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花灯的色彩与艺术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志强 曾唯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2期91-94,共4页
花灯在赣闽粤相邻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家民间社会的日常习俗文化,为客家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传统花灯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点,闪烁着灿烂的民间工匠智慧之光,也凝聚着代代客家艺人的经验,更是窥探客家民系心灵的重要窗口... 花灯在赣闽粤相邻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家民间社会的日常习俗文化,为客家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传统花灯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点,闪烁着灿烂的民间工匠智慧之光,也凝聚着代代客家艺人的经验,更是窥探客家民系心灵的重要窗口。该文以客家传统花灯的装饰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客家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花灯色彩运用的分类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从民间工艺视角,指出客家花灯色彩的传统观念与审美特征。花灯作为客家民间手工艺文化的常见载体,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新的造型形式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闽粤边区 客家 传统花灯 民间手工艺 色彩 艺术特征
下载PDF
大黄鱼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毛勇 蒋秋芬 +1 位作者 曾华嵩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4,共5页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闽—粤东族、岱衢族大黄鱼群体4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所获序列长度为786~799 bp,具32个碱基替换位点和41个插入/缺失位点;控制区碱基组成中T、C、A、G含量分别为31.9%、15.8%、2...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闽—粤东族、岱衢族大黄鱼群体4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所获序列长度为786~799 bp,具32个碱基替换位点和41个插入/缺失位点;控制区碱基组成中T、C、A、G含量分别为31.9%、15.8%、29.3%和23.0%,平均转换颠换比(R)5.5;共有10个单倍型,闽—粤东族8个和岱衢族3个,仅Hap03为共享单倍型;所有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470,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6 50;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D)为0.007 1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81 6,基因流(Nm)为1.13.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闽—粤东族、岱衢族大黄鱼野生群体遗传变异处于较低水平,闽—粤东族大黄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稍高于岱衢族,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闽—粤东族 岱衢族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岱衢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扩增及其特异鉴别引物的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沈锡权 何萌萌 +2 位作者 严小军 薛良义 吴雄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5-762,共8页
采用PCR扩增、克隆获得了岱衢族和闽-粤东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线粒体基因全长序列,并扩增了各25条样本的高变区域,测序结果可分成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闽-粤东族含3个类型:D1-N1、D1-N2和D2型;... 采用PCR扩增、克隆获得了岱衢族和闽-粤东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线粒体基因全长序列,并扩增了各25条样本的高变区域,测序结果可分成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闽-粤东族含3个类型:D1-N1、D1-N2和D2型;而岱衢族样品均为D1-N1型;设计出能区分不同分型的鉴别引物J1和J2,且优化了鉴别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凝胶电泳的图片,如果样品分型为D1-N2和D2型,则100%为闽-粤东族;如果样品分型为D1-N1型,则该样品为岱衢族的概率为86.2%,为闽-粤东族的概率为13.8%。研究结果为岱衢族大黄鱼的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和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衢族大黄鱼 闽-粤东族大黄鱼 线粒体基因组 OTU 鉴别
下载PDF
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7,共6页
分子人类学用DNA材料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解答了很多人类学的问题。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族群,侗傣族群和马来族群,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他们有共同的起源——百越族群,所以可以定义为“澳泰族群”。闽越是这个族群历史上重要的一... 分子人类学用DNA材料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解答了很多人类学的问题。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族群,侗傣族群和马来族群,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他们有共同的起源——百越族群,所以可以定义为“澳泰族群”。闽越是这个族群历史上重要的一支,曾经是福建的主体民族。通过对现代福建和其他闽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研究,结果并没有看到闽越的结构。闽语人群基本都是来源于北方的汉族移民。所以可以确定历史上的闽越族在福建地区基本上已经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人类学 闽越 Y染色体 福建 移民
下载PDF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义彬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4-927,共4页
“客家人”是从西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原因,从黄河流域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各地的中原汉人。他们分散分布于国内10省区和海外85个国家和地区,而闽、粤、赣三省的龙岩、梅州、赣州等市是主要集中居住区。近年来,闽... “客家人”是从西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原因,从黄河流域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各地的中原汉人。他们分散分布于国内10省区和海外85个国家和地区,而闽、粤、赣三省的龙岩、梅州、赣州等市是主要集中居住区。近年来,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发展迅速,本区具有较好资源基础,基本符合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旅游开发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包括:树立客家民居、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促进产品组合开发,即项目组合、时间组合、空间组合;加强区域合作,减弱内部不良竞争,提升整体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要有效地利用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实施产品开发策略,才能促进本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客家地区 旅游产品 开发
下载PDF
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一省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35-45,共11页
本文以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多重网络的内容、结构及其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中的作用。本文认为 ,多重网络是侨乡和华侨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形成于两者的互动关系之中 ,且在互动中渗透和扩张... 本文以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多重网络的内容、结构及其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中的作用。本文认为 ,多重网络是侨乡和华侨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形成于两者的互动关系之中 ,且在互动中渗透和扩张。正是这种多重网络的存在和活跃 ,促使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的关系更紧密、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网络 华侨华人 闽粤侨乡 互动关系
下载PDF
自然、文化与权力——明清时期闽粤赣边乡村风水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福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169,共8页
风水既是一种文化,一种自然观;也是一种角逐权力的工具。明清时期,闽粤赣边风水十分兴盛,其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处在当时全国的前列。在自然生态意义上,风水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表达着人类"诗意的栖... 风水既是一种文化,一种自然观;也是一种角逐权力的工具。明清时期,闽粤赣边风水十分兴盛,其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处在当时全国的前列。在自然生态意义上,风水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表达着人类"诗意的栖居"的愿望,是一种讲安全、求生存、谋发展的模式。在社会生态意义上,经过族老乡绅的诠释和装饰,风水化约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给人以心理慰藉,从精神上激励人们奋斗。风水也被当作一种与外族争占生存资源的工具,在地方社会中,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文化 权力 闽粤赣边 风水
下载PDF
闽粤赣经济区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燕 贾俊丽 李云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78-82,91,共6页
借助假设,利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吉尼系数、各地市人均CDP相当于本区人均GDP平均值的百分比等指标,对闽粤赣经济区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相关研究结论,提出本区域必须首先考察区域差异并利用区域差异特点来发展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闽粤赣经济区 实证研究 经济差异 产业合作
下载PDF
粤闽赣客家地区区域演化特征及区域发展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钟声宏 周永章 徐燕君 《热带地理》 200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分析了粤闽赣客家民系、客家经济区域的时间演化特征,及客家区域空间演化、环境演化等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演化规律,剖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和成因,指出了粤闽赣客家地区必须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区位、环境优势,加强3省及... 分析了粤闽赣客家民系、客家经济区域的时间演化特征,及客家区域空间演化、环境演化等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演化规律,剖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和成因,指出了粤闽赣客家地区必须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区位、环境优势,加强3省及地方政府层面的协作,促进企业与珠三角地区、闽南三角地带、潮汕地区在产业上的对接与合作,提高企业对区外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和对区外市场的开拓能力,才能促进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闽赣 客家地区 区域演化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赣闽粤边区的人口运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丽琼 游海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等几个方面,可见长期战乱导致该地区社会人口运动的非正常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闽粤边区 战乱 人口运动
下载PDF
试论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动乱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坚 宋三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三路交界地区爆发了频繁的动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该处在南宋时属三路交界的边远山区,盗贼多而且地方官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且不够清廉;二为该处有劫掠、好斗的社会风气;三为南宋初年该处人民负担的加重... 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三路交界地区爆发了频繁的动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该处在南宋时属三路交界的边远山区,盗贼多而且地方官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且不够清廉;二为该处有劫掠、好斗的社会风气;三为南宋初年该处人民负担的加重。实际上,这些动乱是该处长期以来地理环境及文化环境(社会风气)所沉积下来的隐患在南宋初年人民负担加重的情况下的总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初年 赣闽粤交界地区 动乱 原因分析
下载PDF
粤方言中的闽语成分 被引量:6
12
作者 甘于恩 刘倩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文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文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分:一、广东闽方言的分布;二、粤方言语音中的闽语成分;三、粤方言词汇、语法中的闽语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粤语 闽语 接触研究
下载PDF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农业变迁与转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游海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赣闽粤边区农业渐进性转型的例子说明,对近代中国农业整体变迁评价应立足于多区域的实证研究,任何单一区域的农业评价都无法涵盖近代中国农业的整体变迁内容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年间 赣闽粤边区 农业 转型
下载PDF
从牙璋看我国商周时期东西部文化的交流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心希 《殷都学刊》 2007年第4期18-26,共9页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以四川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东部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古越族的重要支系闽越族,在古蜀文化渐进的历史进程中,...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以四川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东部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古越族的重要支系闽越族,在古蜀文化渐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两支区域文化互相交融,在东南乃至福建地区形成若干地方特色。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漳浦地区所发现的牙璋等文物,成为古蜀文化与闽越文化频繁交往的实物见证。本文从福建与四川两地出土牙璋的异同点出发,论证商周时期东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化 主星堆 闽越文化 牙璋 闽越族 商周时期
下载PDF
以组织蛋白酶K为靶点的新药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敏 张月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379,共7页
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它和组织蛋白酶S、L和B有很高的同源性。人类破骨细胞中大量选择性表达组织蛋白酶K,并已证明组织蛋白酶K是参与骨胶原降解的主要酶,在骨代谢中起很大的作用,为此,组织蛋白酶K已成为... 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成员,它和组织蛋白酶S、L和B有很高的同源性。人类破骨细胞中大量选择性表达组织蛋白酶K,并已证明组织蛋白酶K是参与骨胶原降解的主要酶,在骨代谢中起很大的作用,为此,组织蛋白酶K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分子靶标。近年来对组织蛋白酶K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以该酶为靶点的抗骨质疏松新药筛选研究已成为新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就组织蛋白酶K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K 破骨细胞 筛选模型 包含体
下载PDF
方孝标闽越滇黔游因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春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9,共4页
方孝标《光启堂集》清楚地昭示了他游闽越的原因,《钝斋文选》虽系游滇黔的归后作,并大量收录了他游滇黔的纪闻作品,但对滇黔行的游因只字未提。方孝标游闽越滇黔都是为了借贷还修城的欠款,任务完成即归。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 方孝标《光启堂集》清楚地昭示了他游闽越的原因,《钝斋文选》虽系游滇黔的归后作,并大量收录了他游滇黔的纪闻作品,但对滇黔行的游因只字未提。方孝标游闽越滇黔都是为了借贷还修城的欠款,任务完成即归。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中朝廷加给方氏的归顺"吴逆"罪和方氏乡党赞美他的"气节说"都不符合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孝标 游闽越滇黔 原因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地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初步转型——以赣闽粤三边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温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3,共9页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逐步向现代社会缓慢转型的趋势。在中国自清末"新政"开始的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和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它构成了该地区百年来社会转型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应忽视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地方基层政府职能 赣闽粤边区
下载PDF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合作模式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慧娟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17,共8页
应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对闽粤赣边客家地区——龙岩、梅州、赣州三市旅游合作的共生条件进行分析,从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探讨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合作模式。并从整合旅游资源、共同开拓客源市场、共建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构... 应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对闽粤赣边客家地区——龙岩、梅州、赣州三市旅游合作的共生条件进行分析,从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探讨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合作模式。并从整合旅游资源、共同开拓客源市场、共建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构建旅游产业协作区等方面,对该区域对称互惠共生及一体化共生模式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客家地区 旅游合作 共生理论
下载PDF
明清以来闽粤赣边乡村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破坏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福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14-119,共6页
自明清至民国,闽粤赣边农田的垦辟、薪柴的采伐、乡村造纸业以及放火烧山对森林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闽粤赣边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相对较大,雨季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甚至崩岗的现象随之加剧。同时,野生动物不断... 自明清至民国,闽粤赣边农田的垦辟、薪柴的采伐、乡村造纸业以及放火烧山对森林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闽粤赣边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度相对较大,雨季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甚至崩岗的现象随之加剧。同时,野生动物不断减少,自然灾害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 乡村经济 生态破坏
下载PDF
区域合作视角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以闽粤赣边客家地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云珠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26-29,共4页
闽粤赣边山水相依,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区域内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地理资源禀赋优异,具有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先决优势,三地的区域合作一直非常密切。但从区域合作视阙来看,闽粤赣边三地在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时存在发展不均衡、产业... 闽粤赣边山水相依,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区域内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地理资源禀赋优异,具有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先决优势,三地的区域合作一直非常密切。但从区域合作视阙来看,闽粤赣边三地在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时存在发展不均衡、产业同构、重申报轻后续细节管理、区域品牌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闽粤赣边可以在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农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农产品品牌规划、协作互补,尽量避免内耗;通过培育区域内重量级的农业龙头和产业链区域分工合作,加大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互相学习借鉴,制定详细的区域品牌使用标准和规范,实现各自区域农产品品牌价值的保护;通过共同的地方特色文化构建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打造区域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实施借势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农产品区域品牌 产业同构 客家文化 区域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