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four techniques for estimating temporal change of seismic velocity with passive image interferometry 被引量:6
1
作者 Zhikun Liu Jinli Huang Jiaojiao Li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5期511-518,共8页
Passive image interferometry (PII) is becoming a powerful tool for detecting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structure, which applies coda wave interferometry to the waveforrns from the cross-correlation of ... Passive image interferometry (PII) is becoming a powerful tool for detecting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structure, which applies coda wave interferometry to the waveforrns from the cross-correlation of seismic ambient noise. There are four techniques for estimating temporal change of seismic velocity with PII: moving-window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 (MWCCT), moving-window cross-spectrum technique (MWCST), stretching technique (ST) and moving-window stretching technique (MW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continuous seismic records from a typical station pair near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fault zone and generate three sets of waveforms by stacking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 of ambient noise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days, and then apply four techniques to processing the three sets of waveforms and compare their resul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chniques based on moving-window (MWCCT, MWCST and MWST) are superior in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seismic velocity, and the MWCST can give a better estimate of velocity change than the other moving-window techniques due to measurement error.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clock error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measuring velocity change. We find that when the clock errors are not very large, they have limited impact on the estimate of the velocity change with the moving-window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image interferometry seismic ambient noise temporal variation moving-window cross-spectrum technique stretching technique
下载PDF
喀斯特区乡村景观格局特征及优化思路研究
2
作者 文疆回 李瑞 高家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各方面协同推进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且发展落后问题突出的西南喀斯特广大乡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景观格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乡村为研究区,从类型和景观...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各方面协同推进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且发展落后问题突出的西南喀斯特广大乡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景观格局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乡村为研究区,从类型和景观两个尺度选取11个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分布、景观破碎度空间分布、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布等展开研究,探明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理论和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提出研究区乡村景观优化思路。结果表明:(1)研究区景观类型可分为水田、坡耕地、有林地、疏林地、经果林、石漠化灌丛等10类,其中坡耕地和石漠化灌丛是主要景观类型,石漠化灌丛是优势景观类型,道路、水系和居民点景观面积占比较小。(2)研究区西北部和西南部以人工景观的分布为主,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北部石漠化景观集中连片分布,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指数较低。(3)从景观格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两个角度对研究区乡村景观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网络格局,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升了景观结构复杂程度和土地利用价值,也优化了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喀斯特 景观格局 乡村景观优化 移动窗口法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林边界影响域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丽光 何兴元 +5 位作者 李秀珍 问青春 赵永华 胡志斌 常禹 朱亚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04-1808,共5页
对岷江上游农林边界的影响域进行研究 ,以提高该区管理农田和林地的水平 .共调查 3种类型农林边界 10条样带 ,采用移动窗口法对植物多样性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当窗口宽度达到 6~ 10时 ,SED曲线的变化趋向稳定 ,并且在曲线上有... 对岷江上游农林边界的影响域进行研究 ,以提高该区管理农田和林地的水平 .共调查 3种类型农林边界 10条样带 ,采用移动窗口法对植物多样性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当窗口宽度达到 6~ 10时 ,SED曲线的变化趋向稳定 ,并且在曲线上有一或两个峰值出现 .不同类型边界的影响域是不同的 ,但均在距边界 5 0m内 .各类型边界的影响域多在 12~ 30m之间 .6条林地样带只有M 2和M6样带林地的影响域被确定 ,而 4条农田样带的影响域均被确定 .影响域的大小取决于边界两侧斑块类型和地形以及小气候等因子 ,但坡向对其影响不大 ;移动窗口法能有效地刻画边界动态 ,是一种分析边界简单而有力的工具 .这些结果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干旱河谷区农林间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效应 边界 移动窗口法 影响域
下载PDF
自然阅读与校对阅读的知觉广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闫国利 孙莎莎 +1 位作者 张巧明 白学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8-302,共5页
采用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以Eyelink2000型眼动仪为工具,探讨了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两种不同的任务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校对阅读条件相比,自然阅读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快、眼跳幅度更大。(2)自然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 采用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以Eyelink2000型眼动仪为工具,探讨了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两种不同的任务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校对阅读条件相比,自然阅读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快、眼跳幅度更大。(2)自然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2-3个字;校对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仅为注视点1个字的空间。结果说明,读者在校对阅读和自然阅读条件下采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受任务要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校对阅读
下载PDF
游动分割窗技术在生态交错带定量判定中的应用:以四川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为例 被引量:28
5
作者 石培礼 刘兴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以样带上样方间的距离系数为指标 ,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辨析了岷江冷杉 (Abiesfaxoniana)林线附近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 ,Bray_Curtis距离、相对欧氏距离、弦距离与平方欧氏距离的峰值和峰宽具有很好的重合性 ,上述距离系数均能... 以样带上样方间的距离系数为指标 ,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辨析了岷江冷杉 (Abiesfaxoniana)林线附近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 ,Bray_Curtis距离、相对欧氏距离、弦距离与平方欧氏距离的峰值和峰宽具有很好的重合性 ,上述距离系数均能作为判定林线交错带群落的边界和宽度的优良指标 ,其中 ,平方欧氏距离更能直观和准确地反映交错带植被的变异。样带上距离系数的峰值区和峰宽对生态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有较为敏感的指示意义 ,游动分割窗技术是交错带判定和群落划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线 生态交错带判定 游动分割窗技术 四川 岷江冷杉林
下载PDF
岷江上游花椒地/林地边界土壤水分影响域的定量判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丽光 何兴元 +1 位作者 李秀珍 问青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11-2015,共5页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取典型的花椒地/林地边界,利用TDR仪测定干旱条件下、雨后和每月0~15cm土层水分含量,并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结果表明,若用移动窗口法对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进行判定,当窗口宽度为8...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取典型的花椒地/林地边界,利用TDR仪测定干旱条件下、雨后和每月0~15cm土层水分含量,并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结果表明,若用移动窗口法对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进行判定,当窗口宽度为8—12时,边界影响域较易判定.年内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上升期、高峰期和消退期3个时期.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较小,其宽度约从花椒地6m到林地2m;雨后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有较大增加,其宽度约从花椒地12m到林地2m;年内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宽度约从花椒地10m到林地2m之间变化.不同季节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不同,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呈动态变化.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岷江上游地区目前进行的将花椒地退耕成林地、栽植树苗的措施是不可取的,该区退耕还林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退耕,使其灌木林或草本植物自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移动窗口法 土壤水分 边界影响域
下载PDF
插图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宝霞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插图对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对阅读过程中插图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插图可以改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2.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插图对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对阅读过程中插图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插图可以改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2.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章所描述物体的参照表征,在建立参照表征的过程中,插图有利于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有关参照表征信息的整合;3.插图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低的读者理解重要概念以及整合有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 参照表征 移动窗口技术
下载PDF
农林交错带界面的小气候边界影响域季节动态 被引量:7
8
作者 林长存 王德利 +2 位作者 曹勇宏 杨允菲 祝廷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2-1936,共5页
采用移动分窗法和旱季、雨季的小气候测算,对吉林省西部林地与农田边界的小气候影响域的季节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林地中移动分窗计算出的欧氏距离平方(SED)曲线变化稳定,旱季在40m处出现峰值,雨季在20m处出现峰值;农田... 采用移动分窗法和旱季、雨季的小气候测算,对吉林省西部林地与农田边界的小气候影响域的季节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林地中移动分窗计算出的欧氏距离平方(SED)曲线变化稳定,旱季在40m处出现峰值,雨季在20m处出现峰值;农田小气候边界影响域则没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旱季和雨季SED曲线的峰值均为60m。因此,边界对农田的影响域要大于林地,并且林地的影响域存在季节变化。说明在农林边界,小气候影响域存在着时空变化,其范围取决于边界两侧植被的季相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带 小气候 移动分窗法 影响域
下载PDF
半干旱区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判定及其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晓 张克斌 +1 位作者 杨晓晖 顾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121-5127,共7页
鉴于目前国内对于半干旱区及小尺度上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界定的研究较少,利用交错带对其周围环境变化具有提前指示作用的原理,以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为例,首先探讨游动分割窗技术在半干旱区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判定中的可行性,其次... 鉴于目前国内对于半干旱区及小尺度上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界定的研究较少,利用交错带对其周围环境变化具有提前指示作用的原理,以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为例,首先探讨游动分割窗技术在半干旱区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判定中的可行性,其次再对2006年—2010年湿地-干草原交错带的宽度和边界进行判定,通过交错带的宽度和边界变化并结合交错带内植被的变化情况,综合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湿地退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尺度大小以及交错带过渡性是否明显将决定适宜窗口宽度的大小,这点在选择最小适宜窗口宽度时体现更为显著;降雨量是决定该区交错带的位置与宽度的最主要因素,但降雨量并不是决定该区交错带内植被变化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交错带距湿地核心区的距离是影响交错带内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保护区的成立,四儿滩湿地在2006年—2007年间,交错带宽度变大,湿地状况转好,2008年—2010年,由于铁路建设,湿地遭到破坏,交错带萎缩,湿地出现退化现象。湿地-干草原交错带作为一个敏感地带,它的变化情况可以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作出一定的提前预示;在半干旱区湿地的健康评价和退化研究中,通过交错带的变化来反映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交错带 边界界定 游动分割窗技术 多样性
下载PDF
岷江上游花椒地/林地边界土壤水分分布及影响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丽光 何兴元 +2 位作者 李秀珍 问青春 赵永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0-942,共3页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取典型的花椒地/林地边界,利用TDR仪测定干旱条件下和雨后0-15cm表土层水分体积分数,刻画沿样带梯度土壤水分分布以及不同时段土壤水分变化,同时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结果表明,在干旱河谷区土...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取典型的花椒地/林地边界,利用TDR仪测定干旱条件下和雨后0-15cm表土层水分体积分数,刻画沿样带梯度土壤水分分布以及不同时段土壤水分变化,同时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土壤水分的边界影响域。结果表明,在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体积分数较低并沿样带存在明显的变化,从林地到边界到花椒地土壤水分体积分数基本呈“V”字型变化;而在林地和花椒地内部, 水分体积分数呈“W”型波动。干旱时土壤水分体积分数日间变化不大,而雨后水分体积分数逐日递减。土壤水分的影响域在雨后可达 14m,干旱时为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边界 移动窗口法
下载PDF
游动分割窗技术在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中的应用——以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时项锋 许冬梅 +1 位作者 邱开阳 谢应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采用样带法,以毛鸟素沙地南缘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一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样地间的平方欧氏距离系数为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了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当分割窗... 采用样带法,以毛鸟素沙地南缘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一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界面为研究对象。以样带上样地间的平方欧氏距离系数为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了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界面的位置和宽度。结果表明:当分割窗体大小在4个和6个样地单位时,曲线波动大,干扰了界面的判定。而最小窗体大小为8个时,能很好地进行界面的判定。样带A和样带B在样地20~25都出现了波峰。游动分割窗技术是景观界面影响域判定和群落划分的有效方法,并在小尺度研究中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界面的边界和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景观界面 游动分割窗技术
下载PDF
风电机组齿轮箱温度趋势状态监测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123
12
作者 郭鹏 David Infield 杨锡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29-136,共8页
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对于风电场特别是海上风电场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采用温度趋势分析的方法对风电机组齿轮箱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利用非线性状态估计(nonlinear state estimate technology,NSET)方法建立齿... 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对于风电场特别是海上风电场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采用温度趋势分析的方法对风电机组齿轮箱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利用非线性状态估计(nonlinear state estimate technology,NSET)方法建立齿轮箱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度模型并用其进行温度预测。通过合理构造过程记忆矩阵,使模型覆盖齿轮箱的正常工作空间。当齿轮箱工作异常时,其动态特性偏离正常工作空间,NSET温度模型预测残差的分布特性发生改变。采用滑动窗口方法实时计算残差的统计分布特性,当残差的均值或标准差的置信区间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运行人员检查设备状态。为模拟齿轮箱的故障情况,在机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data acquisition,SCADA)数据中加入人为温度偏移。通过对该模拟故障的分析,新的状态监测方法能够及时发现齿轮箱的异常状态,达到实时在线状态监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 齿轮箱 非线性状态估计 残差 滑动窗口统计
下载PDF
不同掩蔽材料对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国利 张巧明 +1 位作者 张兰兰 白学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7-1322,共6页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不同掩蔽材料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掩蔽,文字掩蔽条件下的阅读效率更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眼跳幅度更小。(2)"※"掩蔽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右...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不同掩蔽材料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掩蔽,文字掩蔽条件下的阅读效率更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眼跳幅度更小。(2)"※"掩蔽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右侧2-3个字;文字掩蔽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字左侧1个字,右侧3-4个字。综合上述结果,文字掩蔽材料可以比"※"掩蔽材料获得更大的知觉广度,但阅读效率更低。在中文阅读中,文字掩蔽材料更适合探讨阅读知觉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掩蔽材料
下载PDF
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闫国利 张巧明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研究以Eyelink2000车载眼动仪为工具,采用6×3×2×2的四因素混合设计,借助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72名被试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情况,以及材料难度和阅读能力对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级、材料难度、阅读能力均... 研究以Eyelink2000车载眼动仪为工具,采用6×3×2×2的四因素混合设计,借助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探讨了72名被试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情况,以及材料难度和阅读能力对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级、材料难度、阅读能力均各自独立地影响知觉广度。(2)小学三年级被试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为1~2个字,小学五年级被试接近成人大学生的知觉广度,右侧范围均为2~3个汉字。(3)难度对知觉广度有影响,被试阅读难材料的知觉广度为2~3个汉字,易材料为2~4个汉字。(4)高阅读能力被试的知觉广度大于低阅读能力被试,阅读容易材料时比低阅读能力被试有更大的向右眼跳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知觉广度 移动窗口技术 眼动
下载PDF
卡罗琳板块及其附近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安 付永涛 李安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80-3290,共11页
本文利用卡罗琳板块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和海水深度数据,结合滑动窗口导纳技术(MWAT),计算了该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本文使用Multitaper(多窗谱)方法对功率谱密度进行估计,基于实际的海底地形,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 本文利用卡罗琳板块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和海水深度数据,结合滑动窗口导纳技术(MWAT),计算了该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本文使用Multitaper(多窗谱)方法对功率谱密度进行估计,基于实际的海底地形,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MWAT方法较真值的改正,MWAT方法计算的结果偏小20%左右.研究结果显示卡罗琳板块及其附近地区的Te变化范围为1-34km.研究区域包括了海山、海底高原、俯冲带、扩张洋脊等多种构造,对它们的岩石圈强度的研究为认识西太平洋地区岩石圈的构造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Te与加载时的岩石圈年龄、地表热流相关.Te与海底地壳年龄之间的关系显示Te主要位于板块冷却模型的450℃的等温线深度以上.西太平洋的Magellan海山和Marcus-Wake Guyots(MWG)地区的Te主要分布在加载形成时板块冷却模型的200℃的等温线深度附近,较低的等温线可能受太平洋超级地幔柱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在研究区域内海洋地壳的热流与Te之间存在一定的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弹性厚度 挠曲 卡罗琳板块 岩石圈 滑动窗口导纳技术
下载PDF
宁夏盐池南海子湿地交错带判定及植被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海涛 刘小丹 +2 位作者 张克斌 苗静 西拉杰.马默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44-2550,共7页
为研究半干旱区盐碱湿地生态交错带及其植被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于2016年7月通过样方(1m×1m)调查法对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南海子湿地进行了野外植被调查。首先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将研究区定量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和旱生带3个不同... 为研究半干旱区盐碱湿地生态交错带及其植被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于2016年7月通过样方(1m×1m)调查法对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南海子湿地进行了野外植被调查。首先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将研究区定量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和旱生带3个不同生活环境地带(以下简称生境带),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不同样线不同生境带间的植物群落多样性,采用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分析不同生境带植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1)东、西样线窗口宽度为6个样方,南、北样线窗口宽度为8个样方时交错带的边界可以被清晰地划定;2)不同样线不同生境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排列顺序均为交错带>旱生带>湿生带,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的排列顺序为湿生带>旱生带>交错带;3)湿生带植物种数最少,以耐盐碱植物为主,植被群落最稳定,旱生带次之,交错带植被种数最多,群落最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子湿地 生态交错带 游动分割窗技术 群落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洪来 黎琳 +1 位作者 陈彦希 陈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129,133,共4页
为确定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采用移动窗口法对该区域的农田-草地景观界面0~20cm土壤温度影响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温度的影响域草地为7m,农田为10m,总宽度17m,属渐变型界面,农田-草地景观界面可划分为... 为确定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采用移动窗口法对该区域的农田-草地景观界面0~20cm土壤温度影响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温度的影响域草地为7m,农田为10m,总宽度17m,属渐变型界面,农田-草地景观界面可划分为农田、草地和农田-草地3个功能区。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土壤温度变化剧烈;而在草地功能区与农田功能区内土壤温度基本呈线性分布;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温度比草地约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田-草地界面 移动窗口法 土壤温度 影响宽度
下载PDF
贵州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影响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丰 刘洪来 +5 位作者 陈超 黎琳 孔德顺 吴文旋 赵丽丽 向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以贵州人工草地-农田景观界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窗口法研究了人工草地-农田界面表层土壤(0~20 cm)温度影响域.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在空间上是变化的,人工草地和农田系统之间存在着复合功能区(即界面影响域... 以贵州人工草地-农田景观界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窗口法研究了人工草地-农田界面表层土壤(0~20 cm)温度影响域.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工草地-农田界面土壤温度在空间上是变化的,人工草地和农田系统之间存在着复合功能区(即界面影响域);土壤温度在界面影响域变化剧烈,而在农田和草地区域基本上呈线性形状分布,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温度比草地高1.08℃.研究区土壤温度界面影响域为农田8 m,草地22 rn,总宽度30 m,属渐变型界面.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生态交错区的科学管理和生态系统间物质运移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草地界面 土壤温度 移动窗口法 影响宽度
下载PDF
基于多块嵌套结构动网格的拦截弹防热保护罩的二维分离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敏 刘振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378,共4页
在末制导阶段,拦截弹上的红外热保护罩要进行分离,分离引起的气动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导弹的制导精度。采用多块嵌套结构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拦截导弹的热保护罩的二维分离过程。给出了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两片保护罩运动的轨迹,并且给出... 在末制导阶段,拦截弹上的红外热保护罩要进行分离,分离引起的气动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导弹的制导精度。采用多块嵌套结构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拦截导弹的热保护罩的二维分离过程。给出了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两片保护罩运动的轨迹,并且给出了各个时间步对应的压力云图。预测了由于前激波而产生的作用在导弹上气动力的振荡。跟踪了在各个时刻流场对于导弹上红外窗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保护罩分离 数值模拟 多块嵌套结构动网格 红外窗口影响 压力振荡
下载PDF
基于物种重要值和土壤水分的草原群落边界判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欣颖 邵新庆 +3 位作者 吕进英 王宇通 阚雨晨 王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0-455,共6页
对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外不同区域的草原进行调查,统计其各物种重要值,并测定土壤水分,利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群落边界,以期为草原景观界面判定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基于物种重要值的欧式平方距离(SED)峰值分析发... 对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外不同区域的草原进行调查,统计其各物种重要值,并测定土壤水分,利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判定群落边界,以期为草原景观界面判定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基于物种重要值的欧式平方距离(SED)峰值分析发现,窗口大小为12个及12个以上样地单位时,SED峰值曲线趋于稳定,能较好的反映地上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峰值图上出现4个明显的波峰,依据变化幅度可以判定2个是急变性过渡带,2个是渐变性过渡带。水分与群落分布的格局具有一定相关性,群落分布格局对土壤水分变化做出响应,并呈现一定的滞后性。试验结果验证了游动分割窗技术在草原景观界面判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重要值 土壤水分 生态交错带 游动分割窗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