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形成二酪氨酸酯酒石酸盐法制备D-酪氨酸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彭阳峰 何佺 +3 位作者 王家荣 高浩其 蔡水洪 田禾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6,共8页
研究了在乙醇溶液中光学活性L-酒石酸拆分DL-酪氨酸乙酯时的特性,发现溶液中同时存在着酒石酸、酪氨酸乙酯酒石酸氢盐和二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拆分结果,所得酪氨酸的构型与L-酒石酸和DL-酪氨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有... 研究了在乙醇溶液中光学活性L-酒石酸拆分DL-酪氨酸乙酯时的特性,发现溶液中同时存在着酒石酸、酪氨酸乙酯酒石酸氢盐和二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拆分结果,所得酪氨酸的构型与L-酒石酸和DL-酪氨酸乙酯的投料摩尔比有关.前者的摩尔数大于后者时为富D-酪氨酸乙酯,小于后者时为富L-酪氨酸乙酯,两者相当时则得到DL-酪氨酸乙酯.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了D-酒石酸、L-酒石酸与L-酪氨酸乙酯在不同摩尔比下的成盐特性,从而解释了酒石酸拆分酪氨酸乙酯过程中的这一特性,说明由于二L-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和二D-酪氨酸乙酯酒石酸盐在乙醇中溶解度都很小,因此通过酒石酸拆分酪氨酸乙酯的方法不能得到高光学纯度的D-酪氨酸.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成二酪氨酸甲酯酒石酸盐的方法,在甲醇中成功地用D-酒石酸拆分制备了D-酪氨酸,光学纯度99%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酒石酸 拆分 酪氨酸甲酯 酪氨酸乙酯 二酪氨酸甲酯酒石酸盐
下载PDF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在线高盐堆积技术检测3-硝基酪氨酸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玲 徐辉碧 高中洪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87-1091,共5页
利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在线高盐堆积技术研究NaNO2-H2O2-氯高铁原卟啉(hemin)-酪氨酸(tyro-sine)体系中3-硝基酪氨酸(3-NT)的测定,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3-NT的方法。最佳分离条件为:含SDS(30mmol/L)的Na2B4O7(36mmol/L)缓... 利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在线高盐堆积技术研究NaNO2-H2O2-氯高铁原卟啉(hemin)-酪氨酸(tyro-sine)体系中3-硝基酪氨酸(3-NT)的测定,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3-NT的方法。最佳分离条件为:含SDS(30mmol/L)的Na2B4O7(36mmol/L)缓冲液(pH9.3),进样压力为3.4kPa,进样时间为30s,毛细管柱温度25℃,分离电压20kV,样品中NaCl100mmol/L。在此条件下,3-NT检出限为0.1μmol/L(S/N=3);线性范围为0.78~50μ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3。保留时间日内与日间的RSD(n=5)分别为1.6%和2.8%,加标回收率为95.2%~103.1%;样品不同浓度添加水平的日内和日间的RSD(n=5)均小于3%。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为直接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微量3-NT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3-硝基酪氨酸 酪氨酸 在线高盐堆积
下载PDF
富勒烯酪氨酸铅盐的制备及其热分解性能
3
作者 关会娟 彭汝芳 +4 位作者 金波 赵凤起 卜兴兵 陈百利 楚士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6,151,共7页
以富勒烯、酪氨酸和硝酸铅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燃烧催化剂——富勒烯酪氨酸铅盐。采用AAS、FTIR、UVVis、MS及XP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热分析法(DTA)对目标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空气气氛下,富... 以富勒烯、酪氨酸和硝酸铅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燃烧催化剂——富勒烯酪氨酸铅盐。采用AAS、FTIR、UVVis、MS及XP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热分析法(DTA)对目标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空气气氛下,富勒烯酪氨酸铅盐的热稳定性良好。采用DTA法,对富勒烯酪氨酸铅盐与改性双基推进剂中主要含能组分RDX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富勒烯酪氨酸铅盐后,RDX在不同升温速率(2.5、5、10、20℃/min)下的放热峰值温度降低,分解活化能降低11.06 kJ/mol,表明富勒烯酪氨酸铅盐对RDX的热分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酪氨酸 富勒烯酪氨酸铅盐 结构表征 热稳定性 催化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N-硬脂酰酪氨酸盐的合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4
作者 唐双奇 殷莎 陆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合成N-硬脂酰酪氨酸二钠盐(NST-2Na)和二钾盐(NST-2K),测定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方法以硬脂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得到N-硬脂酰酪氨酸(NST),再经NaOH或KOH碱化得到目标化合物。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标准品,N,N-二乙基苯胺(DEA... 目的合成N-硬脂酰酪氨酸二钠盐(NST-2Na)和二钾盐(NST-2K),测定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方法以硬脂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得到N-硬脂酰酪氨酸(NST),再经NaOH或KOH碱化得到目标化合物。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标准品,N,N-二乙基苯胺(DEA)为探针,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CMC的可行性。运用UV法测定两种NST盐的CMC。结果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确定,NST-2Na纯度为98.35%,NST-2K纯度为92.65%。UV法测得SDS的CMC值与文献值一致,NST-2Na和NST-2K的CMC值分别为27.5 mg/100 mL和25.0 mg/100 mL。结论 UV法可作为测定NST盐CMC值简单、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N-硬脂酰酪氨酸盐 N N-二乙基苯胺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高盐稀态法酿造酱油过程中L-酪氨酸的析出规律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小波 朱新贵 林志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93,共4页
通过跟踪生产大缸发酵酱油的过程,研究整个发酵缸体系中L-酪氨酸析出量的变化和分布情况。研究发现,L-酪氨酸在发酵过程中的析出量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和夏季发酵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整个发酵过程中的析出趋势大致相同。在冬季,液态... 通过跟踪生产大缸发酵酱油的过程,研究整个发酵缸体系中L-酪氨酸析出量的变化和分布情况。研究发现,L-酪氨酸在发酵过程中的析出量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和夏季发酵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整个发酵过程中的析出趋势大致相同。在冬季,液态发酵初期(开始半个月)几乎没有L-酪氨酸析出;发酵1个月同,每缸混合料中L-酪氨酸的析出量为0.15 g/kg左右,1.5个月时每混合物料中已有0.2 g/kg左右的析出,直至发酵结束达到0.23 g/kg;而在夏季,液态发酵1周后可见有L-酪氨酸析出,在1个月时每混合物料中已有0.2 g/kg左右L-酪氨酸析出,之后呈缓慢增长态势,直至发酵后期达到0.25 g/kg左右。夏季和冬季发酵时析出的L-酪氨酸颗粒形状不同,颗粒大小的分布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酪氨酸 酱油 高盐稀态法 析出
下载PDF
一种消减酱豆中游离酪氨酸的耐盐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滑欢欢 梁亮 +4 位作者 扈圆舒 潘丽娟 黄敏斯 曹猛 郑二帅 《现代食品》 2022年第18期62-66,共5页
黄豆酱是以黄豆、面粉为原料,经过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发酵调味食品。在生产及贮藏过程中的黄豆酱,经常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色结晶,俗称白点,并且随着黄豆酱商品货架期的延长,白点还会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 黄豆酱是以黄豆、面粉为原料,经过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发酵调味食品。在生产及贮藏过程中的黄豆酱,经常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色结晶,俗称白点,并且随着黄豆酱商品货架期的延长,白点还会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黄豆酱成品的外观。本文通过筛选消减酪氨酸的耐盐菌,用于黄豆酱酿造工艺。在黄豆酱发酵过程中,耐盐菌消耗酱豆中游离的酪氨酸,有效降低黄豆酱发酵后期酱醪中游离酪氨酸的含量,使黄豆酱中游离酪氨酸的含量<100 mg/100 g,从而避免了黄豆酱在货架期产生白点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酪氨酸 消减 耐盐菌 黄豆酱
下载PDF
AtGSTZ1参与拟南芥盐胁迫响应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超 陈彦成 +2 位作者 张学文 赵燕 黄丽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3-500,共8页
酪氨酸降解途径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途径在植物中的功能还需进一步鉴定。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是酪氨酸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ζ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Z)具有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活性。为探讨酪氨酸降解途径在植... 酪氨酸降解途径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途径在植物中的功能还需进一步鉴定。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是酪氨酸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ζ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Z)具有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活性。为探讨酪氨酸降解途径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GSTZ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以及AtGSTZ1过表达植株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发现:AtGSTZ1表达受盐胁迫诱导;在盐胁迫下, AtGSTZ1过表达植株具有较高的种子萌发率和子叶绿化率;此外,盐胁迫下过表达植株积累了较少的H2O2,且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表达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野生型。实验结果表明, AtGSTZ1通过调控盐胁迫下H2O2的积累而影响拟南芥的耐盐性。本研究结果为证明酪氨酸降解途径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酪氨酸降解途径 AtGSTZ1 盐胁迫 H2O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