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BR/PVC共混海绵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琼 徐颖 +1 位作者 丛川波 田斌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以硫化与发泡匹配为中心,进行了NBR/PVC共混海绵的研究。结果得出,当NBR/PVC共混比为84/16,发泡剂DDL105用量为8~16份,硫化体系的硫黄、氧化锌、促进剂CZ和TMTD的用量分别为0 8,2 1,0 25和0 06份,补强剂碳酸钙用量为40份,硫化 发泡条件... 以硫化与发泡匹配为中心,进行了NBR/PVC共混海绵的研究。结果得出,当NBR/PVC共混比为84/16,发泡剂DDL105用量为8~16份,硫化体系的硫黄、氧化锌、促进剂CZ和TMTD的用量分别为0 8,2 1,0 25和0 06份,补强剂碳酸钙用量为40份,硫化 发泡条件为150℃/(7~9)MPa×9min时,胶料的硫化与发泡速度匹配,海绵的密度和硬度小,泡孔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 pvc 共混海绵 研究 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共混 硫化 发泡
下载PDF
粉末NBR对PVC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炼石 夏明飞 周奕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17,共3页
用交联包覆法制备的粉末丁腈橡胶(PNBR) 与PVC 共混。研究了PNBR 的性质及用量对共混体冲击强度的影响。发现线型PNBR 对PVC 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当其用量( 质量) 为10 份,共混体的Charpy 缺口冲击强度... 用交联包覆法制备的粉末丁腈橡胶(PNBR) 与PVC 共混。研究了PNBR 的性质及用量对共混体冲击强度的影响。发现线型PNBR 对PVC 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当其用量( 质量) 为10 份,共混体的Charpy 缺口冲击强度达71kJ/ m 2 。PNBR大分子的交联结构与包覆剂的存在会稍为降低共混体的冲击强度。共混体的脆韧转变发生在PNBR 用量( 质量) 为7 .5 ~10 份之间。共混体冲击断面形貌的SEM 分析表明其增韧机理为剪切屈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冲击强度 增韧 丁腈橡胶 Pnbr 聚氯乙烯
下载PDF
PVC/TPU/NBR三元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军 叶成兵 周圣中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7-202,共6页
对PVC/热塑性聚氨酯(TPU)/SR三元共混物的性能进行研究,重点讨论NBR品种、TPU/NBR并用比、PVC聚合度、增塑剂DOP和硫化剂DCP用量对PVC/TPU/NBR三元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TPU/NBR-3604三元共混物的物理性能较优;PVC/TPU/NBR-3... 对PVC/热塑性聚氨酯(TPU)/SR三元共混物的性能进行研究,重点讨论NBR品种、TPU/NBR并用比、PVC聚合度、增塑剂DOP和硫化剂DCP用量对PVC/TPU/NBR三元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TPU/NBR-3604三元共混物的物理性能较优;PVC/TPU/NBR-3604三元共混物的拉断伸长率和拉断永久变形均随着PVC聚合度的增大基本呈上升趋势;随着增塑剂DOP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邵尔A型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拉断永久变形均基本呈下降趋势,拉断伸长率增大;随着硫化剂DCP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变化不大,撕裂强度基本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PVC/TPU/SR三元共混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NBR与PVC和TPU的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氪酯 pvc nbr 三元共混物 相容性
下载PDF
NBR/PVC共混物耐溶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福林 王建华 +1 位作者 王纯娟 周彦豪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52-654,共3页
考察了NBR/PVC共混比和NBR/PVC与EPDM ,IIR或PU三元硫化共混物在天那水中的体积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当NBR/PVC以 70 / 30共混时 ,二元共混物的耐溶剂性能最好 ;NBR/PVC/PU共混比为 50 / 2 0 / 30时 ,三元共混物耐天那水性能... 考察了NBR/PVC共混比和NBR/PVC与EPDM ,IIR或PU三元硫化共混物在天那水中的体积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当NBR/PVC以 70 / 30共混时 ,二元共混物的耐溶剂性能最好 ;NBR/PVC/PU共混比为 50 / 2 0 / 30时 ,三元共混物耐天那水性能最好 ,经天那水浸泡后的性能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塑共混 丁腈橡胶 nbr pvc EPDM IIR PU 共混 天那水 耐溶剂性能 印刷胶辊
下载PDF
NBR增韧改性PVC的加工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坤民 陈福林 张兴华 《聚氯乙烯》 CAS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概述了NBR增韧改性PVC的开发背景和增韧机理,并对NBR增韧改性PVC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近年NBR改性PVC的研究和开发情况。
关键词 pvc nbr 共混改性 加工 进展
下载PDF
NBR/PVC共混胶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于景刚 《弹性体》 CAS 2001年第4期52-57,共6页
概述了NBR/PVC共混胶国内外发展现状 ,并介绍了NBR/PVC在电线电缆、胶管、密封条、胶辊、鞋底、泡沫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nbr/pvc 共混胶 应用
下载PDF
增塑PVC/NBR共混胶的辐照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祥江 李恩军 +2 位作者 章长明 张勇 王仕峰 《上海化工》 CAS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单体为交联敏化剂,采用电子束对聚氯乙烯(PVC)与丁腈橡胶(NBR)的共混胶进行了辐照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增塑PVC/NBR共混胶进行辐照改性,可以大大提高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共混胶 辐照改性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下载PDF
PVC/NBR共混物的耐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小波 李静 刘容德 《聚氯乙烯》 CAS 2008年第3期22-24,共3页
考察了PVC树脂聚合度、NBR用量及混料时加料顺序对PVC/NBR共混物耐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高聚合度PVC树脂和NBR P83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耐油性。试验初步确定PVC/NBR输油管实验配方为:PVC(S-2500)100份,稳定剂1份,DOP 100份,NBR P83... 考察了PVC树脂聚合度、NBR用量及混料时加料顺序对PVC/NBR共混物耐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高聚合度PVC树脂和NBR P83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耐油性。试验初步确定PVC/NBR输油管实验配方为:PVC(S-2500)100份,稳定剂1份,DOP 100份,NBR P83 20份,润滑剂0.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nbr 共混 耐油性
下载PDF
NR/PVC/NBR共混物的耐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武卫莉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5-587,共3页
研究用NBR改善NR/PVC共混物的耐油性能 ,通过测试所设计的各配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耐磨性和耐油性等性能 ,得出NBR改性NR/PVC共混体系的最佳配比关系。最佳配方为 :PVC  30 ;NR 10 0 ;NBR  2 5 ;硫黄  3;促进剂T... 研究用NBR改善NR/PVC共混物的耐油性能 ,通过测试所设计的各配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耐磨性和耐油性等性能 ,得出NBR改性NR/PVC共混体系的最佳配比关系。最佳配方为 :PVC  30 ;NR 10 0 ;NBR  2 5 ;硫黄  3;促进剂TMTD  0 8;促进剂D  1 5 ;促进剂DM  1 5 ;白炭黑  40 ;轻质碳酸钙  30 ;氧化锌  5 ;硬脂酸  1 5 ;防老剂D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pvc/nbr共混物 耐油性能 研究 天然橡胶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下载PDF
四亚乙基五胺对PVC和PVC/NBR共混物的交联作用
10
作者 肖泳 张萍 +3 位作者 王新 咸贵军 李培军 赵树高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56-461,共6页
从硫化特性、热变形值、凝胶质量分数和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四亚乙基五胺(TEPA)对PVC和PVC/NBR共混物的交联作用以及PVC和NBR同时交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NBR共混物中的PVC组分交联后... 从硫化特性、热变形值、凝胶质量分数和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四亚乙基五胺(TEPA)对PVC和PVC/NBR共混物的交联作用以及PVC和NBR同时交联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NBR共混物中的PVC组分交联后,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和热变形性能都有所改善;PVC和NBR两组分同时交联可改善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和热变形性能,在NBR用量较大(60份以上)时效果更为明显,若NBR用量太低,则共混物热变形性能反而有所下降;交联剂TEPA对硫黄硫化NBR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共混物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 共混物 四亚乙基五胺 聚氯乙烯 丁苯橡胶
下载PDF
第三组分PCR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曲秀芳 李营 姜法治 《弹性体》 CAS 2008年第3期33-35,共3页
将PCR(PE/CR=30/70)作为第三组分加入NBR/PVC共混体系中,能促使炭黑等配合剂快速均匀地分散,提高了混炼胶综合物理机械性能;阐述了PCR对NBR/PVC的共混相容性机理、共混过程中吃粉速度及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等。结果表明,PCR在合适的用量... 将PCR(PE/CR=30/70)作为第三组分加入NBR/PVC共混体系中,能促使炭黑等配合剂快速均匀地分散,提高了混炼胶综合物理机械性能;阐述了PCR对NBR/PVC的共混相容性机理、共混过程中吃粉速度及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等。结果表明,PCR在合适的用量时,混炼胶吃炭黑时间比没加PCR时减少了一倍多,硫化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阿克隆磨耗以及与金属粘着强度等提高幅度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均匀性 吃粉速度 nbr/pvc共混
下载PDF
NBR/PVC共混胶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祥迎 柴大程 《聚氯乙烯》 CAS 2010年第10期12-15,27,共5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和乳液共沉法制备了NBR/PVC共混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共混胶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共混方式和共混胶配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共混胶、CPE、P-83对硬质/软质PV... 采用机械共混法和乳液共沉法制备了NBR/PVC共混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共混胶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共混方式和共混胶配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共混胶、CPE、P-83对硬质/软质PVC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①与机械共混胶相比,乳液共沉胶混合得更均匀,分散性更好,其分子级混合程度更好;②乳液共沉胶试样的力学性能在总体上优于机械共混胶;③对于硬质PVC,CPE的改性效果优于其他改性剂;④对于软质PVC,乳液共沉胶的改性效果最好,特别是对撕裂强度的提高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nbr 机械共混 乳液共沉 共混胶
下载PDF
NBR/PVC共混胶在燃油胶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道理 戴国梁 张庆虎 《特种橡胶制品》 2001年第6期24-29,共6页
探讨了德国拜耳公司用乳液共沉法生产的 NBR/ PVC共混胶胶料填充各种常用配合剂后的物理性能的变化 ,介绍了 NBR/ PVC共混胶在耐燃油胶管中的应用配方和制造工艺。
关键词 nbr/pvc共混胶 燃油胶管 乳液共沉法
下载PDF
PVC/NBR并用非硫化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介绍了用国产聚氯乙烯树脂、丁腈橡胶为主体材料制造非硫化型共混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并考查了PVC/NBR的共混比、混炼工艺、填料、防老剂等对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聚氯乙烯 丁腈橡胶
下载PDF
NBR/PVC/CO耐油胶管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精益 蔡宝瑜 《特种橡胶制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40,共4页
研究了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氯醇橡胶三元共混胶制备胶管的胶料配方和混炼制造工艺,主要探讨NBR/ PVC/ CO 共混比、硫化体系、补强剂等因素对胶管用混炼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BR/ PVC/ CO 共混胶经过合... 研究了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氯醇橡胶三元共混胶制备胶管的胶料配方和混炼制造工艺,主要探讨NBR/ PVC/ CO 共混比、硫化体系、补强剂等因素对胶管用混炼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BR/ PVC/ CO 共混胶经过合理的配合能够制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胶料,并能改善NBR/ PVC老化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氯醇橡胶 耐油胶管 胶管
下载PDF
炭黑对NBR/PVC/LNBR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浩 陈慧 +3 位作者 张舒雅 武文斌 孟唯 王重 《弹性体》 CAS 2017年第5期12-16,共5页
研究了炭黑补强体系N330/N550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液体丁腈橡胶(LNBR)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N330/N550质量比为10/30时,混炼胶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很好,老化前拉伸强度为11.24MPa,断裂伸长率为588%,拉伸永久... 研究了炭黑补强体系N330/N550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液体丁腈橡胶(LNBR)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N330/N550质量比为10/30时,混炼胶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很好,老化前拉伸强度为11.24MPa,断裂伸长率为588%,拉伸永久变形率为14.4%,邵尔A硬度为58;老化后拉伸强度为13.16MPa,断裂伸长率为330%,拉伸永久变形率为7.89%,邵尔A硬度为66,阿克隆磨耗体积为0.197cm3,屈挠195 000次性能仍然很好;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RPA)测试得出,损耗模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液体丁腈橡胶
下载PDF
NBR/PVC复合体系对其发泡材料开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丛丛 韩丙凯 《特种橡胶制品》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采用自由发泡法制备了NBR/PVC开孔发泡材料,研究了NBR/PVC并用比和PVC聚合度对NBR/PVC发泡材料开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BR/PVC并用比从90/10变到50/50,发泡材料泡孔壁厚度越来越大,泡孔之间的连通性增大;开孔率受到NBR用量和PVC聚合度... 采用自由发泡法制备了NBR/PVC开孔发泡材料,研究了NBR/PVC并用比和PVC聚合度对NBR/PVC发泡材料开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BR/PVC并用比从90/10变到50/50,发泡材料泡孔壁厚度越来越大,泡孔之间的连通性增大;开孔率受到NBR用量和PVC聚合度的影响,当NBR/PVC并用比为50/50时,开孔率最大,达到22.8%;PVC聚合度为700时,最大开孔率达到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r/pvc 橡塑共混 泡孔结构 开孔率
下载PDF
纳米CaCO_3与聚氯乙烯对采油螺杆泵定子橡胶材料(NBR)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霞 朱臣昌 +1 位作者 陈玉祥 侯铎 《弹性体》 CAS 2007年第4期4-8,共5页
采油螺杆泵定子所使用的传统橡胶材料为丁腈橡胶(NBR)。但采油螺杆泵工作条件十分苛刻,如高温、高压、工作时间长、磨蚀性介质、周期性挤压力等等,传统的定子橡胶已临近其性能极限。本文主要讨论纳米CaCO3和PVC树脂对丁腈橡胶的改性效果... 采油螺杆泵定子所使用的传统橡胶材料为丁腈橡胶(NBR)。但采油螺杆泵工作条件十分苛刻,如高温、高压、工作时间长、磨蚀性介质、周期性挤压力等等,传统的定子橡胶已临近其性能极限。本文主要讨论纳米CaCO3和PVC树脂对丁腈橡胶的改性效果,综合提高丁腈橡胶的强度、耐油、耐磨等性能,通过改性使得丁腈橡胶能够满足采油螺杆泵定子材料的性能要求。实验表明:PVC树脂及CaCO3均能提高丁腈橡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耐油性能,它们的共用对橡胶增强效果显著,纳米CaCO3对丁腈橡胶在强度及耐油性方面的改性更加显著,而在耐磨性方面的提高不及PVC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pvc树脂 丁腈橡胶 橡塑共混 采油螺杆泵
下载PDF
粉末丁腈橡胶改性软质PVC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明 《聚氯乙烯》 CAS 2000年第6期43-45,49,共4页
用粉末丁腈橡胶ChemgiumP83改性软质PVC ,使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脆性温度、压缩永久形变等物理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尤其是耐油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软质聚氯乙烯 粉末丁腈橡胶 共混 改性 耐油性
下载PDF
PVC窗型材生产中的高效混料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庆春 郭奕崇 《化学建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0,34,共4页
本文介绍国外一种制备PVC干混料的高效混配工艺。与常规的混料工艺相比 ,它可使现有混合设备的产量增加 70 % ,能耗减少 4 4 % ,而使用这种工艺制成的干混料挤出的窗型材质量依旧如常。
关键词 pvc 型材 生产 高效混料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