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Variability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in Honeybees (Apis mellifera L.) from Benin
1
作者 Aude Kelomey Armand Paraiso +4 位作者 Haziz Sina Helene Legout Adolphe Adjanohoun Lionel Gamery Lamine Baba-Mouss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7年第8期557-566,共10页
关键词 DNA 可变性 蜜蜂 基因 PcR-RFLP 细胞色素 APIS 亚种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5 位作者 董志国 易乐飞 孟学平 申欣 周旻纯 陈冬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44-2753,共10页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发生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闪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敏 曹天文 +3 位作者 张睿 郭亚平 段毅豪 马恩波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2-823,共12页
测定了重要林业害虫闪蛱蝶亚科Apaturinae 11属17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的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4种蝶类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闪蛱蝶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玉杵带蛱蝶Athymajina,白斑眼蝶Penthema ... 测定了重要林业害虫闪蛱蝶亚科Apaturinae 11属17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的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4种蝶类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闪蛱蝶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玉杵带蛱蝶Athymajina,白斑眼蝶Penthema adelma,忘忧尾蛱蝶Polyura nepenthes和白带螯蛱蝶Charaxes bernardus作为外群,采用PAUP4.0b4a软件构建了闪蛱蝶亚科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虽然COI基因数据中第3位点的转换替换已达饱和,但由于这些位点含有大量系统发育信息,因而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并没有将这些位点删除。同时通过对各分枝稳定性的比较,研究在简约分析中不同转换/颠换加权方式对假定所有特征具有相同权重的影响。分子系统树显示:NJ和不同转换/颠换加权方式下构建的MP系统树中闪蛱蝶亚科均有4个主要的聚类簇,该亚科系统树中存在许多置信度高且稳定的分枝,同时也存在一些因分枝置信度低且不稳定而使其分类地位不能确定的类群。在所构建的系统树中,由分子数据得到的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的基本一致,其中迷蛱蝶属Mimathyma为单系群;累积蛱蝶Lelecella limenitoides为明窗蛱蝶Dilipa fenestra的姐妹群且支持二者关系的置信度很高;支持将白斑迷蛱蝶Mimathyma schrenckii,迷蛱蝶M.chevana,夜迷蛱蝶M.nycteis,栗铠蛱蝶Chitoria subcaerulea,黄带铠蛱蝶C.fasciola,铂铠蛱蝶C.pallas,and银白蛱蝶Helcyra subalba等物种由闪蛱蝶属中移出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蛱蝶科 闪蛱蝶亚科 线粒体DNA 分子系统学 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
下载PDF
黄鲷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凤英 夏连军 +2 位作者 马凌波 施兆鸿 马春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9,共7页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0%和20.3%,A+T(54.7%)高于G+C(45.3%)含量。在获得的9个序列中共发现有156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42处简约信息位点,没有发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实验结果显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23 6之间,c3和j3与其它个体相比遗传差异明显。2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9 7,而东海和日本海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86 9和0.113 3,说明黄鲷个体间遗传差异较大,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鲷Taius tumifrons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以线粒体COⅠ基因探讨萧氏松茎象的分类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栾丰刚 丁俊杰 +1 位作者 何龙喜 王建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6-913,共8页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萧氏松茎象总DNA,并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gene,COⅠ)序列分析发现,COⅠ序列4种核苷酸量平均为A=30.2%,C=17.3%,G=15.4%,T=37.0%。将所获得的5个不同地区萧氏松茎象个体COⅠ序列排序后,比... 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萧氏松茎象总DNA,并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gene,COⅠ)序列分析发现,COⅠ序列4种核苷酸量平均为A=30.2%,C=17.3%,G=15.4%,T=37.0%。将所获得的5个不同地区萧氏松茎象个体COⅠ序列排序后,比较形成了一个含1 209个位点的矩阵,其中1 174个不变位点,35个变异位点,所占比例为2.89%,序列的A+T含量较高。遗传距离、核酸和氨基酸变异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萧氏松茎象与树皮象属亲缘关系最近,且分子水平上萧氏松茎象与树皮象属之间较之树皮象属内种间无明显差异,对目前的分类地位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萧氏松茎象 分类 系统学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XⅠ基因变异探讨国内外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秀敏 杨永江 +2 位作者 毕英杰 任卫合 张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1280,共10页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6个猪种mtDNA COXⅠ基因序列共存在21个突变位点,其中8个突变为各群体特有。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多态性较丰富,含有13个相同位点的突变,核苷酸的转换数(si)和颠换数(sv)的比值(R)分别为12和15,序列替换远未达到饱和。而藏猪、黑猪和八眉猪的多态性较贫乏。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6个猪种及野猪先聚为一支而后与同属为偶蹄目的牛、羊聚为一支,3个地方猪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外来猪种引入中国后主要是用作父本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瘦肉率等,对本地猪种未有母系贡献,线粒体COXⅠ基因可有效区别6个猪种的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地理学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桑天牛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7
作者 张爽 苏筱雨 +1 位作者 黄大庄 马向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采用PCR技术扩增6个地理种群桑天牛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基于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变异探讨不同地理分布桑天牛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系统发育以及遗传分化程度。对6个地理种群的33个桑天牛样本的mt DNA COⅠ... 采用PCR技术扩增6个地理种群桑天牛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基于mt DNA COⅠ基因序列变异探讨不同地理分布桑天牛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系统发育以及遗传分化程度。对6个地理种群的33个桑天牛样本的mt DNA COⅠ基因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19个位点发生变异,占序列总长的4.0%,其中来自河南省济源的桑天牛有12个变异位点,来自浙江省的桑天牛有9个变异位点,来自河北省4个地区的桑天牛的变异位点较少;河北省的4个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较小,在0.001 3-0.002 6之间,河北、河南、浙江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其中河南种群与河北种群的遗传距离又远远大于浙江种群与河北种群的遗传距离,后2大地理种群分布区域的海拔更接近。利用MEGA4.1软件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地理种群形成河北、河南和浙江3大地理分布格局;从遗传分化程度上来看,桑天牛种群的3大地理分布格局不存在共享的单元型,遗传分化系数(FST)在0.804 1-0.892 2范围内,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综合分析认为,不同地理种群桑天牛存在分化的原因除地理分布外,更重要的是生态条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 地理种群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 序列变异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mtDNA-COI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游丽斌 朱颖 +4 位作者 何文祥 翁育伟 王金章 阚乃鹏 张拥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态性。方法选择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2015—2016年送检部分批次白纹伊蚊雌性成蚊,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全长mtDNA-COⅠ基因片段并测序,分... 目的探讨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态性。方法选择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2015—2016年送检部分批次白纹伊蚊雌性成蚊,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全长mtDNA-COⅠ基因片段并测序,分析基因特征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PCR扩增mtDNA-CO Ⅰ基因共12个片段,测序得到的片段长度在1 476bp—1 494bp之间。与白纹伊蚊参比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包含9个位点的碱基差异。根据不同单倍体型序列构建种系发育树,发现6个登革热监测点的白纹伊蚊分属3个单倍体型,即H02、H03、H08。结论确定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mtDNA-COⅠ基因存在9个单核苷酸差异位点,包括H02、H03、H08共3种单倍体型,为福建省虫媒病毒病监测及其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遗传多态性 种系发生分析
下载PDF
Cryptic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Bemisia tabaci complex in soybean in India revealed by mtCOI DNA sequence
9
作者 Prasanna H C Kanakala S +3 位作者 Archana K Jyothsna P Varma R K Malathi V 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786-1795,共10页
Bemisia tabaci is a cryptic species complex, causing signiifcant loss on many agricultural y important crops worldwide. Knowledge 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within B. tabaci complex is critical for evolving ... Bemisia tabaci is a cryptic species complex, causing signiifcant loss on many agricultural y important crops worldwide. Knowledge 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within B. tabaci complex is critical for evolving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whitelfy species complex in soybean in major soybean growing states of India.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gene subunit-1 (mtCOI) base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established using Bayesian methods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three cryptic species namely Asia I, Asia II 1, and Asia II 7. Al the haplotypes detected in the study could be assigned to these three cryptic species fol owing the species demarcation criteria of 3.5%divergence threshold. Of these, Asia II 1 was found to be predominant with wide spread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surveyed regions from cool temperate zones to hot and humid tropical plains. On the contrary, cryptic species Asia II 7 showed localized distribu-tion. The Asia II 1 exhibited the highest haplotype diversity and Asia I showed high level of nucleotide diversity. There was a signiifcantly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se three cryptic species. The MEAM 1, a dreadful invasive species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specimens tes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ree cryptic species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knowledge on distribution of whitelfy species in India and yel ow mosaic disease observed during sampling surv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fly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gene subunit-1 Asia AsiaⅡ 1 AsiaⅡ 7 begomovirus and yellow mosaic disease
下载PDF
6种帘蛤科贝类及4个地理种群文蛤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程汉良 夏德全 +4 位作者 吴婷婷 孟学平 吉红九 董志国 陈淑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6,共8页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1758)、青蛤(Cyclina sinensis G.,1791)、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1758)、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 L.,1874)、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 R.,1850)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1758)、青蛤(Cyclina sinensis G.,1791)、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1758)、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 L.,1874)、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 R.,1850)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1850)6种帘蛤科贝类和4个地理种群文蛤(大连、连云港、湛江、防城港)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9 bp,序列A+T含量(62.2%-67.6%)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11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02个;文蛤4个地理种群间共有变异位点46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85个;文蛤种群间只有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以COⅠ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大竹蛏(Solen grandis)作外群,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生树,其拓扑结构显示4个地理种群文蛤首先聚为1个单元,然后与青蛤聚在一起,最后所有帘蛤科物种聚为一枝,与外群相区别,其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基本一致,说明COⅠ基因适合作为该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发生学 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
下载PDF
两种鲷属鱼类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凤英 马凌波 +2 位作者 施兆鸿 夏连军 马春艳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利用通用引物成功扩增了黄鳍鲷和黑鲷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I)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测定,得到581bp的基因片段,碱基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5.8%、32.6%、18.0%和23.6%,序列中的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与其... 利用通用引物成功扩增了黄鳍鲷和黑鲷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I)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测定,得到581bp的基因片段,碱基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5.8%、32.6%、18.0%和23.6%,序列中的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的C01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序列分析发现黄鳍鲷和黑鲷两序列共存在14处碱基变异,其中在第19~139bp之间检测到13个变异位点,是变异频率较高的区段,可以考虑作为鲷属或者种群鉴别的分子标记。与黄鲷、真鲷、三长棘真鲷等鱼类比较,无插入和缺失位点,转换明显高于颠换。序列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真鲷与黄鳍鲷的序列差异在这5种鱼类中最大,达到了18.2%,黄鳍鲷和黑鲷的筹异最小(2.4%)。两个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臀录号为DQ185608和DQ185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鲷属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青蟹线粒体COI假基因的分离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凤英 马凌波 +1 位作者 乔振国 马春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9,共7页
线粒体DNA标记在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核假基因的存在对此有很大威胁。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青蟹(Scylla paramam osain)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分别得到34个假基因(nuc lea... 线粒体DNA标记在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核假基因的存在对此有很大威胁。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青蟹(Scylla paramam osain)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分别得到34个假基因(nuc learm itochondrial pseudogenes,Num ts)和5个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在所获得的34个假基因中共定义了29种单倍型,根据序列的相似度,这些假基因可以分为2类,每类假基因都有各自保守的核苷酸序列。第Ⅰ类假基因存在2处插入序列和1处8 bp的缺失序列,这些位点导致了整个阅读框的移位;在第Ⅱ类假基因和5个线粒体COI序列中只有碱基替换,未发现插入和缺失序列。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这两类假基因分别代表了2次核整合事件,即核转移事件的最低值。研究结果提示了利用线粒体DNA进行青蟹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研究时应警惕假基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蟹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 线粒体假基因
下载PDF
云南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季节性分布区4个地理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15
13
作者 施伟 叶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77-2482,共6页
对云南桔小实蝇季节分布区内六库、大理、昆明和曲靖4个典型地区桔小实蝇种群(Bactrocera dorsalis),共5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COⅠ基因中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在获得的503bp序列中,共发现15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其中种群间... 对云南桔小实蝇季节分布区内六库、大理、昆明和曲靖4个典型地区桔小实蝇种群(Bactrocera dorsalis),共5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COⅠ基因中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在获得的503bp序列中,共发现15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其中种群间的共享单倍型有4个。通过对桔小实蝇4个地理种群的K2P遗传距离、Fst值,种群间和种群内遗传差异平均数的统计检测,以及4个种群之间基因流状况分析表明,研究的各种群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六库种群与其余3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最大,遗传差异显著(p<0.05)。大理种群与曲靖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遗传分化(p<0.10),但与昆明种群间的分化程度较低。昆明种群与曲靖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低。简言之,在桔小实蝇季节性分布区内,位于西部的种群遗传分化程度最高,由西向东,遗传分化程度渐次下降,位于东部的两个种群遗传结构相近。研究认为,地理隔离是导致六库种群与其余3个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而大理、昆明和曲靖种群之间遗传分化较低,可能是这些种群来自相近或相同的虫源地。研究结果对于在桔小实蝇季节性分布区的不同地点制定桔小实蝇治理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季节分布区 地理种群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单个拟穴青蟹核内多拷贝线粒体COI假基因序列的研究(简报)
14
作者 张凤英 马凌波 +1 位作者 乔振国 陈立侨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线粒体DNA(mtDNA)因它的高拷贝数、易扩增、高突变率、中性、低重组和母系遗传等特征.已广泛应用在系统进化和群体遗传研究方面。但是.由于mtDNA本身的特征,如异质性,父系遗传泄漏和非中性以及核线粒体假基因(nuclear mitochondr... 线粒体DNA(mtDNA)因它的高拷贝数、易扩增、高突变率、中性、低重组和母系遗传等特征.已广泛应用在系统进化和群体遗传研究方面。但是.由于mtDNA本身的特征,如异质性,父系遗传泄漏和非中性以及核线粒体假基因(nuclear mitochondrial pseudogenes,Numts)的存在,可能限制mtDNA的应用。Numts是位于核DNA中与mtDNA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序列,是线粒体基因向核基因组转移造成的,从低等的真菌和无脊椎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和植物都发现有Numts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核线粒体假基因 cOI基因 核整合事件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的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轩中亚 薛竣仁 +3 位作者 陈修报 姜涛 刘洪波 杨健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2,共8页
为了解不同地区野生、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情况,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研究中华绒螯蟹长江流域安徽无为江段、山东东营黄河口、文献报道的辽河野生群体以及湖... 为了解不同地区野生、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情况,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研究中华绒螯蟹长江流域安徽无为江段、山东东营黄河口、文献报道的辽河野生群体以及湖南大通湖、辽宁盘锦养殖群体的遗传学特征。结果显示:上述5个群体共有36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8个。盘锦养殖群体(PJ)、东营野生群体(DY)、无为野生群体(WW)、大通湖养殖群体(DTH)以及辽河野生群体(LH)的单倍型数分别为6个、5个、9个、5个和7个,其中单倍型Hap15、16、17为LH群体的独有单倍型,单倍型Hap6、7、8、10为DY群体的独有单倍型,单倍型Hap11为PJ群体独有单倍型,单倍型Hap12、13、14为DTH群体独有单倍型,其中DTH08个体的单倍型与合浦绒螯蟹更接近。LH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最高,而DTH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Pi)最高;WW群体的单倍型与核苷酸多样性最低。中华绒螯蟹5群体间基于COI序列的固定指数FST值为-0.034~0.089,分化程度极低,群体间的基因流为5.119~∞,显示不同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没有明显的遗传结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单倍型之间不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化特征,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种质混杂情况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种质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
下载PDF
应用COⅠ基因序列探讨中国蚱总科四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宁 轩文娟 +1 位作者 张妍妍 蒋国芳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6-702,共7页
通过测定蚱科26种蚱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分析了蚱亚科、短翼蚱亚科、刺翼蚱亚科及股沟蚱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以蜢总科的Vandiemenella viatica和Proriferasp.作为外群,构建了MP树和Bayes树。在获得的5... 通过测定蚱科26种蚱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的部分序列,分析了蚱亚科、短翼蚱亚科、刺翼蚱亚科及股沟蚱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以蜢总科的Vandiemenella viatica和Proriferasp.作为外群,构建了MP树和Bayes树。在获得的598bp的序列中,有289个变异位点,253个简约信息位点; A、T、G和C的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1.6% ,32.7% ,19.5% ,16.2% , A+T含量高于G+C含量。分子系统树显示:蚱亚科尖顶蚱属和该亚科其他属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短翼蚱亚科的狭顶蚱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尖顶蚱属的广西尖顶蚱聚在短翼蚱科内,与该亚科的尖翅狭顶蚱形成姐妹群且支持两者关系的置信度很高,广西尖顶蚱不应属于蚱亚科尖顶蚱属。龙滩柯蚱与蚱属的桂南蚱形成姐妹关系,而庭蚱属的细庭蚱聚在柯蚱属中,且蚱亚科柯蚱属的防城柯蚱与刺翼蚱亚科的二刺羊角蚱形成姐妹关系,因此柯蚱属不是单系群,作为一个单独的属是可疑的;蚱属不是单系群,日本蚱也不是蚱属中的原始物种,锯齿股蚱和粗体蚱碱基序列完全相同,再次证明二者为同一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蚱科 亚科 系统发育 线粒体DNA coⅰ序列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虹 陈汉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Ⅰ )基因序列 ,从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 (DV)易感性的差异。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蚊虫基因组DNA扩增出COⅠ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 ;用邻接法进行分子系统发...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Ⅰ )基因序列 ,从分子水平探讨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 (DV)易感性的差异。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蚊虫基因组DNA扩增出COⅠ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 ;用邻接法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各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基因片段序列长度均为 415bp ,所测各株序列均无缺失。云南思茅株的碱基转换率为 1.93 %,颠换率为 0 .2 4%。贵州麻尾株和广西南宁株的转换率为 0 .48%。各地理株中思茅株与麻尾株关系较近 ,麻尾株与南宁株关系较近 ,其余 11个地理株均为同型株。结论 蚊虫对DV的易感性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及生态学方面 (如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 )的因素。在中国大多数白纹伊蚊为同型基因 ,其对DV的易感性尚无直接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理株 白纹伊蚊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 序列比较
原文传递
应用COXⅠ基因PCR-RFLP对我国旋毛虫地理株的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鹏 崔晶 王中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我国旋毛虫不同地理株进行分子鉴定。方法根据旋毛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c-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nativa,T2)、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 目的对我国旋毛虫不同地理株进行分子鉴定。方法根据旋毛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c-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乡土旋毛虫(T.nativa,T2)、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伪旋毛虫(T.pseudospiralis,T4)、纳氏旋毛虫(T.nelsoni,T7)的国际参考株作为对照,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哈尔滨、同江及天津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T1、T2、T3、T4、T7和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的COXⅠ基因均扩增出419 bp的片段,PCR扩增产物Tru1Ⅰ(MseⅠ)酶切后经RFLP分析,T2、T3、T4、T7和天津株均具有独特的酶切带型:T2为22、70和327 bp,T3为92和327 bp,T4为419 bp,T7为62、64、70和223 bp,天津株为92、126和201 bp;其他6个地理株的酶切带型和T1一致,为22、70、126和201 bp。结论我国7个旋毛虫地理株的COXⅠ基因片段(92、70和22 bp)存在种内多态性;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哈尔滨及同江株可归为一类,天津株可归为另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中国地理株 鉴定 细胞色素氧化酶 PcR-RFLP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临沧市小管福寿螺COⅠ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苍林 彭佳 +2 位作者 冉甄 字金荣 杨亚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COⅠ基因的遗传标记分析,了解当地小管福寿螺基因多态性,为云南省后续开展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自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38份小管福寿螺样本进行COⅠ基因扩增...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COⅠ基因的遗传标记分析,了解当地小管福寿螺基因多态性,为云南省后续开展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自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38份小管福寿螺样本进行COⅠ基因扩增,并将PCR产物测序。运用MEGA 6.06软件Kimura-2参数模型,对来自于Gen Bank的福寿螺单倍型与本研究获得单倍型一起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和个体间遗传距离计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共获得31条序列,分属3种单倍型(Haplotype1~Haplotype3),其中Haplotype1的频率较高,占整个样本的83.9%(26/31)。3种单倍型与小管福寿螺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052;而与Pila conica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21~0.239。进一步进化分析表明,3种单倍型均为小管福寿螺,与来自日本熊本(Gen Bank登录号:AB 433769)、中国香港(Gen Bank登录号:KT 313034)和美国夏威夷(Gen Bank登录号:EU 523129)的小管福寿螺序列聚成一大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P.insularum(Gen Bank登录号:EF 514942)、P.camena(Gen Bank登录号:EF 515059)等序列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云南省临沧市存在小管福寿螺,本研究获得的3种单倍型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福寿螺 coⅰ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临沧市
原文传递
日本三角涡虫河南八种群基于COⅠ基因片段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合彩 孙健 +1 位作者 陈广文 刘德增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0-775,共6页
对采自河南4大山系8产地的日本三角涡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MEGA4.0、PAUP*4.0等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和系统树重建。结果表明,采自大别山系商城县的两个种群XYshangcheng1和XYshangcheng2... 对采自河南4大山系8产地的日本三角涡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MEGA4.0、PAUP*4.0等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和系统树重建。结果表明,采自大别山系商城县的两个种群XYshangcheng1和XYshangcheng2的COⅠ片段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而采自伏牛山系嵩县的种群LYsongxian与其它7种群的COⅠ片段序列同源性最低,在84.3%~89.0%之间。NJ树、MP树和贝叶斯树拓扑结构完全一致,从系统树上可以看出LYsongxian种群与其它7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远;另外7种群又聚为2支。该聚类结果基本和各种群的山系分布相符合。同时结合基于Hsp70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以及涡虫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证据初步推测:LYsongxian种群可能不是日本三角涡虫,而是三角涡虫属另外一个种,该推测是否正确尚待进一步的组织解剖学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 PcR 系统发育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