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struction of Active Source Repeated Monitoring in the Qilian Mountain, Gansu Province 被引量:4
1
作者 Zhang Yuansheng Guo Xiao +11 位作者 Qin Manzhong Liu Xuzhou Wei Congxin Shen Xuzhang Yan Wenhua Zou Rui Yin Liang Wang Yahong Sun Dianfeng Feng Hongwu Zhang Lifeng Guo Yingxi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3期333-341,共9页
The exciting source of the active source repeated monitoring is located in the Xiliushui Reservoir in Zhangye,Gansu Province. The system began operating normally on July 9,2015,and we had completed a period of 40 days... The exciting source of the active source repeated monitoring is located in the Xiliushui Reservoir in Zhangye,Gansu Province. The system began operating normally on July 9,2015,and we had completed a period of 40 days of continuous excitation experiment before November 10,2015.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irgun source has good consistency and repeatability,and the detective system of active source can record signal clearly. The construction of active source repeated exploration projects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which can provid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active source repeated exploration. The observation data we obtained makes it possible to follow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source Repeated monitoring Qilian mountain gansu Province
下载PDF
Biomass dynamics of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rata Community on Mountain Xiaolong in Gansu Province,China
2
作者 Suo Anning Ju Tianzhen +1 位作者 Zhang Junhua Ge Jianping 《Frontiers in Biology》 CSCD 200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The dynamics of tree layer biomass was studied by combining 35 sample plots of field census with biomass model estimation in a natural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rata community on Mountain Xiaolong in Gansu Province,Chi... The dynamics of tree layer biomass was studied by combining 35 sample plots of field census with biomass model estimation in a natural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rata community on Mountain Xiaolong in Gansu Province,China.The tree layer biomass of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rata community was 183660 kg/ha,in which the slow growth group accounted for 64.89%of the total biomass.The fast-medium growth group accounted for 33.40%and the coniferous group accounted for 1.38%.The organs biomass was found to be in the following order:trunk>root>branch>leaf.The total biomass accumu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The total biomass and the biomass of the organs were highest in the mature community and became stable as the community developed.The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organs was in the following order:trunk>branch>root>leaf.The biomass ratio of the slow growth group trees tended to increase and the fast-medium group trees tended to decrease as the community developed,which was reveresed in the decline development stage.The biomass of the coniferous group was very small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 xiaolong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rata community BIOMASS tree layer
原文传递
甘肃兴隆山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3
作者 唐维春 刘小娥 +3 位作者 苏世平 田晓娟 唐庆童 张婧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7,共14页
土壤氮素矿化是土壤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而温度是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温度变化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对于明确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兴隆山不同演替阶... 土壤氮素矿化是土壤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而温度是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温度变化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对于明确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兴隆山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草地、灌丛林、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青杄-白桦林(Picea wilsonii-Betula platyphylla forest)和青杄林(Picea wilsonii forest)]在不同温度(15℃、25℃和35℃)下的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除草地的0~20 cm土层外,其余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速率随着温度(15~35℃)的增加而增大,且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随着演替的正向推进,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与累积矿化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白桦林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最大,分别均是草地、灌丛林、青杄-白桦林、青杄林的1.63倍、1.61倍、1.25倍、1.47倍;而青杄-白桦林的累积矿化量最高,分别是草地、灌丛林、白桦林、青杄林的0.68倍、0.72倍、0.84倍、0.97倍;(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与累积矿化量均呈降低趋势,以0~20 cm土层的最大;(4)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在15℃培养和25℃培养下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演替的正向进行,温度敏感系数Q10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而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在25℃培养和35℃培养下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将为群落土壤的质量演变和土壤供氮能力的动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矿化 温度 演替阶段 兴隆山 甘肃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周玉霞 周晓雷 +2 位作者 刘晓娟 苏静怡 杨燕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10科,11属,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77科228属372种。在398种野生观赏植物中,我国特有植物有128种,占32.16%。根据野生植物观赏的特性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为观花类野生植物、观果类野生植物、观树形类野生植物、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和地被类野生植物五大类,筛选出观花类野生植物资源39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观果类野生植物资源18种,包括乔木和灌木,观形类野生植物资源15种,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资源10种,地被类野生植物资源24种。将野生观赏植物的最佳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包括观花时期、观果时期以及生活型),对城市绿化造景有所启发,针对崆峒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小陇山蒙古栎次生混交林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
5
作者 蒋孟多 马映栋 +2 位作者 蒋睿 李平英 包永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目的]林木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具有一定关联性。密度效应一直是森林经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蒙古栎次生林林分密度与树冠结构、密集度的关系,以期深入掌握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为蒙古栎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于2... [目的]林木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具有一定关联性。密度效应一直是森林经营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蒙古栎次生林林分密度与树冠结构、密集度的关系,以期深入掌握蒙古栎次生林结构特征,为蒙古栎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在小陇山蒙古栎次生混交林中选取立地条件均一、不同密度的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Pearson相关系数和最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不同密度下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结果]不同密度蒙古栎林中树冠体积的变异最强,其次为冠长与树冠面积,冠幅、冠长率和冠形率的变异最弱,树冠结构特征的变化趋势随林分密度的改变呈单峰型分布。随着林分密度递减,冠幅、树冠面积、树冠体积分别与胸径的相关性趋势近似于“L”型,而冠长和胸径的相关性趋势与林分密度的变化保持了一致,林分密度对冠长率、冠形率与胸径相关性的影响不大。蒙古栎林密集度处于中等密集至很密集状态,但不同密度林分内林木树冠的挤压与重叠程度有差异,其中优势树种蒙古栎、白桦、华山松和椴树起了决定性作用。蒙古栎林中林分密度对树冠结构与密集度关系的影响包含两种路径:林木竞争—树冠结构共同介导的间接影响;林木竞争—胸径—树冠结构共同介导的间接影响。[结论]不同密度蒙古栎林树冠结构有差异,树冠结构特征与林木胸径有关,林分密度影响了蒙古栎林树冠结构与密集度的关系。要实现蒙古栎林的可持续经营,不仅要考虑林木胸径大小,更要关注林木树冠结构特征,通过调整林分密度可优化树冠结构,改善林冠层挤压状况,以促进森林更新与增加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结构 密集度 林分密度 小陇山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以黑河流域为例
6
作者 郭思岩 刘斌 石斌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黑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风险明显增加。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分析2009—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指出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政策建议,...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黑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风险明显增加。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分析2009—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指出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生态修复,遏制生态退化。总体来说,要强化监管,长效维持生态修复成果;加强管护能力,提升林区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展综合治理,加速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生态修复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 黑河流域
下载PDF
甘肃省秦巴山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窦磊 侯庆丰 吕璐璐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调整农户生计策略,促进农户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是近年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康县和西和县的13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研,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 调整农户生计策略,促进农户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是近年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康县和西和县的13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研,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所拥有耕地面积、住房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及农户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村干部这些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丰富农户社交网络、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建立救灾和防灾应急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计策略 二元LOGISTIC模型 农户生计资本 甘肃省秦巴山地区
下载PDF
小陇山落叶松人工林主要有害生物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庆森 汤春梅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为提高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对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进行全面调查,发现主要有害生物有5种,即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叶蜂、落叶松球蚜及甘肃鼢鼠。根据落叶松生长发育特点、... 为提高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对小陇山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进行全面调查,发现主要有害生物有5种,即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叶蜂、落叶松球蚜及甘肃鼢鼠。根据落叶松生长发育特点、林业有害生物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和多年防治经验,总结提出了小陇山落叶松人工林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落叶松 有害生物 防治技术
下载PDF
1986-2020年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贫困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振邦 王思鉴 +2 位作者 李薇 吕鹏 郭晓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45-1555,共11页
明晰长时间尺度上贫困时空动态特征和驱动因素,能为接续推进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基于1986-2020年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表征,考察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近35 a贫困的时空演变,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解析... 明晰长时间尺度上贫困时空动态特征和驱动因素,能为接续推进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基于1986-2020年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表征,考察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近35 a贫困的时空演变,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解析驱动因素的长短期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甘肃省六盘山片区大部分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有提高趋势,这一趋势未来仍会持续。(2)28个县区收入增速在1994年或2007年存在结构性突变点,这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税费改革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快速城镇化等宏观因素有关。(3)时间上低收入县区很难跨入高收入县区,空间上热点和冷点区域分布相对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时空依赖,但程度因空间溢出效应而减轻。(4)长期和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对本地和相邻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是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来源;仅短期来说,人力资本、种植结构、交通设施对本地和更大空间范围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影响;降雨量具有长期正向影响,意味着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是一个重要利好。鉴于时空上贫困的强稳定性和驱动因素作用的差异性,原连片特困地区相对贫困治理需要系统考虑政策措施的时空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时空动态 驱动因素 空间面板模型 甘肃省六盘山片区
下载PDF
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林地碳储量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
10
作者 赵方圆 王琼芳 +1 位作者 赵万奎 程小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58-62,73,共6页
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单位面积生物量法计算林地碳储量,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综合分析了2016—2019年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林地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牧草地、未利用地、... 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单位面积生物量法计算林地碳储量,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综合分析了2016—2019年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林地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牧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向林地转移碳储量2.26万t,生态建设加强后呈牧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向林地转回的趋势。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的碳储量在2016—2019年共增加了19.20%,其中乔木林地碳储量增长占林地碳储量总增加值的98.26%,且以未来碳汇增长潜力较大的中龄林和幼龄林碳储量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26.70%和2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碳储量 碳密度 祁连山林区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变化特征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生态治理成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旭伟 姜泳波 +1 位作者 黄慧 王乃亮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期16-22,57,共8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产流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长期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在多个已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中甘肃片区位于...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产流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长期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在多个已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中甘肃片区位于祁连山北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了生态保护、恢复与建设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生态治理成效的评价有助于发现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升生态建设规划及管护决策的科学性。本研究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在提取生态系统类型与质量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其变化特征分析生态治理的成效。研究表明,近20年,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草地、森林、灌丛面积明显增加,裸地减少、植被覆盖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变好,说明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研究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面积所占比例小,仅占46.7%,生态系统整体脆弱,维护生态安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压力仍然较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未来需要针对生态系统存在的退化风险,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 生态系统变化 生态治理 生态成效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一峰 张海栋 +2 位作者 金杰强 秦晶晶 王娟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75-82,共8页
通过小陇山的野外调查及标本的鉴定整理,对小陇山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及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林区有裸子植物7科18属49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70.00%、45.00%、25.39%,占世界同类别的63.64%、31.58%、7.31%;被子植物142科821属2... 通过小陇山的野外调查及标本的鉴定整理,对小陇山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及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该林区有裸子植物7科18属49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70.00%、45.00%、25.39%,占世界同类别的63.64%、31.58%、7.31%;被子植物142科821属2451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别的48.80%、26.69%、9.12%,占世界同类别的25.63%、6.57%、1.09%.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中属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区系成分以华北成分为主,并含有华中、喜马拉雅、蒙新成分,与周围区系有明显的连续性,是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物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小陇山 种子植物 区系 多样性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常成虎 巨天珍 +1 位作者 王勤花 曹春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7,61,共4页
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应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较为丰富,且土壤熟化程度高,但速效N和速效P俱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大,为4.0%~61.5%,土壤养分受外界因素影... 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应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总体较为丰富,且土壤熟化程度高,但速效N和速效P俱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大,为4.0%~61.5%,土壤养分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空间变异性较为显著,反映了该区土壤性状不均一性.除全P外,其余土壤养分各指标(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天然林都大于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在定植后的4~8 a间均呈下降趋势,而在8~26 a间全P、全K、速效N、速效K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P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地力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人工林 日本落叶松 甘肃小陇山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72
14
作者 程堂仁 马钦彦 +1 位作者 冯仲科 罗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准确估计甘肃小陇山林区的碳库大小及碳汇功能,根据1 259块标准地和836株标准木资料,建立了锐齿栎等8种树种的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对小陇山不同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油松、栓皮栎、杨桦、落叶... 为准确估计甘肃小陇山林区的碳库大小及碳汇功能,根据1 259块标准地和836株标准木资料,建立了锐齿栎等8种树种的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对小陇山不同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油松、栓皮栎、杨桦、落叶松、华山松、云冷杉、其他硬阔混交林等8类林分生物量依次为:84.047 2、62.442 4、81.774 7、77.436 7、68.998 2、70.069 5、96.486 5、98.723 5 t/hm2;各树种的单木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之间均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各种林分乔木层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密度之间相关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类型 树种 小陇山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不同针叶林凋落物量、养分储量及持水特性 被引量:35
15
作者 常雅军 陈琦 +2 位作者 曹靖 鲁海燕 王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92-2400,共9页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地区6种主要针叶林凋落物层的蓄积量、持水特性及养分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云杉林凋落物层的蓄积量最大,松林次之,落叶松林最小。同一林分林下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比分解层...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小陇山地区6种主要针叶林凋落物层的蓄积量、持水特性及养分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云杉林凋落物层的蓄积量最大,松林次之,落叶松林最小。同一林分林下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比分解层强;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和有效拦蓄率的大小顺序为:落叶松林>松林>云杉林,而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的大小顺序为:云杉林>松林>落叶松林。同一林分类型中,分解层凋落物中养分储量最多,未分解层最少;不同林分类型中各个营养元素的储量均表现出:云杉林>松林>落叶松林。凋落物蓄积量与营养元素储量密切相关,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储量和凋落物层各元素储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林 凋落物 持水特性 养分储量 甘肃小陇山
下载PDF
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毛学文 张海林 孔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491,共7页
小陇山位于秦岭的西端 ,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 ,有种子植物 1 5 0科 80 5属 2 4 0 0多种。 1 0 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 ,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 ,5 0~1 0 0种的有毛莨科、百合科、伞形科、莎草科、唇... 小陇山位于秦岭的西端 ,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 ,有种子植物 1 5 0科 80 5属 2 4 0 0多种。 1 0 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 ,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 ,5 0~1 0 0种的有毛莨科、百合科、伞形科、莎草科、唇形科、忍冬科等 ,这些科属大多为温带性质。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 ,具有 1 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 ,表明了与世界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程度。温带分布的类型占绝对优势 ,由于小陇山地理位置特殊 ,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地 ,区系中单种科、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 ,孓遗植物和珍稀植物较多 ,说明了该区系的古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区系组成
下载PDF
甘肃省玛曲大水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6
17
作者 韩春明 袁万明 +2 位作者 于福生 汤云晖 保增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位于西秦岭川、陕、甘地区的大水金矿床是具有卡林特型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下三叠统马热松多组 (T1m)灰岩和印支期花岗闪长岩脉中 ,矿化受到NWW向和近SN向断裂严格控制 ,矿石矿物以赤铁矿、自然金和黄铁矿为主 ,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和... 位于西秦岭川、陕、甘地区的大水金矿床是具有卡林特型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下三叠统马热松多组 (T1m)灰岩和印支期花岗闪长岩脉中 ,矿化受到NWW向和近SN向断裂严格控制 ,矿石矿物以赤铁矿、自然金和黄铁矿为主 ,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和褐 (赤 )铁矿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可以分为原生成矿期和表生氧化 次生富集期。矿床成矿温度为 10 0~ 4 0 0℃ ,盐度为 2 .70 %~ 9.10 % ,密度为 0 .875~ 970g/cm3 ,成矿深度为 1.4 2 2~ 3.5 5 5km。早期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 ,晚期成矿流体为改造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 ,该矿床成矿物质与矿区内花岗闪长岩有关 ,同时也有深部物质的参与。该矿床为多次构造 岩浆作用的产物 ,早期成矿作用发生于西秦岭碰撞造山期 ,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整体构造隆升使矿体金品位进一步提高 ,显示了该矿床多期次幕式成矿作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金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生物量及其碳库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程堂仁 冯菁 +3 位作者 马钦彦 冯仲科 康峰峰 张彦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09-215,共7页
为准确估计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的碳库大小,根据513块标准地和178株标准木资料分析,建立了锐齿栎的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对其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并应用干烧法对锐齿栎林下14种灌木、10种草本植物的不同器官和林分的枯落物有机含碳... 为准确估计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的碳库大小,根据513块标准地和178株标准木资料分析,建立了锐齿栎的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对其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并应用干烧法对锐齿栎林下14种灌木、10种草本植物的不同器官和林分的枯落物有机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生物量标准地资料对该林分的乔木层平均含碳率进行了分析;估算了锐齿栎林的碳库大小.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林分生物量为84.047 2 t/hm2;锐齿栎的器官平均含碳率为0.465 3,其林分的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0.467 6;小陇山锐齿栎林的现存碳贮量为39.222 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含碳率 碳库 锐齿栎 小陇山
下载PDF
小陇山油松林乔木层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 被引量:27
19
作者 程堂仁 冯菁 +2 位作者 马钦彦 冯仲科 张宋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22,共6页
以甘肃小陇山的油松林分为对象,应用图形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基于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的林分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小陇山油松林分各组分生物量(W)与林分活立木蓄积量(V)、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D-2-H... 以甘肃小陇山的油松林分为对象,应用图形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基于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的林分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小陇山油松林分各组分生物量(W)与林分活立木蓄积量(V)、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D-2-Hρ)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采用代数和法,建立了W=a+bV、W=a+b(D-2-Hρ)2种形式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以95%的可靠性估计,2种形式模型的预估精度均在95%以上。理论上证明了W=a+bV这种建立在林分水平上的生物量线性估计模型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区域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线性模型 生物量 乔木层 油松 小陇山 代数和法
下载PDF
北祁连山小柳沟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12
20
作者 毛景文 张作衡 +3 位作者 张招崇 杨建民 王志良 杜安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2-417,共6页
小柳沟是中国在北方最新探明的一个大型钨矿床,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用Re-Os同位素方法测试辉钼矿,获得等时线年龄462±13 Ma(2σ),模式年龄436~496 Ma。还证明了成矿发生于板块碰撞期前,成矿物质... 小柳沟是中国在北方最新探明的一个大型钨矿床,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用Re-Os同位素方法测试辉钼矿,获得等时线年龄462±13 Ma(2σ),模式年龄436~496 Ma。还证明了成矿发生于板块碰撞期前,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成矿环境 甘肃 辉钼矿 鳞-锇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