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覆膜处理与行距互作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常利娜 张盼盼 +1 位作者 王小林 张雄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为研究覆膜处理与行距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晋谷21号为试材,设置3种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膜际;A3:不覆膜)与2种行距水平(等行距50 cm、宽窄行60/40 cm)互作栽培,以不覆膜为对照,共设置A1B1(T_(1))、A1B2(T_(2))、A2B1(T_(3))... 为研究覆膜处理与行距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晋谷21号为试材,设置3种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膜际;A3:不覆膜)与2种行距水平(等行距50 cm、宽窄行60/40 cm)互作栽培,以不覆膜为对照,共设置A1B1(T_(1))、A1B2(T_(2))、A2B1(T_(3))、A2B2-1(T_(4))、A2B2-2(T_(5))、A3B1(CK_(1))和A3B2(CK_(2))7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覆膜方式均能提高谷子光合能力和产量。其中,A2B1(T_(3))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最高,分别为23.38μmol·m^(-2)·s^(-1)、0.17 mol H 2O·m^(-2)·s^(-1),和133.07μmol·mol^(-1),A1B2(T_(2))处理蒸腾速率最低,为2.82 mmol·m^(-2)·s^(-1),较A3B2(CK_(2))降低了19.20%。A2B1(T 3)处理单穗重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9.25 g和5793.2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A2B1(T_(3))处理,可显著增强谷子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在榆林地区谷子生产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覆膜方式 行距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覆膜方式对盆栽牡丹基质水热效应与植株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赵明君 史帅营 +5 位作者 史田 高双成 周爽 王占超 周文斌 史国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5,共10页
探索不同覆膜方式对盆栽牡丹基质水热效应与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寻找轻简高效的盆栽牡丹管理方式,对盆栽花卉工程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覆膜是应对农业生产中降水少、热量不足的重要农艺措施,有助于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 探索不同覆膜方式对盆栽牡丹基质水热效应与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寻找轻简高效的盆栽牡丹管理方式,对盆栽花卉工程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覆膜是应对农业生产中降水少、热量不足的重要农艺措施,有助于改善根际微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以盆栽不覆膜为对照(T0),设置5种覆膜方式:盆口上覆白膜(T1)、盆口上覆黑膜(T2)、盆口上覆白膜加盆底下覆黑膜(T3)、塑料盆上下均覆黑膜(T4)和塑料盆上下均覆白膜(T5),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盆栽牡丹基质的水热环境变化及其对植株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相比,冬春季T1和T5处理基质日最高温度均提高5.0℃以上,春季T1和T516天每盆分别累积节水1.065 kg和1.195 kg,说明覆膜方式显著影响盆栽牡丹基质的水热效应,改善盆栽牡丹基质的微生态环境。春夏季盆口覆白膜加快植株叶色由红转绿,增强植株的光合性能与生理代谢,有利于秋季落叶期各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各覆膜方式下牡丹秋季壮苗指数表现为:T1>T5>T3>T2>T4>T0,说明上覆白膜对植株生长发育最有利。相关分析表明,根系发育状况与植株壮苗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提高植株生物量及叶片光合性能是实现壮苗的基础。基于盆栽牡丹植株生长状况进行聚类分析,将6个处理组合聚为三类,其中T1和T5聚为一类,为优势处理。鉴于仅盆口覆白膜不仅苗体长势最优,而且劳动生产成本低,符合轻简高效栽培原则,建议盆栽牡丹生产上优先选择盆口上覆白膜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方式 牡丹 栽培基质 温度 水分 壮苗指数 工程苗
下载PDF
暴雨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大豆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林英杰 赵平 +4 位作者 于晓娟 葛海玲 张晓冬 刘文龙 刘满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44-46,共3页
为解决大豆播种后遇雨出苗不齐或者不出苗导致大豆产量降低的问题,以豆丰10号为材料,分别设置稻草(草苫)覆盖(T1处理)、单层遮阳网覆盖(T2处理)、双层遮阳网覆盖(T3处理)、地膜覆盖(T4处理)和无覆盖(CK)5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为解决大豆播种后遇雨出苗不齐或者不出苗导致大豆产量降低的问题,以豆丰10号为材料,分别设置稻草(草苫)覆盖(T1处理)、单层遮阳网覆盖(T2处理)、双层遮阳网覆盖(T3处理)、地膜覆盖(T4处理)和无覆盖(CK)5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覆盖措施的处理均提升了大豆的出苗率,增幅59.00%~107.69%,极显著增加了大豆的出苗密度,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双层遮阳网覆盖(T3)处理投入成本最高,地膜覆盖(T4)处理次之。双层遮阳网覆盖(T3)处理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达到了1.00∶4.41,单层遮阳网覆盖(T2)处理次之,地膜覆盖(T4)处理最低,仅有1.00∶2.41。综合来看,暴雨条件下,双层遮阳网覆盖(T3)处理增加了大豆的出苗密度,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获得了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在生产中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大豆 不同覆盖方式 出苗 投入产出比
下载PDF
不同覆膜模式下调亏灌溉对土壤积温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张小艳 张芮 +6 位作者 魏鹏程 王建旺 马永保 张真荣 温文 孙凯悦 焦兆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6,共8页
为了揭示不同覆膜模式下调亏灌溉对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效应,于2021年在兰州市永登县试验站基地开展玉米覆膜与调亏灌溉试验,设计覆盖普通白色地膜(M1)、黑色地布(M2)、生物降解膜(M3)、液态地膜(M4)4种覆膜模式,设置充分灌... 为了揭示不同覆膜模式下调亏灌溉对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效应,于2021年在兰州市永登县试验站基地开展玉米覆膜与调亏灌溉试验,设计覆盖普通白色地膜(M1)、黑色地布(M2)、生物降解膜(M3)、液态地膜(M4)4种覆膜模式,设置充分灌溉(D1)和轻度水分胁迫(D2)2种补充灌溉制度,共8个处理。以普通白色地膜覆盖结合充分灌溉(D1M1)为对照,分析各处理对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白色地膜(M1)增温效果最好,液态地膜(M4)增温效果最差;相同覆膜模式下,不同水分胁迫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不显著。不同覆膜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等影响有所不同,轻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覆膜模式和水膜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表现为覆膜模式的影响大于水膜交互作用的影响。D2M1(白色地膜覆盖结合轻度水分胁迫)处理产量最高,为19761.3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1M3(生物降解膜覆盖结合充分供水)处理产量稍高于对照,考虑环境友好因素D1M3种植模式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长 覆膜模式 调亏灌溉 土壤积温 产量
下载PDF
果园覆草在现代果园中的作用和方法
5
作者 张吴贞 何玉梅 刘福云 《北方果树》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果园覆草后病虫害发生较重,操作不当还会使树体受伤害,且用工多、用工贵、雇工难,草资源也较少等。但作者强调,覆草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改善气热状况、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用工、抑制返盐碱、减轻落果碰伤等作用,并... 果园覆草后病虫害发生较重,操作不当还会使树体受伤害,且用工多、用工贵、雇工难,草资源也较少等。但作者强调,覆草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改善气热状况、抑制杂草生长、节省除草用工、抑制返盐碱、减轻落果碰伤等作用,并提出果园覆草时间、方式、厚度、材料收集、肥水管理等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覆草 问题 作用 方法
下载PDF
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及产量对不同秸秆覆盖与施肥量的响应
6
作者 刘继龙 陈俊丰 +2 位作者 曹晓强 李济桢 吴耀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2,共6页
为揭示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机制,设置3种秸秆覆盖量(0.5,1.0和1.5倍)和3种施肥量(80%,100%和120%)的交互试验和常规施肥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共10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下玉米叶片净光合... 为揭示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机制,设置3种秸秆覆盖量(0.5,1.0和1.5倍)和3种施肥量(80%,100%和120%)的交互试验和常规施肥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共10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叶绿素SPAD等光合特性指标及株高、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各处理生长指标与光合特性参数和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综合指数法优选出效果最优的秸秆覆盖与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施肥均能提高叶片Pn,Gs和叶绿素SPAD,降低Ci,玉米功能叶片Pn和Gs均随生育时期先增加后减少,而Ci随生育时期先增加后降低;叶绿素整体变化趋势与Pn一致;各处理玉米产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除80%施肥量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玉米产量较CK处理增加8.9%~21.7%;秸秆覆盖量为8000 kg/hm^(2),施肥量为336 kg/hm^(2)时对研究区域内玉米生长生理及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秸秆覆盖 施肥量 生长生理特性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基于ALE法的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硕 程志 +4 位作者 刘巍巍 于嵩松 王亚东 樊冬梅 孙守林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方法,对海底电缆在位情况下土壤覆盖物射流清理过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射流速度和海床强度在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过程中对海底电缆受力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床土壤相同时...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方法,对海底电缆在位情况下土壤覆盖物射流清理过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射流速度和海床强度在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过程中对海底电缆受力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床土壤相同时,射流速度越大,海底电缆受力越大,当射流速度为50 m/s时海底电缆将发生破坏;在相同射流速度下,海床土体的剪切模量、内聚力和摩擦角越小,海底电缆受力越大。在海底电缆覆盖物清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海床强度选择相对应的射流速度,以满足清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海底电缆土壤覆盖物清理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土壤覆盖物清理 射流技术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海底电缆损伤
下载PDF
麦草覆盖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0
8
作者 薛少平 朱琳 +1 位作者 姚万生 韩文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3,共3页
基于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黄土高原地区对麦草和地膜覆盖保墒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认为 ,采用地膜覆盖 ,虽在短期内有较好的保墒能力和明显的增产效果 ,但逐年有使土壤水肥降低和产量减少的趋势 ,在坡地会加剧水土流... 基于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黄土高原地区对麦草和地膜覆盖保墒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认为 ,采用地膜覆盖 ,虽在短期内有较好的保墒能力和明显的增产效果 ,但逐年有使土壤水肥降低和产量减少的趋势 ,在坡地会加剧水土流失而且残膜影响较大。采用麦草覆盖保墒 ,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 ,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 ,增加了土壤肥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覆盖 地膜覆盖 旱地 可持续利用 土壤含水率 旱作农业 土壤肥力 黄土高原地区
下载PDF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被引量:85
9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2 位作者 王允青 许征宇 鲁剑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351-3360,共10页
【目的】于2007—2008连续2年在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研究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方法】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采用尼龙网袋研究法。将装满秸杆的网袋放在水稻田表层和埋入土中,模拟秸秆... 【目的】于2007—2008连续2年在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研究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方法】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采用尼龙网袋研究法。将装满秸杆的网袋放在水稻田表层和埋入土中,模拟秸秆覆盖还田和土埋还田。【结果】秸秆还田后,在0-30 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油菜秸秆在水稻节水栽培模式下,采用土埋还田腐解率最大,90 d时腐解率达61.06%。试验结束时,小麦秸秆累计腐解率为48.88%-59.95%,油菜秸秆为50.88%-61.06%。常规栽培模式下,秸秆覆盖还田腐解率>秸秆土埋;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土埋>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还田时,两种栽培模式秸秆腐解率差异不大。而在秸秆土埋还田时,节水栽培秸秆腐解率>常规栽培。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氮≈碳;90 d时,小麦秸秆中48.29%-63.79%的碳、48.35%-52.83%的氮、54.83%-67.49%的磷和91.98%-95.99%的钾被释放;油菜秸秆中50.29%-66.55%的碳、46.48%-57.67%的氮、56.44%-75.64%的磷和92.31%-96.24%的钾被释放。栽培模式和还田方式对秸秆碳、氮和磷释放率的影响与对秸秆腐解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腐解30 d时,秸秆中已有超过90%的钾被释放出来。【结论】实行秸秆还田,水稻栽培模式宜采用节水灌溉栽培,可以促进秸秆腐解,提高其养分释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 秸秆还田方式 油菜秸秆 小麦秸秆 腐解
下载PDF
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汤瑛芳 高世铭 +1 位作者 王亚红 张绪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3,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沟垄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和产量等,计算马铃薯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旱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沟垄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和产量等,计算马铃薯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旱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能有效增加马铃薯生育前期地温,苗期日均地温较传统平播(CK)增加了0.5℃~2.23℃,0~100 cm土壤贮水量提高52.8 mm。6月底至7月中旬的伏旱期间,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处理0~25 cm土层日均地温较全地膜覆盖处理降低3.6℃~6.9℃,较CK仅增加0.6℃~0.8℃;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全膜覆盖处理增加6.2~8.3 mm,较CK增加27.3 mm。表明采用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种植,可改善伏旱期间的土壤水热状况,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其它覆盖种植方式分别提高8.39%~58.38%和8.46%~67.97%。因此,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处理实现了水温对马铃薯生长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马铃薯 覆盖方式 水热效应 产量
下载PDF
苗带深松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土壤水温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静静 李从锋 +2 位作者 李连禄 丁在松 赵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87-1796,共10页
免耕秸秆覆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明确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条件下覆盖带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方式,2012—2013年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了春玉米的田间试验。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80 cm+40 c... 免耕秸秆覆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明确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条件下覆盖带适宜的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方式,2012—2013年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了春玉米的田间试验。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80 cm+40 cm宽窄行种植,宽行间覆盖秸秆,窄行间进行苗带深松,设置8.42 t hm–2覆盖量下粉碎覆盖(100SC)、整秆覆盖(100SP)、4.21 t hm–2覆盖量下粉碎覆盖(50SC)、整秆覆盖(50SP)和不覆盖(CK)处理,测定土壤水分和温度、出苗状况、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深松结合条件下,4种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其中50SC处理在花前0~15 cm土壤降温幅度最小,其他覆盖处理显著降低花前土壤温度。各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苗期整齐度,秸秆覆盖对苗期的生育期天数略有推迟。与CK相比,50SC提高了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千粒重和穗粒重分别提高10.9%(P〈0.05)和6.5%(P〈0.05),产量提高4.78%,达12243 kg hm–2。50SC条件下产量与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DMA)、花后/花前DMA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宽行覆盖窄行深松交错种植有利于缓和秸秆覆盖对出苗的物理阻碍,其中秸秆以4.21 t hm–2的覆盖量粉碎覆盖效果最好,该处理可为玉米提供稳定有利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提高了生育后期的物质积累以及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长发育 秸秆覆盖量 秸秆覆盖方式 土壤水温 产量
下载PDF
新型旋耕起垄抛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张鹏程 申屠留芳 +2 位作者 孙星钊 张文毅 严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3,47,共7页
在起垄覆膜种植过程中,需要均匀有效地抛送土壤从而压实地膜。基于此,设计一种新型旋耕起垄抛土覆膜机械并对其抛土装置进行分析。首先对抛土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接着通过对抛土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确定抛土刀片的长度及宽度参数,然后... 在起垄覆膜种植过程中,需要均匀有效地抛送土壤从而压实地膜。基于此,设计一种新型旋耕起垄抛土覆膜机械并对其抛土装置进行分析。首先对抛土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接着通过对抛土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确定抛土刀片的长度及宽度参数,然后分析不同的刀片数量、转速、刀片倾斜角对抛土量的影响,最后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单因素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建立抛土量平均值回归模型。得到抛土量最优值的参数组合:刀片数量为4个,抛土轮转速为275 r/min,刀片倾斜角为130°。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抛土质量为10.4 kg/s,满足农艺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土覆膜机 旋耕起垄 抛土装置 刀片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不同覆盖时期和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条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夏芳琴 姜小凤 +1 位作者 董博 郭天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7-1333,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马铃薯生长指标和经济产量等,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和垄沟全膜覆盖处理相比,垄膜沟草覆盖能显...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马铃薯生长指标和经济产量等,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和垄沟全膜覆盖处理相比,垄膜沟草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苗期0~25cm土壤温度3℃左右,降低盛花期至收获期0~25cm土壤温度2℃左右;其次,垄膜沟草覆盖显著提高播前0~30cm土层含水量,增加收获后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垄膜沟草覆盖的株高、单株薯块重、大薯率、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秋季覆盖的产量优于春季覆膜,故垄膜沟草秋季覆盖是适宜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覆盖时期 覆盖方式 水热条件 产量 马铃薯
下载PDF
马铃薯覆膜方式对土壤氮磷钾养分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进勤 雷金银 +3 位作者 冒辛平 桂林国 吴晓彦 尹志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1,共7页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的特殊环境,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下土壤氮磷钾养分及马铃薯产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露地种植相比较,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延长,全膜覆盖种植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具有累积现象,半...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覆膜种植的特殊环境,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下土壤氮磷钾养分及马铃薯产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露地种植相比较,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延长,全膜覆盖种植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具有累积现象,半膜种植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但对下层(2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小,无论是马铃薯全膜种植还是半膜种植均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小,甚至略有降低,其中半膜种植降低最为显著,降幅达47.3 mg/kg。与露地相比较,覆膜种植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其中马铃薯全膜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50 609 kg/hm^2,而马铃薯半膜种植由于受后期降雨的影响,烂薯较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马铃薯在生长后期降雨充沛的情况下可考虑揭膜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覆膜方式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纪晓玲 张雄 +1 位作者 张静 王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825,共7页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测定分析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摩尔分数(Ci)、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盛花期,P_n、T_r、G_s均值均表现为JG>QM>LM>GM>CK,Ci为JG>LM>QM>GM>CK,WUE为LM>GM>CK>QM>JG。其中,JG、QM、LM、GM的Pn分别较CK增加4.79%、1.84%、0.69%、0.29%,WUE分别较CK平均增加-8.15%、-1.30%、7.96%、2.59%;JG、QM、LM及GM分别比CK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综上表明,秸秆覆盖栽培方式可作为陕北旱作区推荐的马铃薯抗旱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策略 马铃薯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梁建财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瑞平 杨树青 辛静静 王志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6-424,共9页
地膜与秸秆覆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为探索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在盐渍土壤的应用效应及机理,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中度含盐土壤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9000 kg... 地膜与秸秆覆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为探索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在盐渍土壤的应用效应及机理,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中度含盐土壤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9000 kg·hm?2(F0.9)、玉米粉碎秸秆覆盖量6000 kg·hm?2(F0.6)、玉米整秆覆盖(YZ)、葵花整秆覆盖(KZ)、新地膜覆盖(DM)、地膜二次使用免耕(MG)、未覆盖(CK),研究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中度盐渍化向日葵农田的土壤水盐运动、向日葵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等影响,分析不同覆盖措施的改良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0~5 cm土层,处理F0.9、YZ、DM的含盐量收获后较播前降低,土壤表层脱盐,而MG、F0.6、KZ、CK土壤表层积盐。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收获后与播前相比,处理F0.9、DM土壤耕层脱盐,而F0.6、YZ、MG、KZ、CK在土壤耕层积盐。各覆盖处理主要影响0~20 cm的土壤含盐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覆盖层因素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趋于一致。耕层土壤含盐量相比较, F0.9的含盐量最低,抑盐效果最好, DM与F0.6抑盐效果相近,不同秸秆覆盖处理间, F0.9、F0.6强于YZ、KZ,地膜覆盖之间, DM强于MG。在0~5 cm土层及0~20 cm土层, DM的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秸秆覆盖处理,粉碎秸秆覆盖(F0.9、F0.6)的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率高于整秆秸秆覆盖(YZ、KZ)。处理DM、F0.9较CK显著提高了向日葵生育期内0~100 cm土壤储水量均值, F0.9、DM处理显著降低了0~100 cm土壤储水量变异系数,在生育期内保持了较稳定的土壤墒情。各覆盖处理均较CK显著增产,各处理产量效应是:DM〉F0.9〉YZ〉F0.6〉MG〉KZ〉CK。覆盖措施通过改善农田小环境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DM、F0.9、YZ处理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DM、MG、YZ、F0.9、F0.6的产投比显著高于CK,增收效果明显, DM和MG的纯收入及产投比显著高于秸秆覆盖处理。对于中度盐渍化耕地,新地膜覆盖DM是最有效的覆盖方式,秸秆覆盖处理中, F0.9为最优覆盖方式,与其他覆盖处理相比较, KZ处理的保墒、抑盐、增产等效果较差,因此向日葵秸秆不适合用作地面覆盖材料。结果可为覆盖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盐渍土 向日葵 地表覆盖方式 土壤储水量 土壤含盐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纪晓玲 张静 +3 位作者 乔文远 刘建华 雷锦银 张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2,共5页
为研究秸秆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陕北黄土丘陵旱作区的最佳覆盖方式。通过2年(2012—2013)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 为研究秸秆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陕北黄土丘陵旱作区的最佳覆盖方式。通过2年(2012—2013)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分析马铃薯生长、产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1)JG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其株高、SPAD值均优于其它处理,表现为株高JG>CK>GM>LM>QM,茎粗LM>GM>CK>JG>QM,SPAD值JG>LM>GM>CK>QM。(2)在整个生育期,地温均值表现为JG<CK<LM<GM<QM,JG、LM、GM及QM分别较CK提高-0.18℃、0.76℃、1.21℃及1.65℃。(3)全生育期,不同覆盖有增加土壤含水量的作用,均值表现为JG>QM>GM>LM>CK,JG、LM、GM及QM分别较CK提高17.18%、11.92%、5.65%和16.93%。(4)JG、QM、LM及GM分别比露地栽培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4%、7.4%、9.15%及1.65%。秸秆覆盖栽培方式是陕北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推荐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马铃薯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雁斌 吕和平 +2 位作者 梁宏杰 高彦萍 张武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8,共7页
为研究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陇薯7号原种为试材,设置3种垄面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半覆膜;A3:不覆膜)与3种种植密度水平(B1:60000株·hm^(-2);B2:67500株·hm^(2);B3:75000株·hm^... 为研究覆膜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陇薯7号原种为试材,设置3种垄面覆盖方式(A1:全覆膜;A2:半覆膜;A3:不覆膜)与3种种植密度水平(B1:60000株·hm^(-2);B2:67500株·hm^(2);B3:75000株·hm^(-2))互作栽培,以不覆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覆膜方式均能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其中,A2B2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最高,分别为23.64μmol·m^(-2)·s^(-1)和0.69 mol·m^(-2)·s^(-1),A3B3蒸腾速率最高,为7.36 mmol·m^(-2)·s^(-1),较CK提高2.51%,较最低的A2B1提高20.85%。A2B2处理较对照出苗时间提前8 d,收获期提前11 d;A2B2处理单株薯质量(4.69 kg)、单薯质量(0.75 kg)、大薯率(84.67%)、产量(50136 kg·hm^(-2))均高于对照(分别为1.96 kg、0.47 kg、54.51%、36886 kg·hm^(-2))。综上所述,A2B2处理(半覆膜+67500株·hm^(-2)),可促进马铃薯早熟,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方式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许自成 张婷 +2 位作者 程昌新 马聪 马京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覆盖措施下植烟土壤地温、烤烟叶绿素含量、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覆盖秸秆处理土壤5cm和10cm处地温低于覆盖地膜处理;与全生育期覆膜、全生育期垄上覆盖秸秆和旺长期揭膜培土3种处理相比,旺... 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覆盖措施下植烟土壤地温、烤烟叶绿素含量、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覆盖秸秆处理土壤5cm和10cm处地温低于覆盖地膜处理;与全生育期覆膜、全生育期垄上覆盖秸秆和旺长期揭膜培土3种处理相比,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秸秆处理具有前期地温较高、中后期地温较低的特点,且该处理烟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烤后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也均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措施 生理特性 经济性状 烤烟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长征 刘明月 +2 位作者 龙华 宋勇 熊兴耀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1期249-252,共4页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稻田 马铃薯 覆盖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