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乾嘉之际的复古诗人群体——以京江、吴中为中心
1
作者
王玉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以京江、吴中为中心,形成两个规模较大的复古诗人群体。两个群体都服膺沈德潜复古诗学,反对袁枚性灵说的流弊。两个群体中的诗人交往密切,同声相应,通过诗酒文会等方式扩大声势,成为乾嘉复古诗坛的重要力量。他们又...
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以京江、吴中为中心,形成两个规模较大的复古诗人群体。两个群体都服膺沈德潜复古诗学,反对袁枚性灵说的流弊。两个群体中的诗人交往密切,同声相应,通过诗酒文会等方式扩大声势,成为乾嘉复古诗坛的重要力量。他们又与沈德潜晚年弟子、格调派后期代表诗人王昶、王鸣盛等互相推重,有力促进了乾嘉复古诗风的兴盛。乾嘉复古诗风的兴盛彰显出沈德潜诗学影响力,也反映了乾嘉诗坛的复杂和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诗坛
复古诗风
京江
吴中
沈德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历诗坛上的一个特殊存在──试论韦应物诗歌古近诸体的艺术风貌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文凡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4,共7页
唐代大历时期是五七言古、近诗体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诗体变化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对诗歌体式有着不同的创作观念、审美体认和运用方式,因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特征也各有卓异之处。将韦应物放置于大历时期诗体变化的特定创作环境...
唐代大历时期是五七言古、近诗体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诗体变化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对诗歌体式有着不同的创作观念、审美体认和运用方式,因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特征也各有卓异之处。将韦应物放置于大历时期诗体变化的特定创作环境中来考察,既可缕出这一时期诗人运用五七言诗歌体式的共同特征,又能发现韦应物运用诗歌体式的个性特质。不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韦应物与其他大历诗人相比,都是一个特殊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时期
韦应物
古近体诗
艺术风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蔡体”略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同林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金初词坛上的“吴蔡体”以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吴蔡二词皆清健骨力,属于豪放一脉。吴词“运化前人诗句”,以“哀惋清朗”的词风抒发“故国之慨”;蔡词则追和东坡,以“俊逸清旷”的词风表现身宠神辱而欲超尘脱俗的情思。吴蔡体分别以吴...
金初词坛上的“吴蔡体”以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吴蔡二词皆清健骨力,属于豪放一脉。吴词“运化前人诗句”,以“哀惋清朗”的词风抒发“故国之慨”;蔡词则追和东坡,以“俊逸清旷”的词风表现身宠神辱而欲超尘脱俗的情思。吴蔡体分别以吴、蔡为核心,先后存在两个次群体;追源溯流则可将吴蔡体与苏轼、元好问视为一个泛词派,与苏辛词派一枝而二朵。吴蔡体不仅对金代词史的发展,甚至在中国词史的演变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词
吴蔡体
吴激
蔡松年
词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梅村:清代诗坛第一家
被引量:
1
4
作者
叶君远
《阅江学刊》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吴梅村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是入清后的诗坛领袖。时局的变化、国家和民族的衰亡激发了其愤怒之情,他以数量众多、艺术精工的七言歌行诗记述时事、反映社会,风格苍凉激越而缠绵哀婉,其诗歌被称为独步一代的"梅村体"而影响深远。
关键词
吴梅村
清代诗坛
易代
“梅村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5
作者
潘建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日常的饥餐困眠而平俗率易,不舍声色而"好为绮语"。在他人生困厄时,"事事无碍"给他以理念支撑,苏轼在禅与诗的融合上又为他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典范。释惠洪不单从禅宗那里有了精神慰藉,也在文艺上找到了精神家园。他虽然未能使佛教再度兴盛,却给诗与禅的结合,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是对中国近古诗学的一个不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事无碍”
“文字禅”
释惠洪
诗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嘉纪诗歌的艺术特色
6
作者
乐进
洪林(校对)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吴嘉纪的诗歌主要有苦吟诗、山水游历诗、送别寄怀诗等类型,其诗体形式丰富多样,并以一种"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从诗歌的抒情艺术、语言艺术、表现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出吴嘉纪诗歌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
关键词
吴嘉纪
诗歌风格
抒情艺术
语言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嘉纪诗的艺术风格
7
作者
邵春驹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2-25,共4页
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诗歌具有独特风格,概括而言为古质、劲健、蕴藉三种特色。采用文本细读方法,对三种诗风的形成做具体分析。古质诗风主要表现为诗中多写苍老古旧之物和刻意学习汉魏诗风,吴嘉纪擅写汉魏古体,对汉魏诗歌元素、体式、表...
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诗歌具有独特风格,概括而言为古质、劲健、蕴藉三种特色。采用文本细读方法,对三种诗风的形成做具体分析。古质诗风主要表现为诗中多写苍老古旧之物和刻意学习汉魏诗风,吴嘉纪擅写汉魏古体,对汉魏诗歌元素、体式、表现手法多有借鉴,诗歌内容质实拙朴;劲健特色表现为诗中多刚健雄伟的形象、具有内在的雄健气势、情感激越和善于在变化中显示力度;蕴藉特色表现为诗篇表意往往曲折隐晦、具有多重意蕴以及善于留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嘉纪
诗风
古体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中诗风”与皎然“三格四品”说
被引量:
1
8
作者
丁彩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安史之乱”后,唐诗创作进入到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而在此时的江南吴中地区,却活跃者一批身份各异的诗人,他们以诙谐善辩、潇洒自适、放荡不羁的诗歌创作风格为当时笼罩在盛唐诗歌阴影下的中唐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风,为大历、贞元后的中...
“安史之乱”后,唐诗创作进入到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而在此时的江南吴中地区,却活跃者一批身份各异的诗人,他们以诙谐善辩、潇洒自适、放荡不羁的诗歌创作风格为当时笼罩在盛唐诗歌阴影下的中唐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风,为大历、贞元后的中国诗歌指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皎然《诗式》中的“三格四品”说正是对“吴中诗风”的理论总结,它的形成、内涵和“吴中诗风”是紧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吴中诗风”,不能不对皎然的“三格四品”说作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格四品”
“吴中诗风”
皎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正见、庾肩吾诗风比较
9
作者
郭青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庾肩吾与张正见的诗无论是内容分类还是艺术表现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但是,张正见诗与庾诗趋同于侧艳,而异于清旨,相似于绮丽,而多有宕逸,悲伤之情俱有之,庾氏的情怀体现薄弱而平浅,张正见的诗秋思愁怨、慷慨悲凉,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
庾肩吾与张正见的诗无论是内容分类还是艺术表现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但是,张正见诗与庾诗趋同于侧艳,而异于清旨,相似于绮丽,而多有宕逸,悲伤之情俱有之,庾氏的情怀体现薄弱而平浅,张正见的诗秋思愁怨、慷慨悲凉,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情感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正见
庾肩吾
诗风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祖禅对“吴中诗派”创作的影响
10
作者
邹爽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6-38,47,共4页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关键词
马祖禅
吴中诗派
元和诗风
中唐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
被引量:
9
11
作者
杜晓勤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72,共11页
"齐梁体"诗是盛唐诗人在近体律诗定型后刻意仿效齐梁诗风或诗律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岑参《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诗不仅在表现题材和诗情、诗境等方面效齐梁赠妇寄闺之作,而且在写法上也通篇皆对、假物比象,充...
"齐梁体"诗是盛唐诗人在近体律诗定型后刻意仿效齐梁诗风或诗律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岑参《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诗不仅在表现题材和诗情、诗境等方面效齐梁赠妇寄闺之作,而且在写法上也通篇皆对、假物比象,充分体现了"齐梁体"绮秀映带的艺术特点。王昌龄《诗格》"齐梁调声"条反映了盛唐人对"齐梁体"诗调声之术的初步认识和理论总结,后人谓唐代即有"齐梁调诗"是对此书原文的误读。杜甫戏作的"吴体诗"《愁》与唐人所作、所论"齐梁体"在诗歌体式和格律方面均有显著之差异,"吴体"与"齐梁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诗体。盛唐人之所以不太热衷创作"齐梁体"诗,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而时人普遍对齐梁绮靡诗风和严苛诗律持批判态度是其中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诗歌
岑参
齐梁体
王昌龄《诗格》
《文镜秘府论》
杜甫
吴体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乾嘉之际的复古诗人群体——以京江、吴中为中心
1
作者
王玉媛
机构
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出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基金
安徽外国语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乾嘉复古诗学研究”(Awbsjj202003)
安徽外国语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清诗经典导读”(Aw2021jcjs003)。
文摘
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以京江、吴中为中心,形成两个规模较大的复古诗人群体。两个群体都服膺沈德潜复古诗学,反对袁枚性灵说的流弊。两个群体中的诗人交往密切,同声相应,通过诗酒文会等方式扩大声势,成为乾嘉复古诗坛的重要力量。他们又与沈德潜晚年弟子、格调派后期代表诗人王昶、王鸣盛等互相推重,有力促进了乾嘉复古诗风的兴盛。乾嘉复古诗风的兴盛彰显出沈德潜诗学影响力,也反映了乾嘉诗坛的复杂和多样。
关键词
乾嘉诗坛
复古诗风
京江
吴中
沈德潜
Keywords
QianJia poetry circle
retro
poetic
style
Jingjiang
wu
Zhong
Shen Deqia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历诗坛上的一个特殊存在──试论韦应物诗歌古近诸体的艺术风貌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文凡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4,共7页
文摘
唐代大历时期是五七言古、近诗体演变的重要时期。在诗体变化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对诗歌体式有着不同的创作观念、审美体认和运用方式,因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特征也各有卓异之处。将韦应物放置于大历时期诗体变化的特定创作环境中来考察,既可缕出这一时期诗人运用五七言诗歌体式的共同特征,又能发现韦应物运用诗歌体式的个性特质。不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韦应物与其他大历诗人相比,都是一个特殊存在。
关键词
大历时期
韦应物
古近体诗
艺术风貌
Keywords
Da Li period
Wei Ying-
wu
The poetry that have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tic
composition
Artistic
style
and feature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蔡体”略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同林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文化教研室
出处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文摘
金初词坛上的“吴蔡体”以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吴蔡二词皆清健骨力,属于豪放一脉。吴词“运化前人诗句”,以“哀惋清朗”的词风抒发“故国之慨”;蔡词则追和东坡,以“俊逸清旷”的词风表现身宠神辱而欲超尘脱俗的情思。吴蔡体分别以吴、蔡为核心,先后存在两个次群体;追源溯流则可将吴蔡体与苏轼、元好问视为一个泛词派,与苏辛词派一枝而二朵。吴蔡体不仅对金代词史的发展,甚至在中国词史的演变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金词
吴蔡体
吴激
蔡松年
词史
Keywords
poetic
prose in Jin Dynasty
wu
-CAI
style
wu
Ji
Cai Songnian
poetic
prose histor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梅村:清代诗坛第一家
被引量:
1
4
作者
叶君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阅江学刊》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吴梅村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是入清后的诗坛领袖。时局的变化、国家和民族的衰亡激发了其愤怒之情,他以数量众多、艺术精工的七言歌行诗记述时事、反映社会,风格苍凉激越而缠绵哀婉,其诗歌被称为独步一代的"梅村体"而影响深远。
关键词
吴梅村
清代诗坛
易代
“梅村体”
Keywords
wu
Mei-cun
poetic
circles in Qing Dynasty
transition of dynasty
Mei-cun
styl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5
作者
潘建伟
机构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文摘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日常的饥餐困眠而平俗率易,不舍声色而"好为绮语"。在他人生困厄时,"事事无碍"给他以理念支撑,苏轼在禅与诗的融合上又为他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典范。释惠洪不单从禅宗那里有了精神慰藉,也在文艺上找到了精神家园。他虽然未能使佛教再度兴盛,却给诗与禅的结合,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是对中国近古诗学的一个不小贡献。
关键词
“事事无碍”
“文字禅”
释惠洪
诗风
Keywords
Shi Shi
wu
Ai
Wen Zi Chan
Shi Huihong
poetic
styl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嘉纪诗歌的艺术特色
6
作者
乐进
洪林(校对)
机构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不详
出处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文摘
吴嘉纪的诗歌主要有苦吟诗、山水游历诗、送别寄怀诗等类型,其诗体形式丰富多样,并以一种"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从诗歌的抒情艺术、语言艺术、表现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出吴嘉纪诗歌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
关键词
吴嘉纪
诗歌风格
抒情艺术
语言特点
Keywords
wu
Jiaji
poetic
style
lyric ar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嘉纪诗的艺术风格
7
作者
邵春驹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2-25,共4页
基金
盐城市社科基金项目(23skC111)。
文摘
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诗歌具有独特风格,概括而言为古质、劲健、蕴藉三种特色。采用文本细读方法,对三种诗风的形成做具体分析。古质诗风主要表现为诗中多写苍老古旧之物和刻意学习汉魏诗风,吴嘉纪擅写汉魏古体,对汉魏诗歌元素、体式、表现手法多有借鉴,诗歌内容质实拙朴;劲健特色表现为诗中多刚健雄伟的形象、具有内在的雄健气势、情感激越和善于在变化中显示力度;蕴藉特色表现为诗篇表意往往曲折隐晦、具有多重意蕴以及善于留白。
关键词
吴嘉纪
诗风
古体诗
Keywords
wu
Jiaji
poetic
style
ancient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中诗风”与皎然“三格四品”说
被引量:
1
8
作者
丁彩云
机构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文摘
“安史之乱”后,唐诗创作进入到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而在此时的江南吴中地区,却活跃者一批身份各异的诗人,他们以诙谐善辩、潇洒自适、放荡不羁的诗歌创作风格为当时笼罩在盛唐诗歌阴影下的中唐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风,为大历、贞元后的中国诗歌指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皎然《诗式》中的“三格四品”说正是对“吴中诗风”的理论总结,它的形成、内涵和“吴中诗风”是紧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吴中诗风”,不能不对皎然的“三格四品”说作深入分析。
关键词
“三格四品”
“吴中诗风”
皎然
Keywords
San Ge Si Pin
mid- wu poetic style
Jiaora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正见、庾肩吾诗风比较
9
作者
郭青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文摘
庾肩吾与张正见的诗无论是内容分类还是艺术表现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但是,张正见诗与庾诗趋同于侧艳,而异于清旨,相似于绮丽,而多有宕逸,悲伤之情俱有之,庾氏的情怀体现薄弱而平浅,张正见的诗秋思愁怨、慷慨悲凉,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情感意蕴。
关键词
张正见
庾肩吾
诗风比较
Keywords
ZHANG Zheng-jian
YU Jian -
wu
comparison of
poetic
style
分类号
TN97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祖禅对“吴中诗派”创作的影响
10
作者
邹爽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6-38,47,共4页
文摘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关键词
马祖禅
吴中诗派
元和诗风
中唐诗
Keywords
Mazu-zen
the genre of
wu
-zhong
the
poetic
style
of Yuan He
poetry in
mid-
Tang Dynasty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
被引量:
9
11
作者
杜晓勤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7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诗歌声律数据库的建立及中近古时期诗歌律化过程研究"[项目批准号:04BZW022]
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0-0173]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齐梁体"诗是盛唐诗人在近体律诗定型后刻意仿效齐梁诗风或诗律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岑参《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诗不仅在表现题材和诗情、诗境等方面效齐梁赠妇寄闺之作,而且在写法上也通篇皆对、假物比象,充分体现了"齐梁体"绮秀映带的艺术特点。王昌龄《诗格》"齐梁调声"条反映了盛唐人对"齐梁体"诗调声之术的初步认识和理论总结,后人谓唐代即有"齐梁调诗"是对此书原文的误读。杜甫戏作的"吴体诗"《愁》与唐人所作、所论"齐梁体"在诗歌体式和格律方面均有显著之差异,"吴体"与"齐梁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诗体。盛唐人之所以不太热衷创作"齐梁体"诗,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而时人普遍对齐梁绮靡诗风和严苛诗律持批判态度是其中主要原因。
关键词
盛唐诗歌
岑参
齐梁体
王昌龄《诗格》
《文镜秘府论》
杜甫
吴体
Keywords
poetry in the heyday of the Tang Dynasty, Cen Shen, Qi-Liang
style
,
poetic
style
by Wang Changling, Wenfing Mifu Lun, Du Fu,
wu
styl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乾嘉之际的复古诗人群体——以京江、吴中为中心
王玉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历诗坛上的一个特殊存在──试论韦应物诗歌古近诸体的艺术风貌
沈文凡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蔡体”略论
徐同林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梅村:清代诗坛第一家
叶君远
《阅江学刊》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潘建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吴嘉纪诗歌的艺术特色
乐进
洪林(校对)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吴嘉纪诗的艺术风格
邵春驹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吴中诗风”与皎然“三格四品”说
丁彩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张正见、庾肩吾诗风比较
郭青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马祖禅对“吴中诗派”创作的影响
邹爽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
杜晓勤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