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rete-time movement model of a group of trains on a rail line with stochastic disturbance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立兴 李峰 +1 位作者 高自友 李克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84-193,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rete-time model to describe the movements of a group of trains, in which some operational strategies, including traction operation, braking operation and impact of stochastic disturbance, a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rete-time model to describe the movements of a group of trains, in which some operational strategies, including traction operation, braking operation and impact of stochastic disturbance, are defined. To show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 traffic flow with stochastic disturbance, some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a railway line are simulate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rete-time movement model can well describe the movements of trains on a rail line with the moving-block signalling system.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of no disturbance, it finds that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rail line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nfluence of stochastic disturbance. Additionally, the delays incurred by stochastic disturbance can be propagated to the subsequent trains, and then prolong their traversing time on the rail line. It can provide auxiliary information for rescheduling trains When the stochastic disturbance occurs on the rail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movement discrete-time model simulation stochastic disturbance
下载PDF
Time of the Tengchong-Lianghe Movement in Southwest Yunnan
2
作者 WANG Shubing WANG Yuzhen +1 位作者 JIANG Fuchu TIAN Guo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74-675,共2页
The Tengchong-Lianghe movement, proposed and named by Chen et al ( 1991 ), is an important tectonic event occurred from the late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to the early stage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Tenchong... The Tengchong-Lianghe movement, proposed and named by Chen et al ( 1991 ), is an important tectonic event occurred from the late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to the early stage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Tenchong Block of southwest Yunnan. It reactivated the old faults in the region, and tilted, folded and fractured the Q1 and Q2 strata, resulting in the common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m. In addition, this region entered into an erosion-cutting stage, with its cutting depth reaching up to tens of meters, and formed very striking high lake terr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 In time of the Tengchong-Lianghe movement in Southwest Yunnan
下载PDF
“Eternal Motion” as a “Form of Movement of a Special Nature” and the Main Condi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3
作者 Avas Khugaev Eugeniya Bibaev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6期2041-2068,共28页
The article hypothesizes that DE and DM (UCM) are a “Form of Motion of a Special Nature”, where “Form of Motion” means “Eternal Motion” as the power of dynamic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varying degrees of self-su... The article hypothesizes that DE and DM (UCM) are a “Form of Motion of a Special Nature”, where “Form of Motion” means “Eternal Motion” as the power of dynamic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varying degrees of self-sufficiency, and by “Special Nature”, gravitational and two other properties of matter, “tied” to the “Eternal Movement” and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it. Carriers of key properties of a “Special Nature” have been established: “0”-DE particles and “3”-DM particles (UDM). The unity of their inherent “motionally-gravitational” properties and the peculiar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on” and “gravity” are revealed: the higher the intensity of “Eternal Motion”, the stronger the gravitational properties of matter are manifested (and vice versa). The relationship of “time” with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the “mass” of photons with the “degree of bonding and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the field” is shown. The maximum level of gravity has been determined, which allows Nature to successfully create the Universe: such a landmark is the proximity to the property of the Primary Source—the “pure graviton” of the OSP space, the most powerful “motionally-gravitational” particle of the Universe.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such an identity of the gravitational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ith the indicators of a “pure graviton” are established: for “0”-DE particles, this i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function of “freedom of movement”;for “3”-DM particles (UDM), the creation of a special structure—a “double field” (“Main” and “Small”). The presence in the “double field” of specific “tool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s of the Universe—gravitational “waves” gives rise to impulses (shocks) of varying intensity and shape. A list of functions performed by “waves” in the “Main” and “Small” fields has been compiled.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UDM Streams”,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a “Vortex”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powerful Initial Impulse (push), sending them to the “place” of the creation of galaxies, are show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 “Cycle of Matter in Nature” in the closed structure of our Universe due to the “work” of “waves” and the functioning of special “factories” in the form of exotic space objects—Black ho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 DM (UCM) Graviton Eternal motion Double Field of the Universe Motionally-Gravitational Particles Degree of Self-Sufficiency Main Field Small Field Gravitational Waves Primary Impulse Flows UDM Vortex time Massive Photons Clumps of DM movement of Galaxies Factories of Black Holes Circulation of Matter in Nature
下载PDF
DISPLACEMENT TIME SERIS AT FIDUCIAL STATIONS OBTAINED FROM GPS OBSERVATIONS IN CRUSTAL MOVEMENT OBSEREVATION NETWORK OF CHINA
4
作者 Gu Guohua and Zhang Jing (Center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CEA,Beijing 100036,China)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54-61,共8页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time series of displacements at fiducial stations obtained from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Sept. 1998 to Oct. 2001 in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time series of displacements at fiducial stations obtained from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Sept. 1998 to Oct. 2001 in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is made. The selection of datum for producing displacement time series suitable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 discussed. Time series of horizontal crustal displacemen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a datum of a stable group of 9 stations with very small relativ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in eastern China as reference. Time series of vertical crustal displacemen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a stable group of 7 stations scattered in different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small relative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s refere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 to 2001, anomalou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ccurred twice at the fiducial stations in western China. These anomalies may be related to seismic activities of magnitudes about 6 in the Yunnan region on the North South seism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GPS观测与数据处理 基准站 位移 时间序列分析 位移结果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笼养雏鸡运动监测研究
5
作者 王玲 贺少鹏 +1 位作者 蒋瑞瑞 杨秋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3,共7页
为了解笼养雏鸡的运动行为和健康状况,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笼养鸡个体实时运动监测系统。研究首先搭建了一个模拟的试验环境,其包括一个超高频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三个天线和若干标签,一台计算机以及射频识别读写软件... 为了解笼养雏鸡的运动行为和健康状况,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笼养鸡个体实时运动监测系统。研究首先搭建了一个模拟的试验环境,其包括一个超高频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三个天线和若干标签,一台计算机以及射频识别读写软件;随后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拟合出当前环境下不同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性能比较;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获得的距离模型计算出标签与不同天线之间的距离,使用多点定位计算出所建立坐标系下标签的位置信息,实现对不同标签的运动轨迹可视化。结果显示,选定的6个电子标签测试时间为30 min,标签的计算位置与真实位置的最小欧式误差距离为4.52 cm,所有测试点的平均误差距离为9.56 cm;对比标签的真实运动轨迹和计算运动轨迹,RFID监测系统能够动态地识别活动量减少或不活动的病鸡。研究表明,基于RFID建立的笼养鸡个体实时运动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笼养鸡个体活动情况,为家禽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实时运动 多点定位 笼养鸡 健康监测
下载PDF
活动行为时间使用流行病学及其国内研究展望
6
作者 左群 李树华 李一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2,347,共8页
活动行为时间使用流行病学已成为当前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发展前沿之一。本文对时间使用流行病学的学科形成进行概述,并从关键研究问题、数据性质和统计学分析方法3个方面总结活动行为时间使用流行病学的特点。通过梳理国内活动行为... 活动行为时间使用流行病学已成为当前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发展前沿之一。本文对时间使用流行病学的学科形成进行概述,并从关键研究问题、数据性质和统计学分析方法3个方面总结活动行为时间使用流行病学的特点。通过梳理国内活动行为时间使用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应重点开展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健康影响效应、活动行为最佳使用时间分配、活动行为使用时间分配模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领域的研究,同时指出在方法学方面的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行为 时间使用流行病学 成分数据分析 时间使用干预
下载PDF
进港航班滑入时间预测
7
作者 唐小卫 丁叶 +2 位作者 张生润 任思豫 吴佳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8-2224,共7页
准确预测进港航班滑入时间对合理调配航班保障资源和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克服各大机场粗放式预测航班进港时刻的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入时间预测方法。以首都机场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进港航班滑... 准确预测进港航班滑入时间对合理调配航班保障资源和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克服各大机场粗放式预测航班进港时刻的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入时间预测方法。以首都机场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进港航班滑入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特征集;将线性回归、K-最近邻、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回归树6种在滑出时间预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进港航班滑入时间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3 min内6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超过90%,表明特征集的构建和模型的选择是有效的;综合预测性能与模型拟合评估结果,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在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上场面流量特征的贡献度最大,新引入的跨区特征对预测模型的贡献度超过了大部分传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机场场面运行 滑行时间预测 机器学习 梯度提升回归树
下载PDF
自主平衡恢复过程中姿势调控反应时与运动时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8
作者 王雨生 贾子善 +3 位作者 张攻孜 左秀芹 高岩 吴瑞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0,686,共7页
目的:观察人体在失稳后的自主平衡恢复过程中姿势调控反应时间与运动时间的增龄趋势与年龄敏感性变化区。方法:使用DE-A体感平衡检测系统对20—79岁的健康成年受试者97例进行姿势调控时间测试,包括在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状态下的支撑面... 目的:观察人体在失稳后的自主平衡恢复过程中姿势调控反应时间与运动时间的增龄趋势与年龄敏感性变化区。方法:使用DE-A体感平衡检测系统对20—79岁的健康成年受试者97例进行姿势调控时间测试,包括在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状态下的支撑面前倾、后倾、左倾和右倾失稳应激时的姿势调控反应时与运动时测试,并记录所有测试的各姿势调控时间指标。按照10岁为一年龄分段将受试者依次分为6个年龄组,其中组1(20—29岁)为16例、组2(30—39岁)为10例、组3(40—49岁)为17例、组4(50—59岁)为18例、组5(60—69岁)为31例、组6(70—79岁)为5例,观察姿势调控反应时与运动时的增龄变化,并分析其年龄敏感变化区。结果:姿势调控反应时和运动时随年龄增长呈现延长趋势。静态平衡状态下,组6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5长,与组1—4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组5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5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4长,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4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3长,支撑面右倾时的反应时与组1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3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2长,支撑面左倾时的运动时与组1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2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与组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平衡状态下,组6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5长,与组1—4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组5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5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4长,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4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3长,支撑面左倾时的反应时与组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支撑面后倾和左倾的运动时与组2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3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均较组1—2长,各运动时与组1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反应时与组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2的各反应时和运动时与组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体在失稳后的自主平衡恢复过程中姿势调控反应时和运动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静态平衡恢复的姿势调控反应时和运动时可能在60岁左右开始出现明显恶化,而动态平衡恢复的姿势调控反应时与运动时可能分别在50岁左右和40岁左右便开始出现明显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面倾斜应激 自主平衡恢复 姿势调控 反应时 运动时
下载PDF
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预测模型及其参数分析
9
作者 张亮亮 程桦 +1 位作者 姚直书 王晓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7-587,共11页
基于改进Knothe时间模型,根据地表移动延续时间定义,建立能够综合考虑采高、平均采深、松散层厚度、基岩层厚度和开采速度等因素的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理论预测模型,并根据概率积分法给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采用24个深部工作面... 基于改进Knothe时间模型,根据地表移动延续时间定义,建立能够综合考虑采高、平均采深、松散层厚度、基岩层厚度和开采速度等因素的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理论预测模型,并根据概率积分法给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采用24个深部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监测数据对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表移动延续时间模型预测结果与24个工作面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两者平均绝对误差仅38 d,均方根误差仅为47 d,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仅为9%,远小于现有3种经验模型的预测误差,验证了地表移动延续时间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地表移动延续时间受采高、平均采深、松散层厚度、基岩层厚度和开采速度的影响,随采高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随平均采深、松散层厚度、基岩层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随开采速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该研究可为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稳定性评估和科学制定开采计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延续时间 改进Knothe时间模型 预测 动态沉降 开采速度
下载PDF
基于眼动信号的感兴趣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新志 曾洪 +1 位作者 张华宇 宋爱国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了使机器智能达到人类的识别能力,需要提供标注的难例样本。常用的键盘、鼠标等标注方式效率较低,基于眼动信号的标注方式无需手动操作,但目前研究多采用依赖特征工程的浅层模型实现感兴趣检测以标注样本。针对浅层模型存在的问题,基... 为了使机器智能达到人类的识别能力,需要提供标注的难例样本。常用的键盘、鼠标等标注方式效率较低,基于眼动信号的标注方式无需手动操作,但目前研究多采用依赖特征工程的浅层模型实现感兴趣检测以标注样本。针对浅层模型存在的问题,基于特征通道权重重分配多尺度残差网络模型对注视序列分类以实现感兴趣检测,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尺度残差网络模型分类精度达到96%,较现有基于浅层模型的方法和未改进的基于深层模型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感兴趣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追踪 眼动事件检测 时间序列分类 多尺度残差网络 感兴趣检测
下载PDF
“工业学大庆”运动及其时代价值
11
作者 王建阳 李安妮 李春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工业学大庆”运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我国工业化道路的生动实践也是毛泽东同志为提高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和素养而发起的群众运动,其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业化进程。因而,在新的历史方位下,... “工业学大庆”运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我国工业化道路的生动实践也是毛泽东同志为提高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和素养而发起的群众运动,其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业化进程。因而,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深入挖掘和把握“工业学大庆”运动及其时代价值,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学大庆”运动 历程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理论探讨
12
作者 彭彬 谷劼楠 +4 位作者 王永涛 王国为 马思佳 张衍迪 徐世杰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256-1261,共6页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是基于“天人相应”思想建立的,以阴阳升降、脏腑气机升降和四时五脏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脏腑气机、气化“双循环”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的理论。在此理论视域下,脏腑阳气呈现出季节性盛衰变化的规... 人体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是基于“天人相应”思想建立的,以阴阳升降、脏腑气机升降和四时五脏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脏腑气机、气化“双循环”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的理论。在此理论视域下,脏腑阳气呈现出季节性盛衰变化的规律特点,以此调动五脏生理功能并促进脏腑气化。在人体病理状态下,季节性的五脏阳气升降运动对疾病病机构成影响,形成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本文通过挖掘“阳气升降圆运动”的具体内涵,探讨季节性“阳气升降圆运动”对五脏生理特点和病机变化的影响,丰富中医时间医学的季节规律研究,提出当前圆运动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研究与诊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气机升降 圆运动 中医时间医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华侨的政治参与探析——以护法军政府时期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奔 潮龙起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论文通过系统梳理护法军政府时期的相关报刊、档案等史料,考察华侨参与军政府的政治理念及外在表现,以图深化华侨与中国关系的研究。自孙中山宣布筹建护法军政府起,华侨就是军政府极为倚赖的一股政治力量。在民主共和思想的指引下,华侨... 论文通过系统梳理护法军政府时期的相关报刊、档案等史料,考察华侨参与军政府的政治理念及外在表现,以图深化华侨与中国关系的研究。自孙中山宣布筹建护法军政府起,华侨就是军政府极为倚赖的一股政治力量。在民主共和思想的指引下,华侨或参与军政府政权,或成为军政府的外援,在军政府的创建及运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华侨支持军政府的意义,还在于向海内外宣示军政府政权的合法性,表明民主共和理念成为近代华侨判断政权正统与否的关键。华侨参与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政治,既彰显华侨国家主人翁的意识,也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进一步实践,成为民国法统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华侨 护法运动 军政府 政治参与 孙中山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视觉算法的人员疏散预动作时间预测模型
14
作者 房志明 高寅轩 +1 位作者 黄中意 何其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0-1559,共10页
在元胞自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视觉遮挡的动态视觉算法,结合视觉算法建立了预动作时间模型。从跟随效应的角度出发,在作用机理的层面上解释预动作时间在不同布局场景内产生分布差异的原因。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探究了场... 在元胞自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视觉遮挡的动态视觉算法,结合视觉算法建立了预动作时间模型。从跟随效应的角度出发,在作用机理的层面上解释预动作时间在不同布局场景内产生分布差异的原因。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探究了场景中不同因素对人群预动作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本模型能够体现不同类型疏散场景下人群预动作时间变化的趋势,且各场景的仿真试验结果与真实试验结果数值相近,本模型具备一定合理性;(2)在相同场景内,提高室内空间的视野通透性可以将人群的预动作时间均值缩短7.05%;(3)疏散过程中当引导员在人群中的占比从0达到20%时,人群的预动作时间均值缩短23.17 s;(4)在单房间场景中,人群密度从0.1人/m^(2)提升至0.9人/m^(2),人群预动作时间均值缩短9.66 s。提出的模型为疏散预动作时间的生成提供了一种新理论,为建筑疏散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行人疏散 预动作时间 动态视觉算法 元胞自动机 疏散仿真
下载PDF
特征融合下田径录像3D人体动作DTW捕捉算法
15
作者 谭巨全 王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8,共8页
由于不同运动员的动作风格和速度不同,导致田径录像中记录的不同运动员的人体动作序列在时间长度上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长度序列之间的不对齐问题。为此,提出特征融合下田径录像三维(3D)人体动作动态时间规整(DTW)捕捉算法。将田径录... 由于不同运动员的动作风格和速度不同,导致田径录像中记录的不同运动员的人体动作序列在时间长度上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长度序列之间的不对齐问题。为此,提出特征融合下田径录像三维(3D)人体动作动态时间规整(DTW)捕捉算法。将田径录像中提取的人体动作数据转换为3D坐标序列,表示人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动作,获取人体动作的深度图序列,利用梯度局部各向异性系数(GLAC)和稀疏时间梯度自相关(STACOG)分析深度图局部区域的梯度特性以及时间自相关性。利用Canny算子提取每帧深度图的边缘轮廓,结合小波变换和k-means聚类分析人体轮廓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Kinect设备获取人体骨骼点的3D坐标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将3D空间坐标、关节角度等多个特征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中,通过补帧和删帧操作进行预处理,选择最重要的主成分构建新的低维特征空间。利用DTW计算视频序列的相似性,从而捕捉田径录像中不同长度序列的3D人体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捕捉田径录像3D人体动作的准确程度高达99.07%,面对复杂程度较高的动作时,该算法捕捉到的人体动作与实际动作的相似度始终保持在97%以上。此外,所提算法提取到的人体动作轮廓特征线条流畅、连续,且与实际动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田径录像 3D人体动作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动作捕捉
下载PDF
基于改进Knothe时间函数的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张仲杰 陈振南 +3 位作者 刘江斌 马子韬 闫伟涛 陈俊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征,加深认识矿山开采沉陷基本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矿山安全绿色生产,方法针对原Knothe时间函数模型表达地表下沉及其速度变化规律的缺陷,基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盆地动态形成机理,分析时间函数参数...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征,加深认识矿山开采沉陷基本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矿山安全绿色生产,方法针对原Knothe时间函数模型表达地表下沉及其速度变化规律的缺陷,基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盆地动态形成机理,分析时间函数参数c对地表下沉量、下沉速度和下沉加速度影响规律;以地表下沉速度达到最大值时刻,将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分为两个阶段,进一步改进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表动态下沉、倾斜、曲率移动变形预测模型,并以某矿2201开采工作面为例,进行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和精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nothe时间函数形态与矿山开采沉陷地表动态移动变形一致,可以较好地描述采动地表“稳定→变化→稳定”全过程动态演化特征;参数c是该函数模型的重要参数,与覆岩力学性质、开采条件和开采速度等地质采矿条件有关,对描述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量较敏感,随着参数c增大,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显著增大;运用改进的Knothe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地表下沉量误差为厘米级精度,倾斜值误差在5 mm/m以内,曲率误差在0.7 mm/m2以内,其相对误差均在6.0%以内,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与实用性,可较准确分析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全过程的规律,从而为“三下”采煤及保护煤柱留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Knothe时间函数 动态预测模型 地表移动变形
下载PDF
抗战时期“工合运动”的历史考察及时代价值
17
作者 梁军 李翔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工业合作社运动是在抗战期间兴起的群众性经济互助救亡运动,旨在动员和组织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并促进国内生产。在战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与自力更生,起到了社会动员和民族意识培养的作用,并扩大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 工业合作社运动是在抗战期间兴起的群众性经济互助救亡运动,旨在动员和组织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并促进国内生产。在战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与自力更生,起到了社会动员和民族意识培养的作用,并扩大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然而,工业合作社运动仍然存在一定局限,其本质仍是旧式合作社,加之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限制以及其内部组织管理等问题,最终走向了衰落。工合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合运动 历史考察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浅埋多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及开采滞后时间分析
18
作者 尹家宽 王立阳 王帆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223-228,共6页
煤层群一般采用下行顺序开采,但有时需要采用上行顺序进行开采。青龙寺煤矿井田范围内上部煤层受火烧区影响,可采区域相对5^(-2)煤层较小,且在青龙寺煤矿井田西北部3^(-1)煤层受前期小窑开采影响,煤层完整性遭到破坏,将矿井的首采区布... 煤层群一般采用下行顺序开采,但有时需要采用上行顺序进行开采。青龙寺煤矿井田范围内上部煤层受火烧区影响,可采区域相对5^(-2)煤层较小,且在青龙寺煤矿井田西北部3^(-1)煤层受前期小窑开采影响,煤层完整性遭到破坏,将矿井的首采区布置于井田西部先期开采地段内的5^(-2)煤层中,上部煤层开采时即为上行开采。根据上行开采理论中的采动影响倍数法、“两带”高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结合青龙寺矿地质条件,对5^(-2)煤上部煤层的上行开采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青龙寺煤矿上部各煤层(3^(-1)、3^(-2)、4^(-2)煤层)可进行正常的上行开采。并根据工程类比、经验统计、覆岩移动活跃期分析,最终得出上行开采滞后于5^(-2)煤长壁开采工作面的时间不少于9个月。分析结果为后续上部煤层上行开采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采 “两带”高度 围岩平衡法 覆岩移动活跃期 滞后时间
下载PDF
基于眼动数据的用户在线购物时间压力识别研究
19
作者 陈懋昕 王菊 《情报探索》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目的/意义】旨在基于眼动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以识别出用户购物时的时间压力水平。【方法/过程】共招募了32名被试进行了一项有关购物的眼动追踪实验,让被试在不同的时间压力水平下执行四项任务,选择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 【目的/意义】旨在基于眼动数据建立机器学习模型以识别出用户购物时的时间压力水平。【方法/过程】共招募了32名被试进行了一项有关购物的眼动追踪实验,让被试在不同的时间压力水平下执行四项任务,选择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树和k近邻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识别模型,利用准确率、查全率、查准率、F1值和ROC等指标评估模型。【结果/结论】随机森林有着最好的识别精度,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7.5%,其中注视持续时间和注视次数等注视类眼动指标为识别模型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买行为 时间压力 眼动实验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面向低速运动的稀疏点云实时激光里程计方法
20
作者 冯宝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7-142,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速运动情况下使用稀疏点云的实时激光里程计方法。利用局部曲率和主成分分析提取局部网格内的点云面特征,使用点-面距离作为匹配代价函数,在点云位姿估计中利用点云距离和特征平面性对数据重要性进行加权,并针对低速运...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速运动情况下使用稀疏点云的实时激光里程计方法。利用局部曲率和主成分分析提取局部网格内的点云面特征,使用点-面距离作为匹配代价函数,在点云位姿估计中利用点云距离和特征平面性对数据重要性进行加权,并针对低速运动对位姿变换矩阵进行近似。在包含大量不稳定特征的场景下,使用16线旋转式机械激光雷达采集的稀疏点云序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稀疏激光雷达点云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针对低速运动所做近似是有效的,能够大幅提高计算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里程计 稀疏点云 实时匹配 低速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