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a-Analysis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Yeast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Milk Production and Energy Corrected Milk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1
作者 Nizar Salah Héloïse Legendre +4 位作者 Pauline Peltier Pain Clara Berger Valentin Nenov Francois Machuron Maxime Briche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年第9期1179-1192,共14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a meta-analytic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yeast probiotic “Actisaf<sup>&#174</sup>; Sc 47”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NCM I-440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a meta-analytic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yeast probiotic “Actisaf<sup>&#174</sup>; Sc 47”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NCM I-4407) produced and marketed by Phileo by Lesaffre on milk performance in dairy cows. Data from 22 trials including 17 with parallel designs and 5 with cross-over designs were collected, and only data with parallel designs were analyzed. From those trials, 4 are published and 13 are from technical reports. In total, 34 comparisons and 1074 dairy cows met the criteria for inclus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of milk yield (MY). For energy corrected milk (ECM), six trials with 12 comparisons and 476 dairy cows met the criteria for inclus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Because the data are from different trial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statistical model defined includes the fixed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with vs. without Actisaf<sup>®</sup> Sc 47) and the random effect of the trial. The meta-analysis showed a moderate heterogeneity for MY and ECM. The random effect meta-analysis showed an estimated mean difference +1.72 kg/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1 to 2.44] and +2.45 kg/d (95% CI: 1.73 to 3.17) for MY and ECM respectively, in favour of Actisaf<sup>®</sup><sup> </sup>Sc 47. The analysis of data without trials conducted under heat stress conditions showed positive effect of Actisaf<sup>®</sup> Sc 47. The random effect meta-analysis showed an estimated mean difference of +1.69 kg/d [95% CI: 1.24 to 2.14] and +2.92 kg/d (95% CI: 2.45 to 3.40) for MY and ECM respectively, in favour of Actisaf<sup>®</sup> Sc 47. These observation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yeast probiotic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lk performances of dairy cow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K yeast Probiotic META-analysis
下载PDF
DIFFERENTIATION OF SOME YEAST SPECIE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CELLULAR FATTY ACIDS
2
作者 Zhao Lou YU Jack ARIJK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11期911-914,共4页
The cellular fatty acids from a total of 62 strains of Torulopsis glabrata (T. glabrata),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 cerevisiae), Rhodotorula rubra (R. rubra), Candida krusei (C. krusei), Candida albicans (C. albica... The cellular fatty acids from a total of 62 strains of Torulopsis glabrata (T. glabrata),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 cerevisiae), Rhodotorula rubra (R. rubra), Candida krusei (C. krusei), Candida albicans (C. albicans) and Candida tropicalis (C. tropicalis) were examined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On the basi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ll strains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as to speci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cellular fatty acids is likely to be useful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r grouping of newer isolates of yeast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TION OF SOME yeast SPECIE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CELLULAR FATTY ACIDS GAS
下载PDF
Image Analysis in Microbiology: A Review 被引量:1
3
作者 Evgeny Puchkov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6年第15期8-32,共26页
This review is focused on using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s a means of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ing optical images of the macroscopic (e.g. microbial colonies) and the microscopic (e.g. single cell) object... This review is focused on using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s a means of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ing optical images of the macroscopic (e.g. microbial colonies) and the microscopic (e.g. single cell) objects in the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This is the way of making many visual inspection assays more objective and less time and labor consuming. Also, it can provide new visually inaccessible information on relation between some optical parameters and various bi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microbial cul-tures. Of special interest is application of image analysis i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s it opens new ways of using fluorescence based methodology for single microbial cell studies. Examples of using image analysis in the studies of both the macroscopic and the microscopic microbiological objects obtained by various imaging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Microorganisms VIABILITY yeast Bacteria Fungi Colony Counter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Multispectral Imag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Diffraction Pattern Imaging Scatter Pattern Imaging Multifractal analysi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 IMAGEJ Matlab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Microfluorimetry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下载PDF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s a Tool for Microbial Viability Assessment: Examples of Use and Prospects
4
作者 Evgeny Puchkov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for improving microbial viability assessment by plate count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as investigated. Yeast cells were used as a model microorganism. The application of t...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for improving microbial viability assessment by plate count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as investigated. Yeast cells were used as a model microorganis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proved methods for the viability assessment of yeast cells after preservation by freezing and freeze-drying wa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VIABILITY MICROBIAL Preservation Plate Count yeast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RYPTOCOCCUS terreus 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
下载PDF
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调研及其发酵微生物种质资源分析
5
作者 蔡扩军 妥彦峰 +7 位作者 徐敏 罗晓红 吴林英 尤宏 寇晓萌 牟光庆 郑志强 李新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为挖掘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对不同地区传统发酵乳的制作方式及其发酵微生物进行了调研。采集了全疆12个地州及乌鲁木齐周边共45个县165个乡村483份家庭作坊生产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并对其进行了发酵微生物筛选。从采集的... 为挖掘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对不同地区传统发酵乳的制作方式及其发酵微生物进行了调研。采集了全疆12个地州及乌鲁木齐周边共45个县165个乡村483份家庭作坊生产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并对其进行了发酵微生物筛选。从采集的不涉及任何商品发酵剂的新疆传统发酵乳中,共筛选出497株乳酸菌和364株酵母菌,并首次发现了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巴氏醋杆菌等菌。此研究成果可为开发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的优质菌种资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制品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乳酸菌 酵母菌 筛选
下载PDF
不同酵母对圣女果果酒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6
作者 朱静 陈顺心 +1 位作者 张一鸣 陈亚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4,共8页
该研究以圣女果为原料,以菌株L2323、BO213、F15、RV002和果酒专用酵母为发酵菌种制备圣女果果酒,测定其发酵过程中糖度、总酸、酒精度,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 该研究以圣女果为原料,以菌株L2323、BO213、F15、RV002和果酒专用酵母为发酵菌种制备圣女果果酒,测定其发酵过程中糖度、总酸、酒精度,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确定圣女果果酒的最佳发酵菌株。结果表明,酵母L2323发酵的圣女果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发酵速度最快,产酒精能力较强,发酵结束时,其糖度为2.4°Bx,总酸为16.5g/L,酒精度为16%vol;感官评分最高(86分),酒体色泽通透,具有圣女果独有香气,口味爽口,典型性突出。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77种),相对含量最高(90.22%),其中,酯类物质种类最多(28种),主要为辛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赋予果酒水果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果酒 酵母 发酵 品质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熵权法的座体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7
作者 朱红萍 王星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5,共7页
手持风扇底座具有复杂曲面与多筋结构等复杂的结构特征,这阻碍了材料的流动,可能会使产品产生熔接线、翘曲、体积收缩等缺陷,进而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理论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开展风扇底座注塑工艺参... 手持风扇底座具有复杂曲面与多筋结构等复杂的结构特征,这阻碍了材料的流动,可能会使产品产生熔接线、翘曲、体积收缩等缺陷,进而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理论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开展风扇底座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首先,根据产品特征确定了型腔数量及浇口位置,初步分析发现产品的缩痕指数相对较大;其次,以翘曲变形和缩痕指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中心复合试验方案并开展仿真分析,结合灰色关联与熵权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了工艺参数对灰色关联度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为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最后,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熔体温度225℃、模具温度30℃、注射时间5 s、保压压力20 MPa及保压时间30 s。相比初始方案,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的缩痕指数降低了30.79%,由于加强筋的存在翘曲变形优化前后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流分析 灰色关联度 熵权法 多目标分析 模具设计
下载PDF
五种产香酵母对发酵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镰 邓静 +6 位作者 朱建仓 王天杨 吴宝珠 易宇文 乔明锋 钟世荣 吴华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6-282,I0014,I0015,共9页
为探究产香酵母菌对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文用5种酵母(安琪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对耙豌豆进行固态发酵5 d。采用电子鼻结合GC-MS对发酵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 为探究产香酵母菌对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文用5种酵母(安琪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对耙豌豆进行固态发酵5 d。采用电子鼻结合GC-MS对发酵耙豌豆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不同酵母菌发酵耙豌豆的香气进行差异分析。电子鼻分析表明酵母菌发酵对耙豌豆挥发性风味有影响,酵母发酵耙豌豆与未发酵耙豌豆整体风味差异较大。GC-MS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系以醇类和酸类为主,其次为酯类和酮类。5种不同酵母发酵耙豌豆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显著(P<0.05),假丝酵母发酵耙豌豆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含38种。PLS-DA模型筛选得到12种关键风味物质(VIP>1),主要是异丙醇、异戊醇、2-甲基丁醇和乙酸乙酯等物质,赋予发酵耙豌豆醇香、果香和麦芽香。因此,产香酵母能降低耙豌豆的豆腥味,显著改善耙豌豆的风味。综上,该研究为酵母发酵耙豌豆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为开发发酵型耙豌豆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发酵 产香酵母 电子鼻 GC-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模型分析不同酵母菌发酵对豆汤酱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镰 王天杨 +6 位作者 吴宝珠 熊怡玲 易宇文 朱开宪 乔兴 邓静 吴华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2-289,共8页
为研究安琪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假丝酵母发酵对豆汤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未发酵豆汤酱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发酵豆汤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为研究安琪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和假丝酵母发酵对豆汤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未发酵豆汤酱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发酵豆汤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运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发酵豆汤酱香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种发酵豆汤酱中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酯类和醇类物质,赋予发酵豆汤酱醇香、果香和麦芽香。不同发酵豆汤酱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经酿酒酵母发酵的豆汤酱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和种类最高。通过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安琪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假丝酵母发酵豆汤酱和未发酵豆汤酱6组样品,分别有8、13、9、11、19、7种关键风味物质。对这些关键风味物质进行PCA和PLS-DA分析,发现不同酵母菌发酵的豆汤酱能获得较好区分,发酵豆汤酱与未发酵豆汤酱的整体香气存在明显差异,这与GC-IMS指纹图谱的结果一致。因此酵母发酵具有为豆汤酱提高香气成分的应用潜力,为今后豆汤酱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发酵 酵母菌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化合物 相对气味活度值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酵母磷脂的制备与组分分析
10
作者 刘秀继 何艳艳 +4 位作者 张国龙 陈晖 张彦 廖蓓 戴慧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5,共8页
酵母磷脂是从酵母中提取的磷脂类混合物,是全新的磷脂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酿酒酵母CCTCC M2016418为原料,通过对提取溶剂筛选,不同料液比和混合溶剂萃取优化,建立了酵母磷脂提取和制备工艺,并与大豆磷脂组分进行了比较。结... 酵母磷脂是从酵母中提取的磷脂类混合物,是全新的磷脂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酿酒酵母CCTCC M2016418为原料,通过对提取溶剂筛选,不同料液比和混合溶剂萃取优化,建立了酵母磷脂提取和制备工艺,并与大豆磷脂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料液比为1∶10(g∶mL),乙醇与石油醚依次萃取的方法,最高酵母磷提取率为31.09%。组分分析表明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是酵母磷脂的2.19倍和13.67倍,酵母磷脂中磷脂酰乙醇胺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是大豆磷脂的1.45倍和1.27倍,预示2种磷脂不同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磷脂 提取 组分分析 脂肪酸 大豆磷脂
下载PDF
不同产地雪茄烟叶叶际可培养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
11
作者 司洪阳 阳苇丽 +2 位作者 崔冰 来苗 赵铭钦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5,共9页
为了明确我国雪茄烟叶叶际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及功能,以海南省五指山市海烟103和四川省达州市川雪一号经晾制后的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通过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对雪茄烟叶叶际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并进行分子鉴定;同时,对所分离微生物的产... 为了明确我国雪茄烟叶叶际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及功能,以海南省五指山市海烟103和四川省达州市川雪一号经晾制后的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通过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对雪茄烟叶叶际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并进行分子鉴定;同时,对所分离微生物的产酶和产香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海烟103和川雪一号雪茄烟叶中共分离到52株不同的细菌,这些细菌来自5个不同的科,分别是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欧文菌科(Erwini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两地雪茄烟叶中的优势菌均为芽孢杆菌科细菌,其中,从海南雪茄烟叶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E-11的蛋白酶和果胶酶活性最高,分别为85.02 U/mL和256.71 U/mL。此外,还分离到4株酵母菌,均来自海南烟叶,包括1株毕赤酵母属(Pichia)、1株胶红酵母属(Rhodotorula)、2株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这些酵母菌不具备产生胞外蛋白酶、果胶酶能力,分离到的毕赤酵母J-2可以代谢产生具有玫瑰花香的2-苯乙醇,在发酵72 h时2-苯乙醇产量最高,为333.81 mg/L。综上,雪茄烟叶中含有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资源,从海烟103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E-11和毕赤酵母J-2在降解烟叶大分子物质、增加烟叶香气物质含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细菌 酵母菌 分离 鉴定 功能分析
下载PDF
酱香大曲中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12
作者 龚雯 罗小叶 +2 位作者 何旭丽 李家敏 邱树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0,共7页
为了获得产酯产香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通过测定酯酶活力和总酯含量对源自酱香大曲的酵母菌株进行初筛及复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酵母菌高梁汁发酵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最终筛选出产香酵母。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 为了获得产酯产香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通过测定酯酶活力和总酯含量对源自酱香大曲的酵母菌株进行初筛及复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酵母菌高梁汁发酵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最终筛选出产香酵母。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产香酵母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生长特性和耐受性。结果表明,通过初筛、复筛及GC-MS分析筛选出一株产香酵母FBKL2.0519,其总酯产量为3.70 g/L,能够有效提升高梁汁发酵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主要风味物质乙酸乙酯含量为19.44 mg/L。该产香酵母被鉴定为异常威客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产香酵母FBKL2.0519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及耐受性,且能够在乙醇体积分数10%、pH值为3、温度为40℃的胁迫环境中生长。产香酵母FBKL2.0519在改善白酒风味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筛选鉴定 挥发性风味物质 特性分析
下载PDF
可重塑CFRP加强筋壁板模压塑形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
13
作者 李庆涛 陈金传 +3 位作者 石宪章 冯跃战 黄明 刘春太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0期1-15,共15页
介绍了一种碳纤维增强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T形加强筋壁板热弯塑形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从T形加强筋壁板外形尺寸、模具设计、温度场和热变形校核等方面阐述了T形加强筋壁板的热弯塑形过程,并辅以试验和生产实践介绍了Vitrimer树脂基... 介绍了一种碳纤维增强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T形加强筋壁板热弯塑形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从T形加强筋壁板外形尺寸、模具设计、温度场和热变形校核等方面阐述了T形加强筋壁板的热弯塑形过程,并辅以试验和生产实践介绍了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T形加强筋壁板热弯塑形的成型效果,对成型制品的关键尺寸和表观状态进行了检验与评定,均能满足要求。该模具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在热弯塑形模压成型过程中的均匀热传递与高精度成形制造,减少了制品热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制品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加强筋壁板 热弯塑形 模具设计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白菜种子cDNA酵母文库的构建及BrTTG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分析
14
作者 任延靖 张鲁刚 +2 位作者 赵孟良 李江 邵登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白菜种子的cDNA文库,筛选WDR 40蛋白TRANSPARENT TESTA GLABRA 1(TTG1)的互作蛋白,探究TTG1参与MBW三元复合体调控种皮原花青素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棕籽白菜自交系‘B147’的种子为材料,提取总RNA并建立cDNA文库... 【目的】通过构建白菜种子的cDNA文库,筛选WDR 40蛋白TRANSPARENT TESTA GLABRA 1(TTG1)的互作蛋白,探究TTG1参与MBW三元复合体调控种皮原花青素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棕籽白菜自交系‘B147’的种子为材料,提取总RNA并建立cDNA文库,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TG1并进行酵母双杂交筛库。【结果】酵母文库库容为1.2×10^(7)CFU,文库滴度是5.0×10^(7)CFU/mL,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1000 bp,诱饵载体在酵母中无自激活活性。通过构建的诱饵载体pGBKT7-TTG1与构建的cDNA文库杂交,共获得了38个阳性互作蛋白,功能预测显示其中一个蛋白注释为MYB转录因子,注释为MYB7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含有R2R3-MYB型抑制子保守基序C1和C2,推测该基因为白菜中参与种皮颜色形成的R2R3-MYB型抑制子,暗示着白菜中可能存在不同MYB转录因子参与的调控网络,影响着原花青素的形成。【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白菜种子组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获得了38个TTG1阳性互作蛋白,首次挖掘到了可能影响白菜种皮颜色原花青素形成的R2R3-MYB型抑制子MYB73,为后期探究白菜种皮原花青素的调控网络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种皮颜色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MYB73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内置钢管式塑料托盘注塑模具设计及承重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星辉 梁正华 赖尚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1,共9页
针对内置钢管式塑料托盘,详细介绍了模具主要结构设计,包括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侧向抽芯、顶出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排气系统的设计,并绘制了模具结构总装图,阐述了模具工作原理。由于模具结构复杂为四面滑块抽芯结构,故对于天侧倒扣... 针对内置钢管式塑料托盘,详细介绍了模具主要结构设计,包括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侧向抽芯、顶出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排气系统的设计,并绘制了模具结构总装图,阐述了模具工作原理。由于模具结构复杂为四面滑块抽芯结构,故对于天侧倒扣区域采用“大滑块+液压油缸”的单侧抽芯机构,操作侧、非操作侧倒扣区域采用“大滑块+液压油缸”的两侧抽芯机构,地侧倒扣区域采用“斜导柱+大滑块”的抽芯结构,内侧倒扣区域则是采用一种新型交叉辅助杆斜顶抽芯结构,从而解决托盘脱模困难问题。此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托盘在静载荷、动载荷(叉车搬运)状态下的受力情况。由分析结果可知,托盘在两种状态下最大应力均未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说明托盘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最终进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型后的托盘质量好,能够为同类托盘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钢管式 塑料托盘 注塑模具 模具设计 承重分析
下载PDF
羽衣甘蓝类受体激酶FERONIA基因克隆、表达及与相互作用蛋白分析
16
作者 荀宝茹 秦洪涛 +4 位作者 马蕊 郭楠枫 刘运平 吴莹 蓝兴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6,共9页
FERONIA(FER)受体激酶在有性生殖中的花粉与柱头信号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类受体激酶FERONIA(FER)在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授粉中的作用,以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S_(13-b)S_(13-b))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从柱... FERONIA(FER)受体激酶在有性生殖中的花粉与柱头信号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类受体激酶FERONIA(FER)在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授粉中的作用,以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S_(13-b)S_(13-b))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从柱头中克隆得到BoFER基因,获得的BoFER cDNA序列,全长2682 bp编码893个氨基酸,其含有高度保守激酶结构域和Ser/Thr激酶结合位点。利用qRT-PCR技术对BoFER在授粉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BoFER在不亲和授粉过程其表达量逐渐升高,而在亲和授粉过程中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利用酵母双杂交分析BoFER与已知的自交不亲和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BoFER与S位点受体激酶BoSRK13-b的激酶域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FERONIA 自交不亲和性 表达分析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辣椒CaWRKY39基因克隆及其酵母单杂交pGADT7载体构建
17
作者 夏玉琪 郑贤涛 +1 位作者 武士波 刘雅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5,共7页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番茄斑萎病毒(TSWV)极易造成其巨大的生产损失,亟需有效的防治策略。前期研究发现,辣椒转录因子CaWRKY39在TSWV侵染下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辣椒抗TSWV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辣椒‘萧新19’叶片...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番茄斑萎病毒(TSWV)极易造成其巨大的生产损失,亟需有效的防治策略。前期研究发现,辣椒转录因子CaWRKY39在TSWV侵染下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辣椒抗TSWV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辣椒‘萧新19’叶片中克隆了CaWRKY39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aWRKY39的CDS全长为1 035 bp,编码一个由34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38 570.53 Da、理论等电点为9.59的稳定疏水蛋白,该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占比为60.76%。系统进化分析发现CaWRKY39蛋白与棉花GhWRKY39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表明两者功能可能具有相似性。为进一步验证CaWRKY39对相关抗性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RT-PCR技术扩增CaWRKY39基因CDS序列,利用NdeⅠ、EcoRⅠ双酶切,并通过无缝克隆的方法成功构建了酵母单杂交表达载体pGADT7-CaWRKY39。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CaWRKY39转录因子参与辣椒抗TSWV病毒的分子机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CaWRKY39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酵母单杂交pGADT7载体构建
下载PDF
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分析红曲类食品中他汀类物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琼 马春艳 +4 位作者 赵振霞 苏建 孟珊 封淑华 刘雪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采用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对22批次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中他汀类物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裂解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中洛伐他汀总含量,内酯型与酸型洛伐他汀的比例.结果表明,保健食品及普通食品D1,D2中他... 采用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对22批次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中他汀类物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裂解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中洛伐他汀总含量,内酯型与酸型洛伐他汀的比例.结果表明,保健食品及普通食品D1,D2中他汀类物质含量较高,不同样品中内酯型与酸型洛伐他汀的总含量及比例不同;保健食品中洛伐他汀日服用量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大部分普通食品中未检出他汀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食品 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质谱解析 美伐他汀类似物 洛伐他汀总含量
下载PDF
酸奶鼓盖原因分析研究
19
作者 赵兴文 董雪凤 初雅洁 《中国奶牛》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酸奶由于其益生作用和独特的风味成为目前乳制品中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因此其货架期内质量和产品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本试验主要以酸奶、酸奶原料、酸奶不同包装形式为材料,对大理市场上临期酸奶产品鼓盖的问题进行了化学性、微生物方面... 酸奶由于其益生作用和独特的风味成为目前乳制品中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因此其货架期内质量和产品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本试验主要以酸奶、酸奶原料、酸奶不同包装形式为材料,对大理市场上临期酸奶产品鼓盖的问题进行了化学性、微生物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移,酸奶的鼓盖率呈下降趋势;一类品牌的鼓盖率小于二类和三类品牌;以还原奶为原料生产的酸奶中,酵母、霉菌是造成酸奶鼓盖的主要因素,小苏打也是引起酸奶鼓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鼓盖 酵母 霉菌 分析研究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模具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
作者 赵玲玲 解松 周树银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为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引发的企业岗位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带来的冲击,对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途径和特点进行分类总结。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为... 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为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引发的企业岗位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带来的冲击,对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途径和特点进行分类总结。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法对专业群面临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和外部因素(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促进专业群产教融合发展、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有效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模具专业群 SWOT分析法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