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ype distribution and size of muscular fibers in costal and crural diaphragm in rats
1
作者 王东林 毛宝龄 钱桂生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Typing of the muscular fibers in the costal and crural diaphragm (DIcos and DIcru) was undertaken with myosin ATPase histochemistry and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CSA) of each fiber was measured with a computerized ima... Typing of the muscular fibers in the costal and crural diaphragm (DIcos and DIcru) was undertaken with myosin ATPase histochemistry and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CSA) of each fiber was measured with a computerized image-processing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the muscle fiber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ypes Ⅰ,ⅡA and ⅡB and they accounted for 33. 2%, 26. 9% and 39. 9% in DIcos and 25. 3%, 23. 1 % and 51. 6% in DIcru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difference of th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of muscu1ar fibers between the two portions of the diaphragm. There i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slow-twitch oxidative fibers (type Ⅰ) in Dlcos an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fast-twitch glycolytic fibers (type ⅡB) in DIcru. The size of the same type of muscular fibers show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cos and DIc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PHRAGM muscular fiber HISTOCHEMISTRY RATS
下载PDF
肌少症与废用性肌萎缩
2
作者 刘震超 王猛 +2 位作者 郭思晗 雷天翔 王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9-122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肌少症和废用性肌萎缩这两种常见的肌萎缩现象。肌少症与废用性肌萎缩均涉及肌肉退化,但两者并不相同。肌少症主要由于年龄增长或慢性疾病导致的肌纤维减少和快肌纤维萎缩,而废用性肌萎缩则是由于肌肉活动量不足引起的肌... 本研究旨在比较肌少症和废用性肌萎缩这两种常见的肌萎缩现象。肌少症与废用性肌萎缩均涉及肌肉退化,但两者并不相同。肌少症主要由于年龄增长或慢性疾病导致的肌纤维减少和快肌纤维萎缩,而废用性肌萎缩则是由于肌肉活动量不足引起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和慢肌纤维退化。两者在发生机制上虽然具有一定的相近之处,但是最终的生理改变各不相同。另外,目前对于肌少症和废用性肌萎缩的区分和界定仍存在一些争议。未来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索肌纤维类型和功能的变化,进一步区分二者的差异,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废用性肌萎缩 肌纤维
下载PDF
脊柱侧凸椎旁肌肌纤维不对称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吴亮 邱勇 +2 位作者 王斌 俞扬 朱泽章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 对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肌纤维分布进行比较 ,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分三组 ,特发性脊柱侧凸组 :2 0例 ,平均年龄 15 .3岁 ,平均Cobb角为 5 6 .8° ,顶椎位于T7~12 。其中Cobb角 >5 0... 目的 对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肌纤维分布进行比较 ,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分三组 ,特发性脊柱侧凸组 :2 0例 ,平均年龄 15 .3岁 ,平均Cobb角为 5 6 .8° ,顶椎位于T7~12 。其中Cobb角 >5 0° 11例 ,Cobb角≤ 5 0° 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组 :11例 ,平均年龄 13.9岁 ,平均Cobb角为 6 6 .7° ,顶椎位于T7~12 。对照组 :取 10例非脊柱侧凸病例作为对照。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取顶椎区两侧椎旁肌 ,对照组取非病变区两侧椎旁肌 ,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含量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凹侧 (P <0 .0 5 ) ,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特发性脊柱侧凸组中Cobb角 >5 0°的病例凸侧Ⅰ型肌纤维含量显著高于Cobb角≤ 5 0°的病例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 COBB角 特发性脊柱侧凸 肌纤维 对照组 先天性脊柱侧凸 平均年龄 含量 病例 继发性
下载PDF
鱼类肌纤维特性与鱼肉品质关系 被引量:31
4
作者 关文静 朱艺峰 陈芝丹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鱼类肌纤维 鱼类品质
下载PDF
实验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祁伟 周永德 吉士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脊柱侧弯动物模型,观察脊柱侧弯对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影响,探讨肌纤维型分布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方法:选用6-8周龄家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各7只),3个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兔右侧肩胛骨与股骨之间用钢丝牵... 目的:通过脊柱侧弯动物模型,观察脊柱侧弯对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影响,探讨肌纤维型分布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方法:选用6-8周龄家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各7只),3个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兔右侧肩胛骨与股骨之间用钢丝牵拉固定,制成脊柱侧弯模型。于固定后3,4,5个月分批处死,取其椎旁肌,用肌球蛋白ATP酶法染色,光镜观察肌纤维型分布并计数。结果:实验组脊柱侧弯角度从平均18°逐渐增至77.7°,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凹侧,且随侧弯角度增加而增加。凸侧椎旁肌Ⅱ型肌纤维含量低于凹侧,凹侧变化相反。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凸凹侧不对称现象为脊柱侧弯继发改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椎旁肌 肌纤维型
下载PDF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骼肌肌纤维中的钙火花现象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勇骥 汤莹 +2 位作者 王慧娥 肖强 黄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钙火花(Ca2+sparks)现象是近年来在骨骼肌、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研究中发现的重要生理现象,但目前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经Flou 3AM染色的人工剥离的蟾蜍骨骼肌肌纤维进行连续扫描分析,在骨骼肌肌纤维中捕获... 钙火花(Ca2+sparks)现象是近年来在骨骼肌、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研究中发现的重要生理现象,但目前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我们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经Flou 3AM染色的人工剥离的蟾蜍骨骼肌肌纤维进行连续扫描分析,在骨骼肌肌纤维中捕获到钙火花现象,并对钙火花现象的发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纤维 钙火花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 生理现象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CA^2+ 发现 捕获
下载PDF
大鼠膈肌纤维分类的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东林 毛宝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用mATP酶组化方法,对大鼠肌纤维进行分类,并测定其构成。大鼠肋膈肌和脚膈肌由Ⅰ、ⅡA和ⅡB三型纤维构成,肋膈肌以上三型纤维的构成比例分别为33.2%±5.3%、26.9%±4.7%和39.9%±13.8... 用mATP酶组化方法,对大鼠肌纤维进行分类,并测定其构成。大鼠肋膈肌和脚膈肌由Ⅰ、ⅡA和ⅡB三型纤维构成,肋膈肌以上三型纤维的构成比例分别为33.2%±5.3%、26.9%±4.7%和39.9%±13.8%,脚膈肌为25.3%±6.7%、23.1%±5.5%和51.6%±17.2%。膈肌纤维构成特点和两膈肌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肌纤维类型 大鼠 组织化学 肌球蛋白ATP酶
下载PDF
兔、猫和人的腓肠肌外侧头肌亚体与肌纤维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道立 王康乐 朱新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是探讨兔、猫与人的腓肠肌外侧头肌亚体与肌纤维型的分布。采用人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其肌亚体 ,并作肌动球朊ATP酶酸碱法染色 ,毛细血管数量统计及其三型肌纤维的直径与面积的图象分析。结果表明 ,兔、猫与人各肌亚体 FG型... 目的是探讨兔、猫与人的腓肠肌外侧头肌亚体与肌纤维型的分布。采用人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确定其肌亚体 ,并作肌动球朊ATP酶酸碱法染色 ,毛细血管数量统计及其三型肌纤维的直径与面积的图象分析。结果表明 ,兔、猫与人各肌亚体 FG型纤维数比例为最高 ,FOG型纤维居中 ,SO型肌纤维最少。各肌亚体SO型纤维毛细血管数目最多 ,家兔、猫与人均为为内侧亚体的毛细血管 /mm2 数目为最多。各肌亚体 SO型纤维直径与面积为最小。说明人与哺乳动物各肌亚体均见有包裹纤维和快缩纤维的同型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外侧头 肌亚体 肌纤维型 比较研究 肌动球朊ATP酶
下载PDF
人和哺乳动物比目鱼肌的纤维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龙 杨桂姣 李荣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12-415,共4页
采用Achlas氏法对成年人和大鼠、小鼠、家兔、豚鼠及犬的比目鱼肌纤维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比目鱼肌纤维均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纤维中线粒体含量高,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也高,但其直径小.Ⅱ型纤维中线粒体含量和琥珀酸... 采用Achlas氏法对成年人和大鼠、小鼠、家兔、豚鼠及犬的比目鱼肌纤维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比目鱼肌纤维均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纤维中线粒体含量高,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也高,但其直径小.Ⅱ型纤维中线粒体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低,而其直径大.可以认为,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比目鱼肌纤维并非同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目鱼肌 肌纤维 哺乳动物
下载PDF
全身振动因素对大鼠四肢肌纤维SDH活性及形态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桂媛 石玉秀 +1 位作者 王彦 马廷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观察了全身振动因素对大鼠四肢肌各型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初期随振动时间的延长,各型肌纤维酶活性增高,直径随之增大。振动后期,各型肌纤维酶活性降低,直径逐渐减小。提示了全身振动随时间的延... 本文观察了全身振动因素对大鼠四肢肌各型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初期随振动时间的延长,各型肌纤维酶活性增高,直径随之增大。振动后期,各型肌纤维酶活性降低,直径逐渐减小。提示了全身振动随时间的延长可导致肌纤维代谢功能以及形态的改变,为防治振动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病 肌纤维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对兔咬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玉生 柳大烈 +1 位作者 杜本军 郑健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对骨骼肌形态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2,4,8,12和24周观察,每只实验兔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另一侧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作自身对照,另取5只正常白兔不作任何...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对骨骼肌形态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2,4,8,12和24周观察,每只实验兔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另一侧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作自身对照,另取5只正常白兔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用B超测松弛状态下咬肌厚度,完整切除双侧咬肌称咬肌湿重,并留取部分肌组织做切片进行HE染色、ATP酶染色和NADH-T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四唑还原酶)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注射内毒杆菌毒素A的给药侧咬肌湿重减轻,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咬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给药侧咬肌萎缩程度逐渐加重,至第12周达到最重,第24周时维持与第12周时相近似的水平。切片光镜检查显示给药侧咬肌肌纤维面积减小。ATP酶和NADH-TR染色见给药侧咬肌Ⅱ型肌纤维减小,Ⅱb型纤维更加明显,Ⅰ型纤维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侧咬肌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内毒杆菌毒素A有肯定的诱导肌萎缩的作用,其肌萎缩主要为Ⅱ型肌纤维,对Ⅰ型肌纤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A 咬肌 肌纤维型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纤维组织化学分型与肌球蛋白重链的功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道立 徐萍 +1 位作者 谢锋 熊寿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了成年SD大鼠外侧腓肠肌各肌亚体内肌纤维的分布与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MHCs)的构成。方法应用琥珀酸脱氢酶(SDH)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4型肌纤维构成比例与横切面积,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小孔梯度凝胶电泳(SDS-PAGE)... 目的研究分析了成年SD大鼠外侧腓肠肌各肌亚体内肌纤维的分布与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MHCs)的构成。方法应用琥珀酸脱氢酶(SDH)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4型肌纤维构成比例与横切面积,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小孔梯度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结果Ⅰ型慢缩氧化(SO型)肌纤维、ⅡX型快缩氧化(FO型)肌纤维、ⅡA型快缩氧化酵解(FOG型)肌纤维及ⅡB型快缩酵解(FG型)肌纤维的构成比例在内侧亚体分别为(10.2±4.1)%(、2.8±2.1)%、(25.7±9.6)%、(61.3±10.1)%;在外侧浅亚体分别为(15.9±8.2)%、(6.1±2.6)%(、22.8±11.5)%(、55.2±12.6)%;而在外侧深亚体则分别为(21.3±9.2)%、(9.8±2.5)%、(18.5±8.7)%(、50.4±10.9)%。4型肌纤维均呈交错式镶嵌型分布。Ⅰ型肌纤维横切面积较小,ⅡX型肌纤维横切面积最小,ⅡA型肌纤维横切面积中等,ⅡB型肌纤维横切面积最大。与使用SDS-PAGE在内侧亚体、外侧浅亚体及外侧深亚体分别发现的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MHCs)所确定的MHCsⅠ、MHCsⅡx(或Ⅱd)、MHCsⅡa、MHCsⅡb相对应。结论大鼠外侧腓肠肌的重要功能是屈膝关节和伸跗关节,在提踵推进躯体向前和需少量肌力活动时,主要依靠外侧浅、深亚体的肌纤维完成。只有快速运动使肌力需要25%以上时,才有内侧亚体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 肌亚体 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 琥珀酸脱氢酶 组织化学染色 大鼠
下载PDF
实验动物组织血管铁质反应与胶原、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的组合染色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顺民 郑建明 +2 位作者 陈伟红 王洋 高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在进行实验动物组织染色反应中,为了证明血管铁质物质与胶原、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的分布情况,选用丽春红S苦味酸(Ponceau S picric acid)、间苯二酚碱性复红(Resorein basic fuchsin)与Perls铁法(简称P-PA-R-BF-P法),对大鼠组织进行组合染... 在进行实验动物组织染色反应中,为了证明血管铁质物质与胶原、弹性纤维和肌纤维的分布情况,选用丽春红S苦味酸(Ponceau S picric acid)、间苯二酚碱性复红(Resorein basic fuchsin)与Perls铁法(简称P-PA-R-BF-P法),对大鼠组织进行组合染色,能够较好显示组织血管中铁质物质与胶原、弹性纤维和肌纤维,铁质物质呈蓝色,胶原纤维呈红色,弹性纤维呈棕色,肌纤维呈黄色。这是一种相互对比清晰的组合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物质 胶原弹性纤维 肌纤维 组合染色法
下载PDF
右心室条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玉珍 王海杰 +1 位作者 李人光 吴洪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右心室条束。成人心脏中45例(58%)出现右心室条束70条,平均每例1.56±0.75条。小儿心脏中18例(51%)出现条束26条,平均每例1.44±0.70条。右心室条束位于右心室的流入道和心尖处,多附...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右心室条束。成人心脏中45例(58%)出现右心室条束70条,平均每例1.56±0.75条。小儿心脏中18例(51%)出现条束26条,平均每例1.44±0.70条。右心室条束位于右心室的流入道和心尖处,多附着于室间隔与室前壁或前乳头肌之间。右心室条束可分为乳白色条束和暗红色条束,其组织结构特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右心室条束 心肌纤维 束细胞
下载PDF
骨骼肌C2C12细胞培养分化及肌纤维类型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丽娜 王彦 +3 位作者 李庆云 许华俊 蓝孝斐 张秀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骨骼肌细胞培养分化与肌纤维鉴定技术模型。方法取骨骼肌C2C12细胞,用含20 mL/L马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为5×104/mL,在孵育箱内分化培养成肌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的表达。在... 目的建立体外骨骼肌细胞培养分化与肌纤维鉴定技术模型。方法取骨骼肌C2C12细胞,用含20 mL/L马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为5×104/mL,在孵育箱内分化培养成肌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的表达。在C2C12细胞成功分化为肌管细胞后分为内脏脂肪素(visfatin)刺激组(给予25 ng/mL visfatin刺激48 h)和对照组(不以visfatin刺激),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MHC-Ⅰ、MHC-ⅡA和MHC-ⅡB)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Ⅰ型纤维/Ⅱ型纤维的比例。结果骨骼肌C2C12细胞分化前呈梭形,单核伴多个核仁,分化时逐渐变长,形成肌管,细胞核为多核,呈串珠样排列。免疫荧光显示myogenin表达于细胞核中,验证了C2C12细胞的分化潜能。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显示所培养的骨骼肌C2C12细胞在马血清诱导分化成肌管细胞后,具有表达3种MHC亚型mRNA和蛋白的能力,visfatin刺激组3种MHC亚型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visfatin刺激组的Ⅰ型纤维/Ⅱ型纤维比例分别为0.63和0.60。结论骨骼肌C2C12细胞模型可用于肌纤维分化及类型鉴定,并能对低浓度visfatin刺激产生有效反应,为后续visfatin引起上气道肌肉塌陷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C12细胞 分化 肌细胞生成素 肌球蛋白重链 肌纤维类型鉴定
下载PDF
去负荷小鼠比目鱼肌收缩特性和纤维类型转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莉 刘红菊 +4 位作者 杨明浩 李景龙 王璐 陈晓萍 范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去负荷后小鼠比目鱼肌的收缩特性与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肌肉灌流技术和电刺激方法,在小鼠后肢去负荷28 d引起骨骼肌萎缩后,观察比目鱼肌单收缩、强直收缩能力和肌疲劳指标等收缩特性的改变,同时利用... 目的:探讨去负荷后小鼠比目鱼肌的收缩特性与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肌肉灌流技术和电刺激方法,在小鼠后肢去负荷28 d引起骨骼肌萎缩后,观察比目鱼肌单收缩、强直收缩能力和肌疲劳指标等收缩特性的改变,同时利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等技术检测去负荷后比目鱼肌快慢肌纤维组成和纤维类型转化的变化。结果:去负荷28 d后,小鼠比目鱼肌单收缩力、强直收缩能力和疲劳指数(fatigue index)均有显著性下降,同时伴有快肌纤维亚型的增加和慢肌纤维亚型的减少。结论:去负荷28 d后小鼠比目鱼肌收缩特性的改变和快慢肌纤维类型的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负荷 肌萎缩 收缩特性 纤维转化
下载PDF
体表镇痛剂对深部炎症痛缓解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婉茹 路杰 谢益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4-359,362,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法 ,探索表面镇痛剂缓解机体深部组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用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构建左侧胫骨前肌炎症痛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镇痛剂... 目的:本研究通过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法 ,探索表面镇痛剂缓解机体深部组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用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构建左侧胫骨前肌炎症痛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镇痛剂贴敷)和对照组(普通透气胶布贴敷)。分别观察大鼠的痛行为学;用伊文氏蓝的渗出测定血管渗透性;用电生理方法记录皮和肌肉的神经纤维放电情况,并观察去神经后的纤维放电情况。结果:表面镇痛剂有缓解肌肉炎症痛的作用,且具有药物特异的潜伏期(从10分钟到1~2小时)和作用时程。镇痛剂作用的皮肤区表现为血管渗出通透性增加。神经的纤维活动记录发现镇痛剂对A-纤维的兴奋性没有影响,也不能诱发其自发电活动;但却可以提高皮肤C-纤维的兴奋性,诱发C-纤维的自发电活动。电生理实验中潜伏期和作用时程与行为学实验中药物起效时间的对比证实药物对肌肉的镇痛作用与皮肤C-纤维的自发电活动相关。来自炎症肌肉的C-纤维传入电活动记录证明,表面镇痛剂可有效的抑制肌肉C-纤维的自发传入电活动;若去除药物作用的皮肤区的神经支配,则药物对深部组织的炎症痛的缓解作用消失。结论:表面镇痛剂可能通过激活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反射性减弱深部炎症肌肉的损害性传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镇痛剂 肌肉炎症疼痛 C-纤维激活 皮肤炎症性血浆渗出
下载PDF
羊心脏蒲肯野纤维和蒲肯野纤维-心肌束连接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学义 邢文英 +3 位作者 金辉 张娓 张钦宪 乐晓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羊心脏蒲肯野纤维的演化过程和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连接及其演化关系。方法:12只山羊取心脏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蒲肯野纤维,按组成细胞的演化程度不同分为6级。蒲肯野纤维-心肌... 目的:观察羊心脏蒲肯野纤维的演化过程和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连接及其演化关系。方法:12只山羊取心脏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蒲肯野纤维,按组成细胞的演化程度不同分为6级。蒲肯野纤维-心肌束的连接方式随连接所在部位、蒲肯野纤维的演化程度而不同。结论: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的蒲肯野纤维为束细胞和(或)心肌细胞组成的动态结构。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有多种连接方式,但均反映2者存在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肯野纤维 蒲肯野纤维一心肌束连接 心脏传导系统
下载PDF
各型大鼠肌纤维在离心运动时肌肉损伤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作军 郭建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8期715-716,共2页
目的:考察各型肌纤维在离心运动时肌肉损伤中的变化.方法:未经训练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与离心运动组.离心运动组大鼠在一22°倾角的跑台上以14m/min的速度完成90min运动.运动后即刻取两组大鼠防三头肌内侧头进行... 目的:考察各型肌纤维在离心运动时肌肉损伤中的变化.方法:未经训练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与离心运动组.离心运动组大鼠在一22°倾角的跑台上以14m/min的速度完成90min运动.运动后即刻取两组大鼠防三头肌内侧头进行连续冰冻切片,然后给予HE,ARS,SDH,NADH-TR以及酸性及碱性预孵的m-ATPase染色检查.以面素红S(ARS)染色阳性作为肌纤维损伤的早期指标.结果:运动后即刻,(ZI.4±5.l)%的肌纤维出现桔红色的ARS阳性染色,与安静对照组之(O.3±O.2)%相比P<0.01,其中,SO,FOG,FG各型肌纤维的阳性率分别为0.4±O.2)%,(10.5±3.6)%,(59.2±79)%,两两比较均有P<O.O1.结论:离心运动中,F型,特别是FG型肌纤维容易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损伤 离心运动 肌纤维
下载PDF
海南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标与其肌间脂肪含量及肌纤维直径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铁山 刘慧清 +3 位作者 周汉林 夏万良 孙卫平 黄显洲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6期50-55,共6页
为研究利用血液生化指标间接选育海南黑山羊肉质的可能性,用SAS软件分别分析了海南黑山羊的血液生化指标与其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对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对肌间脂肪含量... 为研究利用血液生化指标间接选育海南黑山羊肉质的可能性,用SAS软件分别分析了海南黑山羊的血液生化指标与其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对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对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决定程度,建立海南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标与其肌间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球蛋白与肌间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4945,P<0.01),球蛋白对肌间脂肪含量的决策系数最大,是影响肌间脂肪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葡萄糖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的负相关(r=-0.4014,P<0.05),葡萄糖对肌纤维直径的决策系数最大,是影响肌纤维直径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选择血液中球蛋白低的羊只有利于形成肌间脂肪丰富的海南黑山羊新品系;选择血液中葡萄糖高的羊只有利于形成肌纤维直径细的海南黑山羊新品系。②海南黑山羊各血液生化指标对其肌间脂肪和肌纤维直径的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1=0.6000X1-0.1611X2-0.6238X3+0.1816X4-0.0586X5-0.0849X6-0.0691X7和Y2=-0.0763X1+0.0629X2+0.2348X3-0.3403X4-0.3919X5+0.3140X6-0.2174X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血液生化指标 肌间脂肪含量 肌纤维直径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