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fish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vari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被引量:3
1
作者 HU Wenjia YE Guanqiong +4 位作者 LU Zhenbin DU Jianguo CHEN Mingru CHOU Loke Ming YANG Shengy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5-54,共10页
Large portions of the world's fishery resources are overexploited. Life history traits of fish species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reveal different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and to indicate population responses to fish... Large portions of the world's fishery resources are overexploited. Life history traits of fish species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reveal different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and to indicate population responses to fishing pressures. For this study, empirical data on fishing grounds located in the coastal area between Fujian Coast and Taiwan Island were collected. These areas have experienced severe overfishing in the past 30 years, leading to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fish communities. Fifty-one commercial fish species in this fishing ground 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life history traits. Using the life history traits, all the species were grouped into five different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by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More than 60% of the species were categorized in Group 5 that was similar to r-strategists. Twenty-five commercial species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changes in life history variables, and to discuss the population responses to exploit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species appeared to become smaller size, shorter life, earlier maturation and faster growing under long-term exploitation. The exploitation rate of each species was also calculate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impacts of fishing pressures to fish populations. Four species were found with the severest changes on life history traits indicating some of the species might be more susceptible to exploitation. This study on fish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their long-term variations under fishing pressures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implications for fishery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 history traits fish life history strategy fishery exploitation the taiwan strait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和最大持续产量 被引量:19
2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Cushing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分别为 3 0 6.0 9× 10 4t和3 0 3 .84× 10 4t;Gulland和最大持续产量Yms简单模式估算该海域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5 5 .0 6× 10 4t和 15 2 .4 9&#...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Cushing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分别为 3 0 6.0 9× 10 4t和3 0 3 .84× 10 4t;Gulland和最大持续产量Yms简单模式估算该海域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5 5 .0 6× 10 4t和 15 2 .4 9× 10 4t ;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其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87.0 8× 10 4t和 15 7.89× 10 4t,扣除非可捕群体后 ,实际为 15 9.0 2× 10 4t和 13 4 .2 1× 10 4t;估算以 1996年福建动力拖网渔船单位kW渔捞效率为标准的最适捕捞力量分别为 168.0 4× 10 4kW和 199.4 4× 10 4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渔业资源 生产力 最大持续产量 邻近海域
下载PDF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数量和优势种分布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阙江龙 徐兆礼 陈佳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1219,共9页
采用2009年11、2010年4月和8月台湾海峡中部近海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该海域水文情况,研究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在春、夏和秋季的资源密度、平面分布和优势种。结果表明:虾类资源重量密度表现为秋季(135.45 kg/km2)>春... 采用2009年11、2010年4月和8月台湾海峡中部近海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该海域水文情况,研究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在春、夏和秋季的资源密度、平面分布和优势种。结果表明:虾类资源重量密度表现为秋季(135.45 kg/km2)>春季(96.77 kg/km2)>夏季(88.02 kg/km2),尾数密度表现为夏季(34.55×103 ind/km2)>秋季(33.65×103 ind/km2)>春季(18.95×103 ind/km2)。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该海域虾类春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哈氏仿对虾的IRI值分别为6 733.05和10 552.82,周氏新对虾IRI值分别为10 536.11和5 981.94,夏季优势种为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IRI=6 242.29)、哈氏仿对虾(IRI=4 236.10)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IRI=1 999.67)。通过贡献率β值,调查海域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春季优势种周氏新对虾对总重量和尾数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1.11和0.84,秋季哈氏仿对虾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0.74和0.78,各季节虾类总密度主要与优势种密度的平面分布规律一致。这是因为该海域虾类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水团对总密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调查海域夏秋季资源密度高于附近瓯江口海域资源密度。主要的经济种类为哈氏仿对虾、鹰爪虾和中华管鞭虾,因此台湾海峡中部虾类渔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中部 虾类 优势种 渔场 密度分布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应用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0 .1模式 ,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 ,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 ,最适产量、最适... 应用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0 .1模式 ,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 ,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 ,最适产量、最适捕捞力量 ,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 ,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 ,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经济效益 渔业资源管理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台湾渔业近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纪炜炜 阮雯 +2 位作者 方海 王茜 陆亚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4年第4期300-306,共7页
台湾渔业历史悠久,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本文在全面综述近年来台湾渔业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台湾的渔业发展现状,包括渔业类型、产业技术水平、休闲渔业发展概况及两岸渔业合作和展望等。文章同时分析了台湾渔业发展过程中出... 台湾渔业历史悠久,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本文在全面综述近年来台湾渔业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台湾的渔业发展现状,包括渔业类型、产业技术水平、休闲渔业发展概况及两岸渔业合作和展望等。文章同时分析了台湾渔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对其有效的改进手段。本文相关内容可以为我国渔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渔业类型 渔业技术水平 休闲渔业 两岸渔业合作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大头狗母鱼的渔业生物学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壮丽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大头狗母鱼捕捞群体由0~Ⅵ龄组7个世代组成。Ⅰ龄时性成熟,生殖期2~10月。VonBertalanffyvay又长生长方程Lt=609.26×[1-e-0.085(t+2.8767)],总体重生长方程Wt=1075.68×[1-e-0.1393(t+2.5215)]3,...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大头狗母鱼捕捞群体由0~Ⅵ龄组7个世代组成。Ⅰ龄时性成熟,生殖期2~10月。VonBertalanffyvay又长生长方程Lt=609.26×[1-e-0.085(t+2.8767)],总体重生长方程Wt=1075.68×[1-e-0.1393(t+2.5215)]3,最佳最小可捕叉长和总体重分别为171.3mm和69.1g。目前,该渔场单拖作业捕捞群体以Ⅰ龄和ⅡI龄鱼为主,其优势又长160~200mm。较1977年减少约20mm,且小于最佳最小可捕叉长个体多达35.7%,应引起渔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大头狗母鱼 台湾海峡 渔场
下载PDF
闽中渔场鱼类资源生产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振彬 《南方水产》 2006年第2期6-14,共9页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依据历次台湾海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中渔场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和生态效率及61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58种主要鱼类有机碳含量的调查、检测...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依据历次台湾海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中渔场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和生态效率及61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58种主要鱼类有机碳含量的调查、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生产量;进而采用Cadima模式和剩余产量模式估算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估算结果:营养动态模型估算鱼类资源潜在生产量为38.59×10^4 t,Cushing模型估算为43.68×10^4 t;Cadima模式估算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5.32×10^4 t;Schaefer和Fox模式估算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分别为23.96×10^4 和25.28×10^4 t,估算的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换算为以福建单拖渔船艘为标准分别为3372和3983艘;1994年以来实际年渔获量在27.00×10^4 ~40.01×10^4 t,实际捕捞力量在3897~5967艘标准单拖渔船,已连续11年超过了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和鱼类资源可承载的最大持续捕捞力量。主要鱼类种群结构出现简单化、小型化和低龄化,生态学参数渐近体长L∞和渐近体重形。趋小,个体生长速率K加大,体重生长拐点tr提前,初次性成熟年龄提早,捕捞死亡系数提高和开发比率上升,资源明显衰退。必须加强对该渔场鱼类资源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捕捞力量的投入和渔获量的产出,以防鱼类资源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鱼类 生产量 MSY 闽中渔场
下载PDF
“台日渔业协议”的背景、内容及可能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伟男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7期56-66,共11页
"台日渔业协议"的签署,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台湾当局与日本之间自1996年开始的渔业会谈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背景。自2010年以来围绕钓鱼岛争议而展开的中国大陆、台湾与日本之间的三方博弈,则是该协议得以签署的现实背景... "台日渔业协议"的签署,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台湾当局与日本之间自1996年开始的渔业会谈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背景。自2010年以来围绕钓鱼岛争议而展开的中国大陆、台湾与日本之间的三方博弈,则是该协议得以签署的现实背景。从该协议的具体内容来看,台当局确有"以主权换渔权"之嫌,但对此我们应客观、冷静地看待。该协议的签署,将对台湾岛内政治生态、两岸关系、两岸各自与日本的关系及东海划界争议产生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日渔业协议” 钓鱼岛争议 东海划界 两岸关系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两岸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现实困境——以“台日渔业协议”及其政治影响为分析重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潮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9,共11页
近年来,呼吁两岸东海合作的声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这种合作意向仍面临不少现实困境。通过对"台日渔业协议"内容分析可知,日本为阻止两岸联手保钓,在东海渔业资源上对台湾做出一定"妥协",但却不能忽视台湾当局... 近年来,呼吁两岸东海合作的声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这种合作意向仍面临不少现实困境。通过对"台日渔业协议"内容分析可知,日本为阻止两岸联手保钓,在东海渔业资源上对台湾做出一定"妥协",但却不能忽视台湾当局由此在领土问题上间接对日本做出的实质让步。这不仅引起舆论就对日实质让步的不当行为提出质疑,也增加了在领土问题上与日本后续谈判的难度。此外,该协议对两岸东海合作具有明显冲击,不仅降低东海合作的可能,窄化东海合作的路径,也会错失东海合作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日渔业协议” 钓鱼岛 东海合作 台日关系 两岸关系
下载PDF
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资源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壮丽 洪明进 +1 位作者 叶孙忠 刘勇 《福建水产》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根据2007—2008年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监测调查资料,分析该渔场光诱敷网渔业利用状况及主要渔获种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为6—10月,旺汛期6—8月;监测调查船年总渔获产量85~88t,主捕... 本文根据2007—2008年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监测调查资料,分析该渔场光诱敷网渔业利用状况及主要渔获种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为6—10月,旺汛期6—8月;监测调查船年总渔获产量85~88t,主捕种类枪乌贼、鲐鱼、金色小沙丁鱼的渔获量分别约占总渔获量的35%、30%和20%。枪乌贼、鲐鱼、金色小沙丁鱼均属于生命周期短,生长快,资源补充量大的中上层种类,是多种作业的主要利用对象,目前枪乌贼、鲐鱼资源现状仍然保持相对良好,但在强大捕捞压力下,容易捕捞过度引起年间渔获量大幅度波动,因此对其资源应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调查 光诱敷网 渔业资源 台湾海峡中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拖网渔业技术经济的初步评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天元 苏国强 +3 位作者 姚桂祥 颜尤明 洪港船 叶建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2-337,共6页
台湾海峡是东海南部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六十年代以前,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在全省海洋捕捞产量中所占比重甚小。但自七十年代起,拖网渔业广泛采用导航助渔仪器,使拖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为39,844... 台湾海峡是东海南部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六十年代以前,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在全省海洋捕捞产量中所占比重甚小。但自七十年代起,拖网渔业广泛采用导航助渔仪器,使拖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为39,844吨,仅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1.6%。而1989年拖网渔业产量已增加到168,456吨,是1980年的4倍多,占福建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网渔船 作业渔场 海洋捕捞 渔业 南部 总产量 福建 台湾海峡 导航 比重
全文增补中
闽台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比较及合作策略研究
12
作者 郑思宁 冯亮明 胡伟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7-53,共7页
通过相关贸易指标,比较分析了闽台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找出二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空间,为在ECFA下共同开发世界水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双方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闽台水产品出口目标市场较为相近,主要... 通过相关贸易指标,比较分析了闽台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找出二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空间,为在ECFA下共同开发世界水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双方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闽台水产品出口目标市场较为相近,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韩国、东盟和欧盟市场;出口市场结构都表现为日趋多元化的特征。最后,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扩大ECFA早收清单的水产品范围、共同投资开发第三方市场、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制定差异性的营销策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水产品 出口市场结构 渔业
下载PDF
台湾海峡灯光围网渔业发展前景研究(英文)
13
作者 戴天元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6-89,共4页
为了探讨台湾海峡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前景,本文收集了1986 ~1996 年福建在该海峡生产的灯光围网渔船的生产资料及有关海洋环境因子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量分析法,并从生态学观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台湾海峡存在... 为了探讨台湾海峡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前景,本文收集了1986 ~1996 年福建在该海峡生产的灯光围网渔船的生产资料及有关海洋环境因子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量分析法,并从生态学观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台湾海峡存在多处上升流区,浮游生物丰富,水文条件较稳定,有利于中上层鱼类集群索饵;灯光围网作业对海底环境影响小,对经济鱼类幼鱼损害较轻。由于中上层鱼类资源恢复较快,因此,台湾海峡的中上层鱼类资源较为丰富。据评估,该海峡的资源量有64 万t,可捕量有33 万t,有一定开发潜力,发展灯光围网前景看好。但从经济效益看,因1996 年单位捕捞努力量下的捕捞量(CPUE,t/k W) 在CPUE与F 相关曲线最高点之下,因此捕捞努力量不宜盲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围网 围网捕捞 资源评估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管理的探讨
14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福建水产》 1999年第3期30-36,共7页
应用Schacfc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_(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适产量、最适捕... 应用Schacfc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生物经济模式和Gulland最适产量Y_(0.1)模式,分别估算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捕捞力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经济捕捞力量、最佳经济效益,最适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并对各模式计算的诸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讨论了渔业管理方案,确定了近期适合国情、省情的管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持续产量 最适产量 最佳经济效益 渔业资源管理 台湾海峡
下载PDF
第四届南海区域合作论坛暨海峡两岸在南海的合作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琳萍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 2016年第2期268-300,共33页
2016年10月15日,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与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南海区域合作论坛暨海峡两岸在南海的合作研讨会”在海南省陵水县成功举办。来自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山大学... 2016年10月15日,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与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南海区域合作论坛暨海峡两岸在南海的合作研讨会”在海南省陵水县成功举办。来自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山大学、海洋大学、政治大学等台湾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以及渔业界的知名业者,以及来自大陆社科院、海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海峡两岸在南海进行合作的主旨,就南海诸岛的史料、南海海域及岛屿法律地位、南海渔业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及南海博弈中的中美日关系以及台湾的角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为此次研讨会的会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合作 南海岛礁 南海渔业 海洋环境保护 中美日关系 台湾角色
下载PDF
海峡两岸水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合作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思宁 黄祖辉 郑逸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184,共11页
利用1996—2014年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海峡两岸水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岸水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受到国际市场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2)东盟市场需求... 利用1996—2014年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海峡两岸水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岸水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受到国际市场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2)东盟市场需求增长是两岸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3)中国大陆对东盟市场总体竞争效应不断增强,但在需求量较大的市场其竞争力提升较慢;中国台湾水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受困于自身渔业发展瓶颈,近年来竞争效应的比重有所下降。4)随着市场的融合,两岸水产品出口与东盟水产品进口需求的匹配度越来越高。针对两岸在东盟市场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二者在东盟市场渔业合作的对策建议:力求出口与需求相匹配,加强两岸渔业领域的深层次合作,两岸合作共同投资开发东盟市场,开展差异性的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东盟 水产品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渔业合作
原文传递
福建与台湾渔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兼论自贸区背景下闽台渔业合作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思宁 王淑琴 郑逸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50,共14页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3个指标对福建与台湾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以农业区位理论及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依托,结合渔业的实际情况,构建渔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3个指标对福建与台湾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以农业区位理论及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依托,结合渔业的实际情况,构建渔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对闽台渔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福建自由贸易区背景下,提出闽台渔业合作的政策选择。结果表明:1)福建的渔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而台湾则不断下降,福建渔业国际竞争力要强于台湾。2)人力资本的匮乏阻碍了福建渔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3)台湾渔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则受到渔业生产要素、渔业生产结构、岛内居民需求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生产结构问题是台湾渔业突破瓶颈的关键,但自然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台湾渔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4)在福建自贸区背景下,提出鼓励台湾渔业企业到福建投资、扩大ECFA早收清单的水产品范围、建立闽台渔业人力资本共同培养机制以及共同投资开发海外渔业市场等渔业合作的政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区域国际竞争力 闽台 两岸合作 福建自贸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