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宾附近金沙江、岷江和长江TP、BOD5和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伏介雄 张信宝 严冬春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41,共6页
本文报道了宜宾附近金沙江、岷江和长江2001~2005年TP、BOD5和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并初步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金沙江和岷江的TP和BOD5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TP含量比值分别为1... 本文报道了宜宾附近金沙江、岷江和长江2001~2005年TP、BOD5和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并初步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金沙江和岷江的TP和BOD5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TP含量比值分别为1/0.74/0.43和1/0.59/0.73。两江TP含量丰水期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的缘故。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BOD5含量比值分别为1/0.84/1.45和1/1.30/3.38。岷江BOD5含量的丰水期/枯水期比值(3.38)远高于金沙江(1.45),可能是岷江中游成都平原和下游乐山-宜宾丘陵区人口稠密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缘故。金沙江丰水期的BOD5含量高于平水期,可能和丰水期河水含沙量高、泥沙合有机物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比值为1/0.74/0.43;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CODMn含量丰水期和枯水期高,平水期低,比值为1/0.74/1.08。岷江丰水期高与含沙量有关;枯水期高与河水污染严重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比值为1/0.74/0.43;岷江为1/0.74/1.08.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丰水期和枯水期相当,可能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而枯水期流量小,河水污染严重。最后,比较了宜宾挂弓山断面和三峡库首柬沱断面的TP、BOD5和CODMn含量,朱沱断面的BOD5含量高于挂弓山断面,显然是宜宾-朱沱河段接纳了沱江等四川盆地支流汇入的大量污染物质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变化 TP BOD5 CODMN 金沙江 岷江 长江
下载PDF
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下蚀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玄彧 李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7-521,共5页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支流 岷江上游和中游河段 河流下蚀速率
下载PDF
滇西北地区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曾普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长江第一弯的形成提出了新认识。首次研究了始新世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提出长江第一弯为始新世滇西北老君山地区(金沙江古河道)强烈的岩浆活动阻塞了古金沙江,导致其上游形成堰塞湖,并在玉龙雪山和哈... 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长江第一弯的形成提出了新认识。首次研究了始新世岩浆活动与长江第一弯形成的关系,提出长江第一弯为始新世滇西北老君山地区(金沙江古河道)强烈的岩浆活动阻塞了古金沙江,导致其上游形成堰塞湖,并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决口,在高原隆升的同时河道快速下切,形成虎跳峡,是河水改道东流的结果;计算了处于青藏高原东端研究区的隆升的幅度,对玉龙雪山而言,始新世至更新世,隆升幅度为 3300 m,加上更新世以来的隆升高度 700 m,累计隆升高度为 400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河道阻塞 金沙江 决口 长江 云南 高原隆升
下载PDF
瀑布沟水库在岷江“20·8”洪水中的防洪作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玉彬 徐雨妮 张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2020年8月,岷江流域发生极端性强降雨过程,瀑布沟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6990 m 3/s,瀑布沟以下区间来水达到历史极值。从2020年8月大渡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水雨情发展过程、洪水组成与量级、洪水还原计算等方面,剖析了该场暴雨洪水... 2020年8月,岷江流域发生极端性强降雨过程,瀑布沟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6990 m 3/s,瀑布沟以下区间来水达到历史极值。从2020年8月大渡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水雨情发展过程、洪水组成与量级、洪水还原计算等方面,剖析了该场暴雨洪水的特性、量化了以瀑布沟水库为核心的大渡河水库群联合调度对缓解大渡河及岷江中下游防洪压力的作用。结果表明:①2020年8月大渡河降雨主要集中在泸定以下区域,且具有降雨集中、极端性强的特点;②“20·8”大渡河洪水呈现过程多、洪峰量级大、干支流来水遭遇、流量涨势猛、区间洪水突出的特点;③以瀑布沟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充分发挥拦洪错峰作用,成功将大渡河中下游峨边、铜街子等断面超100 a一遇特大洪水削减为一般洪水,保障了成昆铁路、乐山城区和岷江下游的防洪安全;④瀑布沟水库在为本流域拦洪削峰的同时,兼顾川渝河段的防洪需求,拦蓄洪量占寸滩站以上水库拦蓄总量的8.4%,有效缓解了川渝河段的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作用 防洪调度 瀑布沟水库 岷江 大渡河 2020年长江洪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