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cor sp.JX23发酵液生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丽 刘雄民 韦一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31-1434,共4页
研究了Mucor sp.JX23发酵液直接生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的反应,并考察了肉桂醛质量浓度、反应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ucor sp.JX23发酵液的最适催化条件为:肉桂醛质量浓度3g/L,反应体系... 研究了Mucor sp.JX23发酵液直接生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的反应,并考察了肉桂醛质量浓度、反应p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ucor sp.JX23发酵液的最适催化条件为:肉桂醛质量浓度3g/L,反应体系的初始pH=6.0,28℃反应70h。在此条件下,肉桂醛的转化率为82.9%,肉桂醇的选择性为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mucor sp.JX23发酵液 肉桂醛 选择加氢 肉桂醇
下载PDF
γ-亚麻酸产生菌Mucor sp. EIM-10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爱群 江贤章 +2 位作者 夏晓峰 吴松刚 黄建忠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了获得高产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的菌株,利用苏丹黑染色法筛选获得1株GLA产生菌EIM-10,通过摇瓶培养,其生物量可达11.882 g/L,菌丝体油脂含量可达18.86%。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其γ-亚麻酸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高... 为了获得高产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的菌株,利用苏丹黑染色法筛选获得1株GLA产生菌EIM-10,通过摇瓶培养,其生物量可达11.882 g/L,菌丝体油脂含量可达18.86%。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其γ-亚麻酸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高达27.68%。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克隆测定了该菌18S rRNA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属于毛霉属,与Mucor racemosus、Mucor plumbeus、Mucor ramosissimus与Mucorcircinelloides同属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Γ-亚麻酸 mucor sp. 进化树 18S RRNA
下载PDF
Biodegradation of benzo[a]pyrene in soil by Mucor sp.SF06 and Bacillus sp.SB02 co-immobilized on vermiculite 被引量:29
3
作者 SU Dan LI Pei-jun +1 位作者 FRANK Stagnitti XIONG Xian-z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04-1209,共6页
Two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Bacillus sp. SB02 and Mucor sp. SF06, capable of degrad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co-immobilized on vermiculite by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used to degrade benzo[a... Two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Bacillus sp. SB02 and Mucor sp. SF06, capable of degrad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co-immobilized on vermiculite by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used to degrade benzo[a] pyrene (Ba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P degradation by both free and co-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were then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removal rate using the immobilized bacterial-fungal mixed consortiu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reely mobile mixed consortium. 95.3% of BaP was degraded using the co-immobilized system within 42 d, which wa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e removal rate of that by the free strains. The optimal amount of inoculated co-immobilized system for BaP degradation was 2%. The immobilized bacterial-fungal mixed consortium also showed better water stability than the free strains. Kinetics of BaP biodegradation by co-immobilized SF06 and SB02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aP degradation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a zero-order reaction rate equation when the initial BaP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10--200 mg/kg. Th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immobilized microstructure wa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SF06 and SB02. The mass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co-immobilized system in soil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employing the bacterial-fungal mixed consortium, co-immobilized on vermiculite, for in situ bioremediation of B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TION Bacillus sp. SB02 mucor sp. SF06 BENZO[A]PYRENE immobilization soil pollution
下载PDF
Mucor sp. JX23发酵液生物催化肉桂酸降解生成苯乙酮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丽 刘雄民 庞宗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1,共4页
对以Mucor sp. JX23发酵液生物催化肉桂酸降解生成苯乙酮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肉桂酸浓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ucor sp.JX23为催化剂的反应具有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在肉桂酸浓度为5.0g/L... 对以Mucor sp. JX23发酵液生物催化肉桂酸降解生成苯乙酮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肉桂酸浓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ucor sp.JX23为催化剂的反应具有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在肉桂酸浓度为5.0g/L,反应体系pH=6.0,反应温度28-30℃,反应时间2d的条件下,肉桂酸的转化率为89.2%,苯乙酮的产量达3.1g/L,没有发现其他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or sp.JX23发酵液 生物催化 肉桂酸 苯乙酮
下载PDF
微生物Mucor sp.转化肉桂酸生成苯乙酮降解途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丽芳 马丽 +4 位作者 刘雄民 卢智泉 郭占京 孙儒瑞 张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9-441,446,共4页
利用GC-MS检测Mucor sp.转化肉桂酸的产物,对微生物Mucor sp.降解肉桂酸的途径进行了分析。β-苯乙醇首次作为微生物Mucor sp.转化肉桂酸生成苯乙酮的中间体在产物中被检测到。Mucor sp.降解肉桂酸的途径是:在肉桂酸的侧链双键上先发生... 利用GC-MS检测Mucor sp.转化肉桂酸的产物,对微生物Mucor sp.降解肉桂酸的途径进行了分析。β-苯乙醇首次作为微生物Mucor sp.转化肉桂酸生成苯乙酮的中间体在产物中被检测到。Mucor sp.降解肉桂酸的途径是:在肉桂酸的侧链双键上先发生环氧化反应得到3-苯基-2,3-环氧丙酸,环氧化合物经脱羧、还原开环得到中间体β-苯乙醇,β-苯乙醇经羟基转移和进一步催化氧化生成苯乙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or sp 微生物转化 肉桂酸 Β-苯乙醇 途径分析 苯乙酮 中间体 生物工程
下载PDF
6株拮抗酵母对梨毛霉菌(Mucor sp.)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防效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文娟 桑丁次措 +2 位作者 邓茵 普布古吉 郭小芳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29,35,共6页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拉萨市城关区的12种市售水果中分离酵母菌,并采用平板划线法对酵母菌菌株进行纯化;采用病斑法对皿内抑菌效果较强的6株拮抗酵母进行活体防效测定,并采用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法对酵母菌进行了分子鉴定。结...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拉萨市城关区的12种市售水果中分离酵母菌,并采用平板划线法对酵母菌菌株进行纯化;采用病斑法对皿内抑菌效果较强的6株拮抗酵母进行活体防效测定,并采用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法对酵母菌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93和233号两株酵母对梨毛霉菌(Mucor sp.)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发酵液防效强于菌悬液;193号菌株对梨青霉菌(Penicillium sp.)有明显防效,其菌悬液抑菌作用大于发酵液。分子鉴定结果显示,6株酵母菌归为5个种,48号菌株为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deliensis),77号为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193号为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230和235号为禾本红酵母(Rhodotorula graminis),233号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拮抗酵母 青霉菌 毛霉菌 分子鉴定 采后病害 防效
下载PDF
海洋毛霉属真菌Mucor sp.MNP801转化天然香豆素后的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鸿 倪建良 +1 位作者 曹小吉 应国清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运用实验室保藏的海洋真菌Mucor sp.MNP801转化6,7-二甲氧基香豆素,以期望进一步得到新的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运用海洋真菌对特定的天然产物进行生物转化,并借助于GC-MS等手段分析转化组与对照组培养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差别。结... 目的运用实验室保藏的海洋真菌Mucor sp.MNP801转化6,7-二甲氧基香豆素,以期望进一步得到新的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运用海洋真菌对特定的天然产物进行生物转化,并借助于GC-MS等手段分析转化组与对照组培养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差别。结果发现转化组中出现对照组没有且异于加入底物的新产物2-乙酰-4-乙酰氨基-5-硝基苯酚,为首次从海洋毛霉属真菌中发现的产物。结论运用海洋微生物对天然产物进行代谢,对开发新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毛霉属真菌 生物转化 GC-MS
原文传递
Mucor sp.EIM-10 C18-Δ^(15)脂肪酸脱氢酶启动子区域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毛若雨 江贤章 +4 位作者 陈晓峰 田宝玉 刘静 吴松刚 黄建忠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应用LA-PCR技术,扩增得到1291bp的Mucor sp.EIM-10Δ15脂肪酸脱氢酶启动子区域的单一产物。对该产物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序列具有真核启动子序列的基本结构特征,含有TATA盒、CAAT盒、GC盒等元件。根据本中心已构建的质粒PYD15PMC... 应用LA-PCR技术,扩增得到1291bp的Mucor sp.EIM-10Δ15脂肪酸脱氢酶启动子区域的单一产物。对该产物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序列具有真核启动子序列的基本结构特征,含有TATA盒、CAAT盒、GC盒等元件。根据本中心已构建的质粒PYD15PMCD15和质粒PYGFP,构建启动子功能鉴定阴性质粒PYMCD15,将扩增得到的Δ15脂肪酸脱氢酶启动子区域序列连接到PYMCD15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MD15PMCD15,转化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尿嘧啶营养缺陷型INVSc1。发酵诱导后GC/MS分析,结果表明Δ15脂肪酸脱氢酶启动子区域能够启动Mucor sp.EIM-10Δ1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or sp.EIM-10 脂肪酸脱氢酶 LA PCR 启动子
原文传递
固定化毛霉对工业和农田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和生物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丹 巩宗强 +3 位作者 金京华 李晓军 台培东 李培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4-609,共6页
为了探讨微生物修复不同类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应用固定化毛霉对多环芳烃污染工业土壤及农田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模拟评价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分析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相... 为了探讨微生物修复不同类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应用固定化毛霉对多环芳烃污染工业土壤及农田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模拟评价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分析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相关关系.焦化厂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77.6%,沈抚灌区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54.2%,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差异明显.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量和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具有相关性,各环数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变化解释了焦化厂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差异机制,说明可用环糊精提取量预测微生物降解土壤多环芳烃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降解 环糊精 生物有效性 毛霉
下载PDF
甘蔗糖蜜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菌种筛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楠 邓智年 +2 位作者 覃拥灵 凌敏 梁智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2-556,共5页
利用苏丹黑B染色和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碘值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适合用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霉菌LB1。研究表明,该菌株培养的最适糖蜜浓度为10°BX,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优化培养条件:最适温度2... 利用苏丹黑B染色和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碘值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适合用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霉菌LB1。研究表明,该菌株培养的最适糖蜜浓度为10°BX,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优化培养条件:最适温度28℃、摇床转速为160r/min、pH值为6.0和培养天数为5d。在优化条件下,菌株的油脂含量为其生物量的57.08%,其中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为:油酸15.42%,亚油酸14.38%、γ-亚麻酸23.55%、α-亚麻酸3.06%、花生四烯酸9.87%、廿碳五烯酸8.14%、廿二碳六烯酸6.07%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80.49%。对LB1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分析及5.8S rDNA基因两侧的内转录间隙进行序列分析推测该菌株为反屈毛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LB1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甘蔗糖蜜 发酵条件 鉴定
下载PDF
毛霉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肖春玲 宋欣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脂肪酸菌株──毛霉(Mucorsp.)M,其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黄豆粉40、蔗糖0.5、橄榄油10、硫酸铵0.l、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O.01、pH自然。产酶最适条件:初始pH6.5、培养温度28℃、培养周期96h。该...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脂肪酸菌株──毛霉(Mucorsp.)M,其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黄豆粉40、蔗糖0.5、橄榄油10、硫酸铵0.l、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O.01、pH自然。产酶最适条件:初始pH6.5、培养温度28℃、培养周期96h。该酶最适作用温度50℃、最适pH80、pH稳定范围为7.0~10.0,Fe2+、Ca2+、Mg2+、K+对酶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产酶条件 酶学性质 脂肪酶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固定化毛霉载体配方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丹 李培军 +1 位作者 许华夏 鞠京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67-1670,共4页
将均匀设计方法应用于固定化毛霉(Mucorsp.)载体配方优化中。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U(1557)均匀设计表对影响毛霉生长的主要营养因子进行优化,利用SPSS建立了固定化毛霉对土壤中芘、苯并(a)芘(BaP)和总多环芳烃(PAHs)降解率的回归方... 将均匀设计方法应用于固定化毛霉(Mucorsp.)载体配方优化中。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U(1557)均匀设计表对影响毛霉生长的主要营养因子进行优化,利用SPSS建立了固定化毛霉对土壤中芘、苯并(a)芘(BaP)和总多环芳烃(PAHs)降解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全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0.997和0.997。而后通过无约束规划求解获得了固定化载体最佳配方:玉米芯92.1%,豆饼4.8%,CaSO41.6%,白糖1.4%,MgSO40.2%,有效地提高了固定化毛霉对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为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应用于非流体介质中PAHs污染的原位修复提供了可行途径,而且该载体配方用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真菌 PAHS 均匀设计 土壤
下载PDF
利用米曲霉制作腊八豆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传云 谭周进 蒋立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以酿造酱油用的米曲霉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后,人工接种于煮熟的黄豆制作腊八豆。结果表明,接种量为熟豆重量的0.5%(孢子含量1010个/g菌剂),经32~35℃、48h前发酵便可得优质霉豆胚,加适量食盐、食用白酒及生姜等拌匀入坛进行10~15d的后发... 以酿造酱油用的米曲霉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后,人工接种于煮熟的黄豆制作腊八豆。结果表明,接种量为熟豆重量的0.5%(孢子含量1010个/g菌剂),经32~35℃、48h前发酵便可得优质霉豆胚,加适量食盐、食用白酒及生姜等拌匀入坛进行10~15d的后发酵,便可获得品质极鲜美,食后余味甘甜的腊八豆,优于毛霉型腊八豆,更优于传统方法制作的腊八豆。比传统腊八豆的制作周期缩短近1个月,便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毛霉菌 发酵 腊八豆
下载PDF
利用总状毛霉生产含γ-亚麻酸豆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合 张碧波 罗雪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1-203,共3页
豆豉是中国古老的食品。研究表明:利用毛霉发酵豆豉生产GLA是可行的,最佳的接种量为每10g煮熟的大豆接种5.3×107个孢子,发酵最适温度26℃,最佳豆豉曲发酵时间为72~96h,豆豉曲后发酵8d时获得含量比较平稳的γ-亚麻酸。在研究的最... 豆豉是中国古老的食品。研究表明:利用毛霉发酵豆豉生产GLA是可行的,最佳的接种量为每10g煮熟的大豆接种5.3×107个孢子,发酵最适温度26℃,最佳豆豉曲发酵时间为72~96h,豆豉曲后发酵8d时获得含量比较平稳的γ-亚麻酸。在研究的最佳条件下发酵豆豉,能获得3倍于传统发酵豆豉的G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亚麻酸 豆豉 毛霉 发酵
下载PDF
植酸对几株真菌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筑红 谭书明 +2 位作者 何绪晓 杨咏鹃 吴寿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植酸对根霉、总状毛霉、汉逊酵母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对微生物菌落总数、菌落形态、pH值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1)植酸浓度在0.01%~0.05%时能促进根霉、总状毛霉增殖,随着植酸浓度的增加效果明显:当植... 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植酸对根霉、总状毛霉、汉逊酵母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对微生物菌落总数、菌落形态、pH值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1)植酸浓度在0.01%~0.05%时能促进根霉、总状毛霉增殖,随着植酸浓度的增加效果明显:当植酸浓度达到0.1%时,2株菌生长受到抑制。(2)植酸浓度在0.01%~0.1%时能促进汉逊酵母的生长,植酸浓度为0.1%时效果最佳。(3)当植酸浓度达到0.3%时几株菌均不能生长。(4)添加0.3%植酸,3株菌培养基的pH值未发生变化,0.01%~0.1%植酸添加组培养基pH值均呈上升的趋势。结果表明,植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几株真菌有促生长作用,几株菌对一定浓度的植酸具有分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根霉 总状毛霉 汉逊酵母
下载PDF
毛霉BFL-5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染料脱色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晓 王婷 +2 位作者 刘瑞龙 赵兵 李盼盼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筛选对染料具有良好脱色能力的真菌。采集当地腐朽树木样品,以染料脱色为目标,筛选、分离真菌菌株;采用真菌26Sr DNA D1/D2区域鉴定法对菌种的26S rDNA进行测序。以花生壳等为固定化培养载体,培养得到固定化真菌,用于对含酸性红B,酸性金... 筛选对染料具有良好脱色能力的真菌。采集当地腐朽树木样品,以染料脱色为目标,筛选、分离真菌菌株;采用真菌26Sr DNA D1/D2区域鉴定法对菌种的26S rDNA进行测序。以花生壳等为固定化培养载体,培养得到固定化真菌,用于对含酸性红B,酸性金黄G,直接湖蓝5B,直接耐晒黑G等染料的模拟染料废水脱色实验。初步鉴定其为毛霉属的一种,暂定名为BFL-5;经过固定化真菌12h反应,以上4种染料的浓度均下降了90%以上。本研究可为染料废水脱色工艺提供新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优势菌株 染料废水 脱色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毛霉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张朝晖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对病症表现为溃疡性疾病的暗暗暗暗暗(Takifagu obscurus)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观察。镜检溃疡和肌肉组织,可见丝状型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心、肝、脾和肠组织有少量炎细胞侵润,未见真菌菌丝和明显组织病... 对病症表现为溃疡性疾病的暗暗暗暗暗(Takifagu obscurus)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观察。镜检溃疡和肌肉组织,可见丝状型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心、肝、脾和肠组织有少量炎细胞侵润,未见真菌菌丝和明显组织病理变化。经Sabouraud培养基培养观察,37℃,24h菌丝顶端有淡黄色球形孢子囊;72h出现气生菌丝,孢子囊成熟,释放卵圆形孢囊孢子;120h后菌落充满平皿。肌体溃疡处皮下和肌肉组织切片镜检显示,大量菌丝体侵入皮下组织,炎细胞侵润,引起邻近肌肉组织变性坏死和间质水肿;粗大菌丝穿透粘膜入侵基底组织,同时导致小血管发生栓塞;菌丝着色显蓝色、分枝、呈直角。依据Ainsworth真菌分类系统鉴定为毛霉属(Mucorsp.)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真菌 组织病理 毛霉属
下载PDF
不同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氨基酸态氮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康蕾 胡茂丰 刘素纯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9期30-33,共4页
通过对三种常用于黄豆酱制曲的菌种(即米曲霉、根霉和高大毛霉)制备黄豆酱,分别对三种菌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组分以及酱醅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米曲霉的蛋白酶活力大于根霉和高大毛霉,蛋白质组分比高大毛霉和根霉的更为复... 通过对三种常用于黄豆酱制曲的菌种(即米曲霉、根霉和高大毛霉)制备黄豆酱,分别对三种菌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组分以及酱醅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米曲霉的蛋白酶活力大于根霉和高大毛霉,蛋白质组分比高大毛霉和根霉的更为复杂,且米曲霉制得的黄豆酱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二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根霉 高大毛霉 蛋白酶 氨基酸态氮 电泳
下载PDF
耐热性毛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理特性观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巅 赵学慧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19,共5页
从湖北、河南等地收集、分离的61株霉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可发酵生产腐乳的耐热性霉菌-H4菌株。经鉴定,H4菌株为毛霉(Mucorsp.)。在35℃条件下,该菌株在豆腐坯上生长、发酵良好,为目前报道的最耐热的腐乳生产用菌种之一。
关键词 耐热性毛霉 毛霉 筛选 鉴定 生理性状 腐乳
下载PDF
利用柑桔废料生产高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虹燕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76-80,共5页
利用柑桔废料培养毛霉(Mucorsp.)、曲霉(Aspergillussp.)和假丝酵母(CandidaSP.)作单细胞蛋白,对影响3菌株的条件(温度、氮源、pH值和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铵为最佳氮源,最... 利用柑桔废料培养毛霉(Mucorsp.)、曲霉(Aspergillussp.)和假丝酵母(CandidaSP.)作单细胞蛋白,对影响3菌株的条件(温度、氮源、pH值和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铵为最佳氮源,最适pH值5.4~6.2,最适温度是25~30℃.3菌株3d混合发酵其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2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曲霉 假丝酵母 柑桔废料 饲料 蛋白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