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研究
1
作者 肖朝华 李海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观察组接受MSCTA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瘤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下的图像质量分级情况及诊断效能。研究发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可为患者实施MSCTA检查,此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同样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动脉瘤检出率与图像质量较高,但与DSA此类有创检查项目相比,MSCTA对患者的影响更小,具有便捷、实惠等优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影响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SCTA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桂茹 刘文亚 倪瑞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725-1727,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特点,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342例怀疑脑部缺血或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和颅脑扫描。调查样本...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特点,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342例怀疑脑部缺血或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和颅脑扫描。调查样本分为脑梗死组(98例)和非脑梗死组(244例),分析比较两样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部位、性质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颈段最多见,且颈内动脉虹吸段和颈内动脉颈段斑块的出现与脑梗死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动脉膨大最多见;颈动脉狭窄发生在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颈部与脑梗死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MSCTA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齐杰 高战强 王增怀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初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并且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做对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的228支冠脉分支中,冠脉CTA成像检出病变冠脉...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初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并且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做对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的228支冠脉分支中,冠脉CTA成像检出病变冠脉213支(93.4%),MSCTA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均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8%、99%、91%、98%和99%。钙化斑块组的CT值(415.2±221.1)HU明显高于非钙化斑块的CT值(68.4±47.5)HU(P<0.01)。结论 MSCTA对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50%)具有优良诊断价值,几乎可以代替有严重并发症的冠状动脉造影,能够结合密度测定判定斑块的性质,对判断冠脉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安全、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MSCTA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巍 孙逢霞 +1 位作者 曾海燕 郑万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124-127,140,共5页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胸腹部联合CTA检查,采用薄层扫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虚拟内窥镜(VEO)、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胸腹部联合CTA检查,采用薄层扫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虚拟内窥镜(VEO)、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结果其中主动脉夹层19例(其中5例合并主动脉溃疡,3例合并溃疡及壁间血肿)、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合并主动脉溃疡),6例主动脉溃疡。结论 MSCTA能够无创快捷地显示病变特征及范围,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术前评估及术后定期随访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内血肿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msct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MSCTA三维重建技术对肾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省 王震寰 +2 位作者 李成 沈龙山 李秀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找寻肾动脉的解剖及变异规律,为肾脏手术提供有意义的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动脉MSCTA检查且泌尿系统无重大病变50例病人的影像...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找寻肾动脉的解剖及变异规律,为肾脏手术提供有意义的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动脉MSCTA检查且泌尿系统无重大病变50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观察肾动脉起源位置与椎体的位置关系,对比左右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及肾动脉变异情况。结果:97%的肾动脉开口于第一腰椎椎体上1/3至第二腰椎椎体下1/3。伴有副肾动脉的主肾动脉直径测量值明显小于单支肾动脉的测量值(P<0.01)。左侧θ夹角明显大于右侧θ夹角(P<0.01)。50例中有24例(48%)出现肾动脉变异情况,左右侧出现肾动脉变异例数相当。变异肾动脉32支,起源于腹主动脉23支,肾动脉门前分支9支。结论:MSCTA检查能立体直观地显示肾动脉解剖及其变异情况,根据其影像检查结果能为肾脏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肾动脉变异 解剖学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 三维成像
下载PDF
M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伟 王立民 朱建忠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各种MSCTA后处理技术,探讨M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MSCTA检查结果进行MIP、MPR、CPR、VR重组,对比动脉清晰度、管壁钙化、支架显示、病变狭窄段及下肢动脉栓子的检出。... 目的通过比较各种MSCTA后处理技术,探讨MS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MSCTA检查结果进行MIP、MPR、CPR、VR重组,对比动脉清晰度、管壁钙化、支架显示、病变狭窄段及下肢动脉栓子的检出。对成像方法及临床诊断优选方案进行探讨。结果各种后处理技术均可以清晰显示血管轮廓及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及支架的情况。对于动脉狭窄的显示,MPR、2mmMIP显示最佳。对于动脉栓子的检出,2mmMIP图像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多种后处理方法综合运用,可以显示狭窄病变部位、范围、程度,闭塞远端血管充盈情况,管壁钙化及栓子的情况,术后腔内支架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最大密度投影 平面重建 曲面重建容积重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家桔 姚伟根 +3 位作者 徐建华 鲁鹏聪 谷华丰 沈烨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593-597,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选取行急诊MS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325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将其分为栓塞组(n=119)和非栓塞组(n=206)。比较两组CT阻塞...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选取行急诊MS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325例患者,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将其分为栓塞组(n=119)和非栓塞组(n=206)。比较两组CT阻塞指数、右室短轴最大径(RV)/左室短轴最大径(LV)比值、肺动脉直径。将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49)和轻、中度组(n=70),比较两组的CT阻塞指数、RV/LV、肺动脉直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栓塞指数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体征曲线(ROC)评估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与肺动脉阻塞指数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栓塞组的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均显著高于非栓塞组;重度组的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与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肺动脉阻塞指数呈正相关(r=0.541、0.512、0.42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阻塞指数、RV/LV比值、肺动脉直径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AUC(0.998)、灵敏度(97.5%)、特异性(99.5%)均高于各单项诊断。结论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与急性肺动脉栓塞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SCT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相关参数 急性肺动脉栓塞 风险评估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佩玲 徐克 +3 位作者 郭敏 谢秀丽 黎庶 王雅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3,296,共3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MS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行冠状动脉MSCTCA检查者23例,23例于CT检查前后行动脉造影(SCA)检查。以SCA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MSCTC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准确...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MS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行冠状动脉MSCTCA检查者23例,23例于CT检查前后行动脉造影(SCA)检查。以SCA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MSCTC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结果92.7%的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影像学评价。与SCA相比较,MSCTCA诊断冠状动脉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96.5%,、90.5%和96.5%,诊断冠状动脉重度以上狭窄或闭塞的敏感、特异、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7.2%、75.0%和98.6%。结论16层MSCTCA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狭窄
下载PDF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64-MSCT、CTA及DSA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荀文兴 邹敬才 +4 位作者 杜娟 王燕 曲晓莉 杨香菊 肖光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对10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诊断及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作用及手术过程。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头颈部副神经... 目的:通过对10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诊断及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CT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作用及手术过程。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其中6例为颈动脉体瘤,3例为颈静脉球瘤,1例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对其分别进行了64-MSCT、CTA或DSA检查,对其影像学进行分析,对于手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64-MSCT、CTA及DSA图像清楚显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位置、大小、边界、肿瘤特征性表现及与颈动脉的关系,可为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64-MSCTA重建图像清晰,可直观、立体、多角度的显示肿瘤与颈动脉的关系。对10例患者成功地实施了手术,除1例患者偶有头晕,1例患者术后偶有呛咳外,其他8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64-MSCT、CTA及DSA影像可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术前准备、危险性评价及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术前准备完善、术中操作严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手术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董丽伟 李建军 +3 位作者 袁利 余宁 王圣 林福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3期33-35,42,共4页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42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256层CT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Kappa检验分析二者诊断冠脉狭...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42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256层CT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Kappa检验分析二者诊断冠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1、CTA诊断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7.66%,100%和100%,特异度为92.86%,90.91%和91.67%,阳性预测值为99.20%,92.86%,93.75%,阴性预测值为81.25%,100%和100%,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51、0.915、0.924;2、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分级的Kappa值为0.786;3、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Kappa值为0.520。结论 256层CTA判断冠状动脉是否狭窄、狭窄程度及部位均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 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
下载PDF
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诊断阻塞性冠脉病变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奇 秦静 +6 位作者 盖鲁粤 王志国 关志伟 孙志军 董蔚 杨立 陈韵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825,共7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 first-pass MPI)全面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5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两周内完成CTCA与CAG检查。应用CTCA的原始数据进行CT first-pass MPI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CT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 first-pass MPI)全面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5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两周内完成CTCA与CAG检查。应用CTCA的原始数据进行CT first-pass MPI分析,以CAG结果为参照,评价CT first-pass MPI及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检测阻塞性冠脉病变的准确性。结果以CAG结果作为参照,CT first-pass MPI检测阻塞性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68.8%,阳性预测值为86.8%,阴性预测值为64.7%,准确性为80.0%;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诊断阻塞性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3.8%,阳性预测值为97.3%,阴性预测值为83.3%,准确性为92.7%。结论静息状态下CTCA结合CT first-pass MPI方法可以同时提供冠脉解剖学及功能学方面的信息,临床可行,且可准确的诊断阻塞性冠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状动脉造 灌注成像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进委 沈钧康 +1 位作者 钱农 蒋国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效果及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作MSCT扫描 ,所有数据获得在一次屏气中完成。利用心电门控技术 ,将所得原始图像进行重建 ,分别对左主干 (LMA)、左前降支 ...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效果及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5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作MSCT扫描 ,所有数据获得在一次屏气中完成。利用心电门控技术 ,将所得原始图像进行重建 ,分别对左主干 (LMA)、左前降支 (LAD)、回旋支 (LCA)和右冠状动脉 (RCA)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进行影像学评价 ;其中 45例同时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CAG) ,以造影结果为金指标 ,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 ,了解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CT冠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79.6% ,特异性 84.9% ;65例共 2 60支血管经MSCT成像 ,2 2 8支 (87.7% )可用于影像学评价 ;各节段冠状动脉重建图像 ,左主干和前降支近中段显示率最高 ;CAG发现狭窄 49支 ,MSCT发现狭窄 44支。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 83 .7% ,特异性 97.7%。结论 :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 ,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多层面 螺旋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显示胃癌患者供胃动脉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锷 翁泽生 +1 位作者 王小忠 黄耀奎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68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腹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 ltislice Sp 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检查的结果,探讨该检查在胃癌根治术前后显示供胃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64排L ightSpeed VCT,对68例患者进行MS... 目的分析68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腹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 ltislice Sp 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检查的结果,探讨该检查在胃癌根治术前后显示供胃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64排L ightSpeed VCT,对68例患者进行MSCTA检查,显示供胃动脉、肿瘤血供以及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经MSCTA检查,发现68例患者中供胃血管正常的有62例(91.2%),解剖发生变异的有6例(8.8%)。全部患者于胃癌根治治疗中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发现供胃血管正常的只有61例(89.7%),解剖发生变异的有7例(10.3%)。其术后的诊断符合率为98.5%(67/68)。结论 MSCTA检查在显示供胃动脉解剖和变异上有较高的符合率,通过对患者术前进行MSCTA检查,用以正确评估肿瘤血管及周围组织结构的信息,有利于对胃癌进行定位及分期诊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制订以及患者的处理有重要影响。这对提高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率;防止因缺乏了解而误伤变异血管及误伤某些组织或器官提供了保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对指导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根治水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检查 临床意义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韩迎春 樊刚 +7 位作者 曹文广 张军晖 张世衡 苏宝珠 张宇 呼延佩 李斌 刘吉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56-58,98,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且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A)与DSA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患186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全部病患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分析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且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A)与DSA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患186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全部病患的临床资料,以DSA为参照,比较分析DSA对狭窄冠脉数量、病变程度及内部斑块性质等的检出情况。结果 MSCTA各节段狭窄冠脉分支及相应狭窄程度冠脉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斑块的检出数稍低于DSA,其中非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的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狭窄冠脉的确诊率与DSA相近,临床诊断效果肯定,能够准确直观的显示冠脉影像,且具有无创、安全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冠心病 狭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文华 黄庆娟 徐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200,F0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腹腔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5例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腹腔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5例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部分病例增加曲面重建(CPR)。统计MIP和VR二种成像方法对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结果:36例正常腹腔动脉;6例变异腹腔动脉及分支;23例病变腹腔动脉。MIP和VR法血管分支显示率分别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脾动脉100.0%(65/65),肝右动脉80.0%(52/65),肝左动脉76.9%(50/65),胃左动脉73.9%(48/65),胃十二指肠动脉96.9%(63/65)。结论:MSCT血管成像(MSCTA)显示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在腹部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IP和VR法的显示能力相当,但VR比MIP重建的血管图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多层螺旋CT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曾茹雪 黄文 +3 位作者 唐继芳 钏冬媚 刘婷 刘倩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2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通过临床或手术确诊为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通过临床或手术确诊为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多种血管成像的方法对血管进行成像,其中包括曲面重组法(CPR)、容积再现法(VR)、最大密度投影法(MP)及多平面重组法(MPR),分析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并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0例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经多层螺旋CT成像,最终诊断出腹主动脉瘤6例,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7例,门静脉广泛癌栓塞6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塞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塞4例,髂动脉瘤合并出血5例,肠系膜结构扭转3例,均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结论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血管成像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针对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病变范围及其定位情况,对临床医生的正确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可将其作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扫描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戴丽娟 王琦 +2 位作者 杨丽 李扬 张哲皓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71-73,76,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方法将56例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8例。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和自动触发管电流技术,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A组为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k Vp。B...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方法将56例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8例。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和自动触发管电流技术,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A组为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k Vp。B组为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20k Vp。测量肺动脉主干至双侧亚段肺动脉的CT值,计算平均CT值。以肺动脉主干CT值的标准差代表图像噪声,记录CT实际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五级评分。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A组辐射剂量较B组下降38%,A组患者碘输入剂量较B组下降19%。ROI监测平面选取上腔静脉层面,阈值设定为100HU时图像显示清晰,升主动脉此时无对比剂充盈,而肺动脉内对比剂充盈良好,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情况。40ml生理盐水比20ml生理盐水冲洗后上腔静脉伪影明显减轻。结论通过优化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条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总碘量的摄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辐射剂量 低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肺动脉血管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进展展望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彬 杨建林 +7 位作者 吉六舟 汤素琼 刘敬辉 李耀发 杨浩 黄华明 张景宇 徐玉栋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7期60-63,共4页
近年来,临床上肺动脉血管栓塞(PE)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的诊疗方法的普及,临床诊断与影像放射学诊断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PE的临床确诊病例增加非常明显,也为临床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 近年来,临床上肺动脉血管栓塞(PE)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的诊疗方法的普及,临床诊断与影像放射学诊断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PE的临床确诊病例增加非常明显,也为临床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目前PE已成为医学影像学科和相关临床学科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故PE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本文就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应用诊断及其进展展望做一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管栓塞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成像在不同重叠率与成像方法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文华 黄庆娟 徐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367,FJ0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重叠率所获得的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图像质量,以获得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MSCTA)理想的重建参数。方法:随机选择45例临床推荐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纳入研究,选择3.0 mm×2.5 mm的扫描参数,对横断面扫描图...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重叠率所获得的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图像质量,以获得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MSCTA)理想的重建参数。方法:随机选择45例临床推荐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纳入研究,选择3.0 mm×2.5 mm的扫描参数,对横断面扫描图像的原始数据分别用重叠率0%,50%和75%进行层厚3.0 mm轴面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根据腹腔动脉及分支血管边缘的清晰度、腹腔动脉的分支级别显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用双盲法评分,所有统计工作应用SPSS软件完成。结果:3种不同重叠率对腹腔动脉血管成像的总体质量以75%与50%重叠率图像质量最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75%、50%重叠率图像质量高于重叠率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选择3.0 mm层厚、50%重叠率能很好显示腹腔动脉及分支,VR比MIP重建的血管图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 多层螺旋ct 重叠率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明华 艾松涛 余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17例经DSA证实,7例经手术证实,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曲面重建(CPR)对原始数据进...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17例经DSA证实,7例经手术证实,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曲面重建(CPR)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所有行CT血管造影的病人,都能清晰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附壁血栓,能准确测量动脉瘤的相应数据,其中Ⅰ型5例(20.8%),ⅡA型7例(29.2%),ⅡB型2例(8.3%),ⅡC型5例(20.8%),Ⅲ型5例(20.8%)。7例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能清晰显示支架的位置、范围和管腔通畅情况,4例手术后复查均清晰显示桥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作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已可取代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