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NF_κB,IL-6,p16,DNMT1和HDAC1表达及共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邵依 李红文 +1 位作者 郑乃刚 吴景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NF-κB,IL-6,p16的表达水平及各与DNMT1或HDAC1的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和30例包皮环切术皮损中NF-κB,IL-6,p16及各与DNMT1或HDAC1的表达和共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NF-κB,IL-6,p16的表达水平及各与DNMT1或HDAC1的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和30例包皮环切术皮损中NF-κB,IL-6,p16及各与DNMT1或HDAC1的表达和共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分析各自表达水平及共表达定位的关系。结果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NF-κB(96.25±1.92)和IL-6(129.11±10.47)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F-κB为67.53±2.03,IL-6为67.61±1.92);p16的表达(64.92±1.9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84.01±12.01);此外,DNMT1和HDAC1各与NF-κB,IL-6,p16的共表达信号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病变组有差异,病变组在棘细胞浅层的表达均高于深层。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F-κB,IL-6,p16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棘细胞浅层可能参与银屑病的表观遗传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_κb IL-6 P16 DNMT HDAC 寻常性银屑病
下载PDF
LPS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及NF-κB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顾大勇 曾祥元 +5 位作者 陈莉 杨季云 马布仁 王天然 唐旭东 石力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PWVEC)ICAM -1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100ng/mlLPS刺激PMVEC0h、2h、4h、6h、8h或10ng/ml、50ng/ml、100ng/mlLPS刺激6h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MVECICAM -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NF -κB... 目的研究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PWVEC)ICAM -1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100ng/mlLPS刺激PMVEC0h、2h、4h、6h、8h或10ng/ml、50ng/ml、100ng/mlLPS刺激6h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MVECICAM -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NF -κB的活化。并通过加入活化阻断剂PDTC观察对PMVECICAM -1表达的影响。结果PMVECICAM -1的表达与LPS的刺激呈时相 -剂量依赖方式。LPS的刺激迅速活化NF -κB ,60min达到高峰 ,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降低ICAM -1的表达 (P<0 .01)。结论LPS刺激诱导NF-κB的活化 ,启动ICAM -1的合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nfb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ICAM-1 实验
下载PDF
酵母单杂交诱饵质粒pHis-3NF和pLacZ-3NF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牛永东 许丽艳 李恩民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构建可以与酵母染色体组发生重组的质粒 pHis_NF和 pLacZ_NF。 方法 :人工合成44bp的三重NF_κB元件寡聚核苷酸 ,通过DNA重组技术将靶序列NF_κB串定向插入细菌_酵母穿梭质粒pHisi和pLacZi的多克隆位点MCS后 ,用特异性酶切、琼脂... 目的 :构建可以与酵母染色体组发生重组的质粒 pHis_NF和 pLacZ_NF。 方法 :人工合成44bp的三重NF_κB元件寡聚核苷酸 ,通过DNA重组技术将靶序列NF_κB串定向插入细菌_酵母穿梭质粒pHisi和pLacZi的多克隆位点MCS后 ,用特异性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PAGE电泳、DNA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PAGE电泳和DNA测序分析证实定向插入的寡聚核苷酸串与预先设计的插入序列一致。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 pHis_3NF和 pLacZ_3NF ,为借助酵母单杂交实验技术平台深入探讨NF_κB因子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实验材料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 nf-κb pHis-3nf pLacZ-3nf 酵母单杂交
下载PDF
核因子NF-κB在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实验性角膜基质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则今 吴静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1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明确在细菌内毒素 (L PS)诱导的角膜基质炎中是否存在转录调节因子 -核因子 NF-κB的活化表达。方法 :青年 Wistar大鼠右眼及左眼分别给予细菌内毒素 L PS (4μg·μ1- 1 )及其溶剂 -灭菌 PBS各 10μl角膜内注射。注射后分别... 目的 :明确在细菌内毒素 (L PS)诱导的角膜基质炎中是否存在转录调节因子 -核因子 NF-κB的活化表达。方法 :青年 Wistar大鼠右眼及左眼分别给予细菌内毒素 L PS (4μg·μ1- 1 )及其溶剂 -灭菌 PBS各 10μl角膜内注射。注射后分别于 1小时、 3小时、6小时、 1天、 3天及 7天处死动物。每只角膜标本分为 2份 ,一份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 ,一份行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病理学检查 :L PS注射后 1小时即可见角膜缘血管内有炎症细胞聚集 ,随时间延长 ,中央角膜基质区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 ,基质水肿 ,部分基质细胞溶解坏死 ,被巨噬细胞吞噬 ,至第 3~ 7天中周边基质内有新生血管生成 ,基质水肿渐减轻 ,细胞外胶原排列紊乱 ,呈典型的角膜基质炎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查 :L PS注射后 1小时即出现 NF- κB阳性细胞 ,表现为部分基质细胞核内染色阳性 ,染色强度以 3小时和 6小时为最强 ,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 ,至 7天时几乎无阳性细胞。结论 :核因子 NF-κB在实验性角膜基质炎早期存在活化表达。NF- κB在细胞核内出现 ,可能通过与相应致炎基因的启动子与增强子结合 ,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nf-κb 角膜基质炎 细菌内毒素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