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工程治理模式及优化配置——以四川省宣汉县拱桥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卢玉东 张树恒 +1 位作者 宋光煜 何丙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4-307,315,共5页
立足于四川省宣汉县拱桥河流域4.3 km2的柏树河村,在小区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治理模式。根据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多目标优化理论,按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生态工程治理分区,治理措施达到了优化配置,从而... 立足于四川省宣汉县拱桥河流域4.3 km2的柏树河村,在小区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治理模式。根据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多目标优化理论,按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生态工程治理分区,治理措施达到了优化配置,从而使小流域既成为一个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单元,又成为发展商品生产基地的经济单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南方丘陵地区小流域提出了一套合理的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 土壤侵蚀 治理模式 生态工程 优化配置
下载PDF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汪顺生 高传昌 《排灌机械》 2004年第5期32-34,共3页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根据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特点与丘陵地区耕地坡度不均的实际情况,对丘陵地区管道输水灌溉的取水工程和管道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丘陵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的干支管布置、水锤防护及灌水方式等技术问题及其对...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根据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特点与丘陵地区耕地坡度不均的实际情况,对丘陵地区管道输水灌溉的取水工程和管道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丘陵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的干支管布置、水锤防护及灌水方式等技术问题及其对策;介绍了丘陵地区应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效益与优点,从而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地区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水 灌溉技术 丘陵地区 灌水方式 灌溉工程 应用 技术问题 耕地 工程项目 对策
下载PDF
太行山南麓焦作北山低山丘陵区生态建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樊良新 牛海鹏 +1 位作者 李瑞华 佟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1期45-49,共5页
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属于强干扰、退化的土地生态系统。为了实现科学的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在对豫北太行山地区自然因子植被、土壤、地形分异性和人为因子分异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分析。将北山生态系统,按照其生态... 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属于强干扰、退化的土地生态系统。为了实现科学的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在对豫北太行山地区自然因子植被、土壤、地形分异性和人为因子分异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分析。将北山生态系统,按照其生态功能结合自然、人为干扰现状分为山顶消费型、山坡地保护型、河沟地生产型和人工调和型。结果显示:北山地区生产型和消费型的面积比例分别为38.8%和24.9%;保护型和调和型为28.9%、7.4%,整个北山地区生产型和消费型面积过大,而调和型和保护型面积过小,表明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生态压力和人为干扰过大,处于一个不合理的利用状态。依据以上分析,并结合北山的实际现状,对北山的各种土地生态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低山丘陵 生态建设 土地生态类型
下载PDF
鄂北岗地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经验及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善杰 闫显会 汤三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693-3697,共5页
阐述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总结了区域试验工作经验全过程。具体内容为区域试验播种前的准备、地理环境条件选择、试验地准备、田间区划的原则、绘制田间种植示意图并划分与插牌、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 阐述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总结了区域试验工作经验全过程。具体内容为区域试验播种前的准备、地理环境条件选择、试验地准备、田间区划的原则、绘制田间种植示意图并划分与插牌、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取样方法、考种与取样、收花轧花、小区计产、搞好试验总结等。该经验可为国家或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规范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区域试验 鄂北岗地
下载PDF
陕北丘陵沟壑区西瓜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杜社妮 白岗栓 边利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59,共4页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传统的"一年一熟"区,西瓜套种向日葵技术将"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在简要介绍品种选择、选地、起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西瓜、向日葵不同生长阶段的栽培管理技...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传统的"一年一熟"区,西瓜套种向日葵技术将"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在简要介绍品种选择、选地、起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西瓜、向日葵不同生长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西瓜起垄栽培、向日葵适期播种可缩短2种作物的共生期,保证西瓜正常生长及向日葵正常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西瓜 向日葵 起垄 套种
下载PDF
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辉能 朱士兴 管爱莲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谢活动极大地抑制了水体中碳酸盐的沉积掺和作用而使其中的磷酸盐优先沉积富集形成泥丘。不同泥丘分别形成于正常清水潮坪、局限还原浅滩和广海高能带等环境中,其微生物群落组合也相应从以底栖藻类为主,至底栖、漂浮混合到底栖、漂浮、高级藻类复合型等变化,从而形成本区Ⅰ、Ⅱ和Ⅲ三种类型不同的生物泥丘磷块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台地 泥丘 生物群落 聚磷 控矿作用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南部中新统“丘”形反射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天亮 蒲仁海 +3 位作者 屈红军 张功成 梁建设 冯杨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20,共9页
在琼东南盆地南部中新统梅山组广泛发育"丘"形反射,对其识别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丘"形反射主要分布在北礁凹陷及周缘斜坡带上,在顶底界面呈强反射,在内部成层、杂乱或为空白反射,有时在顶部见披覆沉积,从盆... 在琼东南盆地南部中新统梅山组广泛发育"丘"形反射,对其识别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丘"形反射主要分布在北礁凹陷及周缘斜坡带上,在顶底界面呈强反射,在内部成层、杂乱或为空白反射,有时在顶部见披覆沉积,从盆地中心北礁凹陷向边缘斜坡带迁移生长。通过对"丘"形反射的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几何学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排除了其为生物礁、泥底辟以及火山丘的可能,认为其可能为深水环境底流作用下形成的等深流沉积或某种沉积物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形反射 地震反射特征 中新统 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深水区
下载PDF
东天山地区无封堆石结构墓葬初探
8
作者 赵景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1,共6页
石结构墓葬广泛分布于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的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是多个民族相互角逐、又相互融合的场所。我们知道,墓葬是划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族属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找出不同墓葬之间形制特征的... 石结构墓葬广泛分布于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的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是多个民族相互角逐、又相互融合的场所。我们知道,墓葬是划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族属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找出不同墓葬之间形制特征的区别与联系,对判定它们各自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无封堆石结构墓葬 早期游牧文化
下载PDF
地域性建筑创作浅探——谈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与江南文物工作站的创作思路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尚峰 《华中建筑》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该文以一个中标项目"江南土墩墓博物馆与江南文物工作站"为例,从基本设计理念、总平面思路以及单体建筑思路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创作思路,这也体现了笔者对地域性建筑创作中所关注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江南土墩博物馆 江南文物工作站 地域性 基本理念 总平面思路 单体思路
下载PDF
丘陵山区县域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乔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68,共4页
耕地的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利用鄂南丘陵山区咸安区的统计资料对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咸安区耕地资源近10年变... 耕地的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利用鄂南丘陵山区咸安区的统计资料对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咸安区耕地资源近10年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949~1963年耕地面积迅速扩大,1963~2000年耕地面积呈下降的趋势;人口、经济等因素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丘陵山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应控制人口、限制经济因素特别是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该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鄂南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打下基础,为合理地利用耕地和保护耕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力 丘陵山区
下载PDF
寒区冻泉与冰丘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舍佩廖夫 戴长雷 张一丁 《黑龙江水利》 2016年第4期24-27,31,共5页
寒区冻泉与冰丘形成机理这一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在充分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寒区地下潜水排泄到地表的过程主要受冻土因素、气候因素,以及其自身形成、补给、水循环等因素的影响;冻结泉不仅可以由季节性融化层中的冻结层... 寒区冻泉与冰丘形成机理这一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在充分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寒区地下潜水排泄到地表的过程主要受冻土因素、气候因素,以及其自身形成、补给、水循环等因素的影响;冻结泉不仅可以由季节性融化层中的冻结层上水形成,还可以由冻结层上地下水形成;在低温作用影响下,引起了地下水在地表排泄口的冻结,促进了冰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泉 冰丘 形成 寒区
下载PDF
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区多年冻土发育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华云 刘广岳 +15 位作者 杨斌 邹德富 赵林 杜二计 谭昌海 陈文 杨朝磊 文浪 旺扎多吉 张浔浔 肖瑶 胡国杰 李智斌 谢昌卫 汪凌霄 刘世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82,共14页
沱沱河流域是长江的发源地之一,其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对长江源区的产汇流过程、生态系统乃至于区域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对该区域多年冻土分布和特征的调查和了解,可为研究江河源区多年冻土与气候、水文、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基础数... 沱沱河流域是长江的发源地之一,其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对长江源区的产汇流过程、生态系统乃至于区域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对该区域多年冻土分布和特征的调查和了解,可为研究江河源区多年冻土与气候、水文、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020年10—11月,研究团队对沱沱河源区的多年冻土开展了为期50天的野外调查工作,并在不同下垫面类型、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海拔高度共布设钻孔32个,总钻进深度1200 m。该文是基于钻孔和探坑资料对沱沱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和地下冰发育状况的初步总结。结果显示,沱沱河源区多年冻土在一定程度上受河流和地热影响形成了局部融区,其多年冻土下界大致在4650~4680 m之间;钻孔揭示的多年冻土上限平均埋藏深度为(2.47±0.98)m,部分地区存在融化夹层;受浅表层沉积物岩性和地热的影响,多年冻土下限埋藏深度相对较浅,平均为19.3 m,多年冻土相对较薄,平均厚度为15.0 m;多年冻土下限深度和多年冻土的厚度最大为75.0 m和72.7 m;地形地貌、沉积物特征和地热条件是影响多年冻土厚度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内地下冰主要分布于15.0 m深度以上范围内,同时也发现了处于萎缩状态的冰核丘与石质冻胀丘,这些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与该研究区多年冻土退化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沱沱河源区 多年冻土下界 融区 冻胀丘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莫明浩 谢颂华 +1 位作者 聂小飞 胡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7-213,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几十年来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和实践,为水土保持实践中合理应用相适宜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已有试验成果总结,以江西省为例,根据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综合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治理工程... [目的]总结分析几十年来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和实践,为水土保持实践中合理应用相适宜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已有试验成果总结,以江西省为例,根据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综合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治理工程实践和水土保持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式。[结果]对于南方红壤区难于治理和危害较大的侵蚀地类,系统总结了坡耕地“一控二保”治理模式、坡地果园“一高双低”治理模式、崩岗“三型”治理模式、林下水土流失“两类”治理模式、强烈侵蚀“两荒”地治理模式等5套可行的技术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2类工程实践模式,以及农户帮扶模式、大户治理模式、以奖代补模式、精品园区模式等4项政策引导模式。[结论]结合江西省长期以来效果良好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新时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与内涵。治理模式的提出可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模式 南方红壤区 江西省 崩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