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ies on Base Substitutions and Repair of DNA Mismatch Damage Stimulated by Low Energy N^+ Ion Beam Implant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被引量:4
1
作者 谢传晓 郭金华 +1 位作者 程备久 余增亮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77-1682,共6页
Ever since the low energy N+ ion beam has been accepted that the mutation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re attributed mainly to direct or indirect damage to DNA. Evidences based on naked DNA irradiation in support of... Ever since the low energy N+ ion beam has been accepted that the mutation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re attributed mainly to direct or indirect damage to DNA. Evidences based on naked DNA irradiation in support of a mutation spectrum appears to be consistent, but direct proof of such results in vivo are limited. Using mutS, dam and/or dcm defective Eschericha coli imitator strains, an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system on induction of in vivo mutation spectra of low energy N+ ion bea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mutation rates of rifampic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N+ implantation were quite high, ranging from 9.2 x 10~8 to 4.9× 10~5 at the dosage of 5.2×1014 ions/cm2. Strains all had more than 90-fold higher mutation rate than its spontaneous mutation rate determined by this method. It reveals that base substitutions involve in induction of mutation of low energy nitrogen ion beam implantation. The mutation rates of mutator strains were nearly 500-fold (GM2929), 400-fold (GM5864) and 6-fold larger than that of AB1157. The GM2929 and GM5864 both lose the ability of repair DNA mismatch damage by virtue of both dam and dcm pathways defective (GM2929) or failing to assemble the repair complex (GM5864) respectively. It may explain the both strains had a similar higher mutation rate than GM124 did. It indicated that DNA cytosine methylase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smatch repair of DNA damage induced by N+ implantation. The further related research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nergy n^+ ion beam base substitutions dam(DnA adenine methylase) dcm(DnA cytosine methylase) MUTS MMR (mismatch repair) Escherichia coli mutator strain
下载PDF
Evidence for Base Substitutions and Repair of DNA Mismatch Damage Induced by Low Energy N^+ Ion Beam Implantation in E. coli
2
作者 谢传晓 Guo +6 位作者 Jinhua Yao Jianmin Wu Lijun Yu Zenglia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Ever since the low energy N + ion beam has been accepted, the mutation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re attributable mainly to avoidance of DNA damages repair. Evidences based on in vivo proof results are limited. Using the... Ever since the low energy N + ion beam has been accepted, the mutation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re attributable mainly to avoidance of DNA damages repair. Evidences based on in vivo proof results are limited. Using the E.coli wild type and mutator strains, the mutant frequencies suggest that base substitutions in rpoB gene are induced by the N + implantation. A highly conserved region is selected to get the direct evidence for base substitutions by sequence of the high fidelity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in mutants. Most of the mutants (90.9%, 40/44) have at least one base substitution in the amplification region. The evidences for CG to TA (55%, 22/40), AT to GC (20%, 8/40) and TA to CG (5%, 2/40) transitions are identified. The transversions are AT to TA (15%, 6/40) and GC to CG (5%, 2/40). It is suggested that DNA cytosine methylase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smatch repair of DNA damage induced by N + implantation by analysis of the mutant frequencies of mutator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nergy n + ion beam base substitutions mismatch repair mutator strains
下载PDF
Breeding of High-Yield Salinomycin-Producing Streptomyces albus Strains by Low Energy N^+ Ion Beam Irradiation
3
作者 Liqin WU Fengxiang MIAO +1 位作者 Haike GU Hongzhong S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12年第5期55-56,F0003,共3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utagenesis effects of N+ ion beam implantation on Streptomyces a/bus and obtain high-yield salinomycin- producing mutant strain. [ Method ] Streptomyces a/bus strain S-11-...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utagenesis effects of N+ ion beam implantation on Streptomyces a/bus and obtain high-yield salinomycin- producing mutant strain. [ Method ] Streptomyces a/bus strain S-11-04 was mut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N + implantation. The effects of low energy N * implantation on the survival rate, colony morphology and salinomycin-producing 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 energy N + implantation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positive mutation rate of Streptomyces albus; 13 mutant strains with high yield of salinomycin were isolated; to be specific, mutant strain N3- 6 has relatively good genetic stability with four continuous generations, and the titres of salinomycin were increased by 41% in the shake-flask culture and 20.5% in mass pro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 Conclusion ] N + ion beam irradi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obtain high-yield salinomycin-producing Streptomy- ces albus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albus n ion beam irradiation SALInOMYCIn Mutation breeding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chemist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 organic materials
4
作者 Tsuneki Ichikawa Hitoshi Koizumi +1 位作者 Takahide Kimura Tohru Shimizu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伽玛辐射 氮离子束 有机功能材料 辐射化学感应
下载PDF
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创云 王陆军 +5 位作者 秦作霞 王艳梅 侯雅静 张丽娜 李海燕 王美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N+离子束,对郑58、昌7-2和K12玉米自交系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和农艺性状变异都有很大差异,筛选出的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最佳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N+/cm2。同时利用10对SSR引物... 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N+离子束,对郑58、昌7-2和K12玉米自交系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和农艺性状变异都有很大差异,筛选出的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最佳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N+/cm2。同时利用10对SSR引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等位基因2~5个,平均3.9个。根据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 N+/cm2是诱变效果最佳的。3个自交系中郑58对N+离子束诱导引起的变异最敏感,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束 玉米 生物学效应 分子标记
下载PDF
N^+离子束和^(60)Coγ射线辐照引起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调节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顾月华 罗江虹 +2 位作者 罗建平 王圣兵 陈为钧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54-459,共6页
以烟草愈伤组织中超氧化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及超氧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率和含量及活性为生物效应指标,比较研究了N+离子束和60Coγ射线的辐照效应。结果表明:N+离... 以烟草愈伤组织中超氧化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及超氧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率和含量及活性为生物效应指标,比较研究了N+离子束和60Coγ射线的辐照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束(E=20keVD=(1-6)×1015N+/cm2)和γ射线(D=135-315Gy)辐照烟草愈伤组织能够引起O2产率、H2O2和MDA含量的升高,并且升高的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多而增加;同时也能够引起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在N+离子束D=(1-3)×1015N+/cm2和γ射线D=135-180Gy辐照时,SOD、P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多而增强。在N+离子束D=(3-6)×1015N+/cm2,γ射线D=180-315Gy辐照时,SOD、POD和CAT酶活性下降,其活性下降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强。讨论了N+离子束辐照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Γ射线 辐照 脂质过氧化产物 调节酶
下载PDF
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强 任立凯 +3 位作者 陈凤 孙中伟 王康君 郭明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2代突变体的分类统计和筛选,M_3代常规系谱法稳定性鉴定,考察了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的诱变效应在M_1代显著地表现在株高、结实率、抽穗期和成株率上,M_2代的突变率随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低到高3种剂量处理的突变率分别为5.38%、8.98%和11.02%,筛选出的3个超亲变异性状(矮秆多蘖、早熟性、大穗)在M_3代因不同的剂量处理其重复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明确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处理对小麦生理性状影响的变异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束 诱变育种
下载PDF
用LZD-1000离子机注入N^+束诱变狗牙根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利宝 张绵耀 +3 位作者 刘卫东 刘瑞峰 张斌 王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150,共4页
为转变我国狗牙根优良品系的依赖性及克服常规育种的困难,通过LZD-1000离子注入机将N+束注入狗牙根干种子,研究N+束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N+束可激发狗牙根种子萌发吸水,对提高种子萌发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注入处理的种子发芽... 为转变我国狗牙根优良品系的依赖性及克服常规育种的困难,通过LZD-1000离子注入机将N+束注入狗牙根干种子,研究N+束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N+束可激发狗牙根种子萌发吸水,对提高种子萌发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注入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播种品质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注入离子量为0.8×1016个/cm2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4%。20 keV和0.8×1016个/cm2是N+束注入诱变狗牙根育种最有效的诱变参数,可以诱使狗牙根种子萌发状况发生较大的变异,进而扩大了狗牙根种质的多态性,提高了选育优良种质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狗牙根 n+束 诱变育种 发芽率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束辐照甜叶菊种子的当代效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闵笛 陈达伟 +2 位作者 苏婷婷 汤其坤 王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用不同剂量低能N+离子注入甜叶菊种子后,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率、幼苗和移栽植株性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氮离子束能促进甜叶菊发芽,高剂量则抑制其发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移栽植株株高、糖苷含量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先下... 用不同剂量低能N+离子注入甜叶菊种子后,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率、幼苗和移栽植株性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氮离子束能促进甜叶菊发芽,高剂量则抑制其发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移栽植株株高、糖苷含量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先下降后升高的"马鞍型"曲线;经辐照后出现了植株高、叶片多、叶面积大、糖苷含量高的有益变异,为进一步品种选育和诱变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低能n+离子束 辐照
下载PDF
低能N^+注入选育凝结芽孢杆菌高效生防菌株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鹏飞 吴刚 +3 位作者 胡永红 王春晓 丁志雯 杨文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0,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NJYHHWG 877005菌株的拮抗性能,获得生防效果更好的菌株,利用低能N^+注入菌株进行诱变,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对诱变处理后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存活率曲线遵循N^+注入生物效应的马鞍型曲线,根据其存... 为了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NJYHHWG 877005菌株的拮抗性能,获得生防效果更好的菌株,利用低能N^+注入菌株进行诱变,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对诱变处理后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存活率曲线遵循N^+注入生物效应的马鞍型曲线,根据其存活率及突变率确定N^+最佳注入能量为15 ke V,最佳注入剂量为140×10^(13)个/cm^2。通过筛选获得1株具有良好性状的突变株L1,芽孢形成率达77.42%,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率高达87.81%,分别较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23.79、11.71个百分点,且连续传代培养8次,遗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n+注入 诱变选育 遗传稳定性 抑菌率
下载PDF
N^+离子束注入对玉米幼苗生长及POD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中文 赵俊杰 常胜合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4,共4页
以郑单 95 8和农大 1 0 8及其各自交系为试材 ,研究了离子束注入后对M1 苗期性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束注入后的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出苗率都低于对照 ,其中徐 1 78和黄C的发芽指数分别只有对照的 60 %和 5 0 % ;... 以郑单 95 8和农大 1 0 8及其各自交系为试材 ,研究了离子束注入后对M1 苗期性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束注入后的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出苗率都低于对照 ,其中徐 1 78和黄C的发芽指数分别只有对照的 60 %和 5 0 % ;出苗率以昌 7- 2下降最多 ,只有对照的 43%。从POD同工酶酶谱看 ,胚、幼芽和苗期叶片 ,均检测出同工酶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幼苗 n^+离子束注入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下载PDF
氮离子束轰击对电弧离子镀TiN膜层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树国 刘常升 +3 位作者 李玉海 张罡 毕监智 金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0,84,共3页
电弧离子镀膜层中"大颗粒"的存在,降低了膜层质量,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俄罗斯UVN0.5D2I离子束辅助沉积电弧离子镀设备,对高速钢W18Cr4V上沉积的TiN膜层进行了氮离子束轰击。结果表明:TiN膜层表面"大颗粒"完全... 电弧离子镀膜层中"大颗粒"的存在,降低了膜层质量,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俄罗斯UVN0.5D2I离子束辅助沉积电弧离子镀设备,对高速钢W18Cr4V上沉积的TiN膜层进行了氮离子束轰击。结果表明:TiN膜层表面"大颗粒"完全消失,凹坑浅而平整,粗糙度降低。膜层中较软的Ti和Ti2N向TiN转变,TiN(111)取向逐渐减弱,而(200)取向逐渐增强。膜层的显微硬度由原来的1980HV1N升高到2310HV1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束 轰击 电弧离子镀 TIn 显微硬度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束诱导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怀渝 宋云 任正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用剂量不同的低能(E=30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干种子,对M3代植株的株高、生育期(抽穗期)、抗病性、穗型和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对产生这种诱变效应的细胞学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小麦农艺... 用剂量不同的低能(E=30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干种子,对M3代植株的株高、生育期(抽穗期)、抗病性、穗型和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对产生这种诱变效应的细胞学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抽穗期)、株高、穗型和产量性状,对抗病性改善不大。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千粒重、株粒重、株粒数的影响,使千粒重极显著的降低(F=0.01),而使株粒重和株粒数显著的增加(F=0.05),对穗长、穗颈长、剑叶长、结实小穗数的影响不大。低能N+离子束注入,影响M1代小麦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使中期Ⅰ细胞的染色体配对频率降低,单价体频率增高,出现环状染色体、染色体断臂和多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染色体畸变频率比未注入小麦显著增高,其中以染色体断片和微核居多;染色体的畸变频率与离子注入剂量呈正相关,剂量越大,畸变频率越高,变异类型也相对较多。低能N+离子束诱导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其诱导小麦农艺性状变异的重要原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束 小麦 减数分裂 变异
下载PDF
激光辐照对离体质粒DNA的断裂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苏文 李培金 程备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利用低功率的He- Ne 激光辐照离体质粒DNA,并用离子束和紫外线为对照,分析了质粒DNA的单双链断裂效应。结果表明:He- Ne 激光辐照可诱发质粒DNA 断裂,且断裂频率随辐照剂量增大而提高;He- Ne 激光辐照后... 利用低功率的He- Ne 激光辐照离体质粒DNA,并用离子束和紫外线为对照,分析了质粒DNA的单双链断裂效应。结果表明:He- Ne 激光辐照可诱发质粒DNA 断裂,且断裂频率随辐照剂量增大而提高;He- Ne 激光辐照后的质粒超螺旋双链DNA存活率剂量曲线不同于紫外线和氮离子束。He- Ne 激光诱发双链断裂的频率低于氮离子束和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紫外线 氮离子束 质粒DnA 双链断裂
下载PDF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的苜蓿变异株AFLP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姬生栋 魏松浩 +6 位作者 杨昭昭 张敏 李志勇 马亚锋 郭丹丹 田存章 张洪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了培育高产优质苜蓿新品种,利用N+束介导方法将玉米DNA导入苜蓿种子,在当代获得了多种变异植株。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株高、茎粗、分蘖数差异显著的5种变异植株(3-8、4-12、4-13、4-25、4-26)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培育高产优质苜蓿新品种,利用N+束介导方法将玉米DNA导入苜蓿种子,在当代获得了多种变异植株。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株高、茎粗、分蘖数差异显著的5种变异植株(3-8、4-12、4-13、4-25、4-26)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变异植株与对照苜蓿间的AFLP扩增图谱相比,分别检测到16、14、12、20、13条差异带,差异率分别为6.3%、5.1%、4.4%、7.1%、4.7%,变异株与对照苜蓿基因组DNA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变异株4-25中检测到与阳性对照玉米一致的2条DNA目的带,为离子束介导玉米DNA转化苜蓿提供了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氮离子束介导 AFLP DnA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束注入对不同染色体组倍性水稻幼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林玉 张时萍 黄群策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以2份水稻二倍体及其相应的同源四倍体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束对其种胚进行注入处理,对其出芽率、成苗率以及幼苗期5种主要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 以2份水稻二倍体及其相应的同源四倍体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束对其种胚进行注入处理,对其出芽率、成苗率以及幼苗期5种主要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试验材料的出芽率和成苗率均呈下降趋势,在最高剂量处理条件下(5.0×1017N+/cm2)试验材料的出芽率、成苗率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二倍体材料幼苗SOD、POD、CAT的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3.0×1017N+/cm2的剂量下达到最高,而四倍体材料幼苗SOD、POD、CAT的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并在1.0×1017N+/cm2的剂量下达到最高。二倍体材料幼苗MDA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四倍体材料幼苗MDA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两种染色体组倍性水稻材料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是特别显著,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由此可见,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束会对试验材料的出芽率、成苗率以及幼苗期的主要生理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不同染色体组倍性材料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n+离子束 水稻 SOD POD CAT MDA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不同离子辐照对离体质粒DNA损伤与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备久 阚显照 +2 位作者 李展 朱苏文 李培金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离子束 n^+ Ar^+ 质粒DnA 单双链断裂 转化
下载PDF
N^+离子束注入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中文 王春风 崔秀珍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了探讨N+离子束生物技术诱变玉米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离子束对M1苗期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能量为30K eV,剂量分别为2×1017N+/cm2、3×1017N+/cm2、5×1017N+/cm2、6×1017N+/cm2的离子束,分别对“郑单958”和“... 为了探讨N+离子束生物技术诱变玉米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离子束对M1苗期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能量为30K eV,剂量分别为2×1017N+/cm2、3×1017N+/cm2、5×1017N+/cm2、6×1017N+/cm2的离子束,分别对“郑单958”和“昌7-2”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离子束注入后对当代M1苗期性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指数剂量曲线呈“马鞍型”特征,离子束注入对玉米苗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POD同工酶酶谱看,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剂量的处理,其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离子束注入 玉米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幼苗 发芽指数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制备立方C—N化合物
19
作者 王天生 于栋利 +3 位作者 田永君 何巨龙 李东春 李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用氮离子束分别原位溅射 Ti和石墨靶的方法制备了 CNx/TiNy多层膜用 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 CNx层中 C和N的键合状态,用透射电镜观察薄膜中的相形貌,用电子衍射和 X射线衍射的方法分析相的结构.结果表明, CNx层中... 用氮离子束分别原位溅射 Ti和石墨靶的方法制备了 CNx/TiNy多层膜用 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 CNx层中 C和N的键合状态,用透射电镜观察薄膜中的相形貌,用电子衍射和 X射线衍射的方法分析相的结构.结果表明, CNx层中主要有 N—sp2C和 N—sp3C两种键合状态,薄膜中观察到的 C-N化合物尺寸为 10-60nm的晶体颗粒,其衍射数据可用立方C3N4结构标定.证实了该薄膜中存在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化合物 离子束溅射 制备 立方结构
下载PDF
N^+离子注入活性污泥辅助处理焦化废水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曹德菊 洪志方 +3 位作者 庞晓坤 王垚 段博 余增亮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65-468,共4页
利用离子束对活性污泥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分析测定了辐照前后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效果、性能参数与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束照射剂量在40×2.6×1013N+/cm2~200×2.6×1013N+/cm2时,污泥浓度、30 min沉降... 利用离子束对活性污泥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分析测定了辐照前后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效果、性能参数与污染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束照射剂量在40×2.6×1013N+/cm2~200×2.6×1013N+/cm2时,污泥浓度、30 min沉降后的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活性污泥增长率均略低于对照。40×2.6×1013N+/cm2以上的辐照剂量即会导致污泥增长率下降,特别当剂量达到200×2.6×1013N+/cm2时,污泥量出现负增长(-1.2%和-2.00%)。N+离子注入的单位活性污泥氨氮、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有提高,在辐照剂量40×2.6×1013N+/cm2~160×2.6×1013N+/cm2时,处理效果随辐照剂量增加有增强趋势。酚的单位活性污泥处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在辐照剂量为160×2.6×1013N+/cm2时系统处理率达到9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焦化废水 活性污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