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th Segment of Minjiang Fault and Diexi Earthquake in 1933 被引量:2
1
作者 Qian Hong, Zhou Rongjun, Ma Shenghao and Li XiaogangSeismological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0年第2期47-53,共7页
Diexi earthquake(M7.5)in 1933 is a great event that occurred at the east border of Qinghai- Xizang Plateau in the 20th century.Ther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shape ofisoseismal lines and the genetic ... Diexi earthquake(M7.5)in 1933 is a great event that occurred at the east border of Qinghai- Xizang Plateau in the 20th century.Ther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shape ofisoseismal lines and the genetic fault of this earthquke.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newlyfound north-south trending active fault and ground fissures of Diexi earthquake,this papertends to hold that,as the southward extension of Miujiang fault,this north-south trendingactive fault might be the genetic fault of this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xi EARTHQUAKE minjiang fault Isoseismal LINE GENETIC fault
下载PDF
Neotectonics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New G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Change from Early Pleistocene Transpression to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Strike-slip Faulting 被引量:6
2
作者 ZHANG Yueqiao LI Hailong LI J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67-485,共19页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some new evidence for the change during the Quaternary in kinematics of faults cutti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t shows that significant shortening deformation occurred duri...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some new evidence for the change during the Quaternary in kinematics of faults cutti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t shows that significant shortening deform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Early Pleistocene, evidenced by eastward thrusting of Mesozoic carbonates on the Pliocene lacustrine deposits along the Minjiang upstream fault zone and by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ressional ridges of basement rocks along the Anninghe river valley. The Middle Pleistocene seems to be a relaxant stage with lo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ra-mountain basin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long the Minjiang Upstream and along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Anninghe River Valley. This relaxation may have been duo to a local collapse of the thickened crust attained during the late Neogene to early Pleistocene across this marginal zone. Fault kinematics has been changed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was predominated by reverse sinistral strike-slip along the Minshan Uplift, reverse dextral strike-slip on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pure sinistral strike-slip on the Anninghe fault. This change in fault kinematics during the Quaternary allow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marginal ranges of the plateau has been built through episod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ternary transpression strike-slip faulting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minjiang upstream fault back Longmenshan fault Anninghe faulted valley
下载PDF
岷江断裂中北段新构造活动和次生滑坡灾害的因素分析
3
作者 郝娇 贾志泉 申红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122-124,共3页
岷江断裂中北段主要位于松潘川主寺至镇江关一带,为高山宽谷地貌特征的人口密集区,在晚更新世以来形成了较多的滑坡,分析区域内滑坡发生的因素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性参考,本文中从断裂带线性分布的次生滑坡的规律特征入手开... 岷江断裂中北段主要位于松潘川主寺至镇江关一带,为高山宽谷地貌特征的人口密集区,在晚更新世以来形成了较多的滑坡,分析区域内滑坡发生的因素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性参考,本文中从断裂带线性分布的次生滑坡的规律特征入手开展影响因素分析,揭示岷江断裂中北段新构造活动与次生滑坡的发育相关关系,在岷江断裂中北段(松潘县1:10000城市活动断层探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岷江断裂中北段沿断裂带的地表破裂特征与滑坡发育特征的关系,野外调查发现岷江断裂中北段断裂与河流水系流向一致(断裂带与河流平行),激发耦合作用,使区域内次生地质灾害集中分布;断裂带明显控制了滑坡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断裂 次生滑坡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岷江断裂羌阳桥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及构造变形与古地震 被引量:14
4
作者 安卫平 赵晋泉 +2 位作者 闫小兵 李自红 苏宗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0-988,共9页
在支援茂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发现在现今叠溪堰塞湖(小海子)上游30km的岷江沿岸及其支流断续有第四纪湖相层出露。通过对羌阳村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层的研究,获得了岷江断裂全新世活动的证据。分析认为:岷江断裂沿线古堰塞湖相沉... 在支援茂县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发现在现今叠溪堰塞湖(小海子)上游30km的岷江沿岸及其支流断续有第四纪湖相层出露。通过对羌阳村一带古堰塞湖沉积层的研究,获得了岷江断裂全新世活动的证据。分析认为:岷江断裂沿线古堰塞湖相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反映了岷江断裂的多次活动。羌阳桥古堰塞湖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可能反映岷江断裂的多次古地震活动。较肯定的是:第1次地震活动导致羌阳桥堰塞湖的形成,堆积第1套湖相沉积;第2次地震活动使湖相层变形;第3次地震活动使第1,2套湖相地层变形;第4次地震活动错断了湖相层之上最新的堆积物。全站仪实测结果表明最后一次古地震活动的垂直位移约为2.6~3.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断裂 古堰塞湖 全新世 古地震
下载PDF
岷山隆起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唐文清 刘宇平 +2 位作者 陈智梁 张清志 赵济湘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 岷山隆起西以岷江断裂为界,东为虎牙断裂。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重要活动区。岷山隆起是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由西向东的推覆逆掩运动差异运动导致的。GPS及地质研究表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现今仍在活动。岷江断裂为左右旋走滑断裂,运动速度大于2mm/a;虎牙断裂整体速度2.55mm/a,断裂性质为右旋走滑断裂,而震源机制解为左旋走滑断裂。这一结果,可能与GPS观测时段、位置及断裂面结构、几何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隆起 岷江断裂 虎牙断裂 四川
下载PDF
岷江断裂南段与1933年叠溪地震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钱洪 周荣军 +1 位作者 马声浩 黎小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338,共6页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及与之相关的发震构造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基于野外新发现的南北向活动断裂以及叠溪地震地面破裂的研究。
关键词 叠溪地震 岷江断裂 等烈度线 发震构造 地震
下载PDF
利用岷江阶地的变形估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量:116
7
作者 马保起 苏刚 +1 位作者 侯治华 舒赛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变形。断裂活动具有间歇性特点,晚第四纪以来有过3期活动,其起始时间分别为50,20,10kaBP。依据各级阶地面年龄和变形量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分别为0.5,0.6~0.3,0.2mm/a;据阶地走滑位错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的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均约为1mm/a。现代河床之下发育很厚的河流堆积物表明,龙门山的构造抬升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估算 岷江 中段 河流阶地 垂直变形 断裂活动 起始时间 走滑速率 构造抬升 变形量 地面 都江堰 纵剖面 间歇性 堆积物 发育 年龄 逆冲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30
8
作者 叶卓 李秋生 +6 位作者 高锐 管烨 贺日政 王海燕 卢占武 熊小松 李文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47-2958,共12页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固定台网25个台站的H-κ结果,获得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地区)地壳厚度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减薄的图像:地壳从闽西北山区的33 km减薄到厦门沿海一带的29 km以下,平均地壳厚度为31.3 km,具有陆地向洋壳过渡的特征;地壳泊松比从内陆到沿海显示出分带特征,闽中西部内陆地区小于0.26,沿海地带高于0.26,且在断裂带的交汇区域表现为相对异常高值.地壳上地幔顶部(0~2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结果显示闽江断裂等NW向断裂深切Moho界面,在断裂两侧Moho面急剧抬升或下沉,产状改变,这些特征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得不明显.闽江等NW向断裂对研究区地壳厚度、地震等有明显控制作用.上地幔尺度(300~7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未见410 km和660 km速度间断面突变和起伏异常,其绝对深度略大于IASP91模型的,上地幔转换带厚度正常(250±5 km),表明中国大陆东南缘上地幔转换带未受欧亚与菲律宾板块碰撞的明显影响,推断中国大陆东南缘及台湾海峡下方不存在俯冲板块,或俯冲前缘未扰动到410 km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东南缘 远震P波接收函数 MOHO 泊松比 闽江断裂 上地幔转换带 菲律宾板块 欧亚板块
下载PDF
岷江断裂带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来自钻孔的证据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岳桥 李海龙 +1 位作者 吴满路 廖椿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岷江断裂带由2个不同性质的断裂组成:早期岷江逆冲断裂和晚期岷江正断裂。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发现在岷江西侧山麓之下存在一套厚度大于110m的早更新世灰黑色湖相地层,三叠系灰岩逆掩在这套湖相地层之上。由此确定岷江断裂是一条西... 岷江断裂带由2个不同性质的断裂组成:早期岷江逆冲断裂和晚期岷江正断裂。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发现在岷江西侧山麓之下存在一套厚度大于110m的早更新世灰黑色湖相地层,三叠系灰岩逆掩在这套湖相地层之上。由此确定岷江断裂是一条西倾的逆冲断层,逆冲作用发生在中更新世之前。在中更新世时期,岷江逆冲断裂发生构造负反转,在其前缘形成一条东倾的正断层,它控制了岷江上游漳腊盆地的发育。本文认为,岷山地区现今地震活动并非受控于岷江断裂带,而可能受到虎牙断裂及岷山隆起深部滑脱构造的控制,岷江断裂带位于该深部滑脱构造的上部。进而认为逆冲—推覆构造样式可能是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造山和快速隆升的主要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断裂带 钻孔揭示 湖相地层 晚新生代 地震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Ms7.5级地震发震构造再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岳桥 李建 +1 位作者 李海龙 李建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至今仍然难以琢磨,前人或将其归因于NW向松坪沟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或南北向岷江断裂左旋走滑活动,但地表同震破裂、地震地质、地震等烈度图等调查和研究结果都不支持这种走滑型断层的地震成因。本文基于叠溪地震区构造地貌和湖相地层断层调查,结合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与2013年四川芦山Ms 7.0级地震类似的发震构造模型,即隐伏断坡型逆冲断层发震构造模型,认为在叠溪震区10~15km深部隐伏一条西倾的逆冲断坡,其向东逆冲作用导致了叠溪地区频繁的地震活动。这个发震模型有待深部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和地表大地测量资料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 岷江断裂 逆冲断坡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被引量:84
11
作者 赵小麟 邓起东 陈社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9-439,共11页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 岷山隆起为一第四纪强烈抬升区,构成川西高原的西界。岷山隆起的东、西边界分别受岷江断裂与虎牙断裂的控制,为地震活动带,南部向龙门山构造带过渡。岷江断裂北段的第四纪活动始于距今2Ma以前,为一逆走滑断层,观测到的左旋位移量为2.4km,左旋滑动速率为1mm/a。岷江断裂控制了沿隆起西界分布的地震活动,包括1933年叠溪和1960年漳腊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山隆起 岷江断裂 虎牙断裂 构造地貌
下载PDF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康 沈正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7-567,699,共11页
1933年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叠溪M7.5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然而限于资料匮乏,人们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尚不统一.本文收集整理了当时全球各地震台站对此次大地震的记录,对叠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 1933年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叠溪M7.5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然而限于资料匮乏,人们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尚不统一.本文收集整理了当时全球各地震台站对此次大地震的记录,对叠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的震中位置为31.9°N,103.6°E.挑选具有P波初动符号的台站记录,利用格点尝试法得到了叠溪地震震源机制解的节面之一呈北北西走向,范围为N5°—30°W.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给出的岷江断裂南段为近南北向的事实,以此节面为叠溪地震的断层面,我们认为叠溪地震的发震构造系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的岷江断裂南段.跨岷山地块10年尺度的GPS观测结果显示,虎牙断裂具有2mm/a的地壳缩短率,对应于岷山第四纪以来的强烈隆升.1933年叠溪地震表现出的岷江断裂的左旋特性与现今GPS测量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反映了龙门山与岷江两大断裂系蕴震过程中地壳形变场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孕震过程晚期对区域地壳形变场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溪地震 震源机制解 岷江断裂 地壳形变
下载PDF
川西岷江松潘段第四纪与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建恩 郭长宝 +3 位作者 吴瑞安 任三绍 胥彪 杨志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4-881,共18页
在已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重点分析了岷江松潘段的漳腊盆地、斗鸡台盆地地貌特征、第四纪沉积物类型、物质成分、空间分布等特征,并系统测量和研究了松潘段岷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特征。研究表明,新构造... 在已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重点分析了岷江松潘段的漳腊盆地、斗鸡台盆地地貌特征、第四纪沉积物类型、物质成分、空间分布等特征,并系统测量和研究了松潘段岷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特征。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松潘段第四纪盆地的形态和地貌演化过程,漳腊盆地和斗鸡台盆地形成于中新世末至上新世初,西侧控盆断裂为东倾正断层,东侧为西倾逆断层,盆地为断块发生西降东升的翘板式断块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称之为"翘板式箕状盆地"。松潘段岷江河谷地貌呈现出宽谷和窄谷交替出现的特点,岷江干流及其支流中发育多处湖相地层,沉积特征表现为堰塞湖。岷江上游松潘段最多发育6级阶地,以侵蚀阶地和堆积阶地为主,主要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时期。阶地级数具有分段性特点,不同区段阶地阶面宽窄不一,受区内新构造活动控制明显。岷江上游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向差异掀斜抬升的特点,红桥关以上整体为构造隆升区,至少具有3次构造隆升,岷江上游斗鸡台盆地构造隆升强度整体上大于漳腊盆地。在尕米寺地区可能发生了6次构造抬升,红桥关一带构造抬升明显要强于漳腊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第四纪盆地 河流阶地 新构造运动 岷江断裂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断裂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和演化历史 被引量:8
14
作者 司建涛 刘顺 《四川地质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岷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缘的重要边界断裂,呈南北向延伸。地球物理场背景及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表明,岷江断裂是一条具有长期发展历史的大断裂。岷江断裂的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晚古生代时已经存在,为张性断裂;中生代受北东-南西方向挤压,产... 岷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缘的重要边界断裂,呈南北向延伸。地球物理场背景及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表明,岷江断裂是一条具有长期发展历史的大断裂。岷江断裂的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晚古生代时已经存在,为张性断裂;中生代受北东-南西方向挤压,产生右旋走滑运动;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转变为北西-南东向挤压,随着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南东方向逃逸,岷江断裂在逆冲的同时伴随着左旋走滑,现在的GPS测量结果显示,岷江断裂仍在进行左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断裂 地质演化 期次 GPS
下载PDF
关于岷江断裂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9
15
作者 钱洪 马声浩 龚宇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本文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年代学样品测定资料,讨论了岷江断裂的几何特征、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潜在地震能力。笔者认为,岷江断裂并不是一条单一的南北向断裂,而是由多条北东—北北东向次级断层左阶羽列而成。由于岷江断裂总体延... 本文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年代学样品测定资料,讨论了岷江断裂的几何特征、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潜在地震能力。笔者认为,岷江断裂并不是一条单一的南北向断裂,而是由多条北东—北北东向次级断层左阶羽列而成。由于岷江断裂总体延伸方向的差异,可以把它分为南、北、中三段。中段控制第四纪盆地,并具有晚第四纪活动性。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断裂几何特征导致的断层分段对断裂的潜在地震能力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 断裂 断层活动 断裂构造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16
作者 陈志强 龚建明 +6 位作者 王蛟 杨长清 廖晶 陈中红 徐承芬 刘蕾 程青松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6期46-52,共7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叠合含油气盆地,其中闽江凹陷中生代分布广,厚度大,垂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整个东海陆架盆地经历的全区性构造运动有基隆运动、雁荡运动、瓯江运动、渔山运动和龙井运动,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据构造样式形成的动... 东海陆架盆地是叠合含油气盆地,其中闽江凹陷中生代分布广,厚度大,垂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整个东海陆架盆地经历的全区性构造运动有基隆运动、雁荡运动、瓯江运动、渔山运动和龙井运动,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据构造样式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可以将闽江凹陷划分为伸展型构造样式、挤压型构造样式和复合型构造样式3类。断裂是盆地构造分析的基础,闽江凹陷主要发育雁荡主断裂、台北主断裂和虎岩北断裂等。各种类型的构造油气藏严格受盆地构造样式和断裂的控制,呈有规律的分布。可以推测,基隆—新竹凹陷带是主要的生油凹陷,闽江—厦澎斜坡是油气运移的指向,而斜坡上发育的局部构造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闽江凹陷 构造运动 构造样式 断裂 油气富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断裂北段全新世活动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峰 刘华国 +3 位作者 贾启超 徐锡伟 张效亮 龚飞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有史料记载以来,沿岷山断块边界断裂曾发生多次6.0~7.2级强震,是中国南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岷江断裂北段,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微地貌测量及探槽开挖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厘定了该断裂段的空间几何展布形... 有史料记载以来,沿岷山断块边界断裂曾发生多次6.0~7.2级强震,是中国南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岷江断裂北段,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微地貌测量及探槽开挖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厘定了该断裂段的空间几何展布形态,揭示了断裂的逆冲兼左旋走滑性质,获取了断裂的全新世最新活动参数。川盘村附近的Ⅱ级阶地断错地貌线性较好,实测断层陡坎垂直高度3.1m,冲沟累积走滑量约3.1m,由断层作用造成的水平累积缩短量约3.0m;这与探槽揭示的结果相吻合。按照位移相依的特征地震计算,同震垂直位移量和水平走滑量均约为1.0m,同震水平缩短量为1.0m。结合地层年代测试结果,计算获得该断裂段的垂直位移速率和水平走滑速率为0.7~0.9mm/a,水平缩短速率为1.0~1.1mm/a。垂直断裂布设的探槽不仅揭示了断裂为低角度逆冲性质,产状为倾向260°、倾角29°;同时,根据断层、崩积楔与地层的切盖关系,探槽还揭示了3次古地震事件,最新1次事件发生在距今0~295a,第2次事件发生在距今1 405~1 565a,第1次事件发生在距今2 750~2 875a,复发周期约1 110~1 565a,离逝时间约0~295a。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结果,认为该断裂段具备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能力,目前处于应力积累阶段,具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断裂 活动特征 古地震 定量参数
下载PDF
福建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卿团 付萍 +1 位作者 胡哲明 樊荣 《震灾防御技术》 2007年第4期346-353,共8页
本文通过地貌、第四纪地层、钻探、槽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闽侯-南屿断裂展布于旗山东侧山前,与五虎山北麓断裂共同组成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控制了... 本文通过地貌、第四纪地层、钻探、槽探和浅层地震勘探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闽江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并探讨了活动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闽侯-南屿断裂展布于旗山东侧山前,与五虎山北麓断裂共同组成北西向的闽江断裂带,控制了福州盆地的西侧和南侧边界;(2)闽江断裂带的活动时代从山地向平原方向逐渐变新,山地基岩内的断裂为中更新世断裂,山前断裂多为晚更新世断裂,呈正断性质,上盘沉积速率为0.78mm/a—1.2mm/a;(3)闽江断裂带及其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小震活动相对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断裂带 第四纪地质 地貌 福州盆地
下载PDF
岷江断裂带北段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宏宇 周晓成 +3 位作者 王万丽 颜玉聪 李鹏飞 姜莉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9,共19页
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活动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变化的有利手段。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8年7月岷江断裂带内的7个采样点进行了7次系统的调查,测定了16个气体样品中的^(3)He/^(4)He和δ^(13)C CO_(2)以及27个水样中的常量元素、微... 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活动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变化的有利手段。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8年7月岷江断裂带内的7个采样点进行了7次系统的调查,测定了16个气体样品中的^(3)He/^(4)He和δ^(13)C CO_(2)以及27个水样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δD、δ^(18)O),得出以下结论:①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Ca-HCO_(3)、Mg-HCO_(3)、Ca·Mg-HCO_(3)、Mg·Ca-HCO_(3)四种;②δD、δ^(18)O的测量结果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高程为3.4~4.5km;③温泉水中SiO_(2)含量为2.49~5.92mg/L,热储温度为26.00~52.22℃,循环深度为1.17~2.67km;④Na-K-Mg三角图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均为未成熟水;⑤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除B、Sr、Ba外,微量元素的富集因子均小于1,说明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主要来自于岷江断裂带的灰岩;⑥幔源和壳源之间的混合作用为控制He-C系统和He-Sr系统的主要因素,且研究结果表明^(3)He/^(4)He变化范围为0.02 Ra~0.68Ra(Ra为大气中^(3)He/^(4)He的比值,为1.39×10^(-6)),温泉水逸出气体中幔源He贡献率变化范围为0.07%~7.8%,表明温泉气体中的He主要来自壳源,岷江断裂带内温泉水逸出气中的CO_(2)主要来自地壳中的灰岩(75.00%~99.47%)。2017年发生了九寨沟M_(S)7.0地震,研究发现地震前后温泉水地球化学特征有明显变化,但幔源He较低,表明无明显幔源He增加。因此,根据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数据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建立了岷江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模型,对于今后判定岷江断裂带未来中强地震的短临前兆流体异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地震 岷江断裂带
下载PDF
利用精定位小震资料反演1933年叠溪M71/2地震震源断层面参数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峰 张效亮 +2 位作者 贾启超 刘华国 龚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5-573,共9页
1933年叠溪发生71/2级强震,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NW向松坪沟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有学者认为近NS向岷江断裂南段才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本文根据成丛小震发生在大震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利用1990—201... 1933年叠溪发生71/2级强震,关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NW向松坪沟断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有学者认为近NS向岷江断裂南段才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本文根据成丛小震发生在大震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利用1990—2014年精定位小震目录,根据万永革等(2008)提出的震源断层面拟合方法,反演了叠溪地震震源断层走向、倾角和位置。断层走向和倾角分别是172.8°和82.9°,倾向偏向西。本文结果更支持岷江断裂南段为叠溪地震发震构造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3年叠溪地震 岷江断裂 发震构造 断层反演 小震精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