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cial Role of Chinese Qin Musicians in Modern Social Context
1
作者 HU Bi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4期372-380,共9页
With the social change,the role behavior of Qin culture’s producers and inheritors have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among which the significant symbol 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cial rol... With the social change,the role behavior of Qin culture’s producers and inheritors have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among which the significant symbol 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cial role.Starting with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ocial-cultural perspective,etc.,and analyzing the role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of Qin musicians,this thesis considers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role of the Qin musician are influenced by various external strong discourses in different periods.How to maintain the cultural creation and r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Qin musicians’self-consciousness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external forces becomes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Qin cultural heri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 musicians cultural identity social role modern social context
下载PDF
The modern context and ancient resourc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2
作者 Huang Manju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1期92-110,共19页
To enter into and utilize the resources of ancient literature is a necessity for literary modern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generally adopted four paradigms in pursuit of this objective: ... To enter into and utilize the resources of ancient literature is a necessity for literary modern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generally adopted four paradigms in pursuit of this objective: the socio-political paradigm that viewe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terms of "quintessence-dro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t doctrine of the critical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spiritual awakening" paradigm that, being inspired by Western schools of thought such as hermeneutics, viewe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s "the source of new literature"; the scientific-aesthetic paradigm that viewe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s combining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and modern aesthetics and focused on interpretation,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from within; and the folk paradigm that viewed literary tradition as a narrative of daily life demonstrating the way in which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were connected in a cultural whole. What is important in the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tiv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existing paradigms is highlighting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interaction" and "original cre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of real human life through entering into and reactivating the resources of ancient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ext of modernity resources of ancient literature paradigm for viewing tradition interaction and creation value of real human life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方金友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视阈看中国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共同信念。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汲取中... 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视阈看中国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共同信念。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的过程。通过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演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辩证逻辑,探究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现代化 历史脉络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大国竞争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8
4
作者 柳学信 曹成梓 孔晓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能,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以引领国际经济体系变革、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演化升级应该包含国际竞争、国家优势和企业发展三个层面整个生产范式的转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支撑,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构建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微观载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二是中观治理——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宏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融入中国当前的发展战略中,从转变企业发展范式、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改革路径,三条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共同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活力,使得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大国竞争背景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的四重内蕴
5
作者 罗克全 薛天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4,182,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创新选择,它具有四重深刻内蕴,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精神的精华”。在社会历史图景上,它描绘了物役世界发生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创新选择,它具有四重深刻内蕴,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精神的精华”。在社会历史图景上,它描绘了物役世界发生的生态危机,提示人们在社会发展的生态限度与资本限度之间保持内在的张力和平衡。在基本逻辑上,它构筑了以“历史与实践”为核心的内涵逻辑,推动人们从资本逻辑转向生态逻辑,追求生命共同体的存在模式。在思维方式上,它主张破除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的、历史的和解,重建现代生活的美学标准。在价值取向上,它倡导人们从终极性的价值追求转向顺序性的、历史性的价值选择,实现“时代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中国特色”拓展了人类构建现代化的方案,推进了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历史图景 基本逻辑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现代漆画的美学意境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探讨
6
作者 孟威妍 《中国生漆》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当前是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漆画以独特、独立且极具鲜明艺术特性的画作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极受喜爱。经历史的渲染与沉淀,现代漆画艺术形式集新材质、表现形式和时代审美元素于一身,既富含独特且鲜明的美学意境,又蕴含着一定价... 当前是个艺术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漆画以独特、独立且极具鲜明艺术特性的画作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极受喜爱。经历史的渲染与沉淀,现代漆画艺术形式集新材质、表现形式和时代审美元素于一身,既富含独特且鲜明的美学意境,又蕴含着一定价值内涵的人文精神。本文从现代漆画的内涵理解与特征角度出发,对现代漆画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就现代漆画在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方面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漆画 美学意境 人文精神 融合探讨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实践逻辑
7
作者 林志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中国人民通过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获得了追求现代化的政治资格,由此真正迈入现代化的门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提升和跨越现代化的历史层级,从而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由于独特的... 中国人民通过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获得了追求现代化的政治资格,由此真正迈入现代化的门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提升和跨越现代化的历史层级,从而塑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由于独特的实践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的现代化叙事形成话语破解,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建构、一般规律认知以及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等方面展示出现代化的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边疆人类学:源流、对象与中国语境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剑 王坤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现代世界通过边界划定各国的领土范围,随之产生的边疆成为诸多国家内部文明空间的重要区域。在现实中,边界不仅明确区隔两个国家的地理空间,还影响了特定空间中的人文社会,以及相应的文明生成。因此,对边疆区域相关实践的关注,成为边疆... 现代世界通过边界划定各国的领土范围,随之产生的边疆成为诸多国家内部文明空间的重要区域。在现实中,边界不仅明确区隔两个国家的地理空间,还影响了特定空间中的人文社会,以及相应的文明生成。因此,对边疆区域相关实践的关注,成为边疆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从学科源流来看,随着中国周边与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内学界对于边疆的关注,从边疆社会面临外部冲击时的救亡图存意识及行动,开始转向主动开拓关于国家整体性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边疆研究与人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应用中不断结合,具有自身本位的中国边疆人类学开始形成。关于边疆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讨论,需要从具体的边疆实践出发,本着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关注、记录和解释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要求,从边界、区域、边民社会、人地关系4个方面获得具体经验,以贯彻边疆人类学的研究旨趣和实践路径。进入新时代,中国边疆人类学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记录并客观呈现边疆社会丰富的文化内涵,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表达;另一方面,则具有回应国家建设与决策的重大实践意义。以此为基础,创造丰富的边疆田野民族志、思考边疆治理现代化的人文路径、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内涵,在理解中华文明空间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体现了中国边疆人类学的现实使命,同时,在智识生产方面也为中国与国际学术实践创造更多的路径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人类学 源流 中国语境 现代文明 边疆治理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脉络、理论特质和实践基础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柳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历史脉络、理论特质和实践基础。我们要完整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脉络,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是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翻版,也不是一些新兴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要深刻理解中国式...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历史脉络、理论特质和实践基础。我们要完整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脉络,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是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翻版,也不是一些新兴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论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全面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举旗定向,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产生巨大的实践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道路 历史脉络 理论特质 实践基础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脉动、理论意蕴与价值隐喻
10
作者 占亚剑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概念生成、内涵形塑和理论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重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概念生成、内涵形塑和理论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重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蕴涵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人本思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消解全球化“中心—外围”体系结构性矛盾探明了方向,开拓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展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家叙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前提与研究视域
11
作者 赵连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3,107,共11页
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现代化道路却是多样的,其具体表现为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两种模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和特征、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国情、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 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现代化道路却是多样的,其具体表现为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两种模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和特征、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国情、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来源于伟大实践,也必将引领伟大实践,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前提。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深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以世界眼光拓宽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危机中的设计:以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意大利与中国的染织服装为例
12
作者 黄心仪 赵静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基于全球地方史的视野,以服装设计为切入点,讨论战争对设计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比世界大战前意大利未来主义服装的兴起与中国的服装运动,探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如何应对外部刺激、处理自身关切的问题。将设计放到世界大战的普... 基于全球地方史的视野,以服装设计为切入点,讨论战争对设计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比世界大战前意大利未来主义服装的兴起与中国的服装运动,探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如何应对外部刺激、处理自身关切的问题。将设计放到世界大战的普遍遭遇下,首先,建立意大利与中国的两组个案内在的历史逻辑关联;其次,分别展开阐述二者的服装设计生成过程;最后,发掘战争对设计的关键作用点,以丰富对危机时期的设计之理解。战争可被视作一种激进的现代化形态,讨论世界大战背景下的设计,本质上是在讨论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对重塑自身文化、维持自身独特性的强烈需求如何实现的问题,在服装设计领域,表现为民族意识的建构诉求,在迈向现代化的整体性历史逻辑下,地方的特殊性使得设计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史 全球地方史 危机情境 设计现代化 未来主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历史脉络与实践经验
13
作者 张慧芝 刘佳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为实践基点,以西方现代化发展弊端为现实镜...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为实践基点,以西方现代化发展弊端为现实镜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历经了从“工业化”目标的初步构想到“四个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等阶段。全面总结和提炼取得伟大成就的实践经验,对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脉络 实践经验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叙事的发展态势、困境与优化
14
作者 蒋依丽 陈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2,110,共8页
后现代语境下宏大叙事模式遭到质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在消解着传统的叙事方式,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叙事呈现全员参与、多元包容、微观下沉等具体样态。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质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消解权威”有矮化言说主体... 后现代语境下宏大叙事模式遭到质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在消解着传统的叙事方式,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叙事呈现全员参与、多元包容、微观下沉等具体样态。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质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消解权威”有矮化言说主体地位的可能,弱化叙事主体的主导性;“反对理性”有遮蔽主流文化的可能,消解叙事内容的科学性;“去中心化”有拒斥政治逻辑中宏大叙事的倾向,解构叙事视角的整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叙事的创新发展,既要澄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推进叙事主体的协同,也要处理主流与多元的矛盾,实现叙事内容的优化,还要坚持全知与限知的结合,促进叙事视角的包容,回答好“由谁叙”“叙什么”“如何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叙事 优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
15
作者 聂蕾 徐晓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巨大的实践效力与发展特色,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要通过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机...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巨大的实践效力与发展特色,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要通过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回答“为何说”的基本问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为面向,提炼出国情话语、价值话语、社会话语、生态话语、交往话语等核心话语,重点回答“说什么”的基本问题;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的现实需要,以及化解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偏见与误读的紧迫任务,通过不断拓展话语视野、丰富话语主体、创新话语表达等路径,最大程度提升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重点回答“怎么说”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语境 对外话语体系 话语霸权 中国视角
下载PDF
当代艺术观念化特征与表现形式多样性分析
16
作者 王立民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信息时代之下,当代艺术已走向多元化发展。其表现形式具有综合性特点,语言也呈现出观念化的特征。观念与表现已发展为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为例,对其观念化特征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进行分析,... 信息时代之下,当代艺术已走向多元化发展。其表现形式具有综合性特点,语言也呈现出观念化的特征。观念与表现已发展为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当代艺术家艺术作品为例,对其观念化特征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以甄别正向的价值取向,确立正确的艺术观,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观念 表现形式 现代艺术语境 综合性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维论析
17
作者 李淑梅 方凤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道路方向,立足中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出来的独特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道路方向,立足中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出来的独特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发展走向、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具备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鸦片战争后的摸索前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的实践探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巩固成熟、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的创新发展,靠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光明之路、惠及世界的发展之路。从实践把握未来,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指向、独立自主的建设根基、和平发展的关键旨要、全面现代化的整体效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动能,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选择,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探索新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自主创新 理论本源 历史脉络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探究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语境分析
18
作者 李亦乔 《丝网印刷》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通过分析总结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功能、服装设计应用色彩语境的意义及定位,尝试从提高服装设计色彩素养、加强对服装色彩的再创造、积极挖掘并应用流行色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为现代服装设计中提升色彩语境应用水平提供一... 通过分析总结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功能、服装设计应用色彩语境的意义及定位,尝试从提高服装设计色彩素养、加强对服装色彩的再创造、积极挖掘并应用流行色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为现代服装设计中提升色彩语境应用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装设计 色彩语境 功能 定位分析 应用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及其世界意义
19
作者 张庭辉 马健永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自觉映照。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推动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自觉映照。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建设美好和谐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以“天下情怀”立己达人,关切世界人民幸福,维护世界公平正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关注全球生态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天下情怀”,致力于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事业做出卓著的时代性、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天下情怀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版本修订与比较
20
作者 沈子瑜 黄德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前共有英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三个版本。《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哈佛系列“新编文学史”的特色:宏观文明视野与微观文学现场的碰撞。这部文学史的版本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次修订上,其... 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前共有英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三个版本。《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哈佛系列“新编文学史”的特色:宏观文明视野与微观文学现场的碰撞。这部文学史的版本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次修订上,其一是从英文版到繁体中文版,修订主要体现在篇章标题的修改、序章篇幅的增长和篇目数量的增加上;其二是从繁体中文版到简体中文版,修订主要体现在文章篇目的增删上。版本变化将不同文化语境产生的差异具象化,让这部文学史蓦然成为展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发展动态的可读文本。王德威在编纂过程中有意呈现海外汉学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性的目标,在版本变化中不期而然地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版本比较 文化语境 王德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