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melanin content among white,light-green,dark-green,and purple morphs of sea cucumber,Apostichopus japonicus 被引量:3
1
作者 XING Lili SUN Lina +4 位作者 LIU Shilin LI Xiaoni MIAO Ting ZHANG Libin YANG Hongshe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45-51,共7页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marine species in China. Among the differently colored varieties sold in China, white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have the greatest appeal to c...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marine species in China. Among the differently colored varieties sold in China, white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have the greatest appeal to consumers. Identification of the pigment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olor morphs of sea cucumber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cultivability of desirable color morphs. In this study,sea cucumber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body color: white, light green, dark green, and purple. The pigment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in the four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gment conten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white,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and there were fewer types of pigments in white sea cucumber than in the other color morphs. The only pigments detected in white sea cucumbers were guanine and pteroic acid.Guanine and pteroic acid are structural colors, and they were also detected in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Every pigment detected, except for pteroic acid, was present a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purple morphs than in the other color morphs. The biological color pigments melanin, astaxanthin, β-carotene, and lutein were detected in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While progesterone and lycopene,which are also biological color pigments, were not detected in any of the color morphs. Melanin was the major pigment contributing to body color, and it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deepening color of the sea cucumber bod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es revealed that white sea cucumbers had the fewest epidermal melanocytes in the body wall, and their melanocytes contained fewer melanosomes as well as non-pigmented pre-melanosomes. Sea cucumbers with deeper body colors contained more melanin granules. In the body wall of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melanin granules were secreted out of the cel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ain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differences in coloration among white, light-green, darkgreen, and purple sea cucumbers, and als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body color in sea cucumber, A. japon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stichopus japonicas pigment composition color morphs melanin pigment content
下载PDF
紫外线(UV-B)辐射对不同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2 位作者 张廷伟 钱秀娟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6-1630,共5页
为了明确紫外线(UV-B)辐射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种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初生若蚜经过40 W UV-B波段紫外线每日照射30 min,在3种温度梯度(16℃、20℃、24℃)和2种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5号&qu... 为了明确紫外线(UV-B)辐射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2种不同色型豌豆蚜的初生若蚜经过40 W UV-B波段紫外线每日照射30 min,在3种温度梯度(16℃、20℃、24℃)和2种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5号"条件下,在人工气候箱中单头饲养,测定各个处理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在"甘农3号"上,16℃时,在UV-B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和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20℃时,UV-B辐射下红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体质量差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24℃时,UV-B辐射下绿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在"甘农5号"上,在16℃时,UV-B辐射下红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在20℃和24℃时,UV-B辐射绿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P<0.05),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也显著减少(P<0.05)。由此可知,UV-B辐射对豌豆蚜的影响与温度和苜蓿品种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UV-B)辐射 豌豆蚜 色型 温度 苜蓿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 被引量:19
3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1 位作者 吕宁 刘长仲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99,共9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在12~32℃ 6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显示:2种色型豌豆蚜在32℃时,不能发育至成虫.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在12~20℃时均随着温度的... 为了明确温度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在12~32℃ 6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显示:2种色型豌豆蚜在32℃时,不能发育至成虫.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在12~20℃时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升高,在16 和20℃,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高于绿色型(P〈0.05).在24℃时,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16和20℃ 时同色型(P〈0.05),而绿色型豌豆蚜显著高于12~20℃时同色型,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绿色型(P〈0.05).到28℃时,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均显著低于12~20℃时同色型.在12~24℃条件下,2种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与绿色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28℃,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绿色型豌豆蚜(P〈0.05).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适应性较强,而绿色型豌豆蚜更适合较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色型 豌豆蚜 种群参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IFS的二维真彩分形变形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莹 蒋大为 +1 位作者 危才华 张正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86,195,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迭代函数系统(IFS)所描述的二维真彩分形变形的新方法。首先建立二维真彩IFS分形模型,然后通过仿射变换的对应、规范化、匹配及插值实现了变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分形吸引子形状颜色过渡自然,这为分形的生成与动画提供了... 提出了一种由迭代函数系统(IFS)所描述的二维真彩分形变形的新方法。首先建立二维真彩IFS分形模型,然后通过仿射变换的对应、规范化、匹配及插值实现了变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分形吸引子形状颜色过渡自然,这为分形的生成与动画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迭代函数系统 变形 真彩 极值分解
下载PDF
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捕食偏好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的偏好性及对种群的控制作用,本文将异色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90头?皿?1、120头?皿?1、150头?皿?1,多异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42头?皿?1、60头?皿?1、78头?皿?1,分别... 为了明确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的偏好性及对种群的控制作用,本文将异色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90头?皿?1、120头?皿?1、150头?皿?1,多异瓢虫捕食豌豆蚜的总密度设置为42头?皿?1、60头?皿?1、78头?皿?1,分别进行了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选择捕食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2种色型豌豆蚜共存时,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红色型豌豆蚜在低密度(90头?皿?1)和中密度(120头?皿?1)时均不表现喜(偏)好性,而在高密度(150头?皿?1)时表现正喜(偏)好性,对绿色型豌豆蚜在各密度条件下均不表现喜(偏)好性;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转换效应因总猎物密度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即红色型豌豆蚜在低密度(90头?皿?1)时无转换行为,在中密度(120头?皿?1)和高密度(150头?皿?1)时均表现负转换效应,而绿色型豌豆蚜则在各个密度条件下均不表现转换效应。多异瓢虫雌成虫对2种色型豌豆蚜在各密度下均不表现明显的喜(偏)好性;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转换效应因总猎物密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在低密度(42头?皿?1)时对2种色型豌豆蚜均不表现转换效应,在中高密度(60头?皿?1和78头?皿?1)时,对2种色型豌豆蚜均表现为负转换效应。由此可知,多异瓢虫对2种色型豌豆蚜无明显的选择偏好;异色瓢虫在红绿色型种群数量较低时,对2种色型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作用,但当红色型和绿色型种群数量较高时,异色瓢虫对红色型豌豆蚜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可能影响2种色型豌豆蚜虫种群动态变化。说明优势天敌瓢虫是引起2种色型豌豆蚜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异色瓢虫 多异瓢虫 色型 功能反应 圆盘方程 捕食偏好 捕食量
下载PDF
不同紫外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2 位作者 张廷伟 钱秀娟 刘长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1-966,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W紫外辐射1,2,4,6,8,10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W紫外辐射1,2,4,6,8,10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最终获得各处理F2代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短时间辐射下(1,2h),在G3上红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但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无显著变化,绿色型则均无显著变化,在G5上2种体色型豌豆蚜F2代均无显著变化;长时间辐射处理下(10h),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均显著延缓,在同一苜蓿品种上,绿色型豌豆蚜延缓比例均大于红色型;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延缓比例在G5上均大于G3上。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可遗传的,在G3上,短时间紫外辐射能够促进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在G3和G5上,长时间紫外辐射均能抑制2种体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且绿色型比红色型敏感,表明紫外胁迫对豌豆蚜的影响与苜蓿品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色型 豌豆蚜 生物学特性 体重差 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
下载PDF
AFLP分析3个不同体色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伟斌 曾志南 +2 位作者 王德祥 刘波 柯才焕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6,共9页
通过AFLP技术对中国东南沿海的3个不同体色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6对引物组合从3个群体中扩增出3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例为49.5%,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片段为51~71条,平均6113条,每对... 通过AFLP技术对中国东南沿海的3个不同体色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6对引物组合从3个群体中扩增出3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例为49.5%,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片段为51~71条,平均6113条,每对引物组合多态位点检出率为39.4%-56.5%。正常群体、白色和灰色变异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1.4%、36.3%、3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1145、0.0887和0.0837。遗传多样性衡量指标表明,正常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量相对最大,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白色变异群体次之,而灰色变异群体最低,白色变异群体和灰色变异群体两者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P〉0.05),显示变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正常群体与白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0.0354)最大,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9652)。同时,遗传分化系数只(0.1362)和AMOVA方差分量百分比(10.68%)也表明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结构分化,说明对体色这一特定表型性状的人为定向选育对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养殖群体 体色变异种 AFLP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不同受害油松对油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丽丽 李镇宇 +2 位作者 李海林 韩瑞东 赵永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88,共6页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大,蛹重减轻,从而影响了油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取食受害25%和受害75%松针的幼虫的营养指数比较接近.同时深色型幼虫的营养指数较浅色型的高,死亡率较低,但在取食受害50%的松针后期,深色型幼虫的一些营养指数反而比浅色型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害油松 油松毛虫 色型 生长发育
下载PDF
4个苜蓿品种对两种体色豌豆蚜的抗生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武德功 杜军利 贺春贵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4,62,共7页
在抗蚜鉴定的基础上,在室内20℃条件下,选用4个抗蚜性不同的苜蓿品种,测定了不同苜蓿品种上两种体色豌豆蚜的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两种体色豌豆蚜在‘金皇后’上的发育历期、净生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差异显著(P<0.05),绿色豌豆蚜若... 在抗蚜鉴定的基础上,在室内20℃条件下,选用4个抗蚜性不同的苜蓿品种,测定了不同苜蓿品种上两种体色豌豆蚜的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两种体色豌豆蚜在‘金皇后’上的发育历期、净生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差异显著(P<0.05),绿色豌豆蚜若虫的发育历期长于红色型,而红色豌豆蚜的净生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大于绿色型;在‘甘农5号’上两种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加倍时间差异显著(P<0.05),绿色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高于红色型,种群加倍时间低于红色型。以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生性的指标,4个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性表现不同,其中‘金皇后’对绿色豌豆蚜的抗性较高,‘甘农5号’对红色豌豆蚜的抗性较高,‘猎人河’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性均较低,4个苜蓿品种对绿色豌豆蚜抗性的大小顺序为‘金皇后’>‘甘农5号’>‘甘农3号’>‘猎人河’,对红色豌豆蚜抗性大小依次为‘甘农5号’>‘甘农3号’>‘金皇后’>‘猎人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豌豆蚜 色型 内禀增长率 抗生性
下载PDF
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娟 梁金 贺春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5-340,共6页
在21~23℃,湿度50%~70%,光照时间14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生命表并用其参数测定评价了5个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结果表明,同一苜蓿品种和不同苜蓿品种之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都存在差异。以内禀增长率为抗性指标... 在21~23℃,湿度50%~70%,光照时间14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生命表并用其参数测定评价了5个苜蓿品种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结果表明,同一苜蓿品种和不同苜蓿品种之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的抗生性都存在差异。以内禀增长率为抗性指标,俄罗斯杂花苜蓿对绿色型豌豆蚜的抗性高于红色型;阿尔冈金对红色型豌豆蚜抗性高于绿色型;甘农5号对2种色型豌豆蚜均具有一定的抗性;不同苜蓿品种对红色型豌豆蚜抗性大小为:俄罗斯杂花苜蓿<陕北野生苜蓿<阿尔冈金=甘农3号<甘农5号;绿色型豌豆蚜抗性为:阿尔冈金<俄罗斯杂花苜蓿<陕北野生苜蓿=甘农3号<甘农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苜蓿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色型
下载PDF
栎黄枯叶蛾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永华 温冬梅 +3 位作者 阎雄飞 陆鹏飞 宗世祥 骆有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明确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不同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以便进行虫害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栎黄枯叶蛾2种色型幼虫的体色变化规律及其取食量、体质量、存... 【目的】明确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不同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以便进行虫害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栎黄枯叶蛾2种色型幼虫的体色变化规律及其取食量、体质量、存活率、消化系数、蛹质量、产卵量、孵化率等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栎黄枯叶蛾幼虫3龄前一直为黄色,4龄幼虫后出现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d内逐渐变为黄色,蜕皮进入7龄后全为黄色,直到化蛹羽化。白色型幼虫的取食量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黄色型幼虫的死亡率较低,耐饥饿能力较强。【结论】栎黄枯叶蛾幼虫具有白色和黄色2种色型,2种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存在差异,这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黄枯叶蛾 色型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2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小强 刘长仲 +1 位作者 祁发鹏 李毅恒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
以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后其F0及F1代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2种色型成蚜后,其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同色组对照... 以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后其F0及F1代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2种色型成蚜后,其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同色组对照(P<0.05),平均寿命表现为LC20处理后均显著短于同色组对照(P<0.05),而LC10和LC5处理后平均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LC20处理后红、绿色型成蚜的平均产蚜量(16.82和21.44头)和平均寿命(2.84 d,3.60 d)均达到最小值;LC20处理2种色型成蚜后,F1代若虫期与同色组对照差异不显著,而成虫寿命显著短于同色组对照(P<0.05),若蚜存活率均高于LC10处理,LC5处理后F1代红、绿色型豌豆蚜平均繁殖力均达到最大值81.95头和72.27头;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后Fi代2种色型成虫产蚜高峰期也存在差异,绿色型均集中在3~7 d,而红色型产蚜高峰期均晚于绿色型;除LC20处理后F1代绿色型豌豆蚜净增殖率(R0)(44.22),平均世代周期(T)(11.29)与同色组对照差异显著外,2种色型豌豆蚜的其余参数在LC20,LC10和LC5处理下均与同色组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2种色型成蚜后,对其F0代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且红色型较绿色型敏感,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高浓度较低浓度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亚致死效应 色型 豌豆蚜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548-4555,共8页
为探讨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的影响,于室内模拟光周期22L∶2D、16L∶8D、10L∶14D和4L∶20D四个水平,研究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光周期,在光周期22L∶2D时,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 为探讨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的影响,于室内模拟光周期22L∶2D、16L∶8D、10L∶14D和4L∶20D四个水平,研究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光周期,在光周期22L∶2D时,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若蚜存活率最高,繁殖力最强;其红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内禀增长率(r_m=0.3263)高于绿色型豌豆(r_m=0.2863)。光周期16L∶8D时,红色型豌豆蚜的若蚜存活率(72.22%)高于绿色型豌豆蚜(69.45%),而成蚜寿命(6.58d)较短;但绿色型豌豆蚜内禀增长率(r_m=0.2648)高于红色型豌豆蚜(r_m=0.2249),其种群繁殖力强。光周期10L∶14D时,红色型豌豆蚜与绿色型豌豆蚜相比,若蚜存活率(80.55%)高,内禀增长率(r_m=0.2490)高,种群增长力强,而绿色型豌豆蚜成蚜寿命(12.71d)较长。光周期4L∶20D时,两种色型豌豆蚜若蚜存活率最低,繁殖力最弱,成蚜寿命显著延长;红色型豌豆蚜若蚜存活率(64.67%)高于绿色型(35.50%),成蚜没有产生后代;绿色型豌豆蚜内禀增长率(r_m=-0.0366),其种群为负增长。综上,短光照条件(4L∶20D)延长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若蚜发育历期及成蚜寿命,降低了若蚜存活率、繁殖力及生命表各项参数;长光照条件(22L∶2D)缩短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若蚜发育历期及成蚜寿命,若蚜存活率高、繁殖力强;红色型豌豆蚜更适宜光周期10L∶14D,而绿色型豌豆蚜更适宜光周期16L∶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豌豆蚜 色型 种群 繁殖 生命表
下载PDF
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6-1483,共8页
为探讨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定了低(103μmol-m-2-s-1)、中(212μmol-m-2-s-1)和高(313μmol-m-2-s-1)3个光照强度,3个光周期(10L∶14D、16L∶8D和22L∶2D),测定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龄期、发育历期、体重差、... 为探讨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定了低(103μmol-m-2-s-1)、中(212μmol-m-2-s-1)和高(313μmol-m-2-s-1)3个光照强度,3个光周期(10L∶14D、16L∶8D和22L∶2D),测定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龄期、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L∶14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4龄期延长0.21 d(P<0.05),发育历期延长,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光周期16L∶8D时,红色型比绿色型豌豆蚜3龄期延长0.52 d(P<0.05),发育历期延长;光周期22L∶2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2龄期、4龄期延长0.12 d、0.22 d,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中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L∶14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体重差减轻6.76%,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减小14.63%,均为差异显著(P<0.05),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P>0.05);光周期16L∶8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1龄期、2龄期、4龄期延长0.23 d、0.60 d、0.33 d,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差减轻28.84%,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减小37.21%,均为差异显著(P<0.05);光周期22L∶2D时,红色型比绿色型豌豆蚜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增高12%(P<0.05)。高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L∶14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4龄期延长0.58 d(P<0.05);光周期16L∶8D时,绿色型比红色型豌豆蚜1龄期延长1.63 d(P<0.05);光周期22L∶2D时,红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延长,体重差和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照时间越长,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越好;光照强度越强,光周期越短,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显著迟缓。由此可见,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光照强度相关,且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对光周期的反应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光照强度 豌豆蚜 色型 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下2种色型豌豆蚜解毒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小强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5-681,共7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分别处理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后,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比活力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LC20、LC10和LC5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24 h...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分别处理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后,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比活力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LC20、LC10和LC5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24 h后,3种酶比活力均高于对照,且GSTs和MFO比活力均随亚致死剂量升高而增大,但AChE比活力表现为2种色型均在LC10处理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93 nmol·min-1·mg-1(pro)和53.93nmol·min-1·mg-1(pro)。各处理表现为AChE比活力绿色型大于红色型,GSTs比活力与前者相反,而MFO比活力红、绿色型间无明显规律。随着处理后取样时间的变化,对红、绿色型豌豆蚜AChE、GSTs和MFO比活力的影响均表现为诱导或抑制作用,其中,GSTs比活力绿色型在0 h均达到最大值[nmol·min-1·mg-1(pro)]且显著高于其余时间,分别为49.84(CK)、48.87(LC5)、42.74(LC10)和45.35(LC20)。2种色型豌豆蚜体内AChE、GSTs和MFO比活力变化不但受阿维菌素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影响,还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色型 阿维菌素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
下载PDF
3种裸大麦叶色突变体的选育及其突变性状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升位 王楠 +4 位作者 陈疏影 何丽 王君兰 袁晓鸣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大麦叶色突变体在光合作用机理、基因功能鉴定和激素生理等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利用0.5%EMS诱变裸大麦品种"北青7号"干种子,通过自交繁殖分离到M4代黄条纹、淡绿和黄化3种叶色突变体植株。突变体与亲本材料的性状比... 大麦叶色突变体在光合作用机理、基因功能鉴定和激素生理等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利用0.5%EMS诱变裸大麦品种"北青7号"干种子,通过自交繁殖分离到M4代黄条纹、淡绿和黄化3种叶色突变体植株。突变体与亲本材料的性状比对分析表明,3种叶色突变体带有矮秆、节间缩短2种突变性状,其中,黄条纹和黄化2种突变体还带有穗长缩短突变。3种叶色突变体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Chla质量分数下降比Chlb的更快,其中,以黄化突变体中叶绿素质量分数最低、Chla质量分数下降最快。3种叶色突变体在4个时间点的光合效率都显著低于亲本光合效率,其中,黄化突变体光合效率在4个时间点最低。黄条纹突变体光合效率的提高和减弱比亲本的慢,淡绿和黄化2种突变体的提高和减弱比亲本的快。3种叶色突变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光合特性,可能涉及不同的基因突变,在光合作用机理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大麦 叶色突变体 形态特征 叶绿素 光合效率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种群参数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亚玲 李春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大豆品种的抗蚜性评价及豌豆蚜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光周期10L∶14D、温度23±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大豆品种的抗蚜性评价及豌豆蚜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光周期10L∶14D、温度23±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μmol/m^2·s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和分析4个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叶片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成虫寿命、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在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均最短,繁殖力均最弱,且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1.0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29.93倍;在南夏豆25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6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5.86倍;在南黑豆20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54倍;在南豆5号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短0.02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41倍。【结论】不同大豆品种对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不同,且两种色型豌豆蚜对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反应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大豆品种 色型 种群 繁殖 生命表
下载PDF
不同色型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巢址选择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世烨 唐思贤 +1 位作者 丁志锋 胡慧建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154-158,共5页
2008年2—6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棕背伯劳棕色型(normal morph)、黑色型(dark morph)及其不同杂交型的巢址选择及巢的生态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1)野外观察发现棕背伯劳不同色型间未有生殖隔离;2)对59巢15个巢址因子进... 2008年2—6月,在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棕背伯劳棕色型(normal morph)、黑色型(dark morph)及其不同杂交型的巢址选择及巢的生态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1)野外观察发现棕背伯劳不同色型间未有生殖隔离;2)对59巢15个巢址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巢址选择均主要受5个主成分的影响(5个主成分中,相对系数绝对值最高的变量依次是:巢位高、水源距离、巢下方郁闭度、巢枝分叉级数和巢树隐蔽度),累计贡献率达70.18%。三种交配型(黑色型-黑色型,黑色型-棕色型和棕色型-棕色型)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交配型在巢材选择上取材均较为广泛,但差异不显著,巢的生态测量值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棕背伯劳不同色型在巢址生态位尺度上未出现明显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型 棕背伯劳 巢址选择 海丰
下载PDF
光周期和强度对豌豆蚜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亚玲 刘长仲 李春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182-3190,共9页
研究关于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求豌豆蚜子代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蚜经过3个光照强度(低5722 lx,中... 研究关于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求豌豆蚜子代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蚜经过3个光照强度(低5722 lx,中11778 lx和高17389 lx)和3种光周期(10 h光/14 h暗、16 h光/8 h暗、22 h光/2 h暗),分别测定各处理下豌豆蚜子代的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若蚜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有翅蚜率高,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0.26%(P<0.05);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3.95%(P<0.05),且有翅蚜率高;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发育历期延长0.53 d(P<0.05),且有翅蚜率高。在中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发育历期延长0.30 d(P<0.05),且有翅蚜率高;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低于绿色,且相对日均增长率比绿色增大13.04%(P<0.05);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高。在高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低;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发育历期延长1.93 d(P<0.05),且有翅蚜率低;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高。故高光照强度(17389 lx),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相对日均增长率明显减小,此环境不适合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且红色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光照强度 色型 豌豆蚜 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不同抗生素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宁 刘长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为明确不同抗生素处理方式对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将利福平、盐酸金霉素、氯霉素、盐酸土霉素、青霉素G钾盐和硫酸链霉素6种抗生素分别进行同时喷洒蚕豆(Vicia faba)植株和蚜虫虫体、只喷洒蚜虫虫体... 为明确不同抗生素处理方式对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将利福平、盐酸金霉素、氯霉素、盐酸土霉素、青霉素G钾盐和硫酸链霉素6种抗生素分别进行同时喷洒蚕豆(Vicia faba)植株和蚜虫虫体、只喷洒蚜虫虫体和只喷洒蚕豆植株3种处理,获得了各处理下红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和平均产蚜量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最大的抗生素是利福平;影响最大的处理方式是同时喷洒植株和虫体。4种组合处理影响大小顺序为:利福平同时喷洒植株和虫体处理>利福平喷洒植株处理>利福平喷洒虫体处理>土霉素同时喷洒植株和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红色型 抗生素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