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capable of mediating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injured tissues 被引量:5
1
作者 Rong, Q.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1-1141,共1页
关键词 骨髓 间叶细胞 肝炎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脾单个核细胞增殖及IL-2产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华 孙航 +1 位作者 郭辉 刘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rALR对脾脏单个核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免疫调控作用和作用特点。方法:以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增殖状况:①不同剂量的rALR与5μg/ml ConA同时加入;②5μg/ml ConA预刺激脾脏单个核细胞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rALR对脾脏单个核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免疫调控作用和作用特点。方法:以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增殖状况:①不同剂量的rALR与5μg/ml ConA同时加入;②5μg/ml ConA预刺激脾脏单个核细胞10和32小时后,再加入30μg/ml rALR;③30μg/ml rALR预处理脾脏单个核细胞至30小时,再加5μg/ml ConA刺激。以环孢霉素A作为阳性对照,以转空质粒的酵母表达上清提取物作为阴性对照。以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2分泌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的rALR与ConA同时加入时,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ConA对脾脏单个核细胞的促增殖作用。ConA预刺激脾脏单个核细胞10、32小时后,再给予30μg/ml rALR仍可明显抑制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但用30μg/ml rALR预处理脾脏单个核细胞至30小时,并不影响脾脏单个核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能力。ConA+rALR(30μg/ml)组的IL-2分泌在24小时明显低于ConA组。结论:rALR对ConA活化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未活化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则无明显影响,提示未经抗原激活的免疫细胞可能不表达ALR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脾脏单个核细胞 增殖 IL-2产生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DNA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太永日 朴红心 +2 位作者 尹明实 韩学吉 崔鹤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237-2239,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束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检测对持续性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96周,选择完全应答的80例病人,检测PBMC中HBV DNA,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血清HBV DNA...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束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检测对持续性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96周,选择完全应答的80例病人,检测PBMC中HBV DNA,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血清HBV DNA监测。结果治疗结束时,有68例患者的PBMC HBV DNA为阳性,12例为阴性。在PBMC中HBV DNA阳性患者,停止治疗的6个月内所有患者的HBV DNA复发。而PBMC HBV DNA阴性者,随访至停药1年,12例中仅2例HBV DNA阳转,其余10例,随访至3.5年,血清中HBV DNA仍阴性。结论拉米夫定治疗结束时PBCMC中HBV DNA检测能预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DNA 拉米夫定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在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陆沭华 张彦明 +1 位作者 万长标 孙雨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对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悬液取代经典Coombs试验的外周血红细胞悬液,即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检测21例临床拟...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对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悬液取代经典Coombs试验的外周血红细胞悬液,即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检测21例临床拟诊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或全血细胞减少(IRP)症患者,并以20例明确诊断的血细胞减少患者作为对照。结果21例拟诊IRH/IRP患者中BMMNC—Coombs试验阳性14例,阳性率66.7%。对照组20例BMM—NC—Coombs试验均阴性。BMMNC—Coombs试验阳性患者经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均产生了显著疗效。结论BMMNC—Coombs试验对IRH/IR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简便可行,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 骨髓单个核细胞 抗人球蛋白试验
下载PDF
超抗原SEB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杀伤肿瘤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裴银辉 高辉 +1 位作者 张晨光 马立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瘤活性的影响,寻找适用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富集PBMC,分别用10-12,10-11,10-10,10-9g/L浓度的SEB作用于PBMC,12,24,36,48 h后测定PBMC对K562... 目的通过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瘤活性的影响,寻找适用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富集PBMC,分别用10-12,10-11,10-10,10-9g/L浓度的SEB作用于PBMC,12,24,36,48 h后测定PBMC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SEB处理PBMC 12 h后杀瘤活性增强,至24 h杀瘤活性最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PBMC的杀瘤活性随SEB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超抗原SEB在体外能够增强PBMC的杀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 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杀瘤效应
下载PDF
雷公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一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学标 王娜 曾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量的NF-κB活化,但SLE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经雷公藤处理后,活动期SLE患者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非活动期SLE患者相当(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SLE的发病机制复杂,雷公藤可能仅在某些环节抑制了NF-κB的表达,在SLE治疗中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雷公藤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五指山小型猪的繁育和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龙川 高景波 +5 位作者 唐雨婷 杜敏杰 石宁宁 冯冲 鲁琳 潘登科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总结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五指山小型猪的繁育和鉴定。方法统计GTKO五指山小型猪的繁育结果及窝产仔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GTKO五指山小型猪GGTA1基因敲除类型进行鉴定;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 目的总结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五指山小型猪的繁育和鉴定。方法统计GTKO五指山小型猪的繁育结果及窝产仔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GTKO五指山小型猪GGTA1基因敲除类型进行鉴定;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对人、野生型五指山小型猪、GTKO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α-1,3-半乳糖(αGal)表型进行检测;比较GTKO五指山小型猪与野生型五指山小型猪血常规指标的差异。结果 GGTA1基因型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GGTA1-/-猪的PBMC流式检测无荧光表达,与基因型鉴定结果一致;GTKO五指山小型猪雌性猪初产窝产仔数为(6.8±1.8)只,经产窝产仔数为(8.3±2.2)只;血常规检测的各项指标与野生型五指山小型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连续2代GTKO五指山小型猪遗传稳定,繁殖力正常。GTKO五指山小型猪可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可靠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半乳糖基转移酶 基因敲除 五指山小型猪 繁殖性能 α-1 3-半乳糖表型 外周血单核细胞
下载PDF
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CSF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金世柱 韩明子 王新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39-64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CSF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迁移的作用。方法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入同种异体的CCl4-AAF造成肝损伤的小鼠体内,移植2周后取肝组织,通... 目的比较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CSF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迁移的作用。方法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入同种异体的CCl4-AAF造成肝损伤的小鼠体内,移植2周后取肝组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结果两组鼠的肝小叶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在20倍镜下实验组每张切片平均为(75.76±70.00)个,对照组平均(79.84±80.98)个(P>0.05)。结论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CSF在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作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PBMC组蛋白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粲 李一君 +2 位作者 蔺怡 吴碧琛 周智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该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组蛋白修饰情况。方法收集12例T2DM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采用H3K4/H3K9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提取组蛋白和检测H3K4/H3K9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2DM患者的PBM... 目的该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组蛋白修饰情况。方法收集12例T2DM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采用H3K4/H3K9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提取组蛋白和检测H3K4/H3K9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2DM患者的PBMC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的PBMC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升高。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T2DM患者组PBMC的SET1、SUV39H1、SUV39H2、KDM3A、KDM5B和LSD1基因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3.06、0.46、0.48、0.43、3.07和0.35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PBMC组蛋白甲基化呈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组蛋白甲基化
下载PDF
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MCP-1表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宝奇 高觉民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MCP-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27例前颞叶切除的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患者,术中脑电生理技术监测棘波定位致痫灶和对照组织,分别标记后行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检测MCP-1表达,配对t检... 目的探讨MCP-1在难治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27例前颞叶切除的海马硬化型颞叶癫痫患者,术中脑电生理技术监测棘波定位致痫灶和对照组织,分别标记后行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检测MCP-1表达,配对t检验比较;测入院时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并与8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难治性颞叶癫痫致痫灶组织中MCP-1表达较对照组织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阳性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有MCP-1高表达,并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单核细胞 难治性癫痫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林 杨达宽 张戈 《医学综述》 2009年第8期1149-1152,共4页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是指骨髓中的细胞核为单个的细胞总称,是含有多种细胞成分的混合细胞群。目前的研究表明,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使心肌梗死瘢痕区血管和心肌再生,改善缺血心肌血供,改善心脏功能。本文就BM...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是指骨髓中的细胞核为单个的细胞总称,是含有多种细胞成分的混合细胞群。目前的研究表明,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使心肌梗死瘢痕区血管和心肌再生,改善缺血心肌血供,改善心脏功能。本文就BM—MNCs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分析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小敏 李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表达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1~2013—07住院患者75例,包括脓毒血症患者47例,其中重度感...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表达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1~2013—07住院患者75例,包括脓毒血症患者47例,其中重度感染患者25例设为观察1组、中度感染患者22例设为观察2组;非感染炎症患者10例,设为观察3组;其他疾病患者18例,设为观察4组;以及本院健康体检者21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CD14,同步定量检测各组的PCT、CRP、WBC指标,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间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比较。结果:观察1、2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2组间除WBC外其他各项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4组与1、2组比较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观察1、2组内HLA-DR/CD14与PCT、CRP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WBC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HLA—DR/CDl4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HLA~DR/CDl4和PCT、CRP、WBC,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评估、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核细胞 HLA—DR CD14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与中医分型探讨
13
作者 张励 魏艾红 +3 位作者 王伟 黄世林 杨英选 康洁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筑巢式RT-PCR方法,扩增30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痰结型患者BCR/ABL基因阳...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筑巢式RT-PCR方法,扩增30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与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型与瘀血痰结型患者BCR/ABL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毒热炽盛型(P<0.01),经过治疗后,瘀血痰结型BCR/ABL基因阳性率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90%以上的CML患者都具有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该融合基因是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其表达与变化为指导CML中医辨证诊治提供了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慢性 遗传学辨证分型 融合基因
下载PDF
SLE患者PBMCs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4
作者 张洁 李冬芹 +2 位作者 尹光文 李付广 代永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7期20-21,共2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统斑狼疮(SLE)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和Foxp3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提取总RNA,利用SYBRGreenⅠ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为内... 目的检测系统性统斑狼疮(SLE)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和Foxp3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提取总RNA,利用SYBRGreenⅠ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为内对照基因,检测PBMCs中T-bet、GATA3和Foxp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PBMCs中T-bet、GATA3、Foxp3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高于稳定期。结论SLE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T-bet、GATA3和Foxp3表达降低;三者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转录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BET基因 GATA3基因 FOXP3基因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PGEs蛋白表达
15
作者 刘虹 彭佑铭 +3 位作者 刘伏友 王海涛 刘映红 段绍斌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0期537-539,555,共4页
目的 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采用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PPAR -γ激动剂(Troglitazone和Rosiglitazone)干预 ,探讨HCY和PPAR -γ与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 (mPGEs)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正常志愿者静脉血分离PBMC... 目的 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采用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PPAR -γ激动剂(Troglitazone和Rosiglitazone)干预 ,探讨HCY和PPAR -γ与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 (mPGEs)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正常志愿者静脉血分离PBMC并培养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及PPAR -γ激动剂培养 2 4小时 ,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 ,采用ELISA测定mPGEs的水平。结果 HCY实验组mPGEs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mPGEs水平随HCY剂量升高而升高 ,呈剂量依赖性 (P <0 .0 5 )。PPAR -γ激动剂对HCY10 0 μmol/L引起mPGEs水平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1)。 结论 HCY促进PBMCmPGEs蛋白表达增加 ;PPAR -γ激动剂对HCY引起mPGEs水平升高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氯酸(HCY)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γ激动 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
下载PDF
脐带血有核细胞不同提取和保存方法的比较
16
作者 李康智 秦胜花 +1 位作者 乔伟 冯乐平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06-60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脐带血有核细胞(CBNC)的提取和保存方法探讨,为脐带血有核细胞分离、储存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种方法(Ficoll-Paque分离液法、1%甲基纤维素法、红细胞裂解法)分离CBNC,并应用不同储存液在不同时间对细胞进行冷冻... 目的:通过对脐带血有核细胞(CBNC)的提取和保存方法探讨,为脐带血有核细胞分离、储存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种方法(Ficoll-Paque分离液法、1%甲基纤维素法、红细胞裂解法)分离CBNC,并应用不同储存液在不同时间对细胞进行冷冻和复苏培养。结果:红细胞裂解液法分离所获得的有核细胞数分别是Ficoll-Paque分离液方法的2.9倍(P<0.05)和1%甲基纤维素分离方法的10倍(P<0.01);且红细胞裂解液法所得有核细胞种类(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明显增多;细胞集落形成率与前两种方法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H3-TdR掺入的细胞活力观察发现,在4℃和20℃条件下存放24h,不同温度下细胞活力没有明显改变。以人脐血血清+DMSO为保护液在液氮储存CBNC 1年,复苏后仍有很强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论:应用红细胞裂解液分离提取CBNC获得的细胞数量和种类优于其他两种方法。CBNC冻存时适当加入人脐血清,复苏后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单核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冻存与复苏
下载PDF
红花多糖对人PBMC增殖活性及NK、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明瑶 阮殿清 +3 位作者 陈德欣 石学魁 梁颖 王亚贤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作用及对NK细胞、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常规分离PBMC,体外与不同浓度的SPS共同培养,用3H-TdR法检测PBMC的增殖活性;...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作用及对NK细胞、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常规分离PBMC,体外与不同浓度的SPS共同培养,用3H-TdR法检测PBMC的增殖活性;MTT法检测NK、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SPS对PBMC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促增殖作用呈现量效依赖性,以1.25mg.mL-1和0.625mg.mL-1剂量组促增殖作用明显(P<0.05);SPS对NK细胞与LAK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P<0.05)。结论:SPS可促进PBMC的增殖,增强NK细胞、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多糖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增殖 NK细胞 LAK细胞
下载PDF
IBDV感染对SPF鸡腔上囊与外周血单核细胞TLR3/4/15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新风 王丽琼 +4 位作者 李焕荣 阮文科 崔德凤 王宁 刘凤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6,共5页
通过点眼将IBDV感染4周龄SPF鸡,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PF鸡腔上囊单核细胞(BBMC)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感染后不同阶段TLR3/4/15mRNA表达动态变化,探讨IBDV感染对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感染后1dBBMC中TLR3、15的mRNA表达... 通过点眼将IBDV感染4周龄SPF鸡,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PF鸡腔上囊单核细胞(BBMC)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感染后不同阶段TLR3/4/15mRNA表达动态变化,探讨IBDV感染对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感染后1dBBMC中TLR3、15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感染后5dTLR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15dTLR3/4/15的mRNA表达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PBMC中,感染后1dTLR3、4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LR1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感染后5d和15d,TLR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IBDV感染早期上调了腔上囊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TLR3/4/15的mRNA表达水平,增强了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毒 腔上囊单核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外周单个核细胞感染对慢性丙肝患者的意义
19
作者 石国梁 江河清 《中原医刊》 2007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 血清HCV RNA阳性41例,PBMC中HCV RNA阳性36例(... 目的 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 血清HCV RNA阳性41例,PBMC中HCV RNA阳性36例(Х^2=23.835,P=0.000〈0.05);但其中3例血清阴性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结论 PBMC可能是肝外HCV贮存和复制的另一场所,PBMC中HCV RNA存在不完全依赖于血清HCV 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单个核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分化为不同阶段红系祖细胞的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明 习佳飞 +8 位作者 曲洺逸 王静雪 刘一鸣 陈琳 谢小燕 李艳华 南雪 岳文 裴雪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3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不同阶段红系祖细胞的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用0.5%甲基纤维素沉降脐带血红细胞及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单个核细胞,在含EPO、SCF、IGF-1等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诱...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不同阶段红系祖细胞的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用0.5%甲基纤维素沉降脐带血红细胞及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单个核细胞,在含EPO、SCF、IGF-1等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诱导其定向分化为红系祖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存活率、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并检测不同阶段细胞红系特异性表面标志CD71和CD235a的表达。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逐渐增多,14 d细胞可扩增140倍左右,收集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可见大量红系祖细胞,诱导后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强,形成的克隆大部分为红系集落。诱导过程中,14 d前CD71、CD235a的表达逐渐增高。按细胞表面标志表达的不同可将诱导的细胞分为4群,分别对应红系祖细胞的不同阶段;随着诱导天数的增加,各时间点细胞对应的早期红系祖细胞群(P2、P3)比例逐渐下降,中晚期红系祖细胞群(P4、P5)的比例逐渐上升。结论:无血清培养基添加细胞因子组合的红系诱导培养体系可较好地诱导扩增红系祖细胞,流式分选可获得相对均一而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红系祖细胞群体。获得了红系祖细胞体外分化的动力学数据,为今后进一步优化红系诱导分化体系获得均一的红系祖细胞奠定了基础,并对未来利用干细胞制备均一的红系祖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红系祖细胞 单个核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