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哲学角度论“话语”——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萧净宇 李尚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5-14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剖析,揭示了这一理论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阐明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巴赫金 语言哲学 话语理论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叙事与听觉空间的生产 被引量:19
2
作者 傅修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8,共10页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是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发展到空间本身的生产。口头叙事用声音覆盖住一定范围的空间,剧场、影院和音乐厅等实体空间容纳了形形色色的叙事交流。戏剧是前工业时代最具人气效应的大众传播,为使人们集中注意力,演出...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是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发展到空间本身的生产。口头叙事用声音覆盖住一定范围的空间,剧场、影院和音乐厅等实体空间容纳了形形色色的叙事交流。戏剧是前工业时代最具人气效应的大众传播,为使人们集中注意力,演出方面需要筑起环绕整个剧场的“声墙”。评价和议论也是叙事消费的重要方式,一些注重“被看”的消费者甚至把传播场所当作社交平台。今人电脑屏幕上不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弹幕),使消费者产生和人边看边聊的感觉,微信群中的“聊天”亦属虚拟空间中的互动。影院中的环绕立体声把观众与银幕世界包裹进一个统一的听觉空间,模糊乃至消弭了两者之间的界限。罗兰·巴特声称小说世界与咖啡馆、立体声音响有相似之处,巴赫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以各种声音的对话为中心,中国古代小说则努力用书场感征服读者。叙事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生产听觉空间的行为,今人采用的叙事手段越来越丰富,但从实质上说仍未摆脱对听觉交流的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听觉空间 空间生产 大众传播 剧场 巴赫金
下载PDF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承笃 《东疆学刊》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开发潜力,但旨在对其理论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不免会出现误读的现象。将狂欢化理论作为大众文化的理论资源就是对狂欢化理论的一种误读。应从对狂欢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关系入手,真正认识狂欢化理...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开发潜力,但旨在对其理论资源进行利用的同时不免会出现误读的现象。将狂欢化理论作为大众文化的理论资源就是对狂欢化理论的一种误读。应从对狂欢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关系入手,真正认识狂欢化理论对于大众文化发展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 大众文化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论克里斯特瓦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婷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5-38,共4页
对话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俄国批评家巴赫金率先探讨这一理论主张,当代法国理论家克里斯特瓦则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本文着重从词语/文本间的对话、叙事结构的对话形式以及隐含对话性的复调小说这三个方面,论析... 对话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俄国批评家巴赫金率先探讨这一理论主张,当代法国理论家克里斯特瓦则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本文着重从词语/文本间的对话、叙事结构的对话形式以及隐含对话性的复调小说这三个方面,论析他们关于对话理论思想的异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特瓦 巴赫金 对话理论
下载PDF
“网络造句”与狂欢的中国──对当前文化心理、文艺走向和深层社会图景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季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9,共6页
"网络造句"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特有的、空前的、最热烈的文化现象。本文撷取网络造句的大量语料做微观考察,同时将它们纳入后现代社会、泛娱乐化的宏观视野,以及草根文化狂欢现象的宏大叙事中,运用大众文化理论、特别是巴赫... "网络造句"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特有的、空前的、最热烈的文化现象。本文撷取网络造句的大量语料做微观考察,同时将它们纳入后现代社会、泛娱乐化的宏观视野,以及草根文化狂欢现象的宏大叙事中,运用大众文化理论、特别是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系统地分析当前网络传播中草根狂欢现象背后的各种建构性力量,以揭示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和一个时代的深层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造句 巴赫金 狂欢 文化心理
下载PDF
Intertextualit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6
作者 LAI Ji-xi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11期973-978,共6页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th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with the aim of going back tointersubjectivity, as promoted by Mikhail Bakhtin. Drawing insight from Susan Sontag’s opinion on“interpret...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Sound and the Fury with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with the aim of going back tointersubjectivity, as promoted by Mikhail Bakhtin. Drawing insight from Susan Sontag’s opinion on“interpretation”,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penness and indeterminacy,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the “form”. The author argues that Faulkner found his own voice in the dialogue with previous writers and invitedread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text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RETATION INTERTEXTUALITY William Faulkner Julia Kristeva mikhail bakhtin
下载PDF
巴赫金的“怪诞史观”
7
作者 韩振江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类型和审美形态。自诞生之日起,人们对怪诞风格的认识和评价就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巴赫金站在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化理论的角度梳理了怪诞理论的发展,批判地总结了怪诞风格的发展史观,为以后的怪诞理论研究开创...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类型和审美形态。自诞生之日起,人们对怪诞风格的认识和评价就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巴赫金站在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化理论的角度梳理了怪诞理论的发展,批判地总结了怪诞风格的发展史观,为以后的怪诞理论研究开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诞 巴赫金 狂欢
下载PDF
《劝导》中父女“对话”阐释
8
作者 薛爱兰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对话不仅是人们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促使人们打破思想僵化、促进思维发展。米哈伊尔.巴赫金对此有深入研究,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都体现出积极的对话精神,女性创作也不例外,奥斯丁的小说亦... 对话不仅是人们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促使人们打破思想僵化、促进思维发展。米哈伊尔.巴赫金对此有深入研究,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都体现出积极的对话精神,女性创作也不例外,奥斯丁的小说亦遵循此道。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展现了女主人公与父亲的直接对话,以及父亲不在场的情形下父女之间的虚拟对话,从而展示了奥斯丁对当时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她的女性觉醒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对话 《劝导》
下载PDF
作为文学性杂语的元小说
9
作者 赵志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巴赫金看来,小说是一个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世界的社会性杂语对话交锋的舞台。从小说是社会性杂语对话交锋的舞台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小说家族中一个特殊成员的元小说是文学性杂语和它们所代表的文... 在巴赫金看来,小说是一个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世界的社会性杂语对话交锋的舞台。从小说是社会性杂语对话交锋的舞台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小说家族中一个特殊成员的元小说是文学性杂语和它们所代表的文学观念对话交锋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杂语 元小说 文学观念 巴赫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巴赫金的未完成理论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玲芬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1-54,共4页
巴赫金提出的观点包括复调理论、狂欢理论、对话理论、未完成理论等,相对地说,他的未完成理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然而他的未完成理论却是贯穿巴赫金文化诗学始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包括思想的未完成性、自我意识的未完成性和语... 巴赫金提出的观点包括复调理论、狂欢理论、对话理论、未完成理论等,相对地说,他的未完成理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然而他的未完成理论却是贯穿巴赫金文化诗学始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理论,包括思想的未完成性、自我意识的未完成性和语言的未完成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未完成 他人
下载PDF
建筑的边界生存理论——巴赫金哲学理论在边界设计中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皆乐 李嘉华 《华中建筑》 2011年第5期14-15,共2页
该文以巴赫金的边界学理论为依据,对建筑的边界进行重新定义,运用哲学理论将建筑边界划分为线性与非线性边界,加强建筑在边界上的交流,从而确立了建筑的生存价值。
关键词 建筑边界 交流 巴赫金 生存价值
下载PDF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绿色”沉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觉聪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16,共5页
巴赫金对话理论对20世纪世界整个思想文化界影响可谓极其深远。而蕴涵在巴氏对话思想中对人的自我意识和他者的重视,对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强调,超越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藩篱,具有鲜明的“绿色”色彩。当代生态伦理通过关爱自然的... 巴赫金对话理论对20世纪世界整个思想文化界影响可谓极其深远。而蕴涵在巴氏对话思想中对人的自我意识和他者的重视,对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强调,超越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藩篱,具有鲜明的“绿色”色彩。当代生态伦理通过关爱自然的有效途径谋求人与自然对话,可从中得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对话理论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伦理
下载PDF
由解构到建构──从“戏拟”看中国当代小说创作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琳桦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0-13,20,共5页
在 20世纪中西方文艺理论的交流中,时空的转换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碰撞和共鸣。苏联杰出的语文学家、哲学家、美学家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指涉的虽然是欧洲文化的脉络,但他的理论思路对于当代中国的转型文化同样有着深刻意义。狂欢... 在 20世纪中西方文艺理论的交流中,时空的转换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碰撞和共鸣。苏联杰出的语文学家、哲学家、美学家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指涉的虽然是欧洲文化的脉络,但他的理论思路对于当代中国的转型文化同样有着深刻意义。狂欢节转化为文学语言,即巴赫金概念中的狂欢化 (carnivalization)。“戏拟”作为狂欢化的一种主要话语策略,在小说写作中的风格体现为我们探究文化转型期小说的复杂面貌和创作主体的深层心理提供了一个参考借鉴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戏拟 狂欢节 狂欢化 当代文学研究 小说创作 文化转型期 风格
下载PDF
巴赫金与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学比较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5-193,共9页
巴赫金在第一部著作《论行动哲学》(又译《论行为哲学》)中开创了一种责任伦理学,这种伦理学继承自胡塞尔的现象学论题,与胡塞尔的弟子列维纳斯的理论产生了一种隐匿的对话关系,二人相关理论的集合可被视为他者伦理学的完备表述。在此... 巴赫金在第一部著作《论行动哲学》(又译《论行为哲学》)中开创了一种责任伦理学,这种伦理学继承自胡塞尔的现象学论题,与胡塞尔的弟子列维纳斯的理论产生了一种隐匿的对话关系,二人相关理论的集合可被视为他者伦理学的完备表述。在此基础上,巴赫金对他者伦理学进行了一种审美化改写,将伦理学中的"自我-他者"关系转化为了美学思想中的"作者-主人公"关系,创建了一种内含伦理维度的美学。与此同时,这种伦理性美学又与列维纳斯的文艺思想产生了互文关系,促进了二人相关思想在文艺美学领域的进一步互通。通过展现巴赫金与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会通以及基于这种伦理学的审美转化过程,人们得以发现文艺作品伦理性与审美性的双重取向:既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文艺作品所内含的伦理与审美双重取向,又使人们能够获取文艺作品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社会功用,进而得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双重取向进行一种审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列维纳斯 伦理 审美 自我-他者 作者-主人公
下载PDF
建立“绝对性对话”的世界——巴赫金对话主义读解
15
作者 聂梦 《衡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6-78,共3页
巴赫金将对话的思想贯穿于其学术生涯的始终。他主张交锋双方必须同时具备差异性和基础性赞同两个条件对话才能顺利进行。通过对作者与主人公、官方世界与狂欢世界两组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巴赫金朝着实现“绝对性对话”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关键词 巴赫金 对话 狂欢
下载PDF
浅析翻译研究的对话视角
16
作者 闫如武 《宿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9-60,72,共3页
针对翻译研究中的独白话语存在的种种局限性,通过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分析,提出翻译研究的对话视角,这些对话关系包括作品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以及作者、读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翻译研究 巴赫金 时话
下载PDF
跨越时间和语言:巴赫金、翻译、世界文学(英文)
17
作者 加林.季哈诺夫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6期1-13,共13页
本文试图理解思想家巴赫金的作品如何跨越时间和语言,和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在这一过程中,巴赫金作品经典化的地位被确立,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本人试图探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赫金思想传播的重要轨迹,这也促使本人重新思索巴赫金的魅... 本文试图理解思想家巴赫金的作品如何跨越时间和语言,和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在这一过程中,巴赫金作品经典化的地位被确立,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本人试图探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赫金思想传播的重要轨迹,这也促使本人重新思索巴赫金的魅力为何长久不衰,以及其作品在当下的文学争论中是否依然具有吸引力。本人运用一种适用范围更广泛的翻译理论来支撑自己探讨巴赫金思想传统的方法,该翻译理论更多地从全球化视角和历史视角来理解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翻译 米哈伊尔·巴赫金 非欧洲中心主义
下载PDF
巴赫金、弗兰克时空诗学比较研究
18
作者 赵斌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0-26,共7页
把两部时空诗学理论著作(《巴赫金全集》第三卷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进行对读,能够还原、理清时空诗学的“前世今生”。巴赫金侧重于现实主义的小说,是较早期的作品;弗兰克等人侧重于现代主义的小说,是较近期的作品。巴赫金... 把两部时空诗学理论著作(《巴赫金全集》第三卷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进行对读,能够还原、理清时空诗学的“前世今生”。巴赫金侧重于现实主义的小说,是较早期的作品;弗兰克等人侧重于现代主义的小说,是较近期的作品。巴赫金所阐述的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变的时空诗学;弗兰克等人阐述的则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变的时空诗学。并且,他们的时空诗学理论能够严丝合缝地连接起来,演绎成一个时空诗学流变史。当然,时空问题并不是不言自明的,它很复杂,不能够作简单化处理。巴赫金和弗兰克的时空诗学也有一些交叉之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时空关系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按照时间的阙如(或称循环时间)、历史时间的产生和时间的破碎化可以把整个时空嬗变历程分成古代时空、现代时空和后现代时空等三个连续的时空阶段,以便于我们理清巴赫金与弗兰克的时空诗学对当下小说研究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弗兰克 《巴赫金全集》第三卷 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 时空诗学
下载PDF
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主体间性本质
19
作者 李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巴赫金倡导的对话精神与主体间性思想在涵义上是一致的,其对话理论的主体间性思想表现为以主体“我”和他者主体存在为基础的对话关系。他以行为哲学为出发点,在承认主体性的基础上探索主体间性问题,拓展和丰富了主体内涵和主体性的理... 巴赫金倡导的对话精神与主体间性思想在涵义上是一致的,其对话理论的主体间性思想表现为以主体“我”和他者主体存在为基础的对话关系。他以行为哲学为出发点,在承认主体性的基础上探索主体间性问题,拓展和丰富了主体内涵和主体性的理解。本文阐发了主体“我”和他者主体存在的共在性和彼此确证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主体间性内在逻辑构建的外位性特征,从而廓清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主体间性实施领域为审美,并将之定性为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本质,包括外在主体间性和内在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对话 主体间性 审美
原文传递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他人言语”:巴赫金与洛特曼的一场学术“对话”
20
作者 康澄 马源绍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4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具有开创意义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受到米·巴赫金和尤里·洛特曼两大文论家的关注。巴赫金是“他人言语”概念的首创者,洛特曼对“他人言语”的研究则直接受巴赫金的启发,他高度评价巴赫金有关“他人言语”的若... 具有开创意义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受到米·巴赫金和尤里·洛特曼两大文论家的关注。巴赫金是“他人言语”概念的首创者,洛特曼对“他人言语”的研究则直接受巴赫金的启发,他高度评价巴赫金有关“他人言语”的若干见解,认为巴赫金的深刻思想对于理解《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性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两位文论家对“他人言语”的内涵阐释与研究方法又有显著差异,从中可见他们的思想的交融和分野。本文将两位文论家对同一作品、同一个问题极富创意的“对话”展现出来,从不同的视角加深和丰富对“他人言语”的理解,并借此再对巴赫金和洛特曼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一番考察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巴赫金 尤里·洛特曼 《叶甫盖尼·奥涅金》 他人言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