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vessel count and post-hepatectomy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7
1
作者 Atsushi Nanashima Toshiyuki Nakayama +7 位作者 Yorihisa Sumida Takafumi Abo Hiroaki Takeshita Kenichirou Shibata Shigekazu Hidaka Terumitsu Sawai Toru Yasutake Takeshi Nagayas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1期4915-4922,共8页
AIM: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vessel count (MVC) by CD34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patectomy based on our pre... AIM: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vessel count (MVC) by CD34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patectomy based on our preliminary study. METHODS: We exa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MV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in 128 HCC patients. The modifi ed Japan Integrated Staging score (mJIS) was applied to examine subsets of HCC patients. RESULTS: Median MVC was 178/mm^2, which was used as a cut-off value. MVC was not signif 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y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t rate. Lower MVC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disea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s by univariate analysis (P = 0.039 and P = 0.087, respectively) and lower MVC represented an independent poor prognostic factor in disease-free survival by Cox’s multivariateanalysis (risk ratio, 1.64; P = 0.024), in addition to tumor size, vascular invasion, macroscopic fi nding and hepatic dysfunction.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in diseas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s by MVC were observed in HCC patients with mJIS 2 (P = 0.046 and P = 0.0014, respectively), but not in those with other scores. CONCLUSION: Tumor MVC appears to offer a useful prognostic marker of HCC patient survival, particularly in HCC patients with mJIS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ic resection microvessel count CD34 Modified Japan integrated staging score
下载PDF
MVC、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柳兴明 陈昊 +4 位作者 汪辉 林则馨 王祥波 钱林 方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4期397-39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计数(MVC)与膀胱癌的分级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VEGF和MVC的表达。结果:TCCB细胞VEGF的表达率为54.3%(25/46),浸润性癌组VEGF、MVC的表达明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计数(MVC)与膀胱癌的分级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VEGF和MVC的表达。结果:TCCB细胞VEGF的表达率为54.3%(25/46),浸润性癌组VEGF、MVC的表达明显高于表浅性癌组(PVEGF<0.05,PMVC<0.01),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VEGF、MVC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计数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趋化因子IL-8,MCP-1和MIP-1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邹文 胡铁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微血管计数(MVC)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微血管计数(MVC)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IL-8,MCP-1和MIP-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上述标本中微血管(MV)计数。结果:40例NSCLC组织中IL-8,MCP-1和MIP-1mRNA的阳性系数均值明显高于10例肺组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NSCLC临床病理的改变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表现为T3组>T2或T1组,III期组>II期组>I期组,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无转移组,生存时间≤3年组大于生存时间>3年组。IL-8,MCP-1和MIP-1mRNA阳性表达相互之间以及与MVC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结论:上述结果提示NSCLC组织中趋化因子IL-8,MCP-1和MIP-1可能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影响肿瘤的进展、转移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白介素-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血管生成 微血管计数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与肝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东生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93-595,共3页
目的 :应用第Ⅷ因子相关性抗原 ,行SABC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胃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及分布方式与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全组 75例胃癌标本 ,制成石蜡切片 ,SABC免疫组化染色后 ,2 0 0倍显微镜下计数 5个血管密度最高区中微血管数及微血管... 目的 :应用第Ⅷ因子相关性抗原 ,行SABC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胃癌组织中微血管计数及分布方式与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全组 75例胃癌标本 ,制成石蜡切片 ,SABC免疫组化染色后 ,2 0 0倍显微镜下计数 5个血管密度最高区中微血管数及微血管在癌组织内的分布方式。结果 :全部病例癌组织中微血管 (MVC)均值为 16 .70 7± 10 .718,MVC≥ 16者 ,肝转移发生率较MVC <16者明显增加 (P <0 .0 5 )。MVC分布为肿瘤内型者以分化型癌为多 ,较间质型更易发生肝转移。高血管组比低血管组预后差。结论 :胃癌组织中MVC的高低是胃癌预后的一个有用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计数 间质型 肝转移 胃肿瘤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月明 李玉魁 +5 位作者 张桂芬 孙智才 魏国红 揣文香 郭敏茹 张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28-731,共4页
为探讨前列腺癌(PCa)细胞转移的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34例PCa组织中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表达,计数微血管(MV),发现PCa组织中MV数显著高于BPH组(P<0.01),浸润性PCa组MV数明显高于局限性... 为探讨前列腺癌(PCa)细胞转移的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34例PCa组织中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表达,计数微血管(MV),发现PCa组织中MV数显著高于BPH组(P<0.01),浸润性PCa组MV数明显高于局限性PCa组(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MV数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未分化PCa组MV数显著高于高分化组及低分化组(P<0.05),提示肿瘤血管生成与PCa分期、分级密切相关,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有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血管生成 微血管计数
下载PDF
腋淋巴结无转移乳腺癌组织内脉管密度及癌栓与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学正 刘思齐 +2 位作者 杨家祥 彭玉梅 李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对105例ANN乳腺癌的研究,发现癌组织及癌旁脉管内癌栓检出率为31.4%,用UEA-1及CD34显示脉管密度,在有癌栓组平均每200倍视野为143.2±48.7个,在无癌栓组为97.5±37.6个,其差异有... 对105例ANN乳腺癌的研究,发现癌组织及癌旁脉管内癌栓检出率为31.4%,用UEA-1及CD34显示脉管密度,在有癌栓组平均每200倍视野为143.2±48.7个,在无癌栓组为97.5±37.6个,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ath-D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为64.8%,其阳性表达在有癌栓组显著高于无癌栓组(P<0.05)。而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按预后好坏的组织学类型及脉管内癌栓等病理组织学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结果提示,乳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代表了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其中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淋巴结 乳腺癌 脉管密度 癌栓 组织蛋白酶D
下载PDF
微血管定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肠型胃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陶厚权 林言箴 王瑞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86-789,共4页
为研究血管形成和血管形成因子表达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中的作用,应用抗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抗VEGF抗体及抗bFGF抗体的免疫组化LSAB法,分别对63例肠型胃癌和45例弥漫型胃癌中的微血管数量(MVC)、VEGF和... 为研究血管形成和血管形成因子表达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中的作用,应用抗因子Ⅷ相关抗原抗体、抗VEGF抗体及抗bFGF抗体的免疫组化LSAB法,分别对63例肠型胃癌和45例弥漫型胃癌中的微血管数量(MVC)、VEGF和bFGF表达进行研究。MVC和VEGF及bFGF表达在肠型胃癌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P分别<0.05,0.001和0.01),同样,MVC和VEGF表达在肝转移患者明显高于腹膜转移者(P分别=0.001和<0.01);在肠型胃癌中,MVC与VEGF表达明显相关(P=0.02),MVC和VEGF表达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而与弥漫型胃癌无关。两型胃癌中的bFGF表达均与MVC无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肠型胃癌的转移形式为血管依赖性,VEGF可能是诱导肠型胃癌血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形成 微血管定量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晓冰 杨清绪 裴小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C)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62例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34、VEGF及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C)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62例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34、VEGF及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数测定MVC。记录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等资料,并将MVC、VEGF和TGFβ1表达结果分别与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癌组织MVC值(55.62±11.07)、VEGF和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1%和56.45%)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分别为12.65±5.73,16.67%,16.67%)(P<0.05);MVC值在有腋淋巴结转组(65.53±20.36)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46.15±16.52),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和TGFβ1表达的阳性率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8.75%和78.13%)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均为3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VEGF或TGFβ1表达阳性时,MVC值增高(分别为62.82±16.31和59.35±12.76),与VEGF或TGFβ1表达阴性组(分别为51.16±12.53和50.80±15.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TGFβ1之间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VEGF和TGFβ1相互作用介导了肿瘤血管生成,MVC、VEGF和TGFβ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计数 VEGF TGFΒ1
下载PDF
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微血管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如铁 彭芝兰 +1 位作者 姚远 曹泽毅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76-178,183,共4页
为探讨微血管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中的状况,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80例宫颈鳞癌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微血管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正常宫颈组织中微血管数明显低于宫颈鳞癌;②微血管数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为探讨微血管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中的状况,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80例宫颈鳞癌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微血管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正常宫颈组织中微血管数明显低于宫颈鳞癌;②微血管数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在200倍显微镜视野下:Ⅰb期为14.51±6.51根,Ⅱ期为19.84±4.73根,Ⅲ期为32.26±6.82根),与外生型肿瘤的菜花直径大小有关(在200倍显微镜视野下:直径≤4cm,MVC=18.08±7.56根;直径>4cm,MVC=23.91±8.05根),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LPG+,MVC=24.13±9.83根;LPG-,MVC=18.54±5.99根),均P<0.05,且在200倍显微镜下每增加5根血管,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将增加1.61倍,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结果提示:微血管计数能够反映宫颈癌的恶性潜能,是观察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数 子宫颈鳞癌 预后指标 子宫颈
下载PDF
微血管计数与乳腺癌血行转移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惠锐 惠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05-607,共3页
目的:为探讨乳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与血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对30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腋淋巴结阴性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5例出现血行转移)。方法:肿瘤标本常规处理后FⅧ因子及生物素标记的荆豆素(UEA)免疫组化染色,光... 目的:为探讨乳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与血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对30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腋淋巴结阴性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5例出现血行转移)。方法:肿瘤标本常规处理后FⅧ因子及生物素标记的荆豆素(UEA)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200倍视野微血管数。结果:出现血行转移者平均微血管数108个,未出现血行转移者平均微血管数45个(P<0.001)。微血管数<80个者其总生存率(OS)及无瘤生存率(RFS)分别为87.5%、81.25%,而≥80个者其OS及RFS分别为28.6%、14.28%(P<0.002)。结论:瘤内微血管计数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 乳腺癌 微血管计数 血行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与肿瘤微血管计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惠锐 赵凤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进一步分析,研究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及肿瘤微血管计数(MVD)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3年564例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48例(24例死亡,24例生存),分别用HE、EMA和CK19对原淋巴结病理切片... 目的:通过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进一步分析,研究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及肿瘤微血管计数(MVD)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993年564例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48例(24例死亡,24例生存),分别用HE、EMA和CK19对原淋巴结病理切片进行复染,确定微小转移灶。将肿瘤病理切片用FVIII因子染色,确定微血管数目。结果:48例共882枚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灶为9.0%(79/882),死亡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计数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经统计学分析微血管计数对患者预后的判别能力大于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结论:本研究中淋巴结微小转移灶未显示出对生存的明显影响,而肿瘤的微血管计数与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微血管计数 乳腺癌预后
下载PDF
肿瘤微血管计数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承新 张纪华 +3 位作者 刘煜 潘惠娟 朱晓丹 王沁德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454-457,共4页
目的 肿瘤微血管计数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是反映肿瘤微血管形成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它们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癌 3 2例 ,并随访。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vWf和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肿瘤微血管计数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是反映肿瘤微血管形成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它们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癌 3 2例 ,并随访。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vWf和bF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idner法进行微血管计数。通过影响生存率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平均肿瘤微血管计数为 3 6 42。T3+T4与T1+T2 相比 ,肿瘤微血管计数明显增高。肿瘤微血管计数增高对预后有明显影响。bFGF阳性表达率为 68 75 % ,阳性组中肿瘤微血管计数明显增高。bFGF的表达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肿瘤微血管计数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而bFGF在肿瘤形成和肿瘤生长有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临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肿瘤微血管计数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血管形成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阮水良 姒健敏 +1 位作者 王桂华 于亚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597-600,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hymidine phosphoryl-ase/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TP/PD-ECGF)表达、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和血小板(PLT)计数的变化。方法:收... 目的:分析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hymidine phosphoryl-ase/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TP/PD-ECGF)表达、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和血小板(PLT)计数的变化。方法:收集有详细临床资料,并有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资料的归档病理切片标本117例,分别作TP/PD-ECGF、MVD(应用CD34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PLT计数。结果: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肠型胃癌组织中TP/PD-EC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34.88%、65.71%和92.9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例不同胃组织中TP/PD-ECGF表达积分与MVD具有相关性(r=0.441,P=0.000),TP/PD-ECGF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不典型增生组织TP/PD-ECGF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VD行4组不同胃组织间的两两比较显示,除肠上皮化生组与不典型增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胃黏膜组与肠型胃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存在TP/PD-ECGF表达增加和MVD增多。伴随TP/PD-ECGF表达增加,MVD也随之增加。血小板在胃癌的形成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癌前病变/病理学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血管增殖与蒽环类药物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之刚 杨其峰 +2 位作者 王建新 付勤烨 孙靖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增殖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LSAB法)检测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化疗的78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标本中CD31的表达,并结合微血管计数和随访结果,用χ2检验、... 目的:探讨血管增殖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LSAB法)检测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化疗的78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标本中CD31的表达,并结合微血管计数和随访结果,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微血管计数水平较高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5.39%,明显低于微血管计数水平低的患者(85.52%,P=0.0066);肿瘤组织中高水平的血管增殖与患者无瘤生存率(P=0.0034)和总生存率(P=0.007)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肿瘤组织内血管增殖水平的高低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高水平血管增殖的存在不仅预示着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复发或转移,同时提示对蒽环类药物存在抵抗性,这可能是这类患者预后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增殖 微血管计数 辅助化疗 蒽环类药物 淋巴结阳性
下载PDF
甘蔗叶多糖对大鼠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涛 胡姗 +1 位作者 侯小涛 秦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甘蔗叶多糖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ST段及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42),分别给予甘蔗叶多糖溶液、生理盐水灌胃预处理... 目的:观察甘蔗叶多糖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ST段及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42),分别给予甘蔗叶多糖溶液、生理盐水灌胃预处理和后处理,两组均结扎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同步记录开胸前、结扎后1h内每间隔5min肢导联(Ⅰ、Ⅱ、aVL、aVF)和胸导联(V1、V2、V5)心电图,于实验终点行病理检测以确定心肌梗死是否形成,并测定心肌组织微血管计数(MVC)及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形成心肌梗死并存活至实验终点的大鼠分别为21只、20只,实验组Ⅰ导联、Ⅱ导联、aVL导联及V5导联ST段抬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MVC及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甘蔗叶多糖可促进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的生成,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电图表现,对大鼠心肌梗死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甘蔗叶多糖 ST段 微血管计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淑杰 刘明 +2 位作者 王瑞芬 王正彩 王立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化法对64例星形细胞瘤的VEGF和PCNA表达进行观察。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血管,用微血管...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化法对64例星形细胞瘤的VEGF和PCNA表达进行观察。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血管,用微血管计数(MVC)测定肿瘤血管生成。结果VEGF蛋白主要分布在高级别胶质瘤组织的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低级别胶质瘤呈低表达,且与PCNA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991,P<0.01);高级别胶质瘤MVC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结论VEGF可能参与胶质瘤血管生成,对胶质瘤的恶性进展起促进作用,PCNA较能客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微血管计数
下载PDF
微血管计数和侵入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慕淳 张赟 +5 位作者 王金辉 王永刚 高吉 马天武 温建平 孔祥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与肾癌病理分期及术后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Ⅷ因子和CD34两种标记染色方法检测88例RCC组织标本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与肾癌病理分期及术后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Ⅷ因子和CD34两种标记染色方法检测88例RCC组织标本中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关系。患者随访4年以上,分为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结果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下对RCC组织标本的微血管进行计数,术后4年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中平均微血管数量分别为52.3和9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复发转移组有微血管侵入者仅占总数42.3%,复发转移组中有微血管侵入者占76.5%(P<0.01);CD34标记下两者比例分别是47.1%和18.3%(P<0.05)。结论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侵入对预测RCC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有参考意义,对于较易发生转移或复发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访并考虑及早进行靶向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计数 肾细胞癌 侵入 转移
下载PDF
微血管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晴 于颖彦 +5 位作者 王一 朱莉菲 丁红华 陈栋晖 胡宏慧 周小寒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研究微血管计数 (MV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11例正常胃黏膜及 2 5 3例胃癌组织中MV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 研究微血管计数 (MV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11例正常胃黏膜及 2 5 3例胃癌组织中MV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结果 肿瘤组织MVC内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 (P <0 .0 1) ;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阳性率分别为 67.6% ( 171/2 5 3)和 9.5 % ( 2 4/2 5 3)。VEGF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 (淋巴结、腹膜、肝等 )密切相关 (P <0 .0 1)。胃癌组织VEGF阳性组的MVC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1) ;VEGF表达阳性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VEGF阴性者 (P <0 .0 1) ,VEGF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较阴性者差。结论 高MVC及VEGF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计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胃肿瘤 预后 胃癌
下载PDF
癌间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文 胡铁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和间质炎性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计数,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 目的: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和间质炎性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计数,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NSCL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40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微血管(microvessel,MV),TAMs及MCs计数。结果:NSCLC组织中MV,TAMs和MCs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随着NSCLC的T分期和临床分期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出现以及生存时间的缩短而呈现出相应的增高。TAMs和MCs计数与MVC间呈正相关。结论:TAMs和MCs可能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通过血管生成这一中心环节影响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乃至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微血管计数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小敏 杨嗣星 王玲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GC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4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10例对照(无肿瘤浸润的去势睾丸组织)标本取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计数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GC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42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10例对照(无肿瘤浸润的去势睾丸组织)标本取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MVC),HE染色显示脉管(血管或淋巴管)浸润。结果肿瘤组VEGF阳性表达率及M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表达在各病理类型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随临床分期的进展VEGF表达增强(P<0.001)。III期肿瘤的MVC分别显著高于I、II期。VEGF表达与MVC之间呈较强正相关(r=0.675)。脉管浸润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血管生成与TGCT的转移相关。VEGF在调节TGCT的血管生成及促进TGCT的临床进展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VEGF可作为反映TGCT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