari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acial dermatitis at other hospitals, and had been treated with agents that included acitretin and prednisone. Finally, fungi were found in the lesions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the fungal culture was positive for Microsporum gypseum, and was diagnosed as a Microsporum gypseum infection. The lesions eventually cleared completely after 8 weeks of antifung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ea incognito microsporum gypseum
下载PDF
Antidermatophytic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against Locally Isolated <i>Microsporum canis</i>—Gaza Strip
3
作者 Emad Khalil Abou Elkhair 《Natural Science》 2014年第9期676-684,共9页
There is a need for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Natural antimicrobials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due to safety issue and availability.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four essent... There is a need for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Natural antimicrobials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 due to safety issue and availability.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four essential oils (Mentha piperta, Thymus vulgaris, Cymbopogon citratus, and Oreganum majoranum oils) against locally isolated Microsporum canis was determined by disc diffusion method an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broth dilution method. Mentha piperta oil showed the highest antifungal activity among tested oils in this study. The total inhibition attached when 0.046% was used with M. piperta, the total inhibition obtained with the 0.133% of C. citratus oil, which is accounted as the second essential oils, also T. vulgaris and O. majoranum oils achieved reductions at 0.133%. The present work has revealed that all oils have been used in low concentrations and produced promising results in comparison to the positive control (Clotrimaz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fungal microsporum CANIS MENTHA piperta Essential Oils GAZA Strip
下载PDF
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301例头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4
作者 闫玮 王琼 +3 位作者 陈玉萍 佘晓东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95%),其中以4~7岁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最多(46.5%),性别分布以男童居多(56.3%)。成人头癣仅15例(5%),成人头癣性别分布以女性居多(66.7%)。所有头癣患者的真菌鉴定结果统计显示,犬小孢子菌(164例,54.5%)、须癣毛癣菌(57例,18.9%)和紫色毛癣菌(44例,14.6%)是最常见的菌种,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各年龄段之间病原菌种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在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7岁的男童是最常见的头癣患病群体,过去10年犬小孢子菌已取代须癣毛癣菌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感染的优势致病菌,这些结果为头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犬小孢子菌 紫色毛癣菌 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一例犬异位性皮炎并发小孢子菌感染病例的诊治与分析
5
作者 吴萍萍 张晓艳 贺绍君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1只2岁8月龄雄性阿拉斯加雪橇犬出现持续性舔舐脚部皮肤、面部,趾间瘙痒、脱毛,脾气暴躁。采取临床检查、瘙痒评分、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过敏原测试和鼻部皮肤刮片细胞学镜检等方法,确诊患犬为异位性皮炎并发小孢子菌感染。第一阶段通... 1只2岁8月龄雄性阿拉斯加雪橇犬出现持续性舔舐脚部皮肤、面部,趾间瘙痒、脱毛,脾气暴躁。采取临床检查、瘙痒评分、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过敏原测试和鼻部皮肤刮片细胞学镜检等方法,确诊患犬为异位性皮炎并发小孢子菌感染。第一阶段通过驱虫止痒、药浴、饮食管理、抗菌消炎和定期监测管理,治疗5周后复查细胞学,未见小孢子真菌,瘙痒症状明显改善;第二阶段继续治疗3周,瘙痒得到控制,性格变得温顺。共治疗10周后,该犬皮肤屏障重新建立,毛发生长完全,无瘙痒状态,患犬痊愈。出院2周后电话回访未出现异常、无复发,说明针对该病例采取的治疗方案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 小孢子菌 过敏原 诊治
下载PDF
拮抗犬小孢子菌芽胞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6
作者 孙雪盼 赵婷婷 +7 位作者 郑紫萱 徐子淇 李静 马红霞 高云航 么乃全 徐凤宇 赵传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了寻找能够拮抗犬小孢子菌的细菌,本试验从健康犬、猫和貉粪便中筛选了抗犬小孢子菌的芽胞杆菌,经培养、染色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抑菌谱最广的芽胞杆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所筛选芽胞杆菌对犬小孢子菌的抑制效果,用... 为了寻找能够拮抗犬小孢子菌的细菌,本试验从健康犬、猫和貉粪便中筛选了抗犬小孢子菌的芽胞杆菌,经培养、染色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抑菌谱最广的芽胞杆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所筛选芽胞杆菌对犬小孢子菌的抑制效果,用碘化丙啶对芽胞杆菌发酵上清处理的犬小孢子菌菌丝进行染色以初步分析抑菌机理。结果显示,共筛选到12株拮抗犬小孢子菌的芽胞杆菌,其中F-15株对犬小孢子菌的抑制率为64.28%,也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F-15株的16S rDNA序列与HSB1株贝莱斯芽胞杆菌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为100%;F-15株发酵上清处理的犬小孢子菌菌丝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红色荧光,表明其损伤了犬小孢子菌菌丝的细胞膜。本试验为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防控犬小孢子菌等真菌危害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 犬小孢子菌 拮抗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不典型体癣2例
7
作者 阿那姑丽·吐尔洪 陈健 +6 位作者 屈涛 邝辉 高志琴 刘思禹 杨阳 杨连娟 杨虹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病例1,男,36岁,颈胸部出现多个淡红色丘疹,伴瘙痒5 d,左前臂可见多处抓痕。病例2,男,6岁,2周前右下眼睑处出现1粒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浮肿性丘疹,逐渐增大,伴触痛和瘙痒。2例患者根据真菌荧光镜检菌丝阳性诊断为体癣,真菌培养鉴定及菌株... 病例1,男,36岁,颈胸部出现多个淡红色丘疹,伴瘙痒5 d,左前臂可见多处抓痕。病例2,男,6岁,2周前右下眼睑处出现1粒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浮肿性丘疹,逐渐增大,伴触痛和瘙痒。2例患者根据真菌荧光镜检菌丝阳性诊断为体癣,真菌培养鉴定及菌株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结果显示致病菌均为犬小孢子菌。给予特比萘芬或联苯苄唑外用2周后痊愈,未留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不典型 体癣
下载PDF
犬和猫皮肤癣菌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徐博 郭思宇 +5 位作者 纪佳豪 李梓豪 刘文扬 勾永志 白二钢 李睿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0,共5页
建立鉴别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MC)、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TM)和秕糠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MF)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根据MC、TM和MF 3种真菌的IT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三重荧光PCR检测... 建立鉴别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MC)、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TM)和秕糠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MF)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根据MC、TM和MF 3种真菌的IT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方法仅对MC、TM和MF出现阳性扩增,与大肠埃希氏菌、产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犬、猫皮肤病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对MC、TM和MF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36×10^(1)、1.35×10^(1)、1.33×10^(1)拷贝;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应用建立三重荧光PCR方法对88份犬、猫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份MC阳性、21份TM阳性、20份MF阳性,检测结果与单一荧光PCR方法一致。该方法可对MC、TM和MF同时快速检测,可用于犬、猫真菌性皮肤病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和猫皮肤病 犬小孢子菌 须癣毛癣菌 秕糠马拉色菌 三重荧光PCR
下载PDF
两种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幼儿头癣
9
作者 江情 高仰敏 +4 位作者 金云 罗云鹏 樊心怡 徐蕊 李智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6-428,共3页
报告1例两种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幼儿头癣。患儿女,3岁。脱发斑伴瘙痒1余年,痒痛加重2个月。皮肤科检查:脱发斑周围头发松动,部分有小脓疱。取松动病发行真菌检查镜下可见发内孢子;脓疱处病发镜下可见发外少量菌丝,发内外大量孢子。真菌... 报告1例两种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幼儿头癣。患儿女,3岁。脱发斑伴瘙痒1余年,痒痛加重2个月。皮肤科检查:脱发斑周围头发松动,部分有小脓疱。取松动病发行真菌检查镜下可见发内孢子;脓疱处病发镜下可见发外少量菌丝,发内外大量孢子。真菌培养结果示两种不同形态的菌落生长,核糖体r 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测序结果分别鉴定为紫色毛癣菌与犬小孢子菌。诊断:幼儿黑点癣;脓癣。治疗:予外用2%咪康唑乳膏及特比萘芬凝胶,连续规律治疗3个月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随访2年,皮损痊愈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混合感染 头癣 儿童
下载PDF
21种植物精油对石膏样小孢子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10
作者 徐泽君 申伟祺 +4 位作者 黄斌斌 赵聪 康朝勇 尚振岗 田秀娥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为研究植物精油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涂布平板法筛选21种植物精油中对石膏样小孢子菌作用较强的单一植物精油,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精油复配后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1种植物精油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生长... 为研究植物精油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涂布平板法筛选21种植物精油中对石膏样小孢子菌作用较强的单一植物精油,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精油复配后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1种植物精油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肉桂精油、牛至精油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12.50μg/mL;薄荷精油、柠檬烯次之,最低抑菌浓度为25.00μg/mL。6种精油组合可抑制石膏样小孢子的生长。考虑不同精油药效和实际使用情况,可选用6.25μg/mL肉桂精油+6.25μg/mL牛至精油用于抑制石膏样小孢子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石膏样小孢子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地域犬小孢子菌转录间隔区遗传特性分析
11
作者 胡嘉莘 李建龙 +3 位作者 王美玲 李才善 杨昭然 郭庆勇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10期81-84,共4页
为探究不同国家地区犬小孢子菌遗传特点及系统进化关系,对7个不同国家地区11条犬小孢子菌“ITS1-5.8S-ITS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单倍型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11条犬小孢子菌有5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86、87... 为探究不同国家地区犬小孢子菌遗传特点及系统进化关系,对7个不同国家地区11条犬小孢子菌“ITS1-5.8S-ITS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单倍型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11条犬小孢子菌有5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为86、87、89、487、650,单倍型(h)分析将其分为3个单倍型(h),其中h1和h3各含有1条基因序列,剩余序列均属于h2。同源性分析发现,11条犬小孢子菌同源性为99.75%。系统进化结果显示,中国、埃及和伊拉克3个地区的犬小孢子菌亲缘关系较近,新疆地区的犬小孢子菌呈现单独分支,表明其与其他地区的犬小孢子菌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7个不同国家地区的犬小孢子菌遗传特点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内转录间隔区 单倍型 系统进化
下载PDF
20例儿童脓癣临床特征分析
12
作者 崔祥祥 郑冰洁 +3 位作者 陈茜岚 杨芸 周行 钱秋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脓癣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脓癣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我院确诊的20例儿童脓癣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预后。结果20例脓癣中,单发脓肿型17例,多发毛囊炎型3例。19例饲养过猫、犬或兔子,1例有足...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脓癣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脓癣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我院确诊的20例儿童脓癣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预后。结果20例脓癣中,单发脓肿型17例,多发毛囊炎型3例。19例饲养过猫、犬或兔子,1例有足癣接触史。经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再辅以外用药物治疗,所有患儿在6~12周内临床治愈。1例有胃部不适,余未见不良反应。3例伴有癣菌疹。结论儿童脓癣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容易误诊。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阳性率高。脓癣培养的病原真菌以犬小孢子菌最常见,其次为须癣毛癣菌。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脓癣预后较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癣 犬小孢子菌 须癣毛癣菌 特比萘芬
下载PDF
幼年大熊猫石膏样小孢子菌性皮癣病的防治
13
作者 陈欣 黄文俊 +10 位作者 王小兰 李碧 刘礼 廖礼慧 文一帆 罗泽娟 吴星 陈敏 邓陶 代莎 罗娌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3,共6页
近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多只幼年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发生以脱毛、脱屑和水肿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癣菌病,通过综合应用临床诊断方法确认病原为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经药敏试验与临床实践筛选出局部外... 近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多只幼年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发生以脱毛、脱屑和水肿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癣菌病,通过综合应用临床诊断方法确认病原为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经药敏试验与临床实践筛选出局部外用萘替芬酮康唑等防治措施,最终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对幼年大熊猫石膏样小孢子菌性皮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幼年大熊猫石膏样小孢子菌性皮癣病的诊断方法、致病机理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可为大熊猫皮肤癣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皮肤癣菌病 石膏样小孢子菌 诊治
下载PDF
吉林省15年浅部真菌病菌种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金学洙 刘兵 +3 位作者 李福秋 王劲风 王平凡 王延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了解15年1986年~2001年吉林省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及菌种变迁情况,指导临床预防治疗。方法:用沙堡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15年吉林省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并动态分析各年代菌种分离结果。结果:共分离出8种2763株致病菌,其中红色毛癣菌... 目的:了解15年1986年~2001年吉林省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及菌种变迁情况,指导临床预防治疗。方法:用沙堡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15年吉林省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并动态分析各年代菌种分离结果。结果:共分离出8种2763株致病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须癣毛癣菌居第2位,犬小孢子菌居第3位。在头癣病原菌中,犬小孢子菌由80年代的84.3%逐渐减少,至90年代后期仅占9.6%。而红色毛癣菌则逐年增高。在其他各病种中,红色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逐年增高,犬小孢子菌则逐年减少。结论:15年吉林省浅部真菌病致病菌种有明显变迁,尤其犬小孢子菌随年代明显减少为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变迁 红色毛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 浅部真菌病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犬小孢子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佟盼琢 杨晓亮 +3 位作者 冯琴 王冰心 杨云 谢红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1-393,共3页
目的:比较盐酸小檗碱联合3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灰黄霉素对犬小孢子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实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犬小孢子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其中盐... 目的:比较盐酸小檗碱联合3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灰黄霉素对犬小孢子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实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颁布的M38-A2方案和相关文献对临床分离的30株犬小孢子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其中盐酸小檗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定义为与生长对照相比,肉眼观察出现10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采用分级抑制浓度指数(FICI)评定两药联合效果。FICI≤0.5,两药为协同作用,FICI>4,两药为拮抗作用,0.5<FICI≤4,两药为无关作用。结果: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灰黄霉素联合,以0.5 n/gL灰黄霉素和盐酸小檗碱联合FICI值≤0.5所占比例最高,协同作用最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伊曲康唑联合,以0.125 ng/L和0.250 ng/L伊曲康唑和盐酸小檗碱联合,FICI≤0.5所占比例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小檗碱和不同浓度特比萘芬联合,以0.04 ng/L特比萘芬和盐酸小檗碱联合,FICI≤0.5所占比例最高,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盐酸小檗碱分别与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合FICI值≤0.5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40.38%和18.93%,3种联合方案以盐酸小檗碱和伊曲康唑联合协同作用最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应用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在体外均有不同程度协同抗犬小孢子菌活性作用,以盐酸小檗碱联合伊曲康唑协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盐酸小檗碱 灰黄霉素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药敏试验
下载PDF
15例人畜共患体癣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素泉 王淼淼 +3 位作者 沈永年 陈伟 吕桂霞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生活在同一家庭患有体癣的患者、家庭成员和所养宠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人畜共患癣病的常见致病菌种以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9年1月就诊于我院因接触宠物而致病的体癣患者,对其宠物的带菌情况进行调查,确诊后... 目的通过对生活在同一家庭患有体癣的患者、家庭成员和所养宠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人畜共患癣病的常见致病菌种以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9年1月就诊于我院因接触宠物而致病的体癣患者,对其宠物的带菌情况进行调查,确诊后给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或联苯苄唑凝胶,未愈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结果共收集15例患者,真菌培养结果显示8例为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为须癣毛癣菌,3例为犬小孢子菌。患者皮损真菌培养结果和所养宠物皮损真菌培养结果一致。按上述方法对患者及其宠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和10只(3只被丢弃)宠物全部治愈。结论 15例人畜共患体癣中,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或联苯苄唑凝胶以及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可以有效治疗此类人畜共患皮肤癣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癣 人畜共患 石膏样小孢子菌 须癣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晶 欧阳伟 +9 位作者 王晶宇 姚凌云 吴世妍 王晓丽 潘群兴 夏兴霞 诸玉梅 刘军 刘国芳 王永山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宠物浅表皮肤真菌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感染引起。本研究根据3种真菌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域的序列差异设计4条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这3种... 宠物浅表皮肤真菌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感染引起。本研究根据3种真菌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域的序列差异设计4条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这3种真菌的多重PCR,同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基因组DNA均可扩增出特异性预期片段,条带大小分别为286、596、188 bp;最低检测限(灵敏性)分别为12.6、8.8、13.6pg/μL;被检测的6份人工模拟样品扩增结果准确。应用该多重PCR方法检测27份人临床皮屑样品和43份宠物犬、猫毛发样品,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07%(20/27)和83.72%(36/43);采用常规真菌分离培养法从阳性样品中获得10株致病性真菌,分离率为17.86%(10/56);两种检测方法的种属鉴定结果表明多重PCR法优于常规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简便、特异、灵敏,可同时对宠物浅表真菌病原作出快速诊断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犬小孢子菌 石膏样小孢子菌 须毛癣菌 多重PCR
下载PDF
脓癣201例病原菌分布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志敏 江萍 +8 位作者 童中胜 曾志良 徐续玲 董碧麟 曹永艳 马玲 胡枫 陈尊义 段逸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8-791,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脓癣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门诊及住院脓癣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国内同期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和比较。结果 201例脓癣患者中,男70例,女131例;年龄4个月~89岁;2.5~1... 目的了解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脓癣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门诊及住院脓癣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国内同期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和比较。结果 201例脓癣患者中,男70例,女131例;年龄4个月~89岁;2.5~10岁占64.68%。主要病原菌:紫色毛癣菌62株(30.85%)、犬小孢子菌46株(22.89%)和须癣毛癣菌43株(21.39%)。其中,亲人性皮肤癣菌95株(47.26%)、亲动物性皮肤癣菌89株(44.28%)、亲土性皮肤癣菌17株(8.46%)。2006-2011年与2000-2005年相比,紫色毛癣菌检出率显著升高,石膏样小孢子菌检出率显著降低。>18岁组的亲人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高于各儿童组,<10岁组的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高于各成人组。国内同期报道脓癣552例,主要为犬小孢子菌(38.95%)、须癣毛癣菌(29.71%)和红色毛癣菌(14.49%)感染。结论脓癣病原菌分布有显著的年龄特征,武汉地区脓癣的亲动物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低于国内各地区,而亲人性皮肤癣菌比例显著高于国内各地区;并以紫色毛癣菌为首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紫色毛癣菌 须癣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红色毛癣菌 亲人性皮肤癣菌 亲土性皮肤癣菌 亲动物性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石膏样小孢子菌所致面部难辨认癣1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胡素泉 李筱芳 +4 位作者 陈伟 徐宏彬 吕桂霞 沈永年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面部难辨认癣。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右眼上眼睑及周围出现浸润性斑块2个月就诊。2个月前发疹部位有烫伤史。经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确诊为"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外用特比萘芬...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面部难辨认癣。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右眼上眼睑及周围出现浸润性斑块2个月就诊。2个月前发疹部位有烫伤史。经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确诊为"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外用特比萘芬乳膏1周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辨认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皮肤癣菌病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敬先 胡沙沙 +1 位作者 高顺强 林元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犬小孢子菌对毛发破坏的程度 ,比较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对不同年龄组毛发感染时间的差异。方法 临床采集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毛发 ,分别进行头癣株和体癣株的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犬小孢子菌... 目的 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犬小孢子菌对毛发破坏的程度 ,比较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对不同年龄组毛发感染时间的差异。方法 临床采集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毛发 ,分别进行头癣株和体癣株的毛发穿孔试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犬小孢子菌头癣株和体癣株均可致毛发破坏 ;在各个年龄组中 ,头癣株导致毛发感染的时间明显短于体癣株 (P <0 .0 1) ;无论是头癣株还是体癣株 ,感染毛发的感染时间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P <0 .0 1)。结论 犬小孢子菌头癣株较体癣株对毛发的破坏早且严重 ;年龄越小 ,毛发越易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体癣株 头癣株 改良毛发穿孔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