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侦诉审“互相制约”的冲突与调适
1
作者 洪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侦诉审“互相制约”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含了侦诉、侦审、诉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侦诉审“互相制约”的重释提供了契机,应摒弃“废除论”“修改论”的观点,从“解释论”的角度为侦诉审“互相制约”注入... 侦诉审“互相制约”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含了侦诉、侦审、诉审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侦诉审“互相制约”的重释提供了契机,应摒弃“废除论”“修改论”的观点,从“解释论”的角度为侦诉审“互相制约”注入生机。“互相制约”有其深厚的权力监督理论渊源,需要厘清其与“互相配合”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之间的关系。当前,侦诉审“互相制约”存在侦诉之间配合程度较高、诉审分离尚未实现、逆向制约机制尚不健全等现实冲突。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语境下形成审判制约起诉、起诉制约侦查的逆向制约格局,改变过去“平行式”的制约模式。侦诉审“互相制约”的调适,应当以统一的证明标准健全审判逆向制约方式,以检察引导侦查协调审前阶段的制约关系,明确辩护权制约公权力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制约 以审判为中心 权力制约监督 证明标准 辩护权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 被引量:83
2
作者 谢小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7,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中奉行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它以被告人口供为印证机制的中心,忽视对单个证据的独立审查,强调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作为审查证据的关键,相互印证才敢定案。这种证明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价值取向,却可能不利于发现真相,侵害被... 我国刑事诉讼中奉行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它以被告人口供为印证机制的中心,忽视对单个证据的独立审查,强调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作为审查证据的关键,相互印证才敢定案。这种证明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价值取向,却可能不利于发现真相,侵害被告人的权利。因此,要重新认识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建立对单个证据的独立审查方法和对被告人供述自愿性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模式 印证 刑事诉讼 被告人 证据 客观真实 定案 查证 中国 审查方法
下载PDF
一种高可靠的无线射频识别群组标签认证协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左开中 潘涛 +1 位作者 郭良敏 罗永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现有的无线射频识别群组标签认证协议无法抵御阅读器重放攻击,且可靠性低。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认证协议。其中,对标签和阅读器的身份进行双向合法性验证,每个标签与阅读器独立通信,标签之间无需信息传递,由此提高协议安全性,使其可以... 现有的无线射频识别群组标签认证协议无法抵御阅读器重放攻击,且可靠性低。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认证协议。其中,对标签和阅读器的身份进行双向合法性验证,每个标签与阅读器独立通信,标签之间无需信息传递,由此提高协议安全性,使其可以抵御重放攻击。基于BAN逻辑的形式化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 群组标签认证 重放攻击 双向验证 独立通信 BAN逻辑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RFID双向认证安全强化协议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锋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3-789,共7页
针对物联网中标签上数据信息容易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双向认证安全强化协议。不同于传统的RFID认证协议,提出的协议通过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认证方法来认证成员身份,利用证明者与验证者实时的信息交互完成零知识证明,并将参与主体... 针对物联网中标签上数据信息容易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双向认证安全强化协议。不同于传统的RFID认证协议,提出的协议通过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认证方法来认证成员身份,利用证明者与验证者实时的信息交互完成零知识证明,并将参与主体的身份安全规约到其自身身份密钥的安全性上。文中最后对本协议的形式化证明,包括秘密性证明、认证性证明、标签不可追踪性三个方面,表明本协议均满足RFID双向认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双向认证 实时信息交互 形式化证明
下载PDF
北宋新旧党争影响下的笔记小说创作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国赋 叶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2,共8页
北宋新旧党争是宋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此进行论述的笔记小说亦有不少。整理涉及新旧党争的55部笔记小说,其类别有:其一,属于旧党成员并坚定地反对变法者;其二,与旧党成员有亲缘或师从关系者;其三,与新党成员有亲缘关系者。他们在笔... 北宋新旧党争是宋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此进行论述的笔记小说亦有不少。整理涉及新旧党争的55部笔记小说,其类别有:其一,属于旧党成员并坚定地反对变法者;其二,与旧党成员有亲缘或师从关系者;其三,与新党成员有亲缘关系者。他们在笔记小说中记录政事,描写党争,阐明自己的观点,使得笔记小说成为党派斗争的另一面镜子。其目的或补史之阙,或为党争而作,涉及新旧两党关于新法的论争、旧党对于新党用人方面的不赞成、新旧党人在学术上的冲突、新旧党争中的诗案、旧党对于新党人士的人身攻击、旧党指责王安石《日录》的问题等6个方面。而这6个方面中具有文学性的小说故事大多出现在写作于南宋时期的笔记小说中,以打击新党为写作目的。其写作手法主要有扭曲事实、虚构故事和曲意理解及引申发挥等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党争 笔记小说 文史互证 王安石
下载PDF
云南大学校园意象与空间句法的互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志英 田金欢 李涛 《华中建筑》 2014年第9期39-43,共5页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在空间认知上通过可达性和可理解性建立联系。通过城市意象的访谈、图片辨认、绘制草图分析方法,得出云南大学东陆园的"公共意象图",通过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方法得出云南大学东陆园的全局、局部整合度图和... 城市意象与空间句法在空间认知上通过可达性和可理解性建立联系。通过城市意象的访谈、图片辨认、绘制草图分析方法,得出云南大学东陆园的"公共意象图",通过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方法得出云南大学东陆园的全局、局部整合度图和可理解度图,之后分别利用校园意象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要素与空间句法的分析结果图进行比较、利用空间句法的分析结果与校园意象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在相似分析结果基础上推出两者存在着相互证明的关系,且两者的相互补充可以更准确地认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意象空间句法互证
下载PDF
作为美学修辞的“不写之写”——《红楼梦》笔法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伟科 张明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3-99,共7页
在古代小说研究中,“不写之写”是评点家在欣赏、分析《红楼梦》时对其客观存在的艺术手法的一种描述和概括。《红楼梦》是曹雪芹“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是作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匠心之作,《红楼梦》写作叙事... 在古代小说研究中,“不写之写”是评点家在欣赏、分析《红楼梦》时对其客观存在的艺术手法的一种描述和概括。《红楼梦》是曹雪芹“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是作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匠心之作,《红楼梦》写作叙事中包含着特殊的笔法。“真假”“虚实”“有无”等艺术观念的自觉运用使《红楼梦》中的“空白点”成为其显著的艺术存在,“空白点”有时候表现为“虚”“假”“无”,相对于“实”“真”“有”来说,是“不写之写”。“不写之写”是《红楼梦》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红楼梦》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不写之写 曹贾互证 叙事修辞
下载PDF
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及其三重取向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文治 《苏区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包括某区域或地方的党史国史作为对象的历史研究,都是基于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史料及其它实物史迹材料基础上的党史国史个案性史学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已成为历史学研究... 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包括某区域或地方的党史国史作为对象的历史研究,都是基于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史料及其它实物史迹材料基础上的党史国史个案性史学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已成为历史学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与突破口。文章拟从相关资料基础、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田野调查法应用三重取向,就地域史视野下党史国史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审视与反思,希冀进一步推动党史国史研究趋向更为健康与切实的学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史 党史国史 资料基础 研究范式 历史学田野调查法 互证
下载PDF
论古诗注释的维度
9
作者 周金标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古诗注释在中国有千年的学术实践,但至今对其理论的梳理尚属寥寥。总体而言,古代学者对诗注用力之处有四:一是历史考证,表现为年谱、编年和广泛的诗史互证;二是对典故及其它文学因素的阐发;三是以追究语言化用为对象的引证传统;四是对... 古诗注释在中国有千年的学术实践,但至今对其理论的梳理尚属寥寥。总体而言,古代学者对诗注用力之处有四:一是历史考证,表现为年谱、编年和广泛的诗史互证;二是对典故及其它文学因素的阐发;三是以追究语言化用为对象的引证传统;四是对文本意义的开掘。历史、文学、语言和意义,构成中国古诗注释的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注释 诗史互证 引证
下载PDF
微分中值定理与Newton-Leibniz公式的关系及证明
10
作者 梁波 曾静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在微分中值定理与Newton-leibniz公式可互相证明的基础上用Newton-Leibniz公式证明广义微分中值定理,从而证明了所有的微分中值定理与Newton-Leibniz公式均可相互证明。
关键词 微分中值定理 Newton—Leibniz公式 相互证明
下载PDF
循证数字人文证据整合的基本框架与具体流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尚宏利 张思洁 +2 位作者 魏志鹏 杨克虎 周文杰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2年第11期38-47,共10页
[目的/意义]循证方法已成为管理、教育、经济和法律等社会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如何从原始文献资料中获取和加工证据,以便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方法/过程]本文以社会认... [目的/意义]循证方法已成为管理、教育、经济和法律等社会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如何从原始文献资料中获取和加工证据,以便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方法/过程]本文以社会认识层次论作为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综合的理论基础,解析了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以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中的原始证据与二手证据的综合过程为例,演示了多元互证的具体流程。[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循证数字人文的证据层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从效度和认知两个方面探讨了循证效度协同问题。基于前序研究,本文还对循证数字人文的多元互证模式与途径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所提出的循证数字人文研究中证据整合的范式,有助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数字人文 多元互证 证据整合 古籍文献
下载PDF
康德论上帝证明与因果性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政希 苏德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9,共7页
康德早期对莱布尼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表明,后者是根据单向因果性原理、采用假言三段论的形式进行的,但单向因果性所蕴含的时间相继性原理摧毁了这个证明。进而,康德根据自己所改造的充足理由律,以选言三段论的形式做出了本体论证明,这... 康德早期对莱布尼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表明,后者是根据单向因果性原理、采用假言三段论的形式进行的,但单向因果性所蕴含的时间相继性原理摧毁了这个证明。进而,康德根据自己所改造的充足理由律,以选言三段论的形式做出了本体论证明,这个证明其实隐含第一批判中才提到的交互因果性,它主张原因与结果是同时交互作用的,这就避免了时间相继性问题。并且,康德根据交互因果性给出了设计论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因果性 交互因果性 本体论证明 设计论证明
下载PDF
UC安全的双向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松 果乃福 +2 位作者 谢帆 张丽 李淼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针对多数口令密钥协商(PAKE)协议不具备双向认证功能的问题,基于通用可组合(UC)模型,提出一种UC安全的双向口令认证密钥协商(MPAKE)协议。定义具有双向认证功能的PAKE协议理想函数,描述实体之间的双向认证关系,并利用联合状态UC模型构... 针对多数口令密钥协商(PAKE)协议不具备双向认证功能的问题,基于通用可组合(UC)模型,提出一种UC安全的双向口令认证密钥协商(MPAKE)协议。定义具有双向认证功能的PAKE协议理想函数,描述实体之间的双向认证关系,并利用联合状态UC模型构造实现该理想函数的协议,使协议实体之间可以使用共享参数。该协议基于口令实现了双向认证,并能够协商出会话密钥。通过构造仿真器及其执行的操作分析MPAKE的不可区分性,从而证明该协议是UC安全的,并且结构简单,可保证在任意多方环境中并行运行时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双向认证 通用可组合安全 仿真器 认证协议 安全性证明
下载PDF
传存三千灵鬼的心魂——评严迪昌著《清诗史》
14
作者 王利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1期53-55,共3页
严迪昌先生的《清诗史》是一部描述有清一代诗人复杂多元的精神历程的心灵史。它在地域文化 网络和家族文化网络中,对数以百计的诗人作了行年的考辨、艺术精神特质的挟发,指出了清诗嬗变所呈现的 “朝”、“野”离立之势。批判了以皇帝... 严迪昌先生的《清诗史》是一部描述有清一代诗人复杂多元的精神历程的心灵史。它在地域文化 网络和家族文化网络中,对数以百计的诗人作了行年的考辨、艺术精神特质的挟发,指出了清诗嬗变所呈现的 “朝”、“野”离立之势。批判了以皇帝为首的宗室集群及其辐射的朝阙网络所具有的话语霸权,昭示了清代诗歌 所具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清诗史》探觅诗人的心灵底蕴,始终以揭橥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际为前提,立足于 文本本位,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书中对那些貌似寻常而内里深沉的人物的解剖,尤能显示著者那看透世事 人心的犀利眼光。书中对诗人群体和诗学大家的分析,都选择了独特的切入角度,其论述语言也有着强烈的个 人化色彩。著者的踏实学风使该书的学术成就代表了当代清诗研究应有的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迪昌 《清诗史》 诗史互证 书评
下载PDF
《别录》书录文句的断句问题新探
15
作者 李升民 《德州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别录》书录佚文中的一些关键文句 ,在断句和标点上存在着许多歧异。这些歧异 ,影响了对《别录》书录内容的正确理解 ,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描述刘向校书的全过程。本文用语法分析和比较互证的方法 ,对这些关键文句的断句标点问题进行了... 《别录》书录佚文中的一些关键文句 ,在断句和标点上存在着许多歧异。这些歧异 ,影响了对《别录》书录内容的正确理解 ,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描述刘向校书的全过程。本文用语法分析和比较互证的方法 ,对这些关键文句的断句标点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录》 书录 比较互证 断句 标点 语法分析
下载PDF
审判中心视域下的印证证明模式之批判、反思与重塑 被引量:1
16
作者 展中华 《行政与法》 2018年第4期81-91,共11页
印证证明模式有着良善的初衷,禁止孤证定案,追求客观真实,其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的司法理念及侦查中心主义模式下的非直接言词原则、书面审理方式等制度密切相关。该证明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将或然性经验法则普适化;过于强调查明事实真... 印证证明模式有着良善的初衷,禁止孤证定案,追求客观真实,其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的司法理念及侦查中心主义模式下的非直接言词原则、书面审理方式等制度密切相关。该证明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将或然性经验法则普适化;过于强调查明事实真相,忽视正当性程序保障;重视证立,忽视证伪,排斥辩护,限制心证;庭审形式化严重,易导致冤假错案等缺陷。本文认为,审判中心视域下,刑事证明方式应在改良并坚守印证证明模式的同时,引入自由心证,通过强化证据能力审查、贯彻落实直接言词原则、强化辩护权行使和保障、明确自由心证责任边界、取消行政审批、落实审判一体、强化裁判文书公开和说理等方式,形成以印证证明为主导,自由心证为补充的刑事证明模式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证证明模式 自由心证 审判中心 相互印证
下载PDF
从“三角互证”看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以《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露洁 杨李娜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60-64,共5页
研究以《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为例,从“资料三角形”“研究者三角形”“理论三角形”“方法论三角形”四个层面对其资料收集进行简要评析。
关键词 案例研究 个案调查 资料收集 三角互证 《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
下载PDF
唐传奇《聂隐娘》与中唐相关历史的互证
18
作者 刘珊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2-45,共4页
唐传奇虽有虚构成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补史、证史的作用。《聂隐娘》折射出魏博与唐庭的微妙关系、中唐暗杀之风盛行等史实。证诸历史,聂隐娘虽为故事主角,但真正推动情节发展的却是幕后主人公嘉诚公主:魏博屡... 唐传奇虽有虚构成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补史、证史的作用。《聂隐娘》折射出魏博与唐庭的微妙关系、中唐暗杀之风盛行等史实。证诸历史,聂隐娘虽为故事主角,但真正推动情节发展的却是幕后主人公嘉诚公主:魏博屡次叛乱,朝廷无力对抗,遣嘉诚出降安抚,维持魏博和唐庭关系的平衡;嘉诚历经田绪、田季安两任魏博节度使,并在田季安继任中起到重大影响;嘉诚薨逝、田季安失控,也是导致隐娘弃魏投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隐娘》 文史互证 魏博之乱 暗杀之风 嘉诚出降
下载PDF
从举证时效与证据交换制度看我国审前程序之重构
19
作者 王勇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2-73,共2页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制度是相辅相成的。既是对当事人提供证据这一诉讼权利的保障,又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一种程序性的限制。在重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还应借鉴国外立法例,建立法官释明权制度即“法官指导当事人举证”,规定当事人的主...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制度是相辅相成的。既是对当事人提供证据这一诉讼权利的保障,又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一种程序性的限制。在重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还应借鉴国外立法例,建立法官释明权制度即“法官指导当事人举证”,规定当事人的主导地位和建立当事人双方和法院的共同良性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效 证据交换制度 互动机制 审前程序 中国
下载PDF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技 林洪钟 黄园梅 《建筑电气》 2019年第10期39-47,共9页
结合国家标准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及相关地方规定,探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设备的设置、建筑物特殊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消防设备配电系统电源监控采集点的设置等问题,并给出作者的建议。对规范... 结合国家标准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及相关地方规定,探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设备的设置、建筑物特殊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消防设备配电系统电源监控采集点的设置等问题,并给出作者的建议。对规范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如何贯彻、容易忽略的条文,以及具体工程项目中规范未涉及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控制室 探测器 消防水泵房 电源监视 防排烟风机房 雨淋阀组 消防模块 双电源互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