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西兰兔实验性高前壁心肌坏死的Wilson和头胸导联的定位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翔 尹炳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比较新西兰兔实验性高前壁心肌坏死Wilson和头胸(head-chest,HC)导联的定位诊断。方法:采用冰乙酸化学腐蚀法复制高前壁心肌坏死的动物模型30只.记录心表心电图加以确认,再记录胸背体表70点的ECG。根据病理性Q波出现和分布范围... 目的:比较新西兰兔实验性高前壁心肌坏死Wilson和头胸(head-chest,HC)导联的定位诊断。方法:采用冰乙酸化学腐蚀法复制高前壁心肌坏死的动物模型30只.记录心表心电图加以确认,再记录胸背体表70点的ECG。根据病理性Q波出现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判断两种导联定位诊断的差异。结果:Wilson导联在胸背部区域都记录到病理性Q波,而HC导联仅在胸部小范围内记录到病理性Q波,同一测试点两种导联记录到的病理性Q波的例数,经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试点HC导联病Q波阳性率显著少于Wilson导联。结论:Wilson导联记录到病理Q波的范围过于广泛,而HC导联则相对集中,与心肌坏死区域相当,故HC导联对于高前壁心肌坏死定位诊断的价值优于Wilson导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诊断 新西兰兔 高前壁心肌坏死 WILSON导联 头胸导联 病理性Q波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与左前降支长度和病变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玲娣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ST段改变与左前降支 (LAD)长度和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 7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心肌梗死初期是否伴有下壁ST段改变而将患者分成 3组 ,即伴有下壁ST段压低者为Ⅰ...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ST段改变与左前降支 (LAD)长度和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 7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心肌梗死初期是否伴有下壁ST段改变而将患者分成 3组 ,即伴有下壁ST段压低者为Ⅰ组、伴有下壁ST段抬高者为Ⅱ组、下壁ST段无改变者为Ⅲ组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Ⅰ组中 72 %患者为LAD非优势近端病变 ;Ⅱ组中 6 0 %患者为LAD优势远端病变 ;Ⅲ组中LAD优势近端病变与LAD非优势远端病变所占比例相似。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ST段改变可能与LAD长度和病变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下壁导联ST段 左前降支长度 病变部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