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浆熔体NBO/T值计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8
1
作者 袁万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2-77,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切合实际的NBO/T值计算方法。挥发分对熔体结构影响较大,计算NBO/T值时必须予以考虑。岩浆岩是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逸失大量挥发分后冷却结晶的产物,需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熔体的挥发组分特别是水的含量。水主要由OH^-对NBO/... 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切合实际的NBO/T值计算方法。挥发分对熔体结构影响较大,计算NBO/T值时必须予以考虑。岩浆岩是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逸失大量挥发分后冷却结晶的产物,需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熔体的挥发组分特别是水的含量。水主要由OH^-对NBO/T值产生影响,提出了计算熔体X_(OH)和相应调整其他氧化物在熔体中含量的公式。对于H_2O、F、CO_2和P_2O_5如何参加计算的问题也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 岩浆 熔体 nbo/t
下载PDF
基于熔渣结构的多元渣系黏度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唐续龙 张梅 +1 位作者 郭敏 王习东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9-1156,共8页
黏度是冶金熔渣的基本物理性质,其大小直接影响到反应速率、熔渣分离效果等冶炼过程.通过深入探索熔渣黏度与其结构的关系,在分析熔渣黏度与其(NBO/T)比值(即单个聚合物粒子所拥有的非桥氧数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NBO/T)比... 黏度是冶金熔渣的基本物理性质,其大小直接影响到反应速率、熔渣分离效果等冶炼过程.通过深入探索熔渣黏度与其结构的关系,在分析熔渣黏度与其(NBO/T)比值(即单个聚合物粒子所拥有的非桥氧数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NBO/T)比值的多元熔渣黏度计算模型.首先建立SiO2–∑MxO简单渣系的黏度计算模型,通过拟合纯氧化物和SiO2–MxO二元渣系的黏度数据得到模型参数,拟合平均误差在9%~18.5%之间;随后将该模型扩展至SiO2–Al2O3–∑MxO多元渣系的黏度计算,针对Al2O3在熔渣中同时表现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特点,在计算SiO2–Al2O3–MxO三元渣系黏度时,将其中的Al2O3拆分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来计算(NBO/T)比值和黏度活化能.在SiO2–MxO二元系模型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拟合SiO2–Al2O3–MxO三元渣系的黏度数据得到含Al2O3渣系的模型参数,拟合平均误差在10%~25%之间.利用该模型计算了SiO2–Al2O3–CaO–MgO–FeO–Na2O–K2O–Li2O–BaO–SrO–MnO多元复杂渣系及其子体系的黏度值,计算平均误差在25%以内,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本模型基于熔渣结构理论,并借鉴了经验模型的数据处理方式,在预报效果和适用范围上都优于传统经验模型,在计算方式上比结构模型要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度 (nbo/t)比值 黏度模型 黏度 熔渣
下载PDF
三元系冶金渣导热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战洪仁 高成峰 樊占国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55-357,362,共4页
以高炉渣的主要成分CaO-Al2O3-SiO2三元渣系为研究对象,用瞬态热丝法,研究此体系下温度及组成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形式略有增加;在高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且导热系数... 以高炉渣的主要成分CaO-Al2O3-SiO2三元渣系为研究对象,用瞬态热丝法,研究此体系下温度及组成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形式略有增加;在高温区,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且导热系数随组分中非桥氧NBO/T数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丝法 CaO-Al2O3-SiO2三元渣系 导热系数 非桥氧nbo/t
下载PDF
基于气流床气化炉熔渣结构的黏度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倩 李强 张建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77-3883,共7页
在煤气化工艺中,煤灰高温黏度特性是影响熔渣流动特性重要参数之一。以NBO/T、P/M为结构参数,建立熔渣高温黏度预测模型,对结构参数、熔渣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文献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随着NBO/T的增大,熔体... 在煤气化工艺中,煤灰高温黏度特性是影响熔渣流动特性重要参数之一。以NBO/T、P/M为结构参数,建立熔渣高温黏度预测模型,对结构参数、熔渣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文献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随着NBO/T的增大,熔体聚合程度降低,熔体流动时内摩擦力减小,黏度降低;随着P/M增大,熔体结构强度减弱,熔体流动所需要克服的阻力增加,熔渣黏度逐渐升高。引入结构参数后的熔渣黏度预测模型对一定范围内的熔渣黏度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在NBO/T<0.5时,黏度预测值和实验值误差在10%以内,采用两种结构参数均可;在NBO/T>0.5时,黏度预测值和实验值误差在25%以内,采用结构参数P/M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渣结构 黏度 气化 模型 nbo/t P/M
下载PDF
硅酸盐熔体结构与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金志升 黄智龙 朱成明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简述了硅酸盐熔体结构和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基本特征,计算了玄武岩中基质和液态不混溶共轭熔体对(富铁相和富硅相)的NBO/T值,发现三者具有不同的熔体结构(NBO/T值明显不同),据此总结出硅酸盐熔体结构与岩浆液态不混溶作... 本文简述了硅酸盐熔体结构和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基本特征,计算了玄武岩中基质和液态不混溶共轭熔体对(富铁相和富硅相)的NBO/T值,发现三者具有不同的熔体结构(NBO/T值明显不同),据此总结出硅酸盐熔体结构与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利用硅酸盐熔体结构解释了组分对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熔体结构 岩浆液态 不混溶作用
下载PDF
动力用煤灰熔体结构特性及其计算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友辉 孙学信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5-91,共7页
煤灰的烧结和熔融是电站锅炉灰沉积的重要过程,熔体的结构特性是沉积物生长和强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给出了煤灰熔体的聚合作用及其结构模型。依据结构模型,研究了71种煤灰(包括我国26种烟煤、22种褐煤、5种神府东胜煤、... 煤灰的烧结和熔融是电站锅炉灰沉积的重要过程,熔体的结构特性是沉积物生长和强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给出了煤灰熔体的聚合作用及其结构模型。依据结构模型,研究了71种煤灰(包括我国26种烟煤、22种褐煤、5种神府东胜煤、18种美国西部煤)的NBO/T(即每个四面体中的非桥氧数,评价铝硅酸盐聚合程度的指标)特性。由于成煤的无机地球化学条件相似,我国的一些褐煤和神府东胜煤田的煤与美国西部煤具有相似的NBO/T特性。但是对于我国的烟煤,由于缺少碱性金属及碱土金属,NBO/T=0,因此它不能用来详细区分煤灰熔体的结构特性。为克服这个缺陷,本文提出了P/M比的新指标(其中P=∑molpolymer(i)×L(i),M=∑molmodifier(i)÷L(i)L(I)是离子i的电离势)。P/M考虑了不同离子在熔体结构中的分布及其作用大小,其物理意义为熔体结构的库仑缔合力。本文依据煤灰熔体结构模型,讨论了结渣特性常用指标酸碱比B/A的不合理性,以及熔体物理化学特性与熔体结构特性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煤灰 熔体结构 计算
全文增补中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熔体结构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
7
作者 袁万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被划分为拉斑玄武岩套、白榴玄武岩套和碱性玄武岩套,其中后者又分为内、中、外3个带。本文通过计算各岩套及岩带的NBO/T等熔体结构特征值,并结合地球物理场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各岩套及岩带熔体结构特征不仅有着明...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被划分为拉斑玄武岩套、白榴玄武岩套和碱性玄武岩套,其中后者又分为内、中、外3个带。本文通过计算各岩套及岩带的NBO/T等熔体结构特征值,并结合地球物理场特征综合研究,认为各岩套及岩带熔体结构特征不仅有着明显差异,而且与地球物理场特征密切关联,其中NBO/T值与重力异常值呈负相关,与重力异常梯度和地壳厚度呈正相关。并且,产于深断裂带的玄武岩,其NBO/T值较大,而产于地台、地块的玄武岩,其NBO/T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熔体结构 地球物理场
下载PDF
Viscosities Behavior of CaO-SiO_2-MgO-Al_2O_3 Slag With Low Mass Ratio of CaO to SiO_2 and Wide Range of Al_2O_3 Content 被引量:25
8
作者 TANG Xu-long ZHANG Zuo-tai +2 位作者 GUO Min ZHANG Mei WANG Xi-do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6,17,共7页
The present paper is aimed at recycling of coal ash and blast furnace slag to produce mineral wool. Considering the mineralogical constitutions of coal ash and blast furnace slag, the primary quaternary slag compositi... The present paper is aimed at recycling of coal ash and blast furnace slag to produce mineral wool. Considering the mineralogical constitutions of coal ash and blast furnace slag, the primary quaternary slag compositions of CaO-SiO2-MgO-Al2O3 with basicity (mass ratio of CaO to SiO2 ) ranging from 0.5 to 0.9 and alumina ranging from 5% to 20%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rotating cylinder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iscositi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asicity above the liquidus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umina content, and the maximum values were reached and as the alumina content was 20%, followed by the decrease with further increasing alumina content due to its amphoteric behavior. The amphoteric behavior of Al2O3 also perform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 and non-bridging oxygen per tetrahedrally-eoordinated atom (NBO/T), and the viscositi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NBO/T except the slag with a basicity 0.5 and Al2O3 20 % which have a low NBO/T value and a low viscosity than ot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sity mineral wool nbo/t SLA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