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鳢(Channa argus)源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移斌 宋怿 +3 位作者 杨秋红 刘永涛 杨先乐 艾晓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对患病乌鳢(Channa argu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乌鳢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江西南昌某养殖场发病的乌鳢肝、肾、脾和溃烂肌肉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JX15,对JX15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对JX15株... 对患病乌鳢(Channa argu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乌鳢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江西南昌某养殖场发病的乌鳢肝、肾、脾和溃烂肌肉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JX15,对JX15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对JX15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理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与gyr B[DNA促旋酶(gyrase)B亚基]基因序列分析表明,JX15株被鉴定为摩氏摩根菌。病理学和致病性试验显示,病鱼肝、肾、脾及溃烂皮肤肌肉等组织器官具有典型病理变化,人工感染的乌鳢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且从发病乌鳢体内分离到与菌株JX15一致的菌株,可以断定菌株JX15是本次乌鳢发病的病原菌,其LD_(50)为3.4×10~5cfu·g^(-1)。JX15株对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及头孢噻肟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氯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及青霉素等11种药物耐药。本研究证明了江西南昌某养殖场的乌鳢溃烂病是由摩氏摩根菌感染所引起的,可选用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新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6种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Channa argus) 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下载PDF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孔蕾 朱凝瑜 +2 位作者 贝亦江 丁雪燕 陈健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2-727,共6页
从3只患有头面部疖疮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肝脏、肾脏、头面部病灶干酪样组织,分离得到12株细菌。综合菌落形态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与生化特性分析方法,所有分离株均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稚鳖和小鼠感染试... 从3只患有头面部疖疮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肝脏、肾脏、头面部病灶干酪样组织,分离得到12株细菌。综合菌落形态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与生化特性分析方法,所有分离株均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稚鳖和小鼠感染试验提示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7.24。同时采用常规琼脂扩散(K-B)法进行8类14种常用药物的抗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林可酰胺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中的8种药物耐药,对氨曲南、氟苯尼考、头孢哌酮则较为敏感。本研究为中华鳖以头面部疖疮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摩氏摩根菌病的首例报道,旨在为该病的确诊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摩氏摩根菌 鉴定 致病力 耐药性
下载PDF
Morganella morganii as a Causative Agent of Disease in 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被引量:3
3
作者 Li WANG Yong WEI Yanqing HUANG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3年第3期197-201,共5页
Morganella morganii strain 602-1 was isolated from a sick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The strain 602-1 was identified through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16S rDNA gene amplifi... Morganella morganii strain 602-1 was isolated from a sick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The strain 602-1 was identified through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16S rDNA gene amplification and analyses. Pathogenicity was proven by experimental animal infec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plified 16S rDNA sequence of strain 602-1 was 1455 bp, and showed 99% identity with M. morganii. In the host infection experiment, the mortality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s was about 70%. Pathological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spleen, heart, liver, kidney and intestine. This study will help the prevention, understanding and cure for M. morganii infections in amphib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ganella morganii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下载PDF
摩根摩根菌引起口底多间隙感染及纵隔脓肿一例
4
作者 黄云帆 张志坚 +1 位作者 彭礼波 陈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94-1796,共3页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随着诊治水平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本病已极其罕见。但如果诊治不及时,病情及并发症发展快速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一例由摩根摩根菌引...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随着诊治水平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本病已极其罕见。但如果诊治不及时,病情及并发症发展快速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一例由摩根摩根菌引起的口底多间隙感染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根摩根菌 口底多间隙感染 纵隔脓肿
下载PDF
华南虎子宫内膜炎摩氏摩根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依凡 马敬华 +4 位作者 白思琦 翟祎梦 刘建勋 宋厚辉 杨永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对杭州野生动物世界1例成年雌性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子宫内膜炎病例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无菌采集患虎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系统的生化鉴定以及... 【目的】对杭州野生动物世界1例成年雌性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子宫内膜炎病例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无菌采集患虎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系统的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采用小鼠腹腔接种模型检测临床分离株致病性,并通过药敏纸片扩散法K-B鉴定该菌对50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筛选的敏感药物联合对症治疗,持续观察疾病是否复发及其产仔情况。【结果】从患虎子宫分泌物中获得1株革兰阴性短棒状杆菌;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系统革兰阴性卡鉴定结果显示,该临床分离株为摩氏摩根菌,菌株可发酵葡萄糖,分解甘露糖、D-葡萄糖,且尿素酶、磷酸酶、鸟氨酸脱羧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反应呈阳性;序列比对分析发现,16S rDNA序列与摩氏摩根菌的相似性最高,达99%以上,进一步表明该菌为摩氏摩根菌,并命名为HNH2019;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多重耐药,对多黏菌素B、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麦迪霉素、四环素、头孢哌酮等33种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西丁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妥布霉素、洛美沙星、依诺沙星和氟苯尼考等11种药物敏感;小鼠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腹腔接种ICR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107.5 CFU;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后,该虎痊愈且连续3年未复发,截至2022年9月,该母虎已经多次怀孕并合计生产了5仔。【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到1株华南虎源多重耐药致病性摩氏摩根菌,经筛选的敏感药物治疗,该虎子宫内膜炎痊愈未复发,研究结果为同类疫病防治提供了病例参考和数据支持,提示应重视摩氏摩根菌对动物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摩氏摩根菌 子宫内膜炎 耐药
下载PDF
鳄蜥源葡萄牙柠檬酸杆菌和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6
作者 吕美 郭怡德 +5 位作者 陈耀还 罗文贤 曾晓晨 江海英 陈金平 靖元孝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3-392,共10页
为确定2021年7月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娄管理站患病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从鳄蜥尸体肺和肝中分别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 为确定2021年7月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娄管理站患病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从鳄蜥尸体肺和肝中分别分离得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分析,确定肺中的分离菌株BL1682F为葡萄牙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portucalensis),肝中的分离菌株BL1682G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BL1682F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呋辛、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磺胺甲唑、氨曲南和四环素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分离菌株BL1682G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磺胺甲唑和氨曲南敏感,对头孢呋辛和四环素耐药。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鉴定分离菌株BL1682F为新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T),与标准菌株ST-4和ST-267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可为鳄蜥疾病的预防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蜥 葡萄牙柠檬酸杆菌 摩氏摩根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鸭源奇异变形杆菌和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NDM耐药基因检测及中药体外抑菌试验
7
作者 石玉节 柴贝贝 张彦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目的]确定引起广东省某鸭场鸭群发病的细菌性病原,调查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NDM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筛选出针对分离菌株具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方法]采集发病鸭只的肝脏、脾脏等病料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16S r... [目的]确定引起广东省某鸭场鸭群发病的细菌性病原,调查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NDM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筛选出针对分离菌株具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方法]采集发病鸭只的肝脏、脾脏等病料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16S rDNA序列PCR扩增及测序比对方法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10种NDM耐药基因在分离菌株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14种单味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经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从发病鸭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奇异变形杆菌(SK1株)和1株摩氏摩根菌(SK2株)。SK1株和SK2株均对新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敏感,对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耐药。SK1株10种NDM耐药基因均未检出,SK2株携带blaNDM-1基因,其他9种NDM耐药基因未检出。博落回对SK1株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06 mg/mL;连翘对SK2株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06 mg/mL。[结论]引起该鸭场鸭群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摩氏摩根菌,可使用新霉素、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中药博落回、连翘对患病鸭只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鉴定 NDM耐药基因 奇异变形杆菌 摩氏摩根菌 中药 体外抑菌作用
下载PDF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d-伪麻黄碱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世建 石贵阳 +2 位作者 卢燕 张梁 蔡宇杰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16,共4页
初步探讨了一种微生物转化生产d 伪麻黄碱的新方法.通过TLC和HPLC分析,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可专一性转化前体物质1 苯基 2 甲氨基丙酮(1 phenyl 2 methylamino propanone,简称MAK)生成d 伪麻黄碱的菌株MorganellamorganiiJ 8... 初步探讨了一种微生物转化生产d 伪麻黄碱的新方法.通过TLC和HPLC分析,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可专一性转化前体物质1 苯基 2 甲氨基丙酮(1 phenyl 2 methylamino propanone,简称MAK)生成d 伪麻黄碱的菌株MorganellamorganiiJ 8.通过对转化条件的研究,发现最适起始转化pH为7.5,最适转化温度为40℃.在合适的转化条件下,经过24h能将1000mg/L的MAK转化为852.4mg/L的d 伪麻黄碱,相应的摩尔转化率为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法 d-伪麻黄碱 morganella morganii 生产方法 药用
下载PDF
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娜娜 刘万建 +2 位作者 耿伟光 黄倢 史成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29-732,共4页
为鉴定2009年山东某养殖场锦鲤病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编号为A400502的分离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大小为0.5μm~0.7μm×1.0μm~1.5μm。其生化特征为鸟氨酸脱羧... 为鉴定2009年山东某养殖场锦鲤病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编号为A400502的分离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大小为0.5μm~0.7μm×1.0μm~1.5μm。其生化特征为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酚红反应阳性,赖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比对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菌与登录号为EF455493的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26种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复达欣、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摩氏摩根氏菌 16S RDNA 鉴定 药物敏感
下载PDF
黄喉拟水龟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黎小正 韦信贤 +2 位作者 童桂香 吴祥庆 庞燕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8-363,共6页
从广西某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Cantor)养殖场发病的黄喉拟水龟的肝、肺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HX081027),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摩氏摩根菌一致,表现为革兰氏... 从广西某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Cantor)养殖场发病的黄喉拟水龟的肝、肺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HX081027),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摩氏摩根菌一致,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荚膜及芽孢,葡萄糖产酸产气,接触酶、脲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氧化酶、脂酶、DNA酶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甲基红阳性,VP反应阴性,MR阳性等特征。采用扩增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该菌的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506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858185)。以该菌16S 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菌HX081027与摩氏摩根菌属内相关菌株的同源性在98.8%~99.6%,且在系统发育树上与来源于鱼类的M.morganiiJCM1672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将其确定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摩氏摩根菌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黄喉拟水龟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兰云 胡秀彩 +3 位作者 吕爱军 沈晓静 朱爱华 冯照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3-1178,共6页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俗称石龟、石金钱龟、黄板龟等,为龟科拟水龟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福建以及越南、日本等。黄喉拟水龟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细菌性病原感染是黄喉...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俗称石龟、石金钱龟、黄板龟等,为龟科拟水龟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福建以及越南、日本等。黄喉拟水龟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细菌性病原感染是黄喉拟水龟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目前已报道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1]、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2]、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摩氏摩根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尚彪 罗廷荣 吴文德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从眼镜蛇、榕蛇、水律蛇和广蛇的口腔溃烂处以及肝、肺分离到两种细菌 ,经致病性试验 ,证实这两种细菌都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 ,8株被鉴定为变形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 ,6株被定为摩根氏菌属的摩根氏菌。药敏试验结果... 从眼镜蛇、榕蛇、水律蛇和广蛇的口腔溃烂处以及肝、肺分离到两种细菌 ,经致病性试验 ,证实这两种细菌都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 ,8株被鉴定为变形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 ,6株被定为摩根氏菌属的摩根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均对菌必治、呋喃妥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采取以菌必治为主 ,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 ,总的治愈率达 70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炎 病原菌 变形杆菌 摩根氏菌 药敏试验 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
下载PDF
临床分离91株摩氏摩根菌的药敏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晓波 吕晓菊 +5 位作者 母丽媛 陈慧莉 陈文昭 过孝静 陶传敏 陈知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摩根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到2005年6月临床分离的91株摩氏摩根菌的来源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种临床标本中均可分离到摩根菌,其中较多来自痰液(37.4%)及分泌物标本(2... 目的探讨摩根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到2005年6月临床分离的91株摩氏摩根菌的来源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种临床标本中均可分离到摩根菌,其中较多来自痰液(37.4%)及分泌物标本(27.5%)。住院及门诊患者均可发生摩根菌感染,以老年科(15株,16.5%)、骨科(11株,12.1%)居多。所有摩氏摩根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均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77.8%)、头孢呋肟(87.2%)及复方磺胺甲唑(72.2%)耐药率也较高,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好,敏感率分别为92.2%、85.7%、83.5%和94.5%。此外随年份增长摩根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无下降的趋势。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不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等可作为临床治疗摩根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氏摩根菌 药物敏感性 耐药
下载PDF
袋鼠摩根氏菌生物特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耘 李伟杰 +3 位作者 杜昕波 陈敏 康凯 陈永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研究利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 rRNA序列分析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3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均为摩根氏菌,对昆明小鼠有强... 本研究利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 rRNA序列分析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3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均为摩根氏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3株袋鼠摩根氏菌16S rRNA序列与LMG7874模式株同源性均为99.8%,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根氏菌 Biolog快速鉴定系统 16S RRNA 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棘胸蛙白内障病原鉴定及病理组织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子明 金晶 +4 位作者 胡则辉 戴庆敏 李巧玲 施倩 吕耀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11-1818,共8页
为了确定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白内障病的病原,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患病棘胸蛙分离出2种致病菌Mm1和Mm2,将其大腿肌肉注射感染健康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蛙相似症状... 为了确定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白内障病的病原,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患病棘胸蛙分离出2种致病菌Mm1和Mm2,将其大腿肌肉注射感染健康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蛙相似症状。通过理化特性与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菌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其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产生抗药性。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感染可引起棘胸蛙白内障病,发病棘胸蛙的晶状体、肝、肠和肾损伤严重,出现组织溶解、核溶解等现象,且在肠部出现包涵体。本研究发现摩氏摩根菌可感染棘胸蛙,导致棘胸蛙白内障病,并初步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白内障病 摩氏摩根菌 组织病理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摩根摩根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施德仕 蒯守刚 +2 位作者 邵海枫 王卫萍 张晓文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分析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3株摩根摩根菌(M1、M2和M3)的耐药机制和传播方式。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分析菌株的分子流... 目的分析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3株摩根摩根菌(M1、M2和M3)的耐药机制和传播方式。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特异性PCR扩增检测细菌编码β-内酰胺酶的基因;接合试验和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耐药基因可传递性和耐药质粒的同源性;耐药基因两边序列测序分析耐药基因的遗传背景;提取外膜蛋白电泳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改变。结果 3株分离菌和对应的接合子均扩增出介导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2型基因,其中M1和M2为相同克隆株;质粒接合试验成功传递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KPC-2基因被携带在酶切后片段完全不同的3个质粒上,耐药基因的遗传背景却相同;3株菌均缺失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 000的外膜蛋白而出现36 000的外膜蛋白。结论 3株菌来自2种克隆株,均携带KPC-2基因。该基因由3个不同的质粒携带,同一可移动序列可能介导了KPC-2基因在3株细菌的不同质粒上转移。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及外膜蛋白缺失可能共同导致了所分离的摩根摩根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根摩根菌 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娴 凌保东 +2 位作者 谢勇恩 周岐新 雷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65-668,685,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 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 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 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 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和酶抑制实验;ESBL s表型鉴定;Am pC酶的检测;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以摩氏摩根菌3-87质粒DNA为模板扩增blaSHV、blaTEM和blaCTX-M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mpC结构基因;ampC结构基因扩增产物的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摩氏摩根菌3-87对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2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敏感。产酶活性为3727.5U的β-内酰胺酶。产生的pI7.3、8.2及9.6的三种β-内酰胺酶分别能被氯唑西林、克拉维酸、EDTA部分抑制。β-内酰胺酶表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菌株产ESBL s、Am 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三种β-内酰胺酶。blaCTX-M基因引物扩增出阳性扩增条带。ampC结构基因引物扩增阳性扩增带,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摩氏摩根菌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结论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呈多重耐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是产生了ESBL s、Am 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氏摩根菌 Β-内酰胺酶 ESBLS AMPC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黑格尔七彩神仙鱼摩氏摩根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磊 孙培英 +4 位作者 陈再忠 罗小溪 高建忠 李仲璞 韩灵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72-1777,共6页
【目的】对患病七彩神仙鱼进行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七彩神仙鱼养殖过程中摩氏摩根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科学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鱼体表分离病原菌,然后对其进行形态观... 【目的】对患病七彩神仙鱼进行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七彩神仙鱼养殖过程中摩氏摩根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科学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鱼体表分离病原菌,然后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鱼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DS2015),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摩氏摩根菌的相似度达100%。菌株DS2015的16S rDNA序列1208 bp(GenBank收录号KR866070),由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菌株DS2015与摩氏摩根菌聚为一簇,Bootstrap检验值为99;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结果也显示,菌株DS2015最具可能性为摩氏摩根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S2015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氯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米诺环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G、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和呋喃唑酮等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结论】摩氏摩根菌可引起七彩神仙鱼身体发黑、皮肤大量分泌黏液及鳍条溃烂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生产中可选用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氯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彩神仙鱼 摩根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以“广谱耐药”的摩氏摩根菌为模式菌株的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忆霜 郝雪秦 +4 位作者 关艳 郑旭东 慕福芹 孙红敏 肖春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目的通过以"超广谱"、高水平耐药的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KL-225为模式生物建立筛选模型。方法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头孢吡肟、链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交沙霉素、杆菌肽、黏菌素、利福平、磺胺嘧啶等... 目的通过以"超广谱"、高水平耐药的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KL-225为模式生物建立筛选模型。方法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头孢吡肟、链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交沙霉素、杆菌肽、黏菌素、利福平、磺胺嘧啶等,以此作为耐药菌的耐药筛选指标,从养殖池塘水体和病死的鲍鱼体的菌群中筛选能够耐受上述药物的新型摩氏摩根菌。结果筛选到广谱耐药摩氏摩根菌,构建细胞水平的新型抗菌药物筛选模型,对本所重点实验室化合物库进行初筛及复筛得到阳性化合物H1,其对广谱耐药摩氏摩根菌KL-225和摩氏摩根标准菌的MIC值都是1.59μg/m L,检测了H1的抗菌谱尤其是阴性耐药抗菌谱,考察了H1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通过以"广谱耐药"的摩氏摩根菌为模式菌株建立的筛选模型可用于抗耐药菌药物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耐药 摩氏摩根菌 筛选模型 筛选
下载PDF
一起穿山甲疫情的病原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立 闫鼎羽 +7 位作者 李军 马春霞 陈泽祥 梁文汇 阙腾程 曾鹏 李宝财 杨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为了查明一起人工养殖穿山甲疫情的致病原因,应用病毒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方法对2只前后病死穿山甲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PCR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肺组织中检测到流感病毒、副黏病毒和腺病毒核酸。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从2只病死穿山甲肺中... 为了查明一起人工养殖穿山甲疫情的致病原因,应用病毒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方法对2只前后病死穿山甲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PCR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肺组织中检测到流感病毒、副黏病毒和腺病毒核酸。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从2只病死穿山甲肺中各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细菌的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2株分离菌株均为摩氏摩根菌。小鼠的致病试验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对新霉素、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摩氏摩根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