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 m×3 m风洞大迎角机构上位机软件
1
作者 刘赟 黄心跃 +1 位作者 张苗苗 陈陆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1,96,共4页
针对大迎角机构机械装置、控制硬件的改造升级,基于Labview框架平台设计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优化更新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增设虚拟支杆设定、模型防碰撞识别等功能。编制的控制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4 m×3 m低速风洞... 针对大迎角机构机械装置、控制硬件的改造升级,基于Labview框架平台设计编写上位机控制软件。优化更新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通信,增设虚拟支杆设定、模型防碰撞识别等功能。编制的控制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气动中心4 m×3 m低速风洞大迎角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有效提升了试验质量效率和设备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3 m低速风洞 大迎角试验 上位机控制软件
下载PDF
Research on wind erosion processe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based on wind tunnel test and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2
作者 YAN Ping WANG Xiaoxu +2 位作者 ZHENG Shucheng WANG Yong LI Xiaom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2年第9期1009-1021,共13页
The study of wind erosion process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wind erosion.In this study,three structurally intact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 The study of wind erosion process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wind erosion.In this study,three structurally intact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nd placed in a wind tunnel where they were subjected to six different wind speeds(10,15,17,20,25,and 30 m/s)to simulate wind erosion in the wind tunnel.After each test,the soil surfaces were scanned by a 3D laser scanner to create a high-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and the changes in wind erosion mass and microtopography were quantified.Based on this,we performed further analysis of wind erosion-controlling factors.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measurement error between the 3D laser scanning method and weighing method was 6.23%for the three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With increasing wind speed,the microtopography on the undisturbed soil surface first became smooth,and then fine stripes and pits gradually developed.In the initial stage of wind erosion processes,the ability of the soil to resist wind erosi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oil hardness.In the late stage of wind erosion processes,the degree of soil erosi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CaCO_(3)conten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oil wind erosion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ers in wind erosion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wind erosion wind tunnel test wind erosion depth MICROTOPOGRAPHY soil hardness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实验室的网络化大气参数采集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鹏涛 惠增宏 金承信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91,116,共4页
大气参数(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是各专业实验室在进行教学和科研实验时非常重要的环境参数。该文详细阐述了网络化测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NF-3风洞,用LabWindows/CVI集成开发环境... 大气参数(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是各专业实验室在进行教学和科研实验时非常重要的环境参数。该文详细阐述了网络化测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结合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NF-3风洞,用LabWindows/CVI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NF-3风洞网络化大气参数的自动采集、存储和处理,最后对该系统的扩展性、实时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参数 网络化数据采集系统 nf-3风洞 可扩展性 实时处理
下载PDF
雌激素对豚鼠风洞噪声性听功能损伤及内耳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玮 韩浩伦 +11 位作者 王方园 王鸿南 李保卫 王刚 屈昌北 孟令照 薄少军 丁瑞英 刘刚 孙建芝 刘红丹 王媛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风洞噪声环境对豚鼠听功能及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上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噪声暴露前给予预防用腹腔注射雌激素研究雌激素对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损伤及内耳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42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其... 目的探讨风洞噪声环境对豚鼠听功能及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上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噪声暴露前给予预防用腹腔注射雌激素研究雌激素对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损伤及内耳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42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6只,单纯噪声组(噪声组)及噪声+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组)各18只。两实验组暴露于模拟风洞噪声环境中。分别于噪声暴露前(Pr)、暴露后1天(E1)、3天(E3)、7天(E7)、恢复后3天(R3)、7天(R7)检测其双侧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并于E3、E7、R7时间点取实验动物耳蜗行连续冰冻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凋亡标志物Caspase-3在实验动物内耳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E1、E3、E7时间点,噪声组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且暴露时间越长,ABR阈值增高越明显。雌激素组在E1的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E3和E7时ABR阈值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实验组间噪声暴露后听阈变化值在E1和E3点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E7点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R3点较E7点,噪声组ABR阈值降低(P<0.05)。雌激素组在R3时间点,ABR阈值明显降低(P<0.01),与R7点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实验组间比较雌激素组的实验动物ABR阈值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噪声组(P<0.01)。噪声暴露后,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的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雌激素组Caspase-3表达变化有相同趋势,但在E3、E7及R7三时间点均弱于噪声组。结论豚鼠暴露于风洞噪声环境下可导致其听功能损伤,损伤程度在本研究噪声暴露时间内与噪声累积量呈正相关。噪声暴露结束后,听力损失可部分恢复。同时,内耳凋亡标志物的表达和听力下降呈现相同趋势。噪声暴露前预防性应用雌激素,可促进噪声暴露后听力损伤的恢复、减少内耳凋亡标志物表达、减轻内耳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噪声 听性脑干反应 细胞凋亡 CASPASE-3 雌激素
下载PDF
3-DOF转动柔索驱动风洞机构的力雅可比矩阵 被引量:8
5
作者 姚裕 吴洪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简要概述了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5根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的三自由度转动角度机构及测力一体化风洞试验装置。应用并联机构基本理论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逆解。依据空间解析几何理论,直接推导出... 简要概述了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5根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的三自由度转动角度机构及测力一体化风洞试验装置。应用并联机构基本理论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逆解。依据空间解析几何理论,直接推导出在各柔索安装单分量力传感器时模型的感、测力变换雅可比矩阵。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验证了该装置应用于风洞测力试验的有效性,为该测力装置应用于风洞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OF转动 柔索驱动并联机构 风洞 运动学逆解 力雅可比矩阵
下载PDF
利用顶部脉冲吸气控制三维方形棱柱气动力
6
作者 邓国浩 王汉封 +1 位作者 赵崇宇 尹亚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7-1415,共9页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三维柱体顶部前沿狭缝脉冲吸气对其气动力与尾流的控制效果。实验模型为高宽比H/d=5的方柱,均匀来流速度U∞=10 m/s,雷诺数Re=27000,狭缝入口吸气速度与来流风速相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控制工况,脉冲吸气对柱体气...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三维柱体顶部前沿狭缝脉冲吸气对其气动力与尾流的控制效果。实验模型为高宽比H/d=5的方柱,均匀来流速度U∞=10 m/s,雷诺数Re=27000,狭缝入口吸气速度与来流风速相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控制工况,脉冲吸气对柱体气动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当脉冲吸气系数f*=0.2时,脉冲吸气与定常吸气对柱体气动力的抑制效果相当;随f*增大,柱体阻力与脉动升力仍有所减小,但减小幅度有限;顶部脉冲吸气不仅能明显削弱柱体顶部附近气动力,而且对柱体中下部气动力抑制效果比定常吸气对柱体气动力抑制效果好;顶部脉冲吸气在自由端剪切流中形成周期性大尺度涡结构,增强了自由流与尾流动量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三维柱体 脉冲吸气 剪切流 主动控制
下载PDF
格构式塔架三维动力风荷载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枢果 邹良浩 +1 位作者 赵林 葛耀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1-318,329,共9页
通过底座天平测力风洞试验,测量了三种典型的格构式塔架(输电塔、通讯塔和电视塔)的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向动力风荷载。由于模型本身的质量不够轻、刚度不够大,一阶共振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作者推导了消除模型一阶共振影响的实用公式... 通过底座天平测力风洞试验,测量了三种典型的格构式塔架(输电塔、通讯塔和电视塔)的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向动力风荷载。由于模型本身的质量不够轻、刚度不够大,一阶共振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作者推导了消除模型一阶共振影响的实用公式,进而得到格构式塔架顺、横、扭三维广义荷载谱和均方根广义力系数。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三种格构式塔架的动力风荷载特征,得到了几点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式塔架 高频测力天平 风洞试验 三维动力风荷载
下载PDF
TSP转捩探测技术在民机风洞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尚金奎 衷洪杰 +5 位作者 赵民 陈柳生 王鹏 王猛 张雪 李玉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5,353,共6页
以ARJ-4模型为研究对象,在FL-3风洞中进行TSP转捩探测技术试验研究,并应用红外热成像转捩探测技术进行探测,获得对比验证结果,试验中还采用了基于柱状粗糙元的固定转捩试验方法。试验使用了自研TSP涂料,对模型进行了预加热,预加热模型... 以ARJ-4模型为研究对象,在FL-3风洞中进行TSP转捩探测技术试验研究,并应用红外热成像转捩探测技术进行探测,获得对比验证结果,试验中还采用了基于柱状粗糙元的固定转捩试验方法。试验使用了自研TSP涂料,对模型进行了预加热,预加热模型的目的是增大模型表面层流区与湍流区之间的温度差异。模型表面粘贴了红外试验用标记点,也作为TSP技术图像对准控制点。试验状态为马赫数0.75和0.85,α由-4°变化到4°。试验结果清晰地显示了模型表面的层流区与湍流区及其随迎角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红外热成像法 转捩 FL-3风洞 柱状粗糙元
下载PDF
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顾明 杜晓庆 李寿英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3-479,共7页
设计制作了可方便调节拉索模型倾角和风向角的试验装置以及用于测压试验的带人工雨线的拉索模型,在风洞中进行了试验,测量获得了具有典型倾角的拉索在不同风向角下,拉索和水线模型上的气动力。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三维刚性节段拉索模型和... 设计制作了可方便调节拉索模型倾角和风向角的试验装置以及用于测压试验的带人工雨线的拉索模型,在风洞中进行了试验,测量获得了具有典型倾角的拉索在不同风向角下,拉索和水线模型上的气动力。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三维刚性节段拉索模型和三维连续拉索风雨激振的理论模型。和以往的理论模型不同,在该模型中,分别建立拉索和水线的运动方程。应用这一理论模型,计算了拉索风雨激振响应,并分析了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三维连续拉索 风雨激振 风洞试验 理论模型
下载PDF
模拟风洞噪声对豚鼠听功能及内耳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方园 吴玮 +8 位作者 王鸿南 韩浩伦 刘刚 李保卫 屈昌北 孟令照 薄少军 丁瑞英 孙建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风洞噪声对豚鼠听功能及其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及实验组(18只),实验组豚鼠暴露于模拟风洞噪声环境中,分别于模拟风洞噪声暴露前(Pr)、暴露1天(E1)、3天(E3)、7天(E7)... 目的探讨模拟风洞噪声对豚鼠听功能及其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及实验组(18只),实验组豚鼠暴露于模拟风洞噪声环境中,分别于模拟风洞噪声暴露前(Pr)、暴露1天(E1)、3天(E3)、7天(E7)、暴露后3天(R3)、7天(R7)检测其双耳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于噪声暴露3天(E3)、7天(E7)及暴露后7天(R7)取实验动物耳蜗行连续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在内耳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动物各时间点ABR阈值:噪声暴露1天(E1)(35.73±8.11dB SPL)、3天(E3)(43.91±6.32dB SPL)、7天(E7)(53.18±6.28dB SPL)的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前(22.50±5.98dB SPL)明显增高(P<0.01),且暴露时间越长增高越明显。噪声暴露后3天(R3)(46.40±11.59dBSPL)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7天(E7)(53.18±6.28dB SPL)有降低(P<0.05),噪声暴露后7天(R7)(35.38±11.63dB SPL)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后3天(R3)(46.40±11.59dB SPL)进一步降低(P<0.01)。豚鼠内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凋亡标志物Caspase-3结果显示,模拟风洞噪声暴露引起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中Caspase-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于噪声暴露7天(E7)达最高,暴露后7天(R7)后豚鼠内耳Caspase-3的表达较前明显减少。结论模拟风洞噪声可致豚鼠听功能的损伤,损伤程度在一段时间内与噪声暴露累积量呈正相关。噪声暴露结束后,听功能可部分恢复。同时,内耳凋亡标志物Caspase-3的表达和听功能呈现相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风洞噪声 听性脑干反应 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DICM)的输电导线风致动态位移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述良 梁枢果 +2 位作者 邹良浩 杨威 吴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3-510,共8页
基于三维DICM的非接触位移测试技术对导线气弹模型沿跨位移时程进行了测试,并对其进行统计与频谱分析,得到了导线风致位移的变化规律与概率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水平向振动表现为以一阶面外振型为主导、面内亦有... 基于三维DICM的非接触位移测试技术对导线气弹模型沿跨位移时程进行了测试,并对其进行统计与频谱分析,得到了导线风致位移的变化规律与概率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水平向振动表现为以一阶面外振型为主导、面内亦有一定贡献的振动形式,且随着风速的增加,面内振型的贡献也相应提高,从而使得导线在高风速下的面内振型的贡献不可忽略;对于竖向振动而言,其主导振型为面外一阶以及面内对称一、二阶;总体而言,在考虑导线风致响应时,选择包含面外一阶、面内一、二阶对称振型在内的三阶振型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其风致振动的主要能量组成;随着风速的增加,输电线面内、外非线性耦合程度增强,其风致响应不再满足高斯分布,位移响应峰因子应作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DICM 技术 输电导线 风洞试验 气弹模型 位移测试
下载PDF
一种低速风洞虚拟飞行试验装置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林亮 祝明红 +2 位作者 傅澔 孔鹏 钟诚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8-717,726,共11页
为实现大角度范围、多自由度的机动动作模拟,研发一种低速风洞三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机构,可模拟绕速度矢滚转机动动作以及失速偏离、尾旋等危险飞行状态。该机构通过两自由度转台和旋转曲杆的组合运动模拟飞机模型的三轴姿态变化。基于... 为实现大角度范围、多自由度的机动动作模拟,研发一种低速风洞三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机构,可模拟绕速度矢滚转机动动作以及失速偏离、尾旋等危险飞行状态。该机构通过两自由度转台和旋转曲杆的组合运动模拟飞机模型的三轴姿态变化。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出该机构曲杆-飞机模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机构与试验模型的约束关系、机构摩擦力矩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撑机构,飞机模型可在水平风洞中实现绕速度矢量滚转等典型机动动作;曲杆和试验模型的滚转运动基本同步;曲杆主要影响速率响应的动态过程,摩擦力矩对速率的动态过程和稳态值有一定影响。以上数学建模和仿真验证可为风洞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虚拟飞行 动力学相似 三自由度动态试验 多体动力学 飞行仿真
下载PDF
Y形平面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枢果 田唯 +1 位作者 刘胜春 李明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介绍了Y形平面高层建筑结构刚性模型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三种风向角下的三维风荷载 风洞试验结果,分析了Y形平面建筑物三维风荷载的数值模型,获得了一些对工程设计有参考意 义的数据和结论.
关键词 风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 建筑物 风向角 平面 工程设计 风洞试验 结论 参考 意义
下载PDF
大展弦比机翼跨声速静气动弹性风洞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洪涛 陈德华 +2 位作者 吕彬彬 余立 祖孝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1-845,共5页
基于静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研究了某翼身组合体的跨声速静气动弹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巡航点,静气动弹性对大展弦比超临界机翼的气动特性影响明显,可使机翼的升力系数降低21%、升阻比增加8%、焦点前移约1%bA;在超过巡航马赫数后,静... 基于静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研究了某翼身组合体的跨声速静气动弹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巡航点,静气动弹性对大展弦比超临界机翼的气动特性影响明显,可使机翼的升力系数降低21%、升阻比增加8%、焦点前移约1%bA;在超过巡航马赫数后,静气动弹性效应使得机翼气动特性有恶化的趋势。跨声速时,马赫数和速压对机翼的静气动弹性效应具有较大影响,且影响规律呈复杂非线性,难以依据现有理论分析准确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气动弹性 大展弦比机翼 跨声速流动 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基于三维粗糙元的新型边界层转捩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峰 高超 +1 位作者 赵子杰 任旭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6-235,245,共11页
三维离散型粗糙元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边界层转捩诱导与控制技术。针对二维粗糙带转捩位置滞后、难以控制横流转捩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离散型粗糙元的新型边界层转捩技术。理论估算了离散型粗糙元的外形参数,研制成... 三维离散型粗糙元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边界层转捩诱导与控制技术。针对二维粗糙带转捩位置滞后、难以控制横流转捩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离散型粗糙元的新型边界层转捩技术。理论估算了离散型粗糙元的外形参数,研制成功了固化快、易于成型且附着力强的粗糙元配方及高精度制作工艺。选用二维翼型和三维组合体模型,采用测压、测力、升华法和红外成像法,风洞实验验证了离散型粗糙带的转捩和附加阻力特性。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粗糙元的尺度效应,获得了粗糙元直径d、高度k和间距l对其转捩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离散型粗糙带附加阻力小,转捩位置准确,性能可靠、稳定。该文所得成果为固定转捩风洞实验与层流控制创建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离散型粗糙元的转捩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粗糙元 转捩控制 风洞实验 附加阻力 尺度效应
下载PDF
脉冲风洞中用油滴表面流动显示技术研究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贵明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3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本文介绍一种适合于脉冲风洞中显示复杂流动的表面油滴技术及其实验结果。在实验时间为20至500ms 的风洞中用表面油滴技术能清晰地显示尖前缘翼诱导激波-边界层干扰流表面流谱的详细特征,其特征位置与用铂薄膜电阻温度计和液晶热图测量... 本文介绍一种适合于脉冲风洞中显示复杂流动的表面油滴技术及其实验结果。在实验时间为20至500ms 的风洞中用表面油滴技术能清晰地显示尖前缘翼诱导激波-边界层干扰流表面流谱的详细特征,其特征位置与用铂薄膜电阻温度计和液晶热图测量结果吻合。油流图像表明尖翼高超声速干扰流具有相似于超声速干扰流的锥形特性,大翼偏转角时,存在二次分离再附现象。实验结果证实了尖翼上游干扰角的高超声速相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边界层干扰 脉冲风洞
下载PDF
分体三箱断面主梁桥梁的抗风性能及气动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风帆 郑史雄 +3 位作者 周强 张宁 赵晓天 何睿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37-144,150,共9页
为研究分体三箱断面主梁桥梁的抗风性能并提出有效的气动优化措施,基于某公铁两用分体三箱断面主梁大跨度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开展了不同风攻角、不同紊流度流场以及5种不同气动措施下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箱体分离会使主梁... 为研究分体三箱断面主梁桥梁的抗风性能并提出有效的气动优化措施,基于某公铁两用分体三箱断面主梁大跨度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开展了不同风攻角、不同紊流度流场以及5种不同气动措施下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箱体分离会使主梁断面颤振临界风速大幅提高,但会造成箱体间流场的复杂化从而带来涡激振动(VIV)问题。成桥状态原始断面0°、±3°攻角下均发现了扭转VIV,最大扭转振幅1.238°;颤振临界风速均高于97.3 m/s。桥面抑流板、不同检修轨道位置及梁底导流板3种措施对扭转VIV抑制效果不理想;箱体间隙处加装均布纵向格栅可有效抑制扭转VIV,且透风率越小优化效果越明显,但透风率小于23%的格栅会造成颤振临界风速的下降;10%透风率格栅与下中央稳定板组合措施在完全抑制扭转VIV的同时保证了桥梁的颤振性能。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得到了原始断面和优化工况主梁周围的流场结构及气动力变化规律。箱体间距处与下游公路箱上方大尺度旋涡的形成是主梁VIV的主要诱因。优化后断面箱体间距处大尺度旋涡被打散,升力和扭矩时程均方根(RMS)明显减小,从而有效改善了主梁的VIV性能。同时优化工况的升力和力矩系数曲线的斜率在±5°攻角范围内均为正值,说明主梁具备了气动稳定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三箱断面主梁 抗风性能 风洞试验 扭转涡激振动(VIV) 气动优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下载PDF
三主桁断面车-桥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旭 向活跃 +1 位作者 罗扣 李永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8-275,共8页
为研究三主桁断面车-桥组合系统的气动特性。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通过开发的车-桥气动力同步测试装置对车-桥组合状态下各自的气动力进行测试,研究了线路位置、双车交会间距、风攻角等因素对车-桥系统气... 为研究三主桁断面车-桥组合系统的气动特性。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通过开发的车-桥气动力同步测试装置对车-桥组合状态下各自的气动力进行测试,研究了线路位置、双车交会间距、风攻角等因素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紊流来流对车-桥气动特性的影响,并讨论列车气动导纳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绕流剪切层的影响,靠近迎风侧车辆阻力系数大于其他线路,线路2上列车的升力系数最大;双车交会时,背风侧车辆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随交会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受桁架自身绕流的影响,紊流来流对列车气动力功率谱影响较小;阻力和升力的气动导纳随折减频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主桁断面 车-桥系统 气动特性 同步测试装置 气动导纳 风洞试验
下载PDF
180m高三管集束式钢烟囱风荷载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海 柯世堂 +1 位作者 余文林 杜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62,共9页
为系统研究180 m三管集束式钢烟囱风荷载分布模式和时变特性,以国内某在建180 m高三管集束式钢烟囱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刚体测压风洞试验,得到了不同风向角下三管集束式钢烟囱各排烟筒表面平均与脉动风荷载。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典型... 为系统研究180 m三管集束式钢烟囱风荷载分布模式和时变特性,以国内某在建180 m高三管集束式钢烟囱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刚体测压风洞试验,得到了不同风向角下三管集束式钢烟囱各排烟筒表面平均与脉动风荷载。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典型风向角下三个排烟筒表面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升/阻力系数和整体平均体型系数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风压信号的高斯和非高斯分布及时变特性,归纳了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总结了风向角和干扰效应对三管集束式烟囱体系气动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三管集束式烟囱体系风荷载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遮挡效应,整体体型系数最大值为0.71。在0°、90°和180°风向角下,风压信号分别有59.9%、53.4%和56.9%表现出大偏斜和高峰态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可为多管集束式钢烟囱的风荷载取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管集束式钢烟囱 风洞试验 风荷载 干扰效应 时变特性
下载PDF
基于DATCOM的飞机初步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永良 《航空计算技术》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为减少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硬件更改,提出了飞机初步设计阶段基于模型的设计思路。通过一个1/4风笛手J-3幼兽无人机的实例,说明如何通过DATCOM优化一个飞机结构设计、计算出气动特性,并提前分析所选择特定结构外形的飞机起飞着陆... 为减少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硬件更改,提出了飞机初步设计阶段基于模型的设计思路。通过一个1/4风笛手J-3幼兽无人机的实例,说明如何通过DATCOM优化一个飞机结构设计、计算出气动特性,并提前分析所选择特定结构外形的飞机起飞着陆等性能,以提前预估所设计的飞机是否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分析表明,基于模型的设计过程能够在一种快速可重复的模式下进行,能够很好控制飞机设计过程中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飞机设计 风笛手J-3幼兽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