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主题创意产品的设计思维研究——以伏羲女娲液体香薰瓶为例
1
作者 金纾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素材,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产品设计则承载了文化输出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产品的功能与审美应当为文化输出提供支持,以满足大众多元的消费需求。从“体用”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守正创新的设计思维... 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素材,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产品设计则承载了文化输出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产品的功能与审美应当为文化输出提供支持,以满足大众多元的消费需求。从“体用”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守正创新的设计思维,以伏羲女娲液体香薰瓶的设计实践为例,展示一种与通常的工业产品设计不同的创意思维方式,并详细说明其创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守正创新 体用 伏羲女娲
下载PDF
由式微到化新的转向——古仍旧地伏羲女娲文化遗存与祭祀考略
2
作者 屈轶 全小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伏羲与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文物遗存与相关祭祀活动在中华始祖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济宁地区伏羲女娲文化遗存有着广泛的分布,形成了以凫山羲皇庙与两城伏羲庙为代表的群落式文化遗迹。与甘肃天水伏羲... 伏羲与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文物遗存与相关祭祀活动在中华始祖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东济宁地区伏羲女娲文化遗存有着广泛的分布,形成了以凫山羲皇庙与两城伏羲庙为代表的群落式文化遗迹。与甘肃天水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以及河北涉县娲皇宫相比,济宁地区伏羲女娲文化遗迹规模较小,但它却是齐鲁文化、儒学撰述的重要内容。从上个世纪邹鲁之地的始祖文化逐渐被关注,近年来,邹城郭里镇羲皇庙开始形成了由民间发起、政府支持的伏羲女娲祭祀大典,无论是其社会关注度还是文化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文化遗存 祭祀礼俗 山东济宁
下载PDF
墓葬世界里的伏羲女娲形象——以考古发现资料为中心
3
作者 郭永利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墓葬出土汉代至唐代伏羲女娲的图像材料不少。两汉时期的伏羲女娲像配置有日月、升仙、规矩、乐器等,表现阴阳、升仙、护佑墓葬的神灵及帝王形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星宿、日月配置的固定图像组合,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成为最显著的现象,... 墓葬出土汉代至唐代伏羲女娲的图像材料不少。两汉时期的伏羲女娲像配置有日月、升仙、规矩、乐器等,表现阴阳、升仙、护佑墓葬的神灵及帝王形象。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星宿、日月配置的固定图像组合,与外来文化的杂糅成为最显著的现象,更表达了外来文化对伏羲女娲墓葬传统的认同。之后作为墓葬主要神灵的伏羲女娲转变为护佑的神煞,逐步退出墓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墓葬传统 杂糅与认同
下载PDF
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的建构——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艳娜 李凤缓 孙鑫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5-228,共4页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关系极为复杂和微妙。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一方面,民间宗教文化积极地参与到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女性主动地参与到民间宗教活动中,自觉地"篡改&...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民间宗教文化与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关系极为复杂和微妙。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为例,一方面,民间宗教文化积极地参与到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过程中;另一方面,由于女性主动地参与到民间宗教活动中,自觉地"篡改"民间宗教活动特定的社会意义,民间宗教文化又反过来成为消解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有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文化 女性社会性别建构 河北涉县 女娲信仰
下载PDF
楚帛书甲篇的神话构成、性质及其神话学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斯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4,共10页
根据最新文字考释成果分析,楚帛书甲篇神话是一个脉络清晰的有机整体,它所描述的是整个宇宙的形成及其秩序的确立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大阶段,即天地开辟及宇宙秩序的初步确立——宇宙秩序的破坏及其重整和巩固——宇宙秩序的精密化... 根据最新文字考释成果分析,楚帛书甲篇神话是一个脉络清晰的有机整体,它所描述的是整个宇宙的形成及其秩序的确立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大阶段,即天地开辟及宇宙秩序的初步确立——宇宙秩序的破坏及其重整和巩固——宇宙秩序的精密化,是一个包括了原创世和再创世的完整创世神话,其中创世神雹、女填即伏羲、女娲。楚帛书神话作为现存先秦时代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近世民族调查所得的西南苗瑶或中原汉人所传伏羲女娲神话,在类型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很可能是受到以印度文化为中介的西亚洪水遗民神话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帛书 创世神话 神话类型学 伏羲 女娲
下载PDF
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的400年保护历程为个案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利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3,共10页
现有的非遗话语常常将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作为新生事物,与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对照,以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及其女娲信仰为个案,梳理其自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的近400年本土非遗保护实践... 现有的非遗话语常常将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作为新生事物,与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对照,以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及其女娲信仰为个案,梳理其自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的近400年本土非遗保护实践的历程,凸显历史上不同行动主体在相关方面的长期工作,认为中国本土的非遗保护实践有着漫长的历程,它为21世纪初UNESCO发动的非遗保护工程在中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内因,对后者的评价,应当放置于本土非遗保护的整体历史中加以关照;不同历史阶段的本土非遗保护实践之间及其与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中国本土淬炼出的非遗保护经验,比如注重"内价值"以及官民协作模式,为今天的非遗保护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土实践 整体保护史 关联性 女娲信仰 娲皇宫
下载PDF
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 被引量:7
7
作者 范立舟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58,共4页
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是中国古代供奉的蛇图腾的变形。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 ,被许多部族视作图腾。文明的出现 ,国家的萌生 ,蛇意象又逐步演化为... 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是中国古代供奉的蛇图腾的变形。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 ,被许多部族视作图腾。文明的出现 ,国家的萌生 ,蛇意象又逐步演化为龙意象 ,成为非凡力量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蛇龙意象 ,折射出中国上古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性的变迁 ,而伏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 女娲 神话 蛇崇拜
下载PDF
论中国神话时代的基本划分——以盘古、女娲、伏羲三个神话时代为例所做的历史文化考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有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1-36,共6页
我国神话时代以汉民族古典神话为典型 ,基本上可以分为单体神话与复合体神话两大类别。其中盘古、女娲、伏羲神话分别体现为单体神话中的三个基本时代 ,即盘古神话是我国第一个神话时代 ,标志着天地开辟、宇宙起源 ;女娲神话是第二个神... 我国神话时代以汉民族古典神话为典型 ,基本上可以分为单体神话与复合体神话两大类别。其中盘古、女娲、伏羲神话分别体现为单体神话中的三个基本时代 ,即盘古神话是我国第一个神话时代 ,标志着天地开辟、宇宙起源 ;女娲神话是第二个神话时代 ,标志着繁衍与世界再造 ;伏羲神话则是第三个神话时代 ,标志着文明初创。其后 ,炎帝与黄帝神话、帝喾颛顼神话、尧舜禹神话则进入复合体的阶段。作为最为古老的口传历史 ,远古神话曲折映现出我国社会初期发展阶段的进程 ,其文化史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 女娲 伏羲 神话时代 口述史学
下载PDF
从洪水神话看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景琦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史前洪水在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同时,也孕育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洪水神话。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他们的洪水神话各具特色。通过对希腊、希伯来洪水神话与中国汉民族"女娲补... 史前洪水在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同时,也孕育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洪水神话。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他们的洪水神话各具特色。通过对希腊、希伯来洪水神话与中国汉民族"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洪水神话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民族性格主要是建立在人神对立、以神为本、人性本恶、个体本位和立约精神等价值观之上,而东方民族性格则更多地是建立在人神合一、以人为本、人性本善、集体本位和伦理观念等价值观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神话 希腊 希伯来 女娲 鲧禹 民族性格
下载PDF
月亮里有兔、蟾蜍、桂而太阳里有乌的神话起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晓东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5-23,共9页
从日月神祇名称与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应来建立一个日月神祇名称系统,可通过这个系统来推导兔、蟾蜍、桂、乌与日、月的语音关系:古人把太阳与月亮都视为天的眼睛,都称为眼,后来"眼"的原始音再分化出"日""月&... 从日月神祇名称与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应来建立一个日月神祇名称系统,可通过这个系统来推导兔、蟾蜍、桂、乌与日、月的语音关系:古人把太阳与月亮都视为天的眼睛,都称为眼,后来"眼"的原始音再分化出"日""月"来。在"日""月"漫长的语音演化过程中,"月"与"兔""蟾蜍""桂"同音,而"日"与"乌"同音,语音的雷同为神话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再综合其他外部因素,便产生了月亮里有兔、蟾蜍、桂而太阳里有乌的神话来。"眼"的原始音演变分化出的不同的音正好与第一人称代词的音相同,构成一个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神话 嫦娥 女娲 伏羲 桂树
下载PDF
女娲神话重述的文化政治——以遗产化运动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72,共9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女娲神话作为文化遗产在"神话主义"的逻辑下被政治性运用与重述。在文化遗产评选与保护过程中,女娲的遗迹得到重建,女娲的民间信仰活动得以恢复。女娲在现代国家文化语境下获得了新身份,被重述为文化英雄和...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女娲神话作为文化遗产在"神话主义"的逻辑下被政治性运用与重述。在文化遗产评选与保护过程中,女娲的遗迹得到重建,女娲的民间信仰活动得以恢复。女娲在现代国家文化语境下获得了新身份,被重述为文化英雄和人文始祖。同时,围绕女娲神话遗产开展的庙会、旅游、公祭活动,使女娲神话重新整合为当代公共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 神话主义 文化政治 遗产化 公共文化
下载PDF
女娲神话之流布及现代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欣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5,共5页
女娲神话是我国最古老而有丰富内涵的杰出原始神话之一。它诞生后口口相传至夏初方有古本《山海经》简录其故事。越三代而在战国时已流布广泛。《列子.汤问》曾载录其炼石补天故事。屈原《天问》发过“女娲之体,孰制匠之”提问。两汉时... 女娲神话是我国最古老而有丰富内涵的杰出原始神话之一。它诞生后口口相传至夏初方有古本《山海经》简录其故事。越三代而在战国时已流布广泛。《列子.汤问》曾载录其炼石补天故事。屈原《天问》发过“女娲之体,孰制匠之”提问。两汉时《淮南子》、《风俗通》又载录其积灰止水、抟土作人传闻,并有大量壁画石刻帛画刻画其女帝神形象。民间也开始有“雨不霁、祭女娲”活动至宋明而不绝。晋唐宋时也有文籍补其故事。女娲神话表现出之补天思想、女性神圣观念及出于本能冲动的创造精神均有重要哲学与价值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 神话 流布 现代解读
下载PDF
伏羲女娲神话、图像流变与所蕴含的农业文化现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伏羲、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早且具有浓厚"农神"色彩的两位创世大神。伏羲、女娲神话的原始形态初见于战国时期,成形于西汉。他们的图像产生于战国时期,定型于西汉,于东汉时期标准化,魏晋以后趋于人格化。在此流变过程中,... 伏羲、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早且具有浓厚"农神"色彩的两位创世大神。伏羲、女娲神话的原始形态初见于战国时期,成形于西汉。他们的图像产生于战国时期,定型于西汉,于东汉时期标准化,魏晋以后趋于人格化。在此流变过程中,以农神信仰盛衰为线索的农业文化现象贯穿其中。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可以对早期农业与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 女娲 神话 图象流变 农业文化
下载PDF
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玲 《北方论丛》 2002年第2期15-20,共6页
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入手 ,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去解读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内涵 ,即回溯到更原始更深层的传统文化中 ,并进而寻求它的当代状态 ,可以打通神话和现代的界线 ,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象征性的置换形式 ,从而揭示出蕴含... 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入手 ,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去解读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内涵 ,即回溯到更原始更深层的传统文化中 ,并进而寻求它的当代状态 ,可以打通神话和现代的界线 ,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象征性的置换形式 ,从而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更深层厚重、更具概括性的典型意义。女娲原型集中体现了创造与牺牲统合的女性特质。远古时期 ,女性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两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女性这一特质。男女两性作家在回溯这一原型时 ,呈现出性别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女性主义 女娲
下载PDF
汉画像石研究二则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艳萍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5期9-16,共8页
第一,山东嘉祥武氏祠东阙画像中的多头兽应当是开明兽而非天吴或"天昊",它旁边的双头兽可能是屏蓬。第二,画像石伏羲、女娲中间的"抱持神"可能不是高禖,而是神农氏,这或许是汉为火德思想的反映。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开明兽 屏蓬 伏羲 女娲 神农 三皇
下载PDF
“女娲补天”神话与“红山文化”考古关联之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逯宏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0-82,共3页
“女娲补天”神话广为人知,但对这一神话的本相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考古学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运用了文化人类学中的“交感巫术”等理论,初步认为:“女娲补天”神话本相是史前一次祭祀活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与此有关。
关键词 女娲补天 红山文化 东山嘴遗址
下载PDF
女娲文化与时代精神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茂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女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博爱仁慈、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女娲神话传说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历经千年,代代相传。女娲精神符合现实客观需求,在新的时代面前,古... 女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博爱仁慈、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女娲神话传说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历经千年,代代相传。女娲精神符合现实客观需求,在新的时代面前,古老的女娲文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传承创新,才能切实与当代社会、现代文明相适应、相协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 女娲文化 时代精神 传承创新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华胥氏与伏羲、女娲故里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世之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0-32,共3页
华胥氏是华夏族的祖先,为伏羲、女娲的母族,其活动地域在今陕西蓝田境内。伏羲是“中华人文初祖”,与三皇之一的女娲,均生于成纪,即今甘肃天水秦安。伏羲、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与“夏娃”。
关键词 华胥 伏羲 女娲 蓝田 成纪
下载PDF
女娲神话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
19
作者 李祥林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女娲神话在中国源远流长,着眼跨地域和跨文化视野,结合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以及日本、美国等,就女娲神话及信仰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进行梳理与辨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中国神话超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女娲神话 海外传播 文化魅力
下载PDF
试述规矩和准绳及其神秘性特征
20
作者 董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3-54,共12页
"规矩"和"准绳"是历史早期的测绘工具,从现有的材料来看,矩的起源较早,主要用于测绘方圆,绘图用的圆规则起源较晚,而且形制并不固定;测量横平的所谓水准可能并非是固定的仪器,而测量竖直的绳需要配合悬垂使用,有时... "规矩"和"准绳"是历史早期的测绘工具,从现有的材料来看,矩的起源较早,主要用于测绘方圆,绘图用的圆规则起源较晚,而且形制并不固定;测量横平的所谓水准可能并非是固定的仪器,而测量竖直的绳需要配合悬垂使用,有时也用于墨斗,可以绘制标准的直线。可以发现,"规矩"具有测绘方和圆的功用,而这正切合了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样"准绳"测绘横平竖直也逐渐被赋予更多"衡量"的功能。是以"规矩"和"准绳"逐渐具有神秘化特征,以"规矩"和"准绳"为核心的特殊符号也开始出现,并广泛出现于先秦秦汉时期的各类器物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墨子》 工倕 日廷图 博局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