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群植物叶片SPAD值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厚麟 缪绅裕 +4 位作者 陈健辉 邓鸿英 叶坚珍 李德宁 郭培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08-3411,共4页
利用SPAD-502型植物叶绿素计,测定了深圳福田、深圳海上田园、博罗罗浮山和广州大学城的85种植物叶片的SPAD值,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比较,以期研究各类植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结果表明,外来植物簕仔树的SPAD值远低于其他植物;裸子植物... 利用SPAD-502型植物叶绿素计,测定了深圳福田、深圳海上田园、博罗罗浮山和广州大学城的85种植物叶片的SPAD值,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比较,以期研究各类植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结果表明,外来植物簕仔树的SPAD值远低于其他植物;裸子植物的PSAD平均值高于被子植物。除无瓣海桑外,大多数外来植物的SPAD值较低。大类群上,红树植物与内陆植物、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不同地区同种植物、常绿与落叶、单叶与复叶、木本与草本、野生与栽培植物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小类群比较时,如同科不同属或同属不同种植物之间就存在某些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 叶片 植物类群 外来植物 红树植物 簕仔树 无瓣海桑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若干形态和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缪绅裕 李德宁 +4 位作者 叶坚珍 邓鸿英 陈健辉 王厚麟 李冬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6-1311,共6页
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在广东为外来入侵种,对其种子形态及生理、叶片生理生态特性进行测定,并与原产地(南美洲)和3种本地(中国广东)植物的相关指标对比,以了解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种子长4.29mm,宽3.30mm,大小、含水量(6.23%~8.... 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在广东为外来入侵种,对其种子形态及生理、叶片生理生态特性进行测定,并与原产地(南美洲)和3种本地(中国广东)植物的相关指标对比,以了解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种子长4.29mm,宽3.30mm,大小、含水量(6.23%~8.23%)与原产地的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2.00、8131.06和2487.04μg·g-1(以干质量计)。活种子比例98.89%~100.00%,萌发率仅32.80%;相对电导率5.35%~11.66%。叶片绿色度29.39,但叶绿素b含量高;对比本地植物,在低光照高湿度下,簕仔树净光合速率(以CO2计)1.339μmol·m-2·s-1低,呼吸速率(以CO2计)1.828μmol·m-2·s-1高,在测定时间内未检测出其蒸腾速率;生理生态指标的表现与阳性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类似,而明显与耐荫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幼苗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不同。利用其阳性植物特征,可进行遮蔽以减轻潜在的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仔树 入侵植物 外来种 种子 生理生态特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入侵植物簕仔树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陶文琴 文皓旻 +2 位作者 许明波 黄丽宜 缪绅裕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2-76,共5页
为探求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的经济用途,对其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微波提取法获得簕仔树茎、叶和果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针对9种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液对金黄色... 为探求外来入侵植物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的经济用途,对其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微波提取法获得簕仔树茎、叶和果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针对9种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有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都有抑菌作用,各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宋内志贺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簕仔树叶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抑菌圈为11.99 mm,MIC和MBC分别为15.625和31.25 mg.mL-1;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有明显抑菌活性,而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活性.表明簕仔树的水提物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仔树 抗菌活性 外来入侵植物
下载PDF
簕仔树的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丽宜 缪绅裕 +2 位作者 陈健辉 李宝钥 李里 《广西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369-375,共7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簕仔树的叶是异面叶,表皮角质层的角质化程度随发育的进行而增大。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之间具有贮藏组织。叶脉维管组织发达,具四级叶脉组...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簕仔树(Mimosa bimucronata)叶片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簕仔树的叶是异面叶,表皮角质层的角质化程度随发育的进行而增大。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之间具有贮藏组织。叶脉维管组织发达,具四级叶脉组成脉序,第一级、第二级叶脉类型属半周韧、有限维管束;第三级、第四级叶脉类型属外韧、有限维管束。成熟叶片维管束鞘中有晶体细胞存在。另外,PAS反应显示,在叶片发育初期,海绵组织薄壁细胞、维管束鞘细胞、贮藏组织细胞中有较多淀粉粒分布,以后随着叶片的发育,这些部位细胞淀粉粒的分布越来越少。作为入侵植物,簕仔树叶片结构中角质层的厚度、淀粉粒的分布、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紧密的胞间隙与其适合在耐热、耐涝、耐旱的环境生长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仔树 叶片 解剖结构 适应 入侵植物
下载PDF
江西省新记录入侵植物赛葵、光荚含羞草
5
作者 曾宪锋 邱贺媛 +1 位作者 杜晓童 叶小此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09,162,共3页
2013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实地考察外来入侵植物,发现了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Linnaeus)Garcke)和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Candolle)O.Kuntze),2种植物均为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赛葵属为江西省新记录属。... 2013年3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实地考察外来入侵植物,发现了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Linnaeus)Garcke)和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Candolle)O.Kuntze),2种植物均为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赛葵属为江西省新记录属。并对其产地、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进行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赛葵 光荚含羞草 江西省
下载PDF
外来植物光荚含羞草的入侵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邵志芳 赵厚本 +3 位作者 陈炳辉 杨义标 邱少松 彭少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773-5774,5781,共3页
介绍了外来植物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DC.)Kuntze)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态习性,分析了其入侵性,提出了该种的入侵警报,并给出了防治该种入侵的建议。
关键词 光荚含羞草 入侵植物 入侵性 外来种 警报
下载PDF
外来入侵种光荚含羞草在我国的分布及防控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瑾 《杂草科学》 2014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全面总结了光荚含羞草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列出了其在一些地区的标本记录,分析了其入侵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建议。
关键词 光荚含羞草 入侵植物 外来种 分布 防控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光荚含羞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蓝来娇 马涛 +3 位作者 朱映 茅裕婷 董瑞利 温秀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7-52,共6页
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原产于热带美洲,适应性和再生能力极强,是优良的薪炭林树种和各类果园、经济作物园中的绿篱树种。自引进我国以来,已经在华南地区蔓延开来,成为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入侵树种,对入侵地的生态、社会、经济和... 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原产于热带美洲,适应性和再生能力极强,是优良的薪炭林树种和各类果园、经济作物园中的绿篱树种。自引进我国以来,已经在华南地区蔓延开来,成为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入侵树种,对入侵地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甚至人类健康等各方面均造成危害。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光荚含羞草的生理、生态等特性,总结了它的防治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旨在提醒人们重视这一外来入侵物种,并为光荚含羞草的合理开发利用、为防御该物种的进一步入侵和减轻其生态危害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荚含羞草 入侵机制 防治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