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结肠癌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CXCR-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跃晖 任小宇 +5 位作者 宾捷 黄修海 周光华 熊钰 刘文卓 刘庚勋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6期542-5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因在结肠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或化疗,记录各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因在结肠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6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或化疗,记录各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VEGF、CX-CR-4和MVD的表达。结果 VEGF,CXCR-4和MVD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CXCR-4和MVD表达与结肠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结肠癌的病理学分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CXCR4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醋酸染色后NBI内镜下大肠腺瘤和早期大肠癌的微形态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蓉 黄惠泉 +6 位作者 王富文 姜新 朱军 华国安 唐海明 叶敏 项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分析醋酸染色后窄带成像(NBI)内镜下大肠腺瘤和早期大肠癌的黏膜表面腺管形态(pit)、微血管形态(cp)、黏膜白化时间的特征,评价其预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的价值。方法用醋酸染色后NBI的方法观察大肠可疑病... 目的分析醋酸染色后窄带成像(NBI)内镜下大肠腺瘤和早期大肠癌的黏膜表面腺管形态(pit)、微血管形态(cp)、黏膜白化时间的特征,评价其预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的价值。方法用醋酸染色后NBI的方法观察大肠可疑病变,根据pit分型、cp分型、黏膜白化时间预测病变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判断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106例病例。pit分型ⅢL或Ⅳ型,联合cp分型Ⅱ型和醋酸白化时间31~60 s预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7.2%、89.3%、87.7%;pit分型ⅤI型,联合cp分型ⅢA型和醋酸白化时间6~30 s预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1%、83.3%、83.0%。结论醋酸染色后NBI观察大肠可疑病灶的微形态,两种方法结合,取长补短,能清晰显示病灶pit和cp,具有视野清晰、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毒的优点,对鉴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染色 窄带成像内镜 腺管形态 微血管形态 黏膜白化时间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了早期癌
下载PDF
通脉养心丸通过上调GPER激活HIF-1α/eNOS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后无复流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婷 刘海瑞 +1 位作者 张燕燕 张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11-3320,共10页
基于整合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通脉养心丸(Tongmai Yangxin pill,TMYX)对心肌缺血再灌后无复流(no-reflow,NR)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采用心肌NR大鼠(心肌缺血2 h后再灌注2 h)证实TMYX减轻NR的作用;再通过整合药理学分析、NR... 基于整合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通脉养心丸(Tongmai Yangxin pill,TMYX)对心肌缺血再灌后无复流(no-reflow,NR)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采用心肌NR大鼠(心肌缺血2 h后再灌注2 h)证实TMYX减轻NR的作用;再通过整合药理学分析、NR大鼠离体冠脉微血管体外研究和NR大鼠体内研究,揭示TMYX改善NR的主要成分、靶点和途径。本实验获得湖南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LLBH-202212160001)。结果发现,TMYX通过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减少无复流、缺血心肌面积和心肌细胞病理损伤,降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含量,对NR有治疗作用。此外,整合药理学预测TMYX改善NR机制与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有关。在体内,TMYX增加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和HIF-1α的表达。在体外,TMYX增强冠脉微血管的舒张功能,然而此作用被GPER、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一氧化氮受体(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sGC)阻断剂抑制。本研究通过整合药理学和实验评估,揭示TMYX通过上调GPER激活HIF-1α/eNOS信号通路,舒张冠状动脉微血管,从而显著改善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保护作用 分子机制 整合药理学 冠脉微血管 GPER/HIF-1α/eNOS
原文传递
595nm脉冲染料激光和强脉冲光对鸡冠微血管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霍孟华 靖永军 +2 位作者 王友彬 姚丽英 陈国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对比实验研究595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和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对鸡冠微血管的作用,为临床上应用PDL和IPL治疗鲜红斑痣提供依据。方法以莱杭鸡为实验动物,应用595nmPDL和IPL系统分别照射鸡冠... 目的对比实验研究595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和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对鸡冠微血管的作用,为临床上应用PDL和IPL治疗鲜红斑痣提供依据。方法以莱杭鸡为实验动物,应用595nmPDL和IPL系统分别照射鸡冠,观察照射后鸡冠局部及其微血管的变化。结果595nmPDL照射后,局部皮肤轻度充血、水肿,无水泡、结痂及瘢痕形成;血管窦腔内充满大量的血凝块和组织细胞,表皮细胞无明显变化。IPL照射后,局部皮肤充血、水肿明显,有灶性水泡或表皮脱落和少许瘢痕形成。血管窦腔内充满大量的组织细胞和少量的血凝块,间质组织明显水肿,表皮和真皮之间渗出明显。结论595mmPDL对血管组织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主要造成血管的损伤,对表皮的损伤很轻;相比较IPL的选择性则较差,对多种组织(包括表皮)均有明显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95nm脉冲染料激光 强脉冲光 鸡冠微血管 鲜红斑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