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被引量:88
1
作者 王爱平 朱彬 +2 位作者 银燕 金莲姬 张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2-861,共10页
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对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的气团轨迹进行聚类分组,得到2011年夏季到达黄山顶的主要气团输送轨迹,结合黄山顶的气溶胶数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输送轨迹与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关系.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 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对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的气团轨迹进行聚类分组,得到2011年夏季到达黄山顶的主要气团输送轨迹,结合黄山顶的气溶胶数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输送轨迹与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关系.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analysis)定性分析了不同气团背景下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潜在源区,最后结合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concentration weighted field)定量分析不同潜在源区对黄山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积聚模态颗粒物(0.5-1μm)数浓度约占0.5-20μm颗粒物数浓度的94.9%;黄山顶6-8月大陆气团的发生频率最高,约43.4%;影响黄山光明顶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潜在源区主要来自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群:湖北东部、安徽中部、河南、江西境内、两广交界处、湖南南部以及浙江北部地区.而垂直方向上,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高度约2-5km的自由对流层气团对黄山顶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积聚模态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 重轨迹分析法(CWT) 潜在源区
下载PDF
黄山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不同高度的雨滴谱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慧 银燕 +1 位作者 单云鹏 金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8-280,共13页
根据2011年6~7月在黄山不同高度采用PARSIVEL雨滴谱仪测得的雨滴谱数据,对不同海拔高度上两类(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粒子谱的微物理特征量、Gamma函数拟合以及雨滴的下落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流云降水的雨水含量和降水强度、雨... 根据2011年6~7月在黄山不同高度采用PARSIVEL雨滴谱仪测得的雨滴谱数据,对不同海拔高度上两类(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粒子谱的微物理特征量、Gamma函数拟合以及雨滴的下落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流云降水的雨水含量和降水强度、雨滴的各类尺度参数和数浓度都比相同位置上层状云降水的大,同类降水中,山腰的雨滴尺度大于山顶和山底,这可能与各观测点和云底相对位置的不同有关;随降水强度增加,雨滴的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逐渐增大,广义截距参数(log10Nw)的标准差逐渐减小。拟合结果表明各高度的雨滴谱都比较符合Gamma分布,由拟合参数分析雨滴谱的演变,发现相对于对流云降水,层状云降水粒子谱随高度的变化较小,雨滴谱的演变较为稳定。此外,本文还对两类降水中雨滴的下落速度及影响落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雨滴谱 海拔高度 对流云降水 层状云降水
下载PDF
黄山夏季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袁亮 银燕 +2 位作者 于兴娜 肖辉 文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31-2139,共9页
利用2011年08月黄山光明顶气溶胶光学参数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溶胶各光学参数的逐日变化和非降水条件下日变化特征,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不同气团影响下气溶胶光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山光明顶气溶胶消光作用... 利用2011年08月黄山光明顶气溶胶光学参数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溶胶各光学参数的逐日变化和非降水条件下日变化特征,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不同气团影响下气溶胶光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山光明顶气溶胶消光作用以散射为主,观测期间气溶胶散射系数(σsc)、吸收系数(σab)、单次散射反照率(SSA)和后向散射比(BSR)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62.59(49.17)Mm^-1、5.49(3.67)Mm^-1、0.89(0.04)和0.13(0.02);各光学特征量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σsc、σab和SSA白天高,夜间低,BSR则相反,边界层活动是影响光明顶气溶胶光学性质日变化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光明顶主要受西北方大陆性气团、西南方大陆性气团以及东南方海洋性气团的影响.不同气团影响下,气溶胶光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北方大陆性气团影响下的σab、σac和SSA最大,东南方海洋性气团影响下最小,表明大陆性气团传输过程中二次气溶胶生成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黄山 光学参数 Hysplit轨迹模式
下载PDF
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天航 银燕 +6 位作者 高晋徽 陈魁 肖辉 安俊琳 严家德 李爱华 陈建春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3-698,共16页
利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对2008年4月18日-7月28日和2009年5月19日-8月20日在黄山光明顶的两次外场观测中臭氧(O3)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O3的质量浓度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5、6和7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7.7... 利用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对2008年4月18日-7月28日和2009年5月19日-8月20日在黄山光明顶的两次外场观测中臭氧(O3)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国华东高海拔地区O3的质量浓度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5、6和7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7.73、101.93和68.02μg·m^-1,其中5月和6月的月平均质量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本底站(除上甸子外)以及南极地区高出25~60Iμg·m^-1,7月与其他地区质量浓度相差较少。该地区的0,质量浓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高质量浓度超标事件发生的次数很少,只占总观测时间的3.9%。质量浓度EI最大值多出现在夜间21时一次日06时(北京时间,下同),呈多峰分布,并且变化幅度很小,在15—20μg·m^-1,通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当地上空对流层顶高度和晴空湍流等要素的变化发现,O3质量浓度和对流层顶折叠现象有关。不同天气条件下,其质量浓度在晴天最高,雨天最低,雾天和阴天在二者之间。臭氧质量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和其他污染气体(CO、N0和NO3)浓度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而与风速相关性相对较弱;5月北面来风占主导,各风向所对应的O3质量浓度分布较均匀,而6月和7月西南风占主导,北面来向的风对应的质量浓度要高于南面来向。在利用KZ过滤器将O3原始数据分解成不同组份后,发现当地O3质量浓度整体上受低频组份(CBL组份)的控制,其余各高频组份(CSY、CDU和CID组份)只是会使其质量浓度在基准线附近波动。随后对发生在2009年5月28—31日和6月12—15日期间的两次0,质量浓度超标事件中CSY、CDU和CID对基线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光明顶 臭氧 平流层和对流层交换 KZ过滤器 位涡 晴空湍流
下载PDF
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暖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军臣 安士伟 《山地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根据秦岭与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山地气候考察资料、长年气候观测资料和大量农业气候资源调查资料,揭露了该区暖带存在的基本事实.在此基基础上,分析了暖带的时空变化特征,模拟了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黄淮平原 交界带 暖带特征 山地气候 秦岭
下载PDF
“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山皇玺”考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常光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82-89,共8页
“泰山石敢当”词义难解,“石敢当”之人于古史无征。通过“泰山皇玺”的考证,得知“泰山石敢当”实为“泰巖 當”误写讹传,而“當”字应释为“堂”或“皇”,因而“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巖堂”即“泰山明堂”,... “泰山石敢当”词义难解,“石敢当”之人于古史无征。通过“泰山皇玺”的考证,得知“泰山石敢当”实为“泰巖 當”误写讹传,而“當”字应释为“堂”或“皇”,因而“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巖堂”即“泰山明堂”, “泰巖皇”即“泰山皇”。“泰巖堂”石碑,为古时“镇堂神石”,“泰巖皇”为原始“泰山神”。“泰山神”原应为“神龙禹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石敢当 泰巖當 泰巖堂 泰巖皇 泰山皇 泰山皇玺
下载PDF
黄山夏季气溶胶吸湿性及与化学组分闭合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卉 杨素英 +6 位作者 李艳伟 银燕 张泽锋 于兴娜 康娜 严殊祺 夏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08-2016,共9页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对其光学性质、云凝结核的活性以及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获得的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GF)和多尺度气溶胶离子化学成分的观测数据,进行气溶胶吸湿性与化学组分的闭合研究.结果表明,黄...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对其光学性质、云凝结核的活性以及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获得的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GF)和多尺度气溶胶离子化学成分的观测数据,进行气溶胶吸湿性与化学组分的闭合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夏季气溶胶(在70~230 nm范围内)中硫酸铵、有机物(OC)、不可溶的物质含量最多,硝酸铵含量次之,硫酸氢铵含量最少,其中主要无机成分含量随着粒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气溶胶在白天的吸湿性强于夜间,并且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随粒径增加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根据所有粒径的气溶胶粒子化学组分计算出的吸湿性参数κ值与κ观测值呈现大致相同的波动变化趋势,并且较接近观测值,决定系数r^2达到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吸湿性 HTDMA 黄山 闭合
原文传递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the mixing state of black carbon at a background mountainous site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8
作者 Liang Yuan Yan Yin +4 位作者 Hui Xiao Jian Hao Kui Chen Xingna Yu Xiaoling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1-38,共18页
In-situ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conducted at Mt. Huang from September 23 to October 28, 2012. Low averages of 82.2, 10.9, and 14.1 Mm-1 for scattering coefficient(σsp, neph, 550), hemispheric ... In-situ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conducted at Mt. Huang from September 23 to October 28, 2012. Low averages of 82.2, 10.9, and 14.1 Mm-1 for scattering coefficient(σsp, neph, 550), hemispheric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σhbsp, neph, 550),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σap, 550), respectively, were obtained. Atmospheric aging process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σap, 550 but the decrease of the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ω550) at constant aerosol concentration.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non-light-absorbing components(non-BCs) was getting higher during the aging process,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aerosol diameter, which also contributed to relatively higher σsp, neph, 550 and ω550. Diurnal cycles of σsp, neph, 550 and σap, 550 with high values in the morning and low values in the afternoon were observe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and the mountain-valley breeze. BC mixing state, represented by the volume fraction of externally mixed BC to total BC(r), was retriev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Mie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r reduced from about 70% to 50% when the externally mixed non-BCs were considered. The periodical change and different diurnal patterns of r were due to the atmospheric aging and different air sources under different synoptic systems. Local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s were also on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r.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 for different mixing state were evaluated by a "two-layer-single-wavelength" model,show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aerosols weakened with BC mixing state changing from external to core-shell mi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Mixing stat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BACKGROUND mountainous SITE mt.hua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