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流-上行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 被引量:25
1
作者 帖靖玺 郑正 +4 位作者 钟云 罗兴章 王勇 孔刚 于鑫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研究了潜流-上行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对NH4+-N、NO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在处理负荷为30 L.d-1,水力停留时间为4.8 d时,该工艺对NH4+-N、NO3--N、TN和TP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2%、79%和81%。对3种含氮化合物... 研究了潜流-上行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对NH4+-N、NO3--N、TN和TP的去除效果。在处理负荷为30 L.d-1,水力停留时间为4.8 d时,该工艺对NH4+-N、NO3--N、TN和TP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2%、79%和81%。对3种含氮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可以根据运行时间分为两阶段,在两阶段中,对NH4+-N、NO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和99%,35%和98%,71%和98%。对TP的去除效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则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 上行垂直流 复合人工湿地 NH4^+-n NO3^--n tn tp
下载PDF
IMBR-A/O工艺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娜 王光辉 +4 位作者 张志凡 张洪林 邱峰 蒋林时 苗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9期54-56,共3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A/O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化菌受pH值影响较大,通过投加小苏打来控制硝化O段pH值为6.5~7.0,使其满足硝化菌生长的范围,此时,NH^4--N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浓度基本... 采用自行设计的A/O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化菌受pH值影响较大,通过投加小苏打来控制硝化O段pH值为6.5~7.0,使其满足硝化菌生长的范围,此时,NH^4--N的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浓度基本稳定在0.5mg·L。以下;由于反硝化A段的DO值较高,使反硝化细菌受到抑制造成了系统出水TN值较高,但也能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TP的去除是由于取样污泥带出了部分磷以及微生物生长消耗了部分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NH^4+-n tn tp
下载PDF
组合生态系统去除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丽 吕锡武 杨子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6,共4页
探讨"水生植物滤床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及其植物吸收对脱氮除磷的贡献。结果表明,夏秋季组合生态系统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达到了82.5%、56.0%和63.2%;潜流湿地中沿... 探讨"水生植物滤床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及其植物吸收对脱氮除磷的贡献。结果表明,夏秋季组合生态系统对NH+4-N、TN和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达到了82.5%、56.0%和63.2%;潜流湿地中沿程TN和TP含量下降幅度较滤床中更大,说明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较滤床更优;大叶特白空心菜和水稻"苏香梗2号"2种植物体内全氮含量均高于全磷含量,且空心菜中全氮、全磷含量高于水稻,植物吸收对组合生态系统脱氮除磷的贡献率分别为6.9%、21.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量大、根系发达、叶片面积大且收割茬数多的植物为人工湿地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生态工艺 NH+4-n tn tp 植物全氮全磷
下载PDF
10株高效菌株对人工污水净化能力研究
4
作者 潘国营 林凤莲 +5 位作者 袁锋 罗倩 高倩倩 李键 吴承祯 陈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95-1705,共11页
城镇化水污染对中国的水安全压力日益严重,而微生物在净化污水上潜力巨大。为筛选优良净化城市污水的优势真菌和细菌,揭示各菌株去除污水特性及规律,对来源于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处具有代表性的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Link)、香根草(Vet... 城镇化水污染对中国的水安全压力日益严重,而微生物在净化污水上潜力巨大。为筛选优良净化城市污水的优势真菌和细菌,揭示各菌株去除污水特性及规律,对来源于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处具有代表性的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Link)、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花叶芦荻(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等植物根际土壤中的5株高效细菌(B)和5株高效真菌(F),分别投加到高、中、低质量浓度人工模拟污水和无菌超纯水对照组中,测定经12、24、36、48 h处理后污水中的总氮(TN)、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各菌株对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和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各菌株对污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各菌株对污水去除率差异以及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去除效果总体表现为TN>NH_(4)^(+)-N>COD>TP,除TP外,均在中质量浓度污水中去除效果最好。各菌株对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3.75%—80.67%(TN)、27.5%—72.05%(NH4+-N)、36.55%—68.96%(COD)和22.15%—52.15%(TP)。(2)去除4种污染物优势菌株各不相同,可总结为3个类型组(F_(9)、B_(3)和B_(4);F_(7)、F_(10)和B_(4);F_(9)和B_(1))以及一个独立真菌F7。去污能力方面,真菌去除污水能力(55.27%)优于细菌处理(52.14%)。(3)菌株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去除效果差异明显,随时间推移TN、NH_(4)^(+)-N、COD和TP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48 h去除效果最佳。(4)细菌菌株平均降解率符合多项式模型,真菌菌株平均降解率符合幂指数模型。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质量浓度大小、菌株自身特性和处理时间可能是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微生物长时间持续性去污能力和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净化 高效菌株 tn NH4+-n COD tp
下载PDF
A/A/O-MBBR耦合工艺处理城镇污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琦 李广 +1 位作者 秦娟娟 董晓航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采用A/A/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A/O-MBBR)耦合工艺,研究在进水各项指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污泥龄(18 d、15 d、12 d、9 d、6 d),观察出水各项指标,进而讨论不同污泥龄对此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此系统对于氨氮(NH4+-N)和总氮(TN)... 采用A/A/O-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A/O-MBBR)耦合工艺,研究在进水各项指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污泥龄(18 d、15 d、12 d、9 d、6 d),观察出水各项指标,进而讨论不同污泥龄对此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此系统对于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去除效果较好。随着污泥龄的不断减小,COD的去除率呈现出先稳定后下降的现象,总磷(TP)的去除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污泥龄为15~12 d时,A/A/O-MBBR耦合工艺脱氮除磷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MBBR耦合工艺 污泥龄 氨氮(NH4+-n) 总氮(tn) 总磷(tp)
下载PDF
紫外线辐射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未 《湖北造纸》 2012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实验通过对比紫外线辐射前后活性污泥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紫外线辐射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40s(紫外辐射能量为30.91J)时对实验配置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且效果显著,对CODcr、TP、TN的去除率最高,为96... 本实验通过对比紫外线辐射前后活性污泥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紫外线辐射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40s(紫外辐射能量为30.91J)时对实验配置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且效果显著,对CODcr、TP、TN的去除率最高,为96.42%、93.09%、87.79%,分别比辐射前的去除率高5.83%、2.16%、19.51%,辐射60s对NH4+-N的去除率最高,为97.64%,而紫外辐射40s后的其次,为97.29%,高于辐射前3.87%。而最佳辐射时段为辐射后的2~3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CODCR去除率 tp去除率 tn去除率 NH4+-n去除率
下载PDF
大米淘洗产污测定及面源污染总量估算
7
作者 王钟 杨仁斌 +1 位作者 田丰 王静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52-54,共3页
以大米淘洗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第1、2、3次大米淘洗水进行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等污染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了第1、2、3次大米淘洗水中各污染指标含量,并估算我国大米淘洗过程中... 以大米淘洗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第1、2、3次大米淘洗水进行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等污染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了第1、2、3次大米淘洗水中各污染指标含量,并估算我国大米淘洗过程中的产污量。结果表明:第1、2、3次淘洗水中污染负荷均以COD、BOD5为主,TN污染居中,TP、NH_4^+-N污染负荷相对较少,随着淘洗次数增加,第2、3次淘洗水中COD、BOD5、TN、TP、NH_4^+-N污染量逐渐降低,但污染总量增加。经估算,淘洗1次,全国大米淘洗水中COD、BOD5、TN、TP、NH_4^+-N污染年排放量分别为113.52万、64.89万、8.19万、0.36万和0.24万t;淘洗2~3次,污染年排放量不同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米水 产污 COD BOD5 tn tp NH4+-n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配料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探究
8
作者 李轩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第2期82-83,共2页
文章通过7组对比试验,探究了不同配料比例下人工湿地系统对城镇生活污水中的NH_4^+-N、COD_(cr)、TP、TN、NO_3^--N的去除效果,其中粉煤灰填料对COD、NH_4^+-N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空心砖填料对污水中的TP成分具有比较显著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城镇生活污水 NH4^+-n CODCR tp NO3^--n tn
下载PDF
太湖流域上游河网污染物降解系数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冯帅 李叙勇 邓建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27-3136,共10页
污染物在河流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共同作用下浓度会发生衰减,衰减的速率可用表观降解系数表示,其中,仅有生物过程引起污染物浓度衰减的速率用生物降解系数表示.为了探究太湖流域上游河网污染物的降解规律,在20个采样点开展原位实... 污染物在河流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共同作用下浓度会发生衰减,衰减的速率可用表观降解系数表示,其中,仅有生物过程引起污染物浓度衰减的速率用生物降解系数表示.为了探究太湖流域上游河网污染物的降解规律,在20个采样点开展原位实验测算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表观降解系数和生物降解系数,并分析了生物降解系数占表观降解系数的比重.结果表明,太湖流域上游河网高锰酸盐指数、NH+4-N、TN和TP的表观降解系数分别为0.0216~0.1974、0.0152~0.3123、0.0080~0.7870和0.0274~0.5914 d^(-1);生物降解系数分别为0.0083~0.1264、0.0021~0.2138、0.0021~0.0905和0.0110~0.1528 d^(-1).高锰酸盐指数、NH+4-N、TN和TP生物降解系数与表观降解系数的比值分别为19.35%~91.30%、13.85%~99.12%、13.70%~97.78%和3.94%~98.39%.太湖流域上游河网不同河段的表观降解系数和生物降解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生物降解在TN和NH+4-N表观降解中发挥的作用较大,在高锰酸盐指数和TP表观降解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降解系数 生物降解系数 高锰酸盐指数 NH+4-n tn tp
原文传递
平原河网典型污染物生物降解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冯帅 李叙勇 邓建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4-1733,共10页
生物降解是污染物综合降解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降解过程的快慢用生物降解系数表示.为探明太湖上游平原河网典型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规律,于2015年9月进行原位实验,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 生物降解是污染物综合降解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降解过程的快慢用生物降解系数表示.为探明太湖上游平原河网典型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规律,于2015年9月进行原位实验,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生物降解系数进行测算,并分析了生物降解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的生物降解系数分别为:0.008 3~0.126 4、0.002 1~0.213 8、0.002 1~0.090 5和0.011 0~0.152 8 d^(-1);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降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锰酸盐指数和p H;NH^+_4-N生物降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NH^+_4-N浓度和p H;TN生物降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无机氮浓度、总溶解固体浓度和亚硝态氮浓度;TP生物降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TP浓度和p H.研究结果对太湖上游平原河网的污染物去除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系数 高锰酸盐指数 NH+4-n tn tp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帅 李叙勇 邓建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8-887,共10页
改善太湖水质需要削减上游河流进入太湖的污染物总量.为了探求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的自净能力,开展原位实验测定了枯水期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综合衰减系数,根据河道的水力特征对综合衰减系数进行了修正... 改善太湖水质需要削减上游河流进入太湖的污染物总量.为了探求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的自净能力,开展原位实验测定了枯水期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综合衰减系数,根据河道的水力特征对综合衰减系数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修正前后综合衰减系数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的综合衰减系数分别为:0.0296~0.4106、0.0224~0.3564、0.0137~0.3046和0.0555~0.5725 d^(-1).可靠性验证表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综合衰减系数修正前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39%、14.40%、11.43%和19.22%,修正后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65%、14.34%、11.37%和19.24%.修正前后高锰酸盐指数、NH_4^+-N、TN和TP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且变化不显著,表明综合衰减系数的测定结果能够为太湖流域上游平原河网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提供科学参数;也表明枯水期的水力条件对综合衰减系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高锰酸盐指数 NH4+-n tn tp 枯水期 一维稳态水质模型
原文传递
苏州城区雨水管道沉积物典型污染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蓉 盛铭军 +2 位作者 姜永波 武宇圣 黄天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7-284,共8页
分别采集了苏州城区商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教区和生活区等典型样点的雨水管道沉积物,分析沉积物粒径分布和各分级粒度下碳、氮和磷含量及污染负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样点沉积物颗粒的中值粒径(D_(50))为16.55~327.50μm,从大... 分别采集了苏州城区商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教区和生活区等典型样点的雨水管道沉积物,分析沉积物粒径分布和各分级粒度下碳、氮和磷含量及污染负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样点沉积物颗粒的中值粒径(D_(50))为16.55~327.50μm,从大到小为:商业区>生活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教区,D_(50)与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_(4)-N)呈显著正相关.各样点雨水管道沉积物中ω(TOC)、ω(TN)、ω(TP)和ω(NH^(+)_(4)-N)空间差异性为:商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生活区>文教区,其中ω(TOC)为0.84%~6.76%,ω(TN)、ω(TP)和ω(NH^(+)_(4)-N)分别为:917.5~12707.1、196.1~2524.8和9.3~156.8 mg·kg^(-1),TOC、TP和NH^(+)_(4)-N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为≤75μm和250~1000μm颗粒物.TP和TN在管道内呈现一定的富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道 沉积物 粒径分布 总氮(tn) 总有机碳(TOC) 氨氮(NH^(+)_(4)-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