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ER数据库的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戴柯 沈刘情 +2 位作者 刘荣场 查光玉 曹明国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
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列线图构建。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间美国SEER数据库中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 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进行口底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列线图构建。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间美国SEER数据库中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方差分析对训练集及验证集的基本临床特征进行比较。通过生存分析及logistic回归,对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预后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建立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共纳入1946例患者,其中训练集1362例,验证集584例。方差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各变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相较于无淋巴转移者,伴有淋巴转移者预后较差(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种族、Grade分级、是否为首要恶性肿瘤、T分期、M分期及肿瘤大小与淋巴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年龄小于等于60岁、较高的Grade分级、为首要恶性肿瘤及较大的肿瘤尺寸,是口底鳞癌患者发生淋巴转移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成功构建了预测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风险的列线图。ROC曲线、校准曲线及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较高的临床获益。本研究确定了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了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作为口底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口底鳞状细胞癌 淋巴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保留完整性下颌骨及牙列行舌癌和口底癌联合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真华 葛家华 +4 位作者 汤喜 叶果 吴剑 杨鑫 周晓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13-2914,共2页
目的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下颌骨 牙列 口底癌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及CT血管造影在修复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世洪 肖金刚 +5 位作者 孙黎波 张力 曾梁楠 夏德林 周航宇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前应用CTA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结果 16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的口底、舌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理想,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肿瘤局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T4N2M0期)在术后10个月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CTA能精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重建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缺损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肌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卡环式可摘义齿修复口底肿瘤术后牙列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魏威 龚仁国 肖海鹰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8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卡环式可摘义齿对口底肿瘤术后牙列缺损和普通牙列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选择48例行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口底肿瘤切除术后牙列缺损患者(观察组)和48例普通牙列缺损患者(对照组),采用卡环式可摘义齿... 目的评价并比较卡环式可摘义齿对口底肿瘤术后牙列缺损和普通牙列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选择48例行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口底肿瘤切除术后牙列缺损患者(观察组)和48例普通牙列缺损患者(对照组),采用卡环式可摘义齿进行牙列缺损修复。定期随访并测定2组的咀嚼效率和基牙牙周指数,并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修复前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和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不同时期观察组的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及菌斑指数均增高,且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8个月后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环式可摘义齿能应用于口底肿瘤术后牙列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环式可摘义齿 口底肿瘤 牙列缺损
下载PDF
颈阔肌皮瓣在口底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才越 谭学新 +3 位作者 佟爽 胡玉乾 张仁儒 刘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0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颈阔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科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例口底癌患者,12例患者均进行颈阔肌皮瓣的转移修复;另收集同期12例应用其他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其分为两组:Ⅰ组应用颈阔肌皮瓣,Ⅱ组... 目的探讨颈阔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科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例口底癌患者,12例患者均进行颈阔肌皮瓣的转移修复;另收集同期12例应用其他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其分为两组:Ⅰ组应用颈阔肌皮瓣,Ⅱ组应用其他皮瓣。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阔肌皮瓣与其他皮瓣相比坏死率、肿瘤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总引流量、撤引流时间以及拆线时间均少于应用其他皮瓣者(P〈0.05)。结论颈阔肌皮瓣在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中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口底癌 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口底区域淋巴组织清扫术在舌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胡永杰 曲行舟 +4 位作者 徐立群 李思毅 A.Hardianto 苏立新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探讨口底区域淋巴组织清扫术的范围、术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随访2000年5月~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20例(原发灶T2或T3,未明显侵犯口底,颈部N0)。同期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术中于颏孔前断...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探讨口底区域淋巴组织清扫术的范围、术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随访2000年5月~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20例(原发灶T2或T3,未明显侵犯口底,颈部N0)。同期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术中于颏孔前断离并外展下颌骨,以利直视下彻底清扫同侧口底中间带淋巴组织,达到完整舌-(颌)-颈根治。同期调查我院和外院舌癌手术后患者20例(术中口底中间带淋巴组织保留或未彻底清扫)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结果:实验组局部无1例复发,对侧淋巴结转移2例(T3),转移率10%。对照组口底或下颌下复发7例,对侧颈淋巴转移5例,复发转移率60%。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传统非连续性颈清扫并不能清除所有可能受累的淋巴结。对T2以上的舌癌患者,宜在传统的颈清术式基础上,断离、外展下颌骨,行同侧口底中间带组织的彻底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口底区域淋巴清扫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口底癌灌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文 严艳 +3 位作者 付传明 刘超 汪令生 陈伦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口底癌MS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口底癌的MSCT灌注特征。方法:19例口底癌患者行MSCT灌注检查,全部为活检或病理证实;分别测量口底癌组织和自身残存正常口底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 目的:探讨口底癌MS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口底癌的MSCT灌注特征。方法:19例口底癌患者行MSCT灌注检查,全部为活检或病理证实;分别测量口底癌组织和自身残存正常口底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作为灌注指标,比较灌注值差异,以评价口底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规律性。结果:19例中口底癌组织CT灌注值BF为(118.179±43.968)ml.min-1.100g-1,BV为(5.283±1.519)ml.100g-1,MTT为(3.623±1.159)S,PS为(20.981±6.874)ml.min-1;自身正常口底组织BF为(19.626±7.041)ml.min-1.100g-1,BV为(1.960±0.616)ml.100g-1,MTT为(12.326±5.276)S,PS为(9.026±3.2391)ml.min-1,两组灌注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口底癌的MSCT灌注成像方法可行,灌注数据获得简单快捷,能够定量的反映出口底癌的血流灌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下载PDF
口底鳞癌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雪溪 唐平章 +1 位作者 祁永发 徐震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7-468,471,共3页
目的 :探讨口底鳞癌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局部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3~ 1998年治疗的 6 5例口底鳞癌患者 ,分析肿瘤部位、直径、口腔侵犯、病理分化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 5例患者的颈部淋巴... 目的 :探讨口底鳞癌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局部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3~ 1998年治疗的 6 5例口底鳞癌患者 ,分析肿瘤部位、直径、口腔侵犯、病理分化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 5例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 4 6 .2 % (30 / 6 5 ) ,颏下、颌下区 (Ⅰ区 )淋巴结转移占 96 .6 % (2 9/ 30 )。前口底肿瘤 4 5例 ,后口底肿瘤 2 0例 ,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6 2 .2 %和 4 0 .0 % (P =0 .0 96 ) ;肿瘤直径在 3厘米以上与以下 ,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5 9.5 %和 2 1.7% (P =0 .0 0 3) ;侵犯舌与未侵犯舌 ,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4 6 .8%和 4 4 .4 % ;侵犯牙龈与未侵犯牙龈 ,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6 0 .0 %和 4 2 .0 % ;低分化鳞癌与中、高分化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76 .5 %和 4 2 .1% (P =0 .0 18)。 6 5例患者五年生存率为 4 6 .4 % ,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五年生存率为6 1 4 % ,有淋巴结转移者为 2 8.9% (P =0 .0 0 13)。结论 :口底鳞癌局部因素中 ,肿瘤直径大于 3厘米、侵犯舌及牙龈、病理为低分化鳞癌的有较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肿瘤 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预后 口腔侵犯
下载PDF
微波组织凝固在口底鳞癌治疗中的应用——26例总结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诠 曾宗渊 +1 位作者 郭朱明 许光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组织凝固在治疗口底鳞癌中的价值。方法: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科自1989 年至1993 年应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方法对26 例口底鳞癌患者的原发灶进行治疗,其中Ⅰ期2 例,Ⅱ期11 例,Ⅲ期10 例,Ⅳ期3 ... 目的:探讨微波组织凝固在治疗口底鳞癌中的价值。方法: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科自1989 年至1993 年应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方法对26 例口底鳞癌患者的原发灶进行治疗,其中Ⅰ期2 例,Ⅱ期11 例,Ⅲ期10 例,Ⅳ期3 例。在微波治疗前,先行颈清扫术;大部分患者同时行颈外动脉舌动脉结扎。6 例Ⅲ、Ⅳ期患者还结合辅助放疗或/ 和化疗。结果:本组病例5 年生存率为61-5 % (16/26) ;其中Ⅰ期为100 % ,Ⅱ期72-7% (8/11) ,Ⅲ期50 % (5/10) ,Ⅳ期33-3% (1/3) 。有4 例在2 年内原发灶复发,占15-4 % ;3 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占11-5 % ;3 例出现远处转移,占11-5 % 。创面出血、舌根后坠和呼吸困难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微波组织凝固应用于口底鳞癌原发灶的治疗,其生存率及复发情况与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结果接近,在保全口腔功能及面部外形方面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组织凝固 口底鳞癌 微波疗法
下载PDF
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在修复舌癌、口底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黎明 王琰 +2 位作者 马开宇 王卫红 付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在即刻整复舌癌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带动静脉血管蒂的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即刻修复舌癌或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病例15例,进... 目的探讨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在即刻整复舌癌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带动静脉血管蒂的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即刻修复舌癌或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病例15例,进行临床回顾和术后定期随访,总结该肌皮瓣手术技巧.结果外侧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舌、口底缺损修复后取得较满意的功能和外形.结论外侧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成功率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口底癌 外侧斜方肌肌皮瓣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口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书 徐雅娟 张茹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老年口底癌组织中的地位及作用 ,探讨老年口底癌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及 VEGF网络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40例口底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1 0例正常口底粘膜...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老年口底癌组织中的地位及作用 ,探讨老年口底癌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及 VEGF网络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40例口底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1 0例正常口底粘膜组织并观察 VEGF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均为 P<0 .0 1 )。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 ,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增高 ,呈正相关。结论  VEGF是口底癌中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血管生成因子 ,其过度表达在口底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研究 病理
下载PDF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伟 唐恩溢 +2 位作者 胡勤刚 王志勇 杨旭东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惠真 高岭 +1 位作者 郅克谦 任文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850-851,共2页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口底癌术后缺损采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术后6个月、1年、2年随访。结果:5例中1例肌蒂皮瓣全部成活,3例远端部分发生坏死,肉芽组织生长修复;1例表皮...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口底癌术后缺损采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术后6个月、1年、2年随访。结果:5例中1例肌蒂皮瓣全部成活,3例远端部分发生坏死,肉芽组织生长修复;1例表皮脱落后上皮再生愈合。随访6个月~2年,口底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舌活动度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血供恒定,容易成活,适用于口底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 口底癌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人口底鳞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14
作者 李善昌 房殿吉 +1 位作者 郑军 张铁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与临床更为相关的人口底鳞癌动物模型。方法:30只6周龄裸鼠,雌雄各半。对人口底鳞癌细胞HSC-2传代培养、消化、离心后调整细胞浓度达4×108。口底黏膜下注射细胞悬液0.1mL。4周后切除移植瘤并剪成1mm3瘤块,植入裸鼠口... 目的:建立一种与临床更为相关的人口底鳞癌动物模型。方法:30只6周龄裸鼠,雌雄各半。对人口底鳞癌细胞HSC-2传代培养、消化、离心后调整细胞浓度达4×108。口底黏膜下注射细胞悬液0.1mL。4周后切除移植瘤并剪成1mm3瘤块,植入裸鼠口底一瘤块,共传5代。观察记录移植成功率,生长潜伏期,每周2次测量瘤体体积。对每代移植瘤和裸鼠口底,颌下组织,肉眼可见的淋巴组织以及下颌骨进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第5代瘤体,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移植成功率为93%。移植瘤病理检查结果符合鳞状细胞癌典型特征,染色体检查表明其属于人类染色体。7只裸鼠发生口底和颌下浸润,其中一只转移至颌下淋巴结。癌细胞呈侵袭性生长,浸润肌肉,神经和周围血管。透射电镜观察:肿瘤成巢状生长,细胞分化高,核成圆形,细胞器发达。结论:本模型客观的反应了人口底鳞癌的生物学行为,为口底鳞癌的生物学及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鳞癌 动物模型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奕文 黄志权 +3 位作者 陈伟良 张大明 林玉娇 王友山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日底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例口底癌患者行口底癌根治术,同期采用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重建口底组织缺损。4例患者为TINOMO,5例患者T2NOM0。皮瓣最小4.0cm×10... 目的评价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日底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例口底癌患者行口底癌根治术,同期采用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重建口底组织缺损。4例患者为TINOMO,5例患者T2NOM0。皮瓣最小4.0cm×10.0cm.最大5.5cm×11.0cm。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小部分坏死,经过坏死组织切除及抗炎治疗,二期愈合。随访6—25个月。所有病例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满意。结论面动脉一颏。卜动脉岛状肌皮瓣适合同期修复中小型口底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瓣 口底癌 口底缺损
下载PDF
磁导向甲氨蝶呤缓释药物对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和起微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张皖清 毛天球 +1 位作者 吴军正 李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导向甲氨蝶呤缓释药物(FM-MTX)对人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不加药物处理组,实验组加入剂量为100μg/L的FM-MTX药物处理,采用MTT法观察HSC-2细胞的生长曲线,并分别于不同时间(1,4,24,48,72h... 目的:探讨磁导向甲氨蝶呤缓释药物(FM-MTX)对人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不加药物处理组,实验组加入剂量为100μg/L的FM-MTX药物处理,采用MTT法观察HSC-2细胞的生长曲线,并分别于不同时间(1,4,24,48,72h)收获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各时间点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FM-MTX药物处理后,口底癌HSC-2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透射电镜观察到药物作用早期,瘤细胞溶酶体大量增生,4h后瘤细胞胞浆溶酶体开始吞噬磁性微粒,48h溶酶体膜开始裂解,颗粒释放到胞浆内。72h后溶解、液化,溶酶体膜消失,呈现胞浆空泡结构。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缺嵴、断裂。结论:甲氨蝶呤缓释药物能诱导口底癌HSC-2细胞死亡,对其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缓释制剂 口底癌 超微结构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腔镜下口底入路辅助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晓庆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分析腔镜下口底入路辅助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均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A组在B组基础上,加以口底入路辅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分析腔镜下口底入路辅助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均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A组在B组基础上,加以口底入路辅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2年复发率。结果 A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7.52±1.46)个多于B组(6.15±1.14)个(P<0.05);A组口腔感染率为8.89%;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一过性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与单纯腔镜下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相比,口底入路辅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2年复发率较低,且除口腔感染风险外,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腔镜手术 中央区 淋巴结 清扫 口底入路
下载PDF
舌癌及口底癌术后缺损的即刻修复
18
作者 谢春 刘流 +1 位作者 武斌 庞文筠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1-32,共2页
舌癌及口底癌切除术后所致部分舌及口底缺损,可导致局部畸形、舌后坠、语音和吞咽功能障碍,所以舌及口底缺损的即刻修复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总结了10余a来对28例舌癌切除术后即刻用带蒂肌皮瓣及联合肌皮瓣修复的... 舌癌及口底癌切除术后所致部分舌及口底缺损,可导致局部畸形、舌后坠、语音和吞咽功能障碍,所以舌及口底缺损的即刻修复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总结了10余a来对28例舌癌切除术后即刻用带蒂肌皮瓣及联合肌皮瓣修复的临床经验.舌部分缺损和口底缺损可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及肿瘤的恶性程度选用腭瓣、鼻唇沟瓣、额瓣、胸大肌肌皮瓣以及联合两肌皮瓣共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修复 舌肿瘤 口底肿瘤 手术后
下载PDF
口底鳞状细胞癌形态计量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赵洪伟 李龙江 谢文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形状因子 (FC)和平均光密度参数在口底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 8例口底鳞癌石蜡标本切片免疫组化 (SABC)染色 ,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原发灶和颈淋巴结细胞胞核形状因子 (FC)和平均光密度参数。结果 经CK10 和CK14 单... 目的 探讨细胞形状因子 (FC)和平均光密度参数在口底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 8例口底鳞癌石蜡标本切片免疫组化 (SABC)染色 ,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原发灶和颈淋巴结细胞胞核形状因子 (FC)和平均光密度参数。结果 经CK10 和CK14 单克隆抗体标记后 ,淋巴结有无转移或病理分级不同患者的原发灶细胞胞核中FC和平均光密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0 0 0 1) ,而临床分期不同的患者 ,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颈淋巴结中转移阳性和阴性间的FC和平均光密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0 0 0 1)。结论 CK10 和CK14 表达中细胞的FC和平均光密度参数可作为评估口底鳞癌浸润、转移潜能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鳞状细胞癌 形态计量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口底鳞癌非连续性与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疗效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晶 张诠 +4 位作者 曾宗渊 王顺兰 魏茂文 陈文宽 郭朱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21-623,63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口底鳞癌原发灶切除同时行非连续性和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的疗效,探讨口底鳞癌颈淋巴结清除的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非连续性与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的口底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目的:通过比较口底鳞癌原发灶切除同时行非连续性和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的疗效,探讨口底鳞癌颈淋巴结清除的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非连续性与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的口底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非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组与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组相比,Ⅰ、Ⅱ期或cN0,两组病例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统计值分别为1.295和1.527,P值分别为0.255和0.217;Ⅲ、Ⅳ期或cN1~cN2,连续性清除组较非连续清除组5年累积生存率高,LogRank统计值分别为7.692和8.737,P值分别为0.006和0.003。行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后原发灶及Ⅰ区复发率较非连续颈淋巴结清除低,χ2=11.995,P=0.001。结论:口底鳞癌连续性颈淋巴结清除较非连续颈淋巴结清除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外科学 口底 鳞状细胞 颈淋巴结清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