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targeted therapy of 64-slice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cryoablation for liver cancer 被引量:23
1
作者 Qiao-Huan Yan Dian-Guo Xu +4 位作者 Yan-Feng Shen Ding-Ling Yuan Jun-Hui Bao Hai-Bin Li Ying-Gang Lv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22期4080-4089,共10页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therapy with 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combined with cryoablation for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24 patients ( 142 tumors)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Acc...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therapy with 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combined with cryoablation for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24 patients ( 142 tumors)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ual-slice spiral CT or 64-slice spiral CT as a guide technolog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ual-slice group (n = 56, 65 tumors) and 64-slice group (n = 8, 77 tumors). All patients were accepted and received targeted therapy by an argon-helium superconducting surgery system. The guided scan times of the two groups was recorded and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lesion ice coverage in diameter of >= 3 cm and < 3 cm were recorded, and freezing effective rate was compared. Hepatic perfusion values [ hepatic artery perfusion (HAP), portal vein perfusion (PVP), and the 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 (HAPI)] of tumor tissues, adjacent tissues and normal liver tissues at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four week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Local tumor changes were recorded and efficiency was compared at four weeks post-operation.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fever, pain, frostbite, nausea, vomiting, pleural effusion and abdominal bleeding. RESULTS Guided scan times in the dual-slice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64-slice group (t = 11.445, P = 0.000). The freezing effective rate for tumors < 3 cm in diameter in the dual-slice group (81.58%)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64-slice group (92.86%) (chi(2) = 5.707, P = 0.017). The HAP and HAPI of tumor tissues were lower at four weeks post-treatment than at pre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all P < 0.05), and those in the 64-slic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dual-slice group ( all P < 0.05). HAP and PVP were lower and HAPI was higher in tumor adjacent tissues at post-treatment than at pre-treatment ( all P < 0.05). Furthermor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the dual-slic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64-slice group at four weeks post-treatment (all P < 0.05). Moreover, pleural effusion and intraperitoneal hemorrhage occurred in patients in the dual-slice group, while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64-slice group (all P < 0.05). CONCLUSION 64-slice spiral CT applied with cryoablation in targeted therapy for liver cancer can achieve a safe and effective freezing treatment, so it is worth being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RYOABLATION Liver cancer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内脂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焦建 王小琪 +2 位作者 邵枫 袁丹 李忠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内脂素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法,收集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MHD患者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内脂素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法,收集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应用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评估患者CAC情况并分组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CAC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MHD患者发生CAC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MHD患者,分为无CAC组(n=39)和CAC组(n=96);2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血清内脂素、血糖、血钠、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血清内脂素升高以及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内脂素单独预测CA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51(P<0.01),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内脂素升高是MHD患者发生CAC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预测CAC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清内脂素 冠状动脉钙化 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平扫
下载PDF
39例胃间质瘤MSCT影像特征及其指导危险度分级的价值
3
作者 刘亚飞 李晓阳 +1 位作者 孙培胜 闫争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39例胃间质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影像特征,分析影像特征指导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39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观察MSCT影响特征并... 目的观察39例胃间质瘤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的影像特征,分析影像特征指导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39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观察MSCT影响特征并评估其危险度分级,并以此为标准将39例胃间质瘤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组(n=12),中危组(n=15)和高危组(n=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患者除消化道出血情况间有差异外(χ^(2)=6.608,P=0.037),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患者生长部位、动脉期强化程度、静脉期强化程度、延迟期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患者肿瘤最大径、钙化情况、坏死情况、肿瘤血管、形态、血管样强化、生长方式、边界光滑程度和强化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和强化方式是预测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胃间质瘤的MSCT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可重点关注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和强化方式判断肿瘤的危险度,以更好指导临床方案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危险度分级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多维重建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江昆 郭建 +1 位作者 薛才广 宋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维重建(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维重建(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在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n=24)和对照组(n=44)。对比两组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的MPR参数、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R参数与VIS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R参数、VIS与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侵犯血管条数、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越高、输血量越大、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合并败血症、合并肺部感染、并发意识障碍、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升高、VIS升高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侵犯血管条数、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1、0.861、0.949。结论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面积之比、VIS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死亡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维重建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下载PDF
MSCT联合血清CCNA2、AFP检测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徐琍 刘垚 +2 位作者 周安 段雪飞 鲁岩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血清细胞周期素A2(CCNA2)、甲胎蛋白(AFP)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就诊的104例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患者。入院后,患者均给予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血清细胞周期素A2(CCNA2)、甲胎蛋白(AFP)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就诊的104例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患者。入院后,患者均给予腹部MSCT扫描及血清CCNA2和AFP水平检测。分析MSCT影像学特征及与MSCT鉴别诊断的一致性、血清CCNA2和AFP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MS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的鉴别价值。结果:10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肝硬化结节组70例、肝细胞肝癌组34例。MSCT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6.47%、75.71%(Kappa=0.493);肝细胞肝癌组患者血清CCNA2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ROC结果显示,MSCT、血清CCNA2和AFP预测肝细胞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0.836和0.775。MSCT结合血清CCNA2和AFP预测肝细胞肝癌的AUC为0.902,敏感度为82.86%(P<0.05)。结论:MSCT联合血清CCNA2、AFP检测在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的临床鉴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清细胞周期素A2 肝硬化结节 肝细胞肝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模型构建
6
作者 李欣 朱小刚 骆敏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 分析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并构建诊断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16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菌阴肺结核组(n=478)、非结核肺病组(n=538,其中肺癌200例、肺炎338例),均行MSC... 目的 分析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并构建诊断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16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菌阴肺结核组(n=478)、非结核肺病组(n=538,其中肺癌200例、肺炎338例),均行MSCT检查,分析两组MSCT影像学特征,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相关征象,构建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间的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空洞、钙化、分叶征等MS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空洞是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获得联合诊断模型方程式:Log(P)=-1.256+1.455×树芽征+0.982×小叶中心结节+1.023×空洞,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25,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94%、70.97%。结论 以MSCT影像学特征构建的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模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层螺旋 影像学特征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 诊断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徐轶楠 王海红 +3 位作者 底胜霞 陈雷 马燕山 焦浩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法对比3.0 T MRI和MSCT对肛瘘病人检查的准确率,分析两项联合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3.0 T MRI联合MSCT诊断肛瘘外口的准确率(99.03%)高于MSCT单独诊断(90.29%),联合诊断主瘘管的准确率(100.00%)高于3.0 T MRI、MSCT各自单独诊断(93.65%、91.27%)(P<0.01),联合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分支、脓肿与各自单独诊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联合MSCT诊断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48%、100.00%、100.00%、100.00%。结论3.0 T MRI联合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3.0 T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分型 诊断
下载PDF
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时QCT或MSCT检测对猪椎体骨密度值的影响
8
作者 李彦 焦俊 +4 位作者 黄震 朱丽 管竹春 陆舜钦 王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定量计算机投照技术(QCT)和多层螺旋CT(MSCT)对猪脊柱椎体骨密度(BMD)值的影响。方法自制离体成年猪脊柱(L1~L3)标本模型1个,在管电压80、100、120及140 kV时,分别对应逐渐增加管电流20、40、60~260 m...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定量计算机投照技术(QCT)和多层螺旋CT(MSCT)对猪脊柱椎体骨密度(BMD)值的影响。方法自制离体成年猪脊柱(L1~L3)标本模型1个,在管电压80、100、120及140 kV时,分别对应逐渐增加管电流20、40、60~260 mA·s,采用MSCT和QCT对家猪椎体体模进行扫描,获取BMD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固定管电流逐步增大管电压扫描,MSCT在L1~L3检测时获得的BM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QCT检测获得的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管电压80 kV比较,100、120及140 kV条件下,MSCT检测获得的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QCT检测获得的B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管电压、逐步增大管电流扫描,MSCT和QCT各组间BMD均较为恒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扫描条件下,MSCT测量值低于Q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变管电压,QCT测得BMD值无显著变化,BMD测量结果相对稳定,而MSCT测得BMD值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 猪体模 骨密度 低剂量
下载PDF
MSCT结合血清CCNA2、AFP检测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琴 刘戬 邓茂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结合血清细胞周期素A2(CCNA2)、甲胎蛋白(AFP)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04例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中肝硬化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结合血清细胞周期素A2(CCNA2)、甲胎蛋白(AFP)在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04例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中肝硬化结节69例,肝细胞肝癌35例,均接受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血清CCNA2和AFP水平。分析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患者的MSCT影像学特征和肝硬化结节组和肝细胞肝癌组血清CCNA2和AFP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S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鉴别肝硬化结节与肝细胞肝癌的应用价值。结果10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肝硬化结节组69例、肝细胞肝癌组35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SCT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7.14%、75.36%(Kappa=0.493);肝细胞肝癌组血清CCNA2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ROC结果显示,MSCT和血清CCNA2和AFP预测肝细胞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0.836和0.775,MSCT结合血清CCNA2和AFP预测肝细胞肝癌的AUC为0.902,敏感度为82.86%(P<0.05)。结论MSCT结合血清CCNA2、AFP检测在肝硬化结节和肝细胞肝癌的临床鉴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清细胞周期素A2 肝硬化结节 肝细胞肝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精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10
作者 李欢 刘筠 +1 位作者 周万宝 丁晓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0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SBF)精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SB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和MS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SBF)精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SB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和MS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位置和不同损伤程度SBF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不同位置SBF的符合率为90.57%,高于MSCT平扫的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不同损伤程度SBF的符合率为93.40%,高于MSCT平扫的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MSCT平扫,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SB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以明确SBF的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颅底骨折
下载PDF
MSCT联合血清sB7-H4、YKL-40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楠 刘凯 +3 位作者 牟东景 陈娇 肖海鹏 聂琳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可溶性B7-H4(B7-H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确诊的胃癌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4例和未转移组60例,对患者进行M...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可溶性B7-H4(B7-H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确诊的胃癌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54例和未转移组60例,对患者进行MSCT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B7-H4、YKL-40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B7-H4、YKL-40水平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各方法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转移组血清sB7-H4、YKL-40水平及强化程度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血清sB7-H4、YKL-40水平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811。MSCT、血清sB7-H4、YKL-40单独及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别为较高、中度、中度、极高,Kappa值分别为0.721、0.473、0.408、0.859(P<0.05)。MSCT联合血清sB7-H4、YKL-40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三者单独诊断,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血清sB7-H4、YKL-40单独诊断,敏感度高于血清sB7-H4单独诊断(P<0.05)。结论MSCT联合血清sB7-H4、YKL-40对于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 可溶性B7-H4 甲壳质酶蛋白40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影像学特征
12
作者 邰永星 谢军 +1 位作者 郭婷婷 李海群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诊断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5例疑似AAS患者,在确诊前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MSCTA检查,以数字血管减影(DSA)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诊断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5例疑似AAS患者,在确诊前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MSCTA检查,以数字血管减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法计算MSCT平扫,MSCTA的阳性、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平扫、MSCTA诊断A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在185例疑似AAS患者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确诊82例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经MSCT平扫检查后,其阳性预测值为68.35%,阴性预测值为73.58%;经MSCTA检测后,阳性预测值为96.30%,阴性预测值为96.15%。MSCTA的诊断确诊率(178/185)高于MSCT平扫(132/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2,P<0.05)。MSCTA的破口位置(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检出率高于MS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8、4.000、12.97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平扫、MSCTA诊断AAS的AUC值分别为0.698和0.946。结论:MSCTA诊断AAS具有较高的效能,且AAS多见于主动脉夹层分离和主动脉壁间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浩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SCT影像资料...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SCT影像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MS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T1期18例,T2期26例,T3期29例,T4期23例;N0期52例,N1~N3期44例;MSCT检查诊断T1期14例,T2期23例,T3期27例,T4期22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7.78%、88.46%、93.10%、95.65%,与金标准相比诊断T分期总准确率为89.58%,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0.779(P<0.05);诊断N0期40例,N1~N3期36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6.92%、81.82%,与金标准相比诊断N分期总准确率为79.17%,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0.583(P<0.05)。结论MS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上可据此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 食管癌 术前分期诊断
下载PDF
1.5 T 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14
作者 施勤 朱慧 叶富建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64排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脊柱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64排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脊柱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1.5 T 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技术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对脊柱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1.5 T MRI对脊柱骨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与64排螺旋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与金标准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5)。1.5 T MRI对脊柱骨折A、B、C型分型诊断整体符合率为97.56%,高于64排多层螺旋CT的8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结论1.5 T MRI与64排螺旋CT对脊柱骨折诊断效能相当,但1.5 T MRI的分型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1.5 T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 临床诊断 分型诊断
下载PDF
MSCT联合CEA、CA724对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15
作者 王娅坚 孟宇澄 季小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MSCT)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的6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MSCT检查、血清CEA、CA724检...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MSCT)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的6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MSCT检查、血清CEA、CA724检测,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CEA、CA724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示,60例患者检出肺癌37例(61.67%),良性病变23例(38.33%);肺癌组的血清CEA、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MSCT、CEA、CA724联合诊断肺癌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929(P<0.05),高于单一MSCT、血清指标检测及血清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Kappa值0.685、0.553、0.450、0.615(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SCT、CEA、CA724联合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90%高于单一方法检测。结论MSCT联合CEA、CA724检查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断层扫描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724 肺癌 诊断效能
下载PDF
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股骨头坏死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吴丰宇 汪禾青 周建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77-983,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18例ONFH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118例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根据1年随访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94)与预后不良组(n=24)。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积(blood volume,BV)]。分析MTT、BF、BV与患者病情及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ONFH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坏死部位、坏死体积、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MTT、BF、BV短于或小于预后良好组(P<0.001)。MTT、BF、BV与坏死体积、ARCO分期均负相关(P<0.001)。MTT缩短、BF减小、BV减小是ONF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P<0.001)。三者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918,优于各参数独立预测AUC(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ONFH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关,有助于临床早期预测ONFH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的自动测量研究
17
作者 叶培筠 熊晖 +10 位作者 陈坚 黄志峰 林亚妹 杨志杰 陈楚洁 杨米扬 洪成坤 张宇航 毛明惠 曾台鹏 付丽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18-24,共7页
目的:基于MATLAB软件平台设计多层螺旋CT(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智能化测量程序,实现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智能化。方法: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功能,设计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智能化测量程序(简称智... 目的:基于MATLAB软件平台设计多层螺旋CT(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智能化测量程序,实现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智能化。方法: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功能,设计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智能化测量程序(简称智能化测量程序)。采用图像读取、二值化、基于霍夫变换的圆形检测等算法,对MSCT质量控制参数CT值(水)、噪声和均匀性进行自动测算,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人工测量方法与设计的智能测量程序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智能化测量程序可自动评估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CT值(水)、噪声和均匀性,且人工测量方法与智能化测量程序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好(ICC值为0.881~0.985)。结论: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参数智能化测量程序可简化MSCT成像系统的质量检测参数测算流程,为MSCT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检测工具,有效提高MSCT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MSCT) 质量控制 智能检测 CT性能参数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分析
18
作者 魏若愚 杜杨 +2 位作者 宗耀华 张旭 袁沙沙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TN患者130例,均行CT平扫和MSCT灌注扫描,依据中医症候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分析TN患者中...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TN患者130例,均行CT平扫和MSCT灌注扫描,依据中医症候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分析TN患者中医证型构成比;比较不同中医证型TN患者的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中医证型TN患者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MSCT灌注参数。结果:130例TN患者中,痰瘀血结证35例(26.92%),气郁痰阻证42例(32.31%),肝火旺盛证33例(25.39%),心肝阴虚证20例(15.38%)。痰瘀血结证患者年龄最大,气郁痰阻证患者BMI最大,常为多发结节且边界不清,肝火旺盛证患者结节病灶组织中常有点状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痰阻证TN患者PS最低,心肝阴虚证TN患者MTT最长,肝火旺盛证TN患者BF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分型TN患者在年龄、BMI、结节数目、结节边界和钙化情况等方面分布不一,MSCT灌注成像参数可作为中医证型鉴别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 灌注成像参数
下载PDF
胸部多层螺旋CT在波伦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李晔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多层螺旋CT在波伦综合征(P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13例波伦综合征患者的胸部多层螺旋CT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波伦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特征。结果:患者均单侧发... 目的:探讨胸部多层螺旋CT在波伦综合征(P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13例波伦综合征患者的胸部多层螺旋CT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波伦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特征。结果: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3例合并上肢畸形,1例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3例患者均有胸大肌中下束或上中下束缺如,12例胸小肌缺如或短小,1例前锯肌部分缺如,3例肋骨及软骨畸形,6例胸骨畸形,5例乳腺腺体减少,6例乳头大小或位置改变。胸部多层螺旋CT可显示胸肌缺损、肋骨及肋软骨畸形、乳腺减少和乳头减小及可能合并的心脏大血管畸形。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技术可多角度、立体显示异常改变。结论:胸部多层螺旋CT是诊断波伦综合征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伦综合征 多层螺旋CT 胸廓畸形 手部畸形
下载PDF
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20
作者 邸春雪 王悦琪 张士朋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究急性肠梗阻应用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及病理组... 目的 探究急性肠梗阻应用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检出结果、符合率及诊断效能;并对其中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阳性为62例,阴性为18例;经腹部X线平片检查真阳性为29例,真阴性为7例,假阳性11例,假阴性33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真阳性为53例,真阴性为16,假阳性2例,假阴性9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相比,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有利于临床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及干预,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腹部X线平片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