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morphism of the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7
1
作者 WEI Chunjing YANG Chonghui ZHANG Shougu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5-77,共13页
The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belt is, lithologically, composed mainly of metapelites, ***qüartzites, marbles and small amount of metabasites and gneisses, whose protoliths are the Silurian, Devonian an... The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belt is, lithologically, composed mainly of metapelites, ***qüartzites, marbles and small amount of metabasites and gneisses, whose protoliths are the Silurian, Devonian and less commonly the Sinian and Upper Palaeozoic. They have been subjected at least to two epochs of metamorphism. The early epoch belongs to progressive metamorphism which is centered on high amphibolite-granulite fades in the Fuping area and changed outwards into low amphibolite facies (staurolite-kyanite zone), epidote amphibolite facies (garnet zone) and greenschist facies (chlorite and biotite zones), the metamorphic age of which is about 220–260 Ma. This early-epoch metamorphism belongs to different pressure types: the rocks from greenschist to low amphibolite facies belong to the typical medium-pressure type which shows geothermal gradients of about 17–20 ***C/km and was probably produced by a crustal thickening proces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the high amphibolite-granulite facies belongs to the low-pressure type which shows geothermal gradients of about 25–38 ***C/km and was probably affected by some magmatic heats. Ba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T paths of the different facies calculated from the garnet zonations,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metamorphism of medium-pressure facies series took place during an imbricated thickening process, rather than during the uplifting process after thickening. The late-epoch metamorphism belongs to dynamic metamorphism of greenschist facies which is overprinted on the early-epoch metamorphic rocks and is Yanshanian or Himalayan in age, probably related to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MORPHISM metamorphic minerals P-T conditions and paths east sector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Structural Geology and Chronology of Shear Zones along the Shangdan Suture in Qinling Orogenic Belt,China:Implications for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East Asia
2
作者 Falak Sheir Wei Li +6 位作者 Le Zhang Basil Alabowsh Liuqing Jiang Li Liang Sainan Gao Shair Baz Umar Ashraf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6-393,共18页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SDZ)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QOB)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ast Asia tectonic evolution.The SDZ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convergent processe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NCB)and South...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SDZ)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QOB)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ast Asia tectonic evolution.The SDZ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convergent processe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NCB)and South China Block(SCB).In the Late Mesozoic,several shear zones evolved along the SDZ boundary that helps us comprehend the collisional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NCB and SCB,which was neglected in previous studies.These shear zon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 continent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and geochronology of two shear zones distributed along the SDZ,identified in the Shaliangzi and Maanqiao areas.The shear sense indicators and kinematic vorticity numbers(0.54–0.90)suggest these shear zones have sinistral shear and sub-simple shear deformation kinematics.The quartz’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c-axis fabric analysis in the Maanqiao shear zone(MSZ)revealed that the MSZ experienced deformation under 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at∼400–500℃.The Shaliangzi shear zone deformed under amphibolite facies at∼500–700℃.The^(40)Ar/^(39)Ar(muscovite-biotite)dating of samples provided a plateau age of 121–123 Ma.Together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our results concluded that QOB was dominated by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during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Moreover,we suggested that the Siberian Block moved back to the south and Lhasa-Qiantang-Indochina Block to the north,which promoted intra-continental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ling orogenic belt Shangdan suture zone shear zone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east Asia TECTONICS
原文传递
北秦岭东段晶质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3
作者 严鹏程 寿立永 +1 位作者 杨联涛 尚凯凯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6期1210-1220,共11页
北秦岭东段石墨矿是近年来陕西省新发现的大中型优质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矿产地。矿体赋存于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位特征。含矿岩石以石墨大理岩、石墨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为主,石墨矿物呈浸染状集合体产出,鳞片片径... 北秦岭东段石墨矿是近年来陕西省新发现的大中型优质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矿产地。矿体赋存于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地层中,具有明显的层位特征。含矿岩石以石墨大理岩、石墨片麻岩、石墨石英片岩为主,石墨矿物呈浸染状集合体产出,鳞片片径大多大于0.147 mm,以正目石墨为主。本文通过变质岩原岩恢复、石墨碳质来源、成岩成矿环境等角度,对研究区晶质石墨矿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研究区δ^(13)C具有中间碳同位素特征,为有机物在还原环境下分解不彻底造成,其碳质来源于元古代沉积的含碳有机质。石墨矿品位及其分布主要与沉积相有关,推测晶质石墨由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钙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有机碳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变质形成。北秦岭东段晶质石墨矿为沉积变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秦岭岩群 雁岭沟岩组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北秦岭东段
下载PDF
东秦岭早古生代两条不同构造-岩浆杂岩带的形成构造环境 被引量:35
4
作者 周鼎武 张成立 +2 位作者 韩松 张泽军 董云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东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500Ma~400Ma)分别在北秦岭和南秦岭发育两条构造-岩浆杂岩带。北秦岭带由洋盆消减的火山杂岩和深成侵入杂岩组成,是活动陆缘挤压构造背景的产物;南秦岭带由辉长、辉绿岩体、岩脉,超浅成隐爆的碱... 东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500Ma~400Ma)分别在北秦岭和南秦岭发育两条构造-岩浆杂岩带。北秦岭带由洋盆消减的火山杂岩和深成侵入杂岩组成,是活动陆缘挤压构造背景的产物;南秦岭带由辉长、辉绿岩体、岩脉,超浅成隐爆的碱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和粗面岩组成,是被动陆缘拉张裂陷环境的产物。它们平行造山带走向分布,南、北对峙,构成时空有序的构造-岩浆杂岩带。其形成的构造机制整体上受旱古生代古秦岭洋盆沿商丹一线的俯冲和消减作用的控制,造成北部俯冲挤压,南部拉张裂陷,同时南部的拉张裂陷也受陆壳之下地幔热柱上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造山带 杂岩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勇 苏春乾 刘继庆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这些钠长岩是由深部钠质熔浆沿断裂带上侵到地壳浅部发生侵入-交代作用而形成的观点。其成因模式为:侵入-隐爆-充填交代。这与前人在研究西秦岭造山带钠长岩时所提出的热水沉积成因模式明显不同。另外,还从这些钠长岩体中首次获得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为3649±109Ma的资料。对研究整个秦岭造山带钠质流体热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造山带 钠长岩 岩石特征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东秦岭磨沟碱性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14
6
作者 曹晶 叶会寿 +3 位作者 李正远 张兴康 王鹏 贺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5-684,共20页
河南嵩县磨沟碱性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其主体岩性为霓辉正长岩,局部出露正长岩和少量似斑状(霓辉)正长岩,发育岩浆暗色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霓辉正长岩和正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10.4±2.0Ma(MSWD=0.39)和237.6... 河南嵩县磨沟碱性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其主体岩性为霓辉正长岩,局部出露正长岩和少量似斑状(霓辉)正长岩,发育岩浆暗色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霓辉正长岩和正长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10.4±2.0Ma(MSWD=0.39)和237.6±2.9Ma(MSWD=0.95),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岩体是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霓辉正长岩的σ值为8.93~11.08,K2O含量为10.70%~13.76%,K2O/Na2O值为3.87~10.35,属于过碱性岩石系列的钾质碱性岩;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弱或不明显的负铕异常。在同位素组成上,霓辉正长岩具有偏高的、变化范围很大的(87Sr/86Sr)i值和显著偏低的εNd(t)值;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21.6^-4.5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1 555~2 629 Ma。磨沟岩体是由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并经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形成的,岩石中高含量的K来源于这种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磨沟岩体早期岩浆活动发生于秦岭造山带主碰撞峰期的局部伸展环境,晚期岩浆活动则发生于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霓辉正长岩 锆石U-PB定年 SR-ND-HF同位素 富集地幔 东秦岭磨沟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 被引量:23
7
作者 解东宁 何明喜 +1 位作者 周立发 谢其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5,共8页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段、周口南缘逆冲推覆区段和淮南-合肥逆冲推覆区段。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印支期碰撞造山阶段、燕山晚期陆内造山阶段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走滑拉张阶段。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各区带烃源岩保存条件差异较大,油气显示集中分布在前锋带附近。评价前锋逆断带及前渊区(盆地/凹陷)为油气勘探最有利区带,南、北两支逆断带之间的逆冲岩席区(盆地/凹陷)为较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 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及两侧的大地构造旋回与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治亮 程喆 +2 位作者 徐旭辉 何明喜 郭占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中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的盆地群经历了5大构造旋回。中条(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区形成了冀辽、豫陕、徐淮坳拉槽。晋宁运动后,随着Rodinia古大陆解体,隶属于原特提斯洋系的秦岭—大别洋逐渐形成,扬子和华北克拉通边缘... 中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的盆地群经历了5大构造旋回。中条(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区形成了冀辽、豫陕、徐淮坳拉槽。晋宁运动后,随着Rodinia古大陆解体,隶属于原特提斯洋系的秦岭—大别洋逐渐形成,扬子和华北克拉通边缘经历了从大陆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过程,加里东中期运动(中奥陶世中期)后从伸展体制转为聚敛体制,俯冲—碰撞山系与聚敛型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加里东晚期或海西早期,早期分离的陆块重新拼合,泥盆纪总体为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南部部分地区形成了小规模裂谷群,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后转为挤压体制,它们经历了拼贴—碰撞—压榨的过程,并于侏罗纪末燕山主幕达到极致。白垩纪以来,形成了陆内伸展—走滑—弱挤压为主的盆地群,盆地再次被以伸展、走滑方式肢解。5大盆地旋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盆地原型及组合,形成了条件迥异的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纵向上构成了8套成藏组合。受构造演化和热体制控制的有效烃灶和有效保存是研究区成藏富集的主控因素。南北两侧盆地形成了众多勘探领域,除已建成油气工业生产基地的南襄、江汉新生代盆地外,北侧地区包括洛—伊晚古—早中生代残留盆地、太康残留盆地、周口叠加复合盆地、信阳复合盆地等,造山带内部的有南襄盆地深层的古生界,南侧地区包括江汉平原区前第三纪复合盆地、宜昌—当阳古生代的改造型残留盆地、鄂东南冲断带下的影子盆地、大洪山冲断带下的影子盆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领域 盆地原型 大地构造旋回 南华北 中扬子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河南西南部含恐龙蛋化石盆地沉积及构造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周世全 梁新权 冯祖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6-313,共8页
位于河南西南部的东秦岭造山带,在后造山阶段形成了一系列NW—SE向的中、新生代地壳表层断陷盆地,堆积了一套类磨拉石红色建造,含有丰富的恐龙蛋化石。盆地两侧或一侧都有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控制,具有走滑、逆冲性质。盆内发育不同规模的... 位于河南西南部的东秦岭造山带,在后造山阶段形成了一系列NW—SE向的中、新生代地壳表层断陷盆地,堆积了一套类磨拉石红色建造,含有丰富的恐龙蛋化石。盆地两侧或一侧都有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控制,具有走滑、逆冲性质。盆内发育不同规模的舒展褶皱或突起,断层以正断层为主,规模较小,方向分散。盆地发展经历了燕山(Ⅲ-V幕)和喜山旋回两个阶段,构造应力场以总体挤压、局部拉伸为特征,且经历了多次挤压、拉张交替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恐龙蛋化石 东秦岭造山带 断陷盆地 沉积 建造 构造特征 新生代 中生代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演化的石英ES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学刚 杨坤光 王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6,共9页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对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58件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ESR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以来(99.2~3.4 Ma)。结合区域地质事实分析,晚白垩世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的...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对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58件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ESR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以来(99.2~3.4 Ma)。结合区域地质事实分析,晚白垩世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73.1~52.3 Ma伸展断陷期、39.1~27.2 Ma伸展-挤压的转换期和22.8~3.4 Ma挤压期;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89~70.1 Ma挤压隆升期、61.6~43.2 Ma伸展断陷期、37.2~22.6 Ma伸展-挤压的转换期和15.6~3.9 Ma挤压期。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和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基本相同,但是受多种因素控制,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晚白垩世的构造演化存在较大差异。ESR测年结果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已有的地质事实相吻合,验证了ESR测年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ESR测年 新生代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豫西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Re-Os和^(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1
作者 武广 陈毓川 +3 位作者 李宗彦 杨鑫生 刘军 乔翠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9-822,共14页
河南省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内,是东秦岭地区最大的硫铁多金属矿床,以其硫铁矿储量大及共、伴生元素复杂区别于东秦岭其他以钼为主的矿床。矿化在空间上呈规律性的带状分布,从岩体内向外,依次出现斑岩型钼... 河南省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内,是东秦岭地区最大的硫铁多金属矿床,以其硫铁矿储量大及共、伴生元素复杂区别于东秦岭其他以钼为主的矿床。矿化在空间上呈规律性的带状分布,从岩体内向外,依次出现斑岩型钼矿体→斑岩型硫铁矿体→矽卡岩型铁矿体、钼矿体→矽卡岩型硫铁、铜、锌、金矿体→脉型铅、锌、银矿体。选取5件接触带矽卡岩型钼矿体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142.9±2.1)Ma~(143.7±2.3)Ma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43.4±0.9)Ma(MSWD=0.071),等时线年龄为(140.0±18.0)Ma(2σ,MSWD=0.095),将(143.4±0.9)Ma认作辉钼矿的结晶年龄,表明银家沟矿床矽卡岩型矿体形成于约143Ma前;选取1件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辉钼矿化钾长花岗斑岩中的绢云母样品定年,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43.6±1.4)Ma,相应的39Ar/36Ar-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43.0±2.0)Ma(MSWD=0.13),将(143.0±2.0)Ma认作绢云母的Ar封闭年龄,表明银家沟矿床斑岩型矿化亦发生在约143Ma前。本次辉钼矿Re-Os和绢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银家沟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初期。银家沟矿床辉钼矿的w(Re)在38.5×10-6~43.2×10-6之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由火成物质组成的宽坪群和二郎坪群,成矿与矿区内的钾长花岗斑岩有关。结合前人对东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期间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银家沟矿床形成于EW向构造体制向NNE向构造体制大转换阶段,即形成于挤压体制向伸展体制转换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定年 40Ar-39Ar定年 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 豫西 东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东秦岭造山带形成过程新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廖宗廷 周祖翼 陈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7-81,共5页
根据秦岭造山带郯庐断裂以东部分(本文称东秦岭造山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对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作了新的探索.并用新的造山作用模式解释了下扬子地区的性质、郯庐断裂为何至大别山南缘突然中止以及秦岭造山带为何被一分为二... 根据秦岭造山带郯庐断裂以东部分(本文称东秦岭造山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对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作了新的探索.并用新的造山作用模式解释了下扬子地区的性质、郯庐断裂为何至大别山南缘突然中止以及秦岭造山带为何被一分为二等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造山带 下扬子地块 郯庐断裂 造山作用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才富 熊成云 +1 位作者 胡宁 李劲松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1年第3期14-22,共9页
对该区的矿床时空分布、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成矿物化条件、矿源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指出区内总体成矿地质背景为具有过渡型地壳特色的大陆复合型造山带 ,可划分为中元古代-古生代海盆同生沉积成矿、中生代大规模陆内俯冲造山体... 对该区的矿床时空分布、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成矿物化条件、矿源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指出区内总体成矿地质背景为具有过渡型地壳特色的大陆复合型造山带 ,可划分为中元古代-古生代海盆同生沉积成矿、中生代大规模陆内俯冲造山体制后生热液成矿两个成矿阶段 ,具有盆地边缘控矿、动力学转换带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造山带 同生沉积成矿 后生热液成矿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成矿物化条件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济广 胡望水 +2 位作者 郭齐军 黄泽光 翟常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受多期非均衡造山作用以及多构造体制的叠加,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发生差异构造变形。基于区域构造动力学机制,将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分为4个期次:印支期(T2-T3)、早燕山期(J1)、中燕山期(J2-K1)和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K2-E)。通... 受多期非均衡造山作用以及多构造体制的叠加,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发生差异构造变形。基于区域构造动力学机制,将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分为4个期次:印支期(T2-T3)、早燕山期(J1)、中燕山期(J2-K1)和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K2-E)。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和地震剖面的构造解析,认为印支期-中燕山期主体变形方式为逆冲推覆作用,变形强度自东向西发生时空迁移;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为关键构造变革期,发生区域伸展变形,且以信阳-合肥盆地和灵宝-鲁山-确山-固始-肥东断裂一带伸展作用最强。平衡剖面恢复显示,印支期和中燕山期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两期主要逆冲推覆构造发育期,其中印支期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发生于商城-潢川一带以东,而中燕山期则发生于商城-潢川一带以西。中燕山晚期(K1),受差异造山作用,研究区东西构造变形分异,东秦岭北侧发生强烈收缩变形,而大别北侧则在热隆作用下发生滑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构造变形 逆冲推覆 伸展构造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加里东期古隆起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战峰 刘新民 +1 位作者 盛贤才 马登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加里东期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江汉平原地区存在一个继承性古隆起,前人所称的"鄂中古陆"是其具体的表现。"鄂中古陆"在时间上存在于晚震旦世末—中寒武世,在平面上主要展布于江汉平原北部神农架—保康—荆门—... 加里东期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江汉平原地区存在一个继承性古隆起,前人所称的"鄂中古陆"是其具体的表现。"鄂中古陆"在时间上存在于晚震旦世末—中寒武世,在平面上主要展布于江汉平原北部神农架—保康—荆门—京山及以北地区,向北东越过现今的青峰—襄樊—广济断裂带,其后古隆起继承性发展,控制了中扬子地区加里东期北高南低的古地貌特征。加里东期古构造可划分为东秦岭堑垒带、中扬子北部隆起带、中扬子中部斜坡带、中扬子南部坳陷带等4个单元。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加里东期古隆起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古隆起是早期液态烃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是目前江汉平原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突破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震旦系—下古生界 古隆起 加里东期 江汉平原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油气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泽光 方成名 +1 位作者 杨潇 高长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通过对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略阳庄科和大西洋中脊的岩石可归为一类,其特征是K2O/SiO2比值低,TiO2/SiO2比值高,其∑REE值低,稀土模式平缓,不富集轻稀土,介于大陆和大洋拉斑玄武岩之间;略阳三岔子、石泉两河和... 通过对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略阳庄科和大西洋中脊的岩石可归为一类,其特征是K2O/SiO2比值低,TiO2/SiO2比值高,其∑REE值低,稀土模式平缓,不富集轻稀土,介于大陆和大洋拉斑玄武岩之间;略阳三岔子、石泉两河和日本岛弧地区的岩石其特征是K2O/SiO2比值高,TiO2/SiO2比值低,其∑REE值高,稀土模式为陡右倾,富轻稀土。综合研究认为晚古生代西秦岭(勉略—阿尼玛卿—索托湖—麻扎)为古特提斯大洋环境,往东经镇巴—城口—青峰—襄樊—周家湾—广济为坳拉槽特征。同时期造山带南侧主要受古特提斯洋的影响处于海相沉积的伸展环境;北侧处于隆起状态下的陆内坳陷沉积。南侧二叠系碳酸盐岩、泥页岩及煤系是主要烃源岩,以生气为主;北侧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是主力烃源岩,晚燕山—喜山期二次生烃具有重要的油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火山岩 构造环境 盆地原型 晚古生代 油气远景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志华 晁会霞 +1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1,共9页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带 结构特征 盆-山转换 立交桥构造 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 抽拉构造 中国秦岭
下载PDF
豫西宜阳南部地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及其演化过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江红 郑德顺 +3 位作者 刘思聪 乔雨 王振江 李雨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30,共9页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中国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其北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造成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地质演化特征的双重性...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中国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其北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造成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地质演化特征的双重性和构造的多期次性决定了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必要性。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和构造解析等方法,详细描述和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其运动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豫西宜阳南部地区以褶皱、逆冲推覆构造为主。主要发育了李沟向斜、祖师庙-水河沟断层、陈宅-吕沟逆冲断层和兰家门逆冲断层。(2)中生代陆内构造演化分为以下4个阶段:印支期-早燕山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NS向碰撞挤压,发育了李沟向斜;中-晚燕山期,李沟向斜核部逐步发生伸展变形,发育了NW向正断层;燕山末期,随着北秦岭反向逆冲推覆带北向扩展,NW向陈宅-吕沟逆冲断层和兰家门逆冲断层依次发育,呈前展式叠瓦扇式逆冲;喜马拉雅期,以伸展走滑为主,发育了NNE向正断层。该研究能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对华北南缘的构造发育及演化过程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逆冲推覆构造 演化过程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豫西宜阳
下载PDF
东秦岭造山带多重滑脱推覆与A型俯冲模式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学林 吴德超 魏显贵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经海西-印支期B型俯冲与碰撞敛合形成东秦岭复合山链后,构造变动并未结束,随之发生的是A型俯冲和巨型滑脱推覆。文章依据地表地质及更能清楚地反映地壳结构的二维速度资料,对东秦岭造山带的滑脱-推覆构造进行...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经海西-印支期B型俯冲与碰撞敛合形成东秦岭复合山链后,构造变动并未结束,随之发生的是A型俯冲和巨型滑脱推覆。文章依据地表地质及更能清楚地反映地壳结构的二维速度资料,对东秦岭造山带的滑脱-推覆构造进行了再次研究,并建立了该区的A型俯冲模式。认为东秦岭地区存在着六重拆离滑脱与数个大型推覆构造和两条巨型A型俯冲带,其A型俯冲模式表现为奇特的“双楔剖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造山带 滑脱推覆 俯冲模式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盆地深部过程及古生界油气前景——以川东北盆地和合肥盆地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小林 陈浙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5,共8页
运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资料,简述了岩石圈的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特征,讨论了岩石圈大地构造对与造山带有关的不同类型盆地深部过程的控制作用,以及岩石圈介质的构造成层和构造-热结构对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涉... 运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资料,简述了岩石圈的深部地质结构与构造特征,讨论了岩石圈大地构造对与造山带有关的不同类型盆地深部过程的控制作用,以及岩石圈介质的构造成层和构造-热结构对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认为涉及这一地区的盆地深部过程及古生界油气前景的关键是:岩石圈具侧向分块、垂向解耦特征;盆地相对造山带而言,软流圈浅埋和“薄幔薄壳”;盆地深部过程以岩石圈塑性形变和大陆深俯冲-构造解耦为主;深部热流上涌对古生界油气生运聚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质特征 盆地深部过程 油气前景 古生界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