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jasmonate treatments on leaves of Rosa rugosa‘Plena’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s and feeding of adult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被引量:1
1
作者 Junxin Yan Yi Tan +3 位作者 Yaru Lv Fei Wang Yongqiang Zhang Defu Ch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253-1261,共9页
To study the effect of jasmonates(JAs)on the resistance of economic forest plants to insects,R osa rugosa‘Plena'leaves were treated with 1 mmol/L jasmonic acid(JA),methyl jasmonate(MeJA)and Z-jasmone,then the con... To study the effect of jasmonates(JAs)on the resistance of economic forest plants to insects,R osa rugosa‘Plena'leaves were treated with 1 mmol/L jasmonic acid(JA),methyl jasmonate(MeJA)and Z-jasmone,then the content of tannin and total phenol in leaves and the feeding area of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adults on leaves were measured.Changes in the activities of detoxification enzymes in adult M.hieroglyphica that had fed on leaves treated with JAs were also studied.Tannin and total phenol levels in leav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with JAs,and tannin level was 1.36–1.55-fold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after treatment with 1 mmol/L MeJA.The total content of phenol in leaves treated with 1.0 mmol/L Z-jasmone increased by 1.33–2.20-fol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The activities of detoxification enzymes in adults were inhibited to differing degrees: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AKP)first increased,then decreased;the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ase(ACP),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and carboxylesterase(CarE)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1 mmol/L MeJA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were 22%–31%,11%–26%,and 11%–31%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respectively.Moreover,the feeding area of adult M.hieroglyphica on the leaves treated with JA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5).The feeding area of economic forest R.rugosa‘Plena'leaves treated with 1 mmol/L MeJA decreased by 17%–43%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Moreover,the decrease in the adult M.hieroglyphica feeding area was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tannin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s of total phenol of economic forest R.rugosa‘Plena'leaves.The reduced feeding area of adult M.hieroglyphica was high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AKP and ACP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the GSTs.In conclusion,the use of 1 mmol/L MeJA can noticeably decrease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adult M.hieroglyph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SMONATES Economic forest Rosa rugosa‘Plena’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Detoxification enzyme
下载PDF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2
作者 何灿 王振营 +1 位作者 张永军 张天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4,共6页
近年来,双斑长跗萤叶甲数量逐年上升,其分布广泛,寄主多样,危害严重,成为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笔者于2022年7-9月在吉林公主岭田间采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时,在其体内发现了一种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冈田长... 近年来,双斑长跗萤叶甲数量逐年上升,其分布广泛,寄主多样,危害严重,成为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笔者于2022年7-9月在吉林公主岭田间采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时,在其体内发现了一种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冈田长柄茧蜂Streblocera (Eutanycerus) okadai Watanabe(茧蜂科Braconidae长柄茧蜂属Streblocera亮角茧蜂亚属Eutanycerus),基于CO I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与长柄茧蜂属寄生蜂聚为一类。截至目前,国内外未有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性天敌报道。本研究填补了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生防资源的空白,也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冈田长柄茧蜂 双斑长跗萤叶甲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的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田径 崔娟 +3 位作者 吴磊 徐伟 陈宝存 史树森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效果比较的研究,筛选出控制该害虫的适宜药剂,为生产上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对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烟碱类、苯基吡唑类6大类... [目的]通过对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效果比较的研究,筛选出控制该害虫的适宜药剂,为生产上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对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烟碱类、苯基吡唑类6大类共10种杀虫剂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效果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及室外盆栽罩网验证试验。[结果]在供试药剂中,2.5%高效氟氯氰菊酯EC、90%灭多威DP和40%毒死蜱EC三种药剂室内防治效果最佳,用药24 h后防效均达到85%以上。3种药剂不同剂量防效试验显示,在用药24 h后各剂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盆栽罩网试验防治效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90%灭多威速杀性及持效性均高于40%毒死蜱EC。[结论]建议在生产上选择2.5%高效氟氯氰菊酯EC制剂用量135 mL/hm2或90%灭多威DP制剂用量180 g/hm2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田间种群动态研究与防治建议
4
作者 王宇 王克勤 +2 位作者 王晓曦 刘兴龙 王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明确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种群动态,2021年和2022年在哈尔滨地区利用马氏网和田间扫网法调查监测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种群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大豆田的始见期是在7月7日至7月14日之间... 为明确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种群动态,2021年和2022年在哈尔滨地区利用马氏网和田间扫网法调查监测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种群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大豆田的始见期是在7月7日至7月14日之间,高峰期是在8月4日至8月11日之间,2021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始发期和高峰期比2022年提前7 d,结合2年监测发现盛发期为7月21日至8月25日,长达35 d。综合以上结果,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田间始发期为7月初开始在大豆田出现,盛发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旬,8月初到中旬达到高峰期。因此,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最佳防治时期为7月下旬(始盛期)。建议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马氏网 种群动态 防治建议
下载PDF
黑龙江省近年常见大豆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魏然 陈祥金 +5 位作者 李阳 吴俊彦 于晓光 位昕禹 崔少斌 杨树 《大豆科技》 2023年第3期36-42,共7页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大豆虫害危害加重,制约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提高虫害防控技术水平是提高大豆产量品质,保障大豆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文章对黑龙江省近年常见大豆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黑龙江省大豆虫害...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大豆虫害危害加重,制约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提高虫害防控技术水平是提高大豆产量品质,保障大豆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文章对黑龙江省近年常见大豆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黑龙江省大豆虫害防控提供依据,助力我国大豆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 虫害 大豆食心虫 大豆蚜 双斑萤叶甲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聪 葛星 +3 位作者 赵磊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52-3459,共8页
为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2011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玉米田对土壤中的越冬卵进行调查。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的测定、改进的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 为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2011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玉米田对土壤中的越冬卵进行调查。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的测定、改进的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越冬卵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各项聚集度指标均满足C>1、CA>0、I>0、k>0、m*/m>1,空间分布图式在低密度下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个体间相互排斥。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越冬卵种群密度而变化的速率为3.52m-15.61。种群密度越大,相对聚集度的变化速率也越大,而且聚集的程度随着卵密度的增大而增高。聚集均数(λ)的测定表明,聚集是成虫的产卵习性和田间植被的生长情况、土壤性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主要在近土表的土壤中产卵,在距土表15 cm以上的土壤中,有94.2%的越冬卵分布在距土表0—10 cm的土层中,其中以距土表2—5 cm的土层中的卵量最多,平均每个样点有卵25.56粒,占总数的64.7%,显著高于其他深度土层的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越冬卵 空间分布型 分层随机抽样法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对园林植物嗜食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永强 严俊鑫 +2 位作者 张鑫乾 迟德富 刘明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对26科的50种园林植物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对21科40种园林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取食,嗜食蔷薇科的毛樱桃、重瓣玫瑰、秋子梨3种植物,喜食豆科的树锦鸡儿、... 研究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对26科的50种园林植物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对21科40种园林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取食,嗜食蔷薇科的毛樱桃、重瓣玫瑰、秋子梨3种植物,喜食豆科的树锦鸡儿、忍冬科的暖木条荚蒾、毛茛科的芍药、蔷薇科的黄刺玫4种植物,少量取食的有33种植物。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8种药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胃毒活性,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的相对毒力最好,LD50为0.032μg.g-1,然后依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LD50为0.069μg.g-1)、0.3%苦参碱水剂(LD50为0.102μg.g-1)、5%吡虫啉乳油(LD50为0.169μg.g-1)、5.7%氯氟氰菊酯乳油(LD50为0.216μg.g-1),而3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20%三唑磷乳油的相对毒力较低,LD50分别为1.121、0.799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园林植物 毒力测定 化学防治
下载PDF
重瓣玫瑰诱导抗性对双斑萤叶甲成虫解毒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鑫乾 严俊鑫 +3 位作者 杨杰莹 麻志爽 舒文博 孟庆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28,148,共5页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酮(Z—jasmone)、水杨酸(SA)诱导处理重瓣玫瑰植株,研究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取食不同化...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JA)、茉莉酮(Z—jasmone)、水杨酸(SA)诱导处理重瓣玫瑰植株,研究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取食不同化合物诱导的重瓣玫瑰后,其碱性磷酸酯酶(AKP)、酸性磷酸酯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化合物诱导的重瓣玫瑰后,双斑萤叶甲成虫AKP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CP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取食MeJA处理植株的试虫GSTs活性在1~5d显著低于对照;取食JA、MeJA、Z—jasmone处理植株的试虫CarF活性在第1天受到显著抑制,MeJA在第1、3天诱导的植株抗性对试虫carE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JA诱导的植株抗性对试虫AChE活性有短暂的抑制作用。JA、MeJA诱导的重瓣玫瑰对双斑萤叶甲成虫解毒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性 双斑萤叶甲 解毒酶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的双斑长跗萤叶甲中国北方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梁日霞 王振营 +2 位作者 何康来 丛斌 李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8-837,共10页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自2001年以来在我国北方为害玉米呈加重趋势的一种害虫。为初步探讨中国北方不同地理种群间和种群内该害虫的遗传分化程度、遗传多样性以及基因流水平,对来自中国北方的26个不同...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自2001年以来在我国北方为害玉米呈加重趋势的一种害虫。为初步探讨中国北方不同地理种群间和种群内该害虫的遗传分化程度、遗传多样性以及基因流水平,对来自中国北方的2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COⅡ(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片段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15头个体的长度为484bpCOⅡ片段中共发现了28个变异位点和15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15种单倍型主要分为两大分支。总种群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257,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00~0.515范围内。总种群的Fst为0.585,Gst为0.417,基因流Nm为0.35。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发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之间,占方差比率的58.58%。实验总种群及大部分种群的中性检验符合中性突变,说明我国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近期没有出现种群扩张现象。研究结果揭示中国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流水平低,种群间已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分化主要来自种群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线粒体COⅡ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大豆田双斑萤叶甲成虫发生动态及其经济阈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树森 王小奇 +3 位作者 田径 高宇 崔娟 朱诗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9-244,共6页
为明确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危害对大豆产量损失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小区罩网接虫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春地区,双斑萤叶甲成虫在大豆田间... 为明确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危害对大豆产量损失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小区罩网接虫方法,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豆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春地区,双斑萤叶甲成虫在大豆田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为7月26日到8月22日,共40 d,随着该害虫虫口密度上升,大豆植株有效结荚数降低,瘪荚率上升,百粒重下降,同时大豆的产量显著降低。双斑萤叶甲成虫密度与大豆瘪荚率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模型y=8.720/(1+e^((0.718 9-0.026 0x))),与百粒重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模型y=19.608 5-0.155x+0.002 4x^2,与大豆产量的关系符合修正指数模型(y=53.207 8+33.408 9×0.940 8x,p<0.000 1),与产量损失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函数模型(y=-0.602 8+1.812 6x-0.025 8x^2,p<0.01)。目前,大豆生产中使用有效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35m L/hm^2)和90%灭多威DP(180g/hm^2)防治双斑萤叶甲时,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2.81%、2.91%,经济阈值分别为193.63头/百株和199.47头/百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萤叶甲 大豆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 经济阈值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对几种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航 迟德富 +2 位作者 陈海一 宇佳 李晓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8-493,共6页
采用触角电位(EAG)、"Y"型嗅觉仪和风洞的方法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对14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筛选出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有效的植物挥发物,为该害虫的种群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稀释102、103倍的薄... 采用触角电位(EAG)、"Y"型嗅觉仪和风洞的方法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对14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筛选出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有效的植物挥发物,为该害虫的种群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稀释102、103倍的薄荷精油和1 mol.L-1的香叶醇能引发双斑长跗萤叶甲强烈的EAG反应(P<0.01),且嗅觉测试表明,薄荷精油(稀释102倍)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最大驱避率为(74±5.47)%,香叶醇(1 mol.L-1)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最大引诱率为(70±10.00)%。风洞行为趋性研究表明:稀释102倍的薄荷精油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最大驱避率为(72±8.37)%,而1 mol.L-1的香叶醇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最佳引诱率为(66±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EAG 行为反应
下载PDF
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陈静 张建萍 +3 位作者 张建华 田永浩 徐志超 李广伟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4期149-154,共6页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20.4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捕食一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需要2.94min,功能系数为0.5169...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20.4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捕食一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需要2.94min,功能系数为0.5169;蠋敌成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4046*P-0.3914模拟;蠋敌若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0.3034p-0.5357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敌 双斑长跗萤叶甲 生物学特性 捕食 功能反应
下载PDF
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的熏蒸活性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海滨 杨洁 +1 位作者 陈骧 丁玉骁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测定了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的熏蒸活性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在熏蒸处理8 h后,25.00μL/L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3.33%,表现出明显的熏蒸作用。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抑制... 测定了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的熏蒸活性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在熏蒸处理8 h后,25.00μL/L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3.33%,表现出明显的熏蒸作用。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活力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过氧化物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精油 双斑萤叶甲 酶活力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寄主植物名录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宇 徐伟 +2 位作者 史树森 崔娟 徐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65-869,共5页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在田间调查和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寄主植物名录,主要涉及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共计3纲45科218种(含亚种和变种)。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 寄主植物 名录
下载PDF
几种农作物寄主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萌 崔娟 +4 位作者 徐伟 秦昊东 刘丹竹 王小奇 史树森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3期81-84,共4页
为了探讨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几种主要农作物对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用大豆叶片、玉米花丝、玉米叶片、水稻叶片、棉花叶片、马铃薯叶片和向日葵叶片等寄主组织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观察其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 为了探讨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几种主要农作物对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用大豆叶片、玉米花丝、玉米叶片、水稻叶片、棉花叶片、马铃薯叶片和向日葵叶片等寄主组织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观察其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和产卵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雌成虫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雌成虫产卵比例、产卵量等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供试寄主上雌成虫寿命和雌虫个体产卵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花丝、棉花叶片、大豆叶片、马铃薯叶片、玉米叶片、向日葵叶片和水稻叶片;产卵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棉花叶片、玉米花丝、大豆叶片、向日葵叶片、马铃薯叶片、玉米叶片和水稻叶片;产卵进度除取食马铃薯叶片表现为明显集中在前期外,取食其余寄主组织的产卵进度均表现为相对均衡。在寄主玉米上,取食雌穗花丝的产卵量显著高于玉米叶片。综合评价玉米、大豆、棉花和向日葵是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期较理想的寄主植物,在农田生态系中是该害虫选择危害的主要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寄主植物 成虫寿命 产卵量 产卵进度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玉米田间成虫数量估计的抽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聪 郭井菲 +2 位作者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期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估计的适宜抽样方法,在玉米心叶期、吐丝期、乳熟期,分别比较了五点法、双对角线、Z字形、棋盘格式和平行线法与逐行逐株调查法的抽样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心叶期、吐丝期和乳熟期,棋盘式... 为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期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估计的适宜抽样方法,在玉米心叶期、吐丝期、乳熟期,分别比较了五点法、双对角线、Z字形、棋盘格式和平行线法与逐行逐株调查法的抽样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心叶期、吐丝期和乳熟期,棋盘式抽样法是最适合的抽样方法,适合对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种群密度进行估值调查。双对角线和Z字形也是比较可靠的抽样方法。如果仅仅需要了解成虫的种群发生发展趋势,在玉米的心叶期、吐丝期和乳熟期均可采用五点法进行抽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抽样方法 误差率 代表性误差 玉米田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重瓣玫瑰抗虫生理指标和双斑萤叶甲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严俊鑫 许凌欣 +2 位作者 宇佳 张永强 迟德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 JA),研究其对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抗虫生理指标和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e JA处理对重瓣玫瑰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 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 JA),研究其对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抗虫生理指标和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Me JA处理对重瓣玫瑰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缩合单宁、总酚质量分数影响明显,能不同程度减少双斑萤叶甲取食叶面积。0.5 mmol·L-1Me JA在第1、3、5、7天诱导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0.5mmol·L-1Me JA诱导了较高的PPO活性,在第3、5天诱导的PP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1.0 mmol·L-1的Me JA诱导了较高的PAL活性,在第1、3、5、7、9天诱导的PAL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1.0 mmol·L-1Me JA在第1、3、5、7、9天诱导的缩合单宁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1.0 mmol·L-1Me JA诱导的总酚质量分数在第3、7、9天显著高于其他浓度诱导的。双斑萤叶甲取食0.5、1.0 mmol·L-1Me JA诱导的叶片面积在实验期间均极显著低于对照。Me JA诱导重瓣玫瑰抵御双斑萤叶甲取食的适宜浓度为0.5、1.0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重瓣玫瑰 抗虫 双斑萤叶甲
下载PDF
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和双斑长跗萤叶甲优势种天敌的差异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尚 王振兴 +7 位作者 王建盼 周夏芝 毕守东 覃盛 陈云 刘飞飞 邹运鼎 郎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5,共8页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 【目的】明确白毫早和乌牛早茶园卵形短须螨Monolepta hieroglyphica和双斑长跗萤叶甲Brevipalpus obovatus的优势种天敌。【方法】采用平行跳跃法,在茶园随机选取30个样方,调查并记录害虫及天敌物种数和个体数;应用灰色关联度和生态位分析法分析茶园中2种主要害虫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与11种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白毫早茶园卵形短须螨前6位优势种天敌分别是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斜纹猫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粽管巢蛛Oxyopes sertatus,乌牛早茶园分别是鳞纹肖蛸、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obscurata、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草间小黑蛛,相同天敌比率为50%。白毫早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前6位优势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广大腿小蜂和茶色新圆蛛,乌牛早茶园分别是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鳞纹肖蛸、茶色新圆蛛、广大腿小蜂和粽管巢蛛,相同天敌比率为83.33%。【结论】天敌的累计相同比率随着天敌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茶树品种对卵形短须螨优势种天敌的影响大于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早茶园 乌牛早茶园 卵形短须螨 双斑长跗萤叶甲 优势天敌
下载PDF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秀梅 郑旭 +7 位作者 郭井菲 王立达 罗宝君 王连霞 李青超 刘洋 韩业辉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4,共6页
玉米吐丝初期,通过人工接虫模拟不同密度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研究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收获时进行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初期每果穗接入1~40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玉米平均产量损失率在3.8%~28.5%;... 玉米吐丝初期,通过人工接虫模拟不同密度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研究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收获时进行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初期每果穗接入1~40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玉米平均产量损失率在3.8%~28.5%;接入1头成虫时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接入5头以上成虫时显著减产,平均产量损失率达12.3%~28.5%;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符合一次函数y=0.64 x+5.17(R^(2)=0.65,P<0.001);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为害玉米花丝,影响玉米授粉和结实,随着成虫数量增加,果穗的穗粒数和百粒重逐渐降低,产量损失逐渐增大。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对确定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成虫 玉米 花丝 产量损失
下载PDF
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吕昭智 李进步 +1 位作者 王中华 刘国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观察了北疆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生态习性、消长动态及危害规律,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北疆棉区危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棉花品种、土壤性质和田间管理灌溉方式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与危害存在着明显影响。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棉花 发生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