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演化与油气运聚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欣 李振宏 郑聪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三隆二鞍一坳陷”的古构造格局,3个隆起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同时也控制着有利储层的最初展布状态。奥陶系沉积之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长达1.3亿年的沉积间断,形成了广泛发育的风化壳岩溶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三隆二鞍一坳陷”的古构造格局,3个隆起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同时也控制着有利储层的最初展布状态。奥陶系沉积之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长达1.3亿年的沉积间断,形成了广泛发育的风化壳岩溶储层。本溪期-早中三叠世,奥陶系顶面始终处于“中部隆、东西坳”的构造面貌,在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这一陡坡带对岩溶储层的后期演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晚三叠世,奥陶系顶面处于西北高、东南低的构造格局,最初生成的油气向盆地西北方向运移。中侏罗世,盆地东部逐步抬升,奥陶系顶面构造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生成的油气主要向盆地东部运移,早期生成的油气进行重新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沉积体系 构造界面 储层 油气运聚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天然气成藏机理初探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振宏 王欣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4-318,共5页
地层剥蚀与油气运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地层剥蚀破坏了先期存在的油气运聚平衡,导致油气沿着剥蚀量最大、应力释放最大的方向运移。从地层剥蚀角度着手,结合盆地东部白垩纪以来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结果,认为剥蚀厚度较大区带是石千峰组... 地层剥蚀与油气运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地层剥蚀破坏了先期存在的油气运聚平衡,导致油气沿着剥蚀量最大、应力释放最大的方向运移。从地层剥蚀角度着手,结合盆地东部白垩纪以来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结果,认为剥蚀厚度较大区带是石千峰组成藏的有利部位。利用烃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并结合盆地东部的地热史,厘定出石千峰组气藏成藏时间为晚白垩世,这与盆地整体向西倾斜、地层大量剥蚀的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千峰组 地层剥蚀 油气运聚 流体包裹体 地热史
下载PDF
以运动促进运动:中央苏区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易棉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89,共8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采取"以运动促进运动"的方式发动群众开展农业合作运动。与合作运动密切相关的革命运动主要有扩红运动、查田运动、粮食收集运动和检举运动。合作运动和这些革命运动的相互促进...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采取"以运动促进运动"的方式发动群众开展农业合作运动。与合作运动密切相关的革命运动主要有扩红运动、查田运动、粮食收集运动和检举运动。合作运动和这些革命运动的相互促进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合作运动促进扩红运动和粮食征集运动的顺利开展,为革命战争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第二,以查田运动和检举运动保证合作运动的纯洁性,激发农民的合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中共"以运动促进运动"的方式在中央苏区领导农民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群众力量加入合作社,既有利于苏区的经济建设也有利于苏区的政权建设和军事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合作运动 扩红运动 粮食收集运动 查田运动 检举运动
下载PDF
畅歌太平繁华景,彰显世俗文人情——论柳永的歌咏太平之词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先华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1-45,共5页
柳永《乐章集》中歌咏太平之词有28首。按内容可分为咏天下隆盛,博圣上欢心;赞地方盛景,取显宦青睐;绘节日胜景,颂世俗风情三部分。它歌咏了北宋太平之时的繁华,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它体现了柳永绘事写景高妙超凡、描象构图生动精致的功力... 柳永《乐章集》中歌咏太平之词有28首。按内容可分为咏天下隆盛,博圣上欢心;赞地方盛景,取显宦青睐;绘节日胜景,颂世俗风情三部分。它歌咏了北宋太平之时的繁华,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它体现了柳永绘事写景高妙超凡、描象构图生动精致的功力,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它展示了柳永世俗文人的独特心态呈现与心理运行轨迹,有比较重要的表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乐章集》 歌咏太平之词
下载PDF
五四前后皖籍文人的聚结与分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方习文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五四前后是皖籍文人在安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阶段,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与文学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引领与创造的角色。本文将在现代文化转型与"现代性"诉求的总体框架下,立足皖籍文人视角,进一步勾勒皖籍文人多元探索的图谱... 五四前后是皖籍文人在安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阶段,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与文学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引领与创造的角色。本文将在现代文化转型与"现代性"诉求的总体框架下,立足皖籍文人视角,进一步勾勒皖籍文人多元探索的图谱,同时,进一步挖掘他们遗留的精神资源与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籍文人 五四前后 聚结与分化
下载PDF
延迟容忍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移动协助的数据传输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慧杰 彭舰 刘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1-191,共11页
提出了基于移动协助的动态数据传输算法(MAD,movement-assisted adaptive data delivery)。在缓冲区域内设置数据缓存节点,让基站在缓冲区内周期性地移动,数据动态地复制给更有可能到达缓冲区并且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然后基站在移动中... 提出了基于移动协助的动态数据传输算法(MAD,movement-assisted adaptive data delivery)。在缓冲区域内设置数据缓存节点,让基站在缓冲区内周期性地移动,数据动态地复制给更有可能到达缓冲区并且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然后基站在移动中将缓存节点中的数据进行收集。MAD是由数据传输和队列管理2部分组成。前者根据节点的运动趋势和剩余能量计算节点的转发概率,后者通过消息的生存时间和消息的最大复制数确定队列中消息发送的优先级及丢弃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策略相比,MAD在传输成功率和网络寿命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 数据收集 移动协助 动态数据传输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时空轨迹的汇合模式挖掘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宇 吉根林 +1 位作者 赵斌 黄潇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6,共10页
现有移动对象聚集模式因为模式定义的不足,无法全面地反映移动对象群体聚集运动.提出一种新的移动对象聚集模式,称为汇合模式,该模式从移动对象群体运动形态出发设计,准确反映群体的变化趋势,有效识别群体聚集运动.汇合模式挖掘过程中... 现有移动对象聚集模式因为模式定义的不足,无法全面地反映移动对象群体聚集运动.提出一种新的移动对象聚集模式,称为汇合模式,该模式从移动对象群体运动形态出发设计,准确反映群体的变化趋势,有效识别群体聚集运动.汇合模式挖掘过程中使用簇包含关系保证群体之间的关联性,识别群体变化趋势.通过相邻时刻的簇集合进行条件为簇包含的连接操作,实现汇合模式的挖掘.利用移动对象簇之间的空间关系对连接操作进行剪枝,提升汇合模式挖掘的效率.针对汇合模式挖掘中移动对象聚类效率较低的问题,使用四叉树改进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一步提升了汇合模式挖掘算法的性能.利用真实的GPS轨迹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汇合模式挖掘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挖掘 聚集模式 聚集运动 汇合模式
下载PDF
利用时空轨迹挖掘移动对象聚集移动模式 被引量:2
8
作者 史覃覃 韩文军 +3 位作者 陶宁 吉根林 赵斌 黄潇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9-1106,共8页
现有的聚集模式主要研究群体聚集之前的运动形态,无法反映聚集后群体的运动趋势和行为规律.为了追踪聚集群体,研究其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和行为模式,本文提出一种聚集移动模式.该模式从聚集群体的移动规律出发,能够有效识别群体在时空上... 现有的聚集模式主要研究群体聚集之前的运动形态,无法反映聚集后群体的运动趋势和行为规律.为了追踪聚集群体,研究其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和行为模式,本文提出一种聚集移动模式.该模式从聚集群体的移动规律出发,能够有效识别群体在时空上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在挖掘过程中通过簇相似关系来识别群体之间的关联性和变化趋势.对邻近时刻的簇集合进行簇相似连接,实现聚集移动模式的挖掘.利用移动簇之间的成员关系对连接操作进行过滤和剪枝,提升挖掘效率.基于两个真实的GPS轨迹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挖掘算法在挖掘效果和算法效率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挖掘 群体运动 聚集模式 聚集移动模式
下载PDF
聚散原理——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国文 《系统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52-57,共6页
通过对各种系统的综合研究,发现系统在生长(发展)时,其生长(聚集)速率与其结构的调整速率(系统的扩散速率)必须保持协调一致,或者说系统在规模(数量)上的增加必须与其质的变化相一致,否则,系统就会由生长、兴旺、走向萎缩、衰败和死亡... 通过对各种系统的综合研究,发现系统在生长(发展)时,其生长(聚集)速率与其结构的调整速率(系统的扩散速率)必须保持协调一致,或者说系统在规模(数量)上的增加必须与其质的变化相一致,否则,系统就会由生长、兴旺、走向萎缩、衰败和死亡。由此建立了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聚散运动 速率 系统兴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