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在营养限制胁迫后对NH_4-N的超补偿吸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大鹏 林贞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7-312,共6页
采用营养限制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龙须菜对NH4N的超补偿吸收现象。龙须菜在低营养限制胁迫(饥饿)下培养10天后,恢复营养盐培养3天,测定其对NH4N吸收速率。N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对NH4N(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吸收能... 采用营养限制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龙须菜对NH4N的超补偿吸收现象。龙须菜在低营养限制胁迫(饥饿)下培养10天后,恢复营养盐培养3天,测定其对NH4N吸收速率。N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对NH4N(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吸收能力。与持续正常培养的对照组和持续受高浓度营养盐胁迫的处理组比较,各组在培养第一天时对NH4N的吸收速率差异明显,饥饿处理组最高为17.73μmol/(g·h),对照组最高为12.25μmol/(g·h),高营养盐处理组最高只有6.12μmol/(g·h)。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培养到第三天时吸收速率趋于一致。而各组对NO3N(采用锌镉还原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吸收速率都很小,最高为饥饿处理组只有1.49μmol/(g·h),说明龙须菜优先选择吸收NH4N。实验结束后称重发现对照组、饥饿处理组和饱和组生长率(SGR)分别为5.85%、5.44%、5.02%,ANOVA方差分析表明,三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46<0.05),证实大型海藻也存在超补偿生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饥饿胁迫 超补偿 nh4-n吸收 NO3-n吸收
下载PDF
瞬时NH_(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2
作者 王帆 肖乐天 +3 位作者 艾胜书 蒋维卿 刘轩彤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探究了瞬时NH_(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反应运行的第19、33、45天,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NH_(4)^(+)-N质量浓度至41.05、60.02、80.15 mg/L,对SBR系统进行冲击。结果表明,进水NH4+-N质量浓度从41.05 mg/L增加到80.15... 探究了瞬时NH_(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反应运行的第19、33、45天,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NH_(4)^(+)-N质量浓度至41.05、60.02、80.15 mg/L,对SBR系统进行冲击。结果表明,进水NH4+-N质量浓度从41.05 mg/L增加到80.15 mg/L时,COD、TP、NH_(4)^(+)-N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变化,TN出水质量浓度从10.25 mg/L增加到21.49 mg/L,TN的出水变高主要受碳源不足的影响。三次瞬时NH4+-N冲击负荷下,NH4+-N降解速率基本不变。三次瞬时NH_(4)^(+)-N冲击负荷下,SBR系统中EPS总量对比常负荷运行时,均有所提高,且PN的含量在增加,PS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PN和PS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活性污泥的絮凝造成影响,导致活性污泥粒径逐渐减少。系统在受到瞬时NH_(4)^(+)-N冲击后,TN出水会有所提高,但是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便可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反应器 nh_(4)^(+)-n浓度 瞬时冲击 EPS 粒度粒径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伟华 王艳艳 +3 位作者 苏少卿 邱浩杰 王凯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及全程硝化菌(comammox),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基于好氧氨氧化微生物原理去除NH_(4)^(+)-N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曝气生物滤池(BAF)、人工湿地和生态塘等;基于厌氧氨氧化菌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主要工艺技术有厌氧流化床、厌氧固定床等。指出工艺应用与微生物种群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富集氨氧化微生物从而实现经济高效脱氮是未来工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nh_(4)^(+)-n去除 氨氧化微生物 生物膜法 生态处理
下载PDF
虾池底质中NH_4^+-N、S^(2-)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钟硕良 陈月忠 +3 位作者 林克冰 陈碧霞 蔡清海 陈木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49-454,共6页
随着养殖进程,底质中NH+4-N、S2-和异养细菌的含量一直呈升高之势,其变化主要受控于底质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寡,水温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虾池底质中NH+4-N、S2-和异养细菌的含量分布:沟泥>滩泥>池水,异养细菌和NH+4-N、S2-含量... 随着养殖进程,底质中NH+4-N、S2-和异养细菌的含量一直呈升高之势,其变化主要受控于底质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寡,水温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虾池底质中NH+4-N、S2-和异养细菌的含量分布:沟泥>滩泥>池水,异养细菌和NH+4-N、S2-含量呈正相关。文中对改善虾池底质环境,降低底质中NH+4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池 底质 氨氮 硫化物和异养细菌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下作物幼苗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汪晓丽 陈平 封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介质pH对幼苗根系铵态氮(NH_4^+- N)和硝态氮(NO_3^--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幼苗根系对2种无机氮素的吸收速率受介质pH的影响大,影响程度与作物的种类、... 以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介质pH对幼苗根系铵态氮(NH_4^+- N)和硝态氮(NO_3^--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幼苗根系对2种无机氮素的吸收速率受介质pH的影响大,影响程度与作物的种类、品种和苗龄有关。多数作物品种在pH 4.0条件下对NO_3^--N的吸收速率高于pH 6.0,而介质pH对NH_4^+-N吸收速率的影响与此相反。水稻幼苗对NO_3^--N的吸收速率随苗龄的增大而减慢,但对NH_4^+-N的吸收速率则逐渐加快。小麦和玉米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速率均随苗龄的增大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玉米 低PH NO_3^--n nh_4^+-n
下载PDF
NH_4^+-N对紫花苜蓿输导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郝凤 刘晓静 张晓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3-967,共5页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cativa‘Gannong No.3')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技术,比较研究了5个NH_4^+-N水平(0,105,210,315,420 mg·L^(-1))对紫花苜蓿根、茎和叶输导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 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cativa‘Gannong No.3')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技术,比较研究了5个NH_4^+-N水平(0,105,210,315,420 mg·L^(-1))对紫花苜蓿根、茎和叶输导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贯通于根、茎、叶3个器官的维管组织先增大后减小,在NH_4^+-N浓度为210 mg·L^(-1)时,维管束面积最大,木质部区域宽,韧皮部发达,导管数目多,其输导能力最强。此外,各营养器官的其他组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0~210 mg·L^(-1)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根皮层增厚,薄壁细胞体积减小;髓腔呈片状的髓组织,面积增大;叶主脉突起程度增大.表皮由长圆形排列更为紧密的单层细胞组成,在210 mg·L^(-1)时处于最优状态.再提高浓度效果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nh4+-n 输导组织 解剖结构 维管束
下载PDF
梯度增加NH_(4)^(+)-N负荷低温启动改良A/A/O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帆 李亚静 +3 位作者 曲红 刘文爱 闫艺明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92,97,共7页
在低温下通过梯度增加进水NH_(4)^(+)-N浓度的方法启动改良A/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其中将启动阶段分为四个工况,每个工况NH_(4)^(+)-N浓度梯度递增约5 mg/L。反应器在温度(15±1)℃条件下,控制HRT为12 h,污泥回流比为100%,硝化液回... 在低温下通过梯度增加进水NH_(4)^(+)-N浓度的方法启动改良A/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其中将启动阶段分为四个工况,每个工况NH_(4)^(+)-N浓度梯度递增约5 mg/L。反应器在温度(15±1)℃条件下,控制HRT为12 h,污泥回流比为10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填料填充率为30%的条件下经过43天启动成功。启动期间出水稳定,COD低于50 mg/L,NH_(4)^(+)-N保持在1.5 mg/L以下,TP保持在0.5 mg/L以下,TN保持在15 mg/L以下。启动后,系统的生物量得到了稳定增长,存在大量杆菌与球菌,且系统的好氧隔室内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梯度增加进水NH_(4)^(+)-N浓度时系统微生物适应良好,可快速恢复活性进行大量繁殖,能有效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有利于改良A/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的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递增nh_(4)^(+)-n负荷 低温 启动运行 去除率
下载PDF
杂交稻和常规稻生育后期对NO_3^--N和NH_4^+-N的营养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肖娥 孙羲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80-86,共7页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杂交稻和常规稻生育后期对不同N源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杂交稻对抽穗前追施的NO_3^--N的利用率比常规稻高7.8%,回收率高13.2%:追施NH_4^+-N时,杂交稻的N肥利用率比常规稻高6.1%,回收率高14.5%肥源之间比较... 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杂交稻和常规稻生育后期对不同N源的营养效应。结果表明,杂交稻对抽穗前追施的NO_3^--N的利用率比常规稻高7.8%,回收率高13.2%:追施NH_4^+-N时,杂交稻的N肥利用率比常规稻高6.1%,回收率高14.5%肥源之间比较,收获期NH_4^+-N的利用率和回收率都高于NO_3^--N。肥料N在穗中的分配率,杂交稻比常规稻大15.7—20.2%,但NO_3^--N与NH_4^--N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还表明,抽穗前追施NO_3^--N比追施NH_4^--N能更明显地促进水稻对Ca^(2+),Mg^(2+)的吸收,刺激浮根的生长,增加稻谷产量,而且杂交稻的这些效应大于常规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常规稻 营养 硝态氮 铵态氮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对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雅姝 来庆宇 +1 位作者 包顺宇 郜玉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7-954,共8页
目的 研究沸石分子筛对水中NH_(4)^(+)-N的吸附机理与去除效果,并探究饱和沸石分子筛的最佳再生方案。方法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沸石分子筛去除NH_(4)^(+)-N的最佳温度和pH条件;从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等角度分析沸石分子筛吸附NH_(4)^(+... 目的 研究沸石分子筛对水中NH_(4)^(+)-N的吸附机理与去除效果,并探究饱和沸石分子筛的最佳再生方案。方法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沸石分子筛去除NH_(4)^(+)-N的最佳温度和pH条件;从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等角度分析沸石分子筛吸附NH_(4)^(+)-N的机理;分析基于不同再生剂和再生因素的氨氮饱和沸石分子筛的再生效果。结果 温度大于20℃、pH值为6~7时,去除率最高,为79.6%;拟合相关系数为R2=0.986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沸石分子筛去除NH_(4)^(+)-N的反应,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确定最佳再生剂为0.4 mol/L的NaCl溶液,最佳再生时间为24 h,再生pH为7,再生温度为25℃,再生率为88.17%,重复再生5次后,再生率仍能达到78.76%。结论 沸石分子筛对NH_(4)^(+)-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达到吸附饱和后,对其进行再生处理后可多次利用,提高了沸石分子筛在给水处理领域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吸附 nh_(4)^(+)-n 再生
下载PDF
活性炭-聚四氟乙烯电极对生物电化学系统中NH_4^+-N去除的影响
10
作者 王睿 张冬冬 +3 位作者 郭鹏 王轶 章春芳 陈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81-87,共7页
通过压力机将炭黑和聚四氟乙烯压缩,自制活性炭-聚四氟乙烯电极并置于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BES)中,实现无外加有机碳源的自养型脱NH_4^+-N。结果表明,通过给BES外加电压可以提升NH_4^+-N的去除效果,并且随着外加电压从0.10 V提升至0.25 V... 通过压力机将炭黑和聚四氟乙烯压缩,自制活性炭-聚四氟乙烯电极并置于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BES)中,实现无外加有机碳源的自养型脱NH_4^+-N。结果表明,通过给BES外加电压可以提升NH_4^+-N的去除效果,并且随着外加电压从0.10 V提升至0.25 V,NH_4^+-N的去除效果逐渐上升,平均去除率为47.8 mg/(L·d)。生物膜循环伏安(CV)分析结果显示,在电极的阳极和阴极存在多种氧化还原活性成分,说明用活性炭制成的生物阳极和生物阴极具有良好的电活性。基于高通量测序的16S rRNA基因的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通电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是BES中去除含氮化合物的重要功能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生物电化学系统(BES) 生物膜 nh_4^+-n去除
下载PDF
Tomato Growth and Organic Acid Changes in Response to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O_3^--N by NH_4^+-N 被引量:44
11
作者 DONGCai-Xia SHENQi-Rong WANGG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on the seedling growth and organic acid content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on the seedling growth and organic acid content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as established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and five treatments, i.e., NO-3-N/NH4+-N of 100/0, 75/25, 50/50, 25/75 and 0/100. Results showed that 25%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significantly (P = 0.05) improved fresh and dry weight, revealing that a proper percentage of NH4+-N was important for tomato nitrogen nutrition. This could increase the plant growth even though tomato was a crop that preferred nitrate nutrition. Also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NH4+-N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le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 = 0.05) in malate, citrate and fumarate. However, the 25% NH4+-N plus 75% NO3--N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P = 0.05) on the 2-ketoglutarate, succinate or oxalic acid content, showing that only some organic acids in tomato plants were affected. Only pyruv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and it only increased for 25% and 50%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Metabolism of these organic acids, especially malate, citrate and fumarate,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n vegetables applied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4^+-n nitrogen forms NO_3^--n organic acid tomato (Lycopersiconesculentum Mill.)
下载PDF
NH_(4)^(+)-N浓度对毛竹和杉木幼苗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12
作者 刘宇馨 邹娜 +5 位作者 颜卓佳 张丹 李双 甘瑶 施建敏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539,共14页
[目的]为研究土壤铵氮浓度变化对竹杉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方法]以毛竹、杉木幼苗为试材,设定3种栽培模式(毛竹纯栽、杉木纯栽、竹杉混栽)和3种NH_(4)^(+)-N浓度处理(0.4,8,16 mmol/L),进行室内盆栽控制试验,测定毛竹和杉木幼苗... [目的]为研究土壤铵氮浓度变化对竹杉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方法]以毛竹、杉木幼苗为试材,设定3种栽培模式(毛竹纯栽、杉木纯栽、竹杉混栽)和3种NH_(4)^(+)-N浓度处理(0.4,8,16 mmol/L),进行室内盆栽控制试验,测定毛竹和杉木幼苗地上地下生长指标。[结果]无论纯栽还是混栽,杉木幼苗的苗高、SPAD值、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根系构型参数均随着NH_(4)^(+)-N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毛竹幼苗的苗高、SPAD值、各部分及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构型参数均随着NH_(4)^(+)-N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H_(4)^(+)-N为8 mmol/L时达最大值。与纯栽相比,在3种NH_(4)^(+)-N浓度下,混栽时毛竹幼苗所有指标(除苗高、SPAD值外)均较高,杉木幼苗的SPAD值均较高,根冠比均较低,而杉木的苗高、生物量和根尖数仅在NH_(4)^(+)-N浓度为0.4 mmol/L时较高;在其他两个NH_(4)^(+)-N浓度下均较低。混栽时,毛竹的苗高、SPAD值、生物量和根系构型指标(除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在NH_(4)^(+)-N浓度为8 mmol/L和16 mmol/L条件下均高于杉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幼苗的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参数均受NH_(4)^(+)-N浓度和栽培方式的影响;杉木幼苗的SPAD值、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参数(除根尖数)受NH_(4)^(+)-N浓度的影响,SPAD值和总生物量受栽培方式的影响;仅有毛竹的生物量以及杉木的苗高、根长和根平均直径受二者交互作用影响。[结论]土壤NH_(4)^(+)-N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有利于两树种幼苗的生长;毛竹和杉木幼苗混栽时,毛竹处于种间竞争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并在NH_(4)^(+)-N浓度为8 mmol/L时取得最大优势。因此,增加土壤铵氮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毛竹幼苗的生长及种间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杉木 nh_(4)^(+)-n 种间竞争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NH_(4)^(+)-N对烤烟农艺性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晓刚 张锦韬 +4 位作者 杜小冰 卢珊 武东玲 李梦竹 王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23-28,共6页
利用生物炭进行面源污染水体NH_(4)^(+)-N农田回用,对于化学氮肥减施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探讨了等氮量(90 kg/hm2)条件下不同比例生物炭负载NH_(4)^(+)-N替代化肥氮(生物炭负载NH_(4)^(+)-N分别占总氮的0%、20%、40%、60%、80... 利用生物炭进行面源污染水体NH_(4)^(+)-N农田回用,对于化学氮肥减施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探讨了等氮量(90 kg/hm2)条件下不同比例生物炭负载NH_(4)^(+)-N替代化肥氮(生物炭负载NH_(4)^(+)-N分别占总氮的0%、20%、40%、60%、80%、100%)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60%替代比例最有利于改善烤烟农艺性状,其茎围最大、有效叶片数最多、最大叶长和最大叶面积最高;同时,60%替代比例可显著提高烤烟生物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可见,生物炭负载NH_(4)^(+)-N不能完全替代普通化学氮肥,以60%为最佳替代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负载nh_(4)^(+)-n 烤烟 农艺性状 生物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制备条件下枸杞枝生物炭的性质及对NH_(4)^(+)-N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舒婷 宋明丹 李正鹏 《青海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青海省废弃枸杞枝,本研究以枸杞枝为原材料,对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停留时间(30、60、90 min)制备条件下枸杞枝生物炭产率、pH、电导率和NH_(4)^(+)-N吸附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和停留...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青海省废弃枸杞枝,本研究以枸杞枝为原材料,对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停留时间(30、60、90 min)制备条件下枸杞枝生物炭产率、pH、电导率和NH_(4)^(+)-N吸附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生物炭产率显著降低,pH显著升高,高热解温度下电导率显著高于低热解温度;热解温度对炭产率、pH、电导率的影响均大于停留时间。热解温度对NH_(4)^(+)-N吸附量有显著影响,热解温度为400℃,停留时间为90 min时,生物炭的NH_(4)^(+)-N吸附量最大,为1.955 mg/g;热解温度为400℃,停留时间为60 min时,1 t枸杞枝制炭后NH_(4)^(+)-N总吸附量达到最大,为0.737 kg。本研究为枸杞枝生物炭吸附NH_(4)^(+)-N的最优制备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枝生物炭 炭产率 PH 电导率 nh_(4)^(+)-n吸附量
下载PDF
Enhanced Mn^(2+)solidification and NH_(4)^(+)-N removal from electrolytic manganese metal residue via surfactants
15
作者 Jiancheng Shu Xiangfei Zeng +4 位作者 Danyang Sun Yong Yang Zuohua Liu Mengjun Chen Daoyong T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05-212,共8页
Electrolytic manganese metal residue(EMMR)harmless treatment has always lacked a low-cost and quick processing technology.In this study,surfactants,namely tetradecyl 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TTC),sodium dodecyl benz... Electrolytic manganese metal residue(EMMR)harmless treatment has always lacked a low-cost and quick processing technology.In this study,surfactants,namely tetradecyl 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TTC),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sodium lignin sulfonate(SLS),and octadecyl 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OTC),were used in the solidification of Mn^(2+)and removal of NH_(4)^(+)-N from EMMR.The Mn^(2+)and NH_(4)^(+)-N concentration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Mn^(2+)solidification and NH_(4)^(+)-N removal mechanisms,and leaching behavior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urfactants could enhance the Mn^(2+)solidification and NH_(4)^(+)-N removal from EMMR,and the order of enhancement was as follows:TTC>SDBS>OTC>SLS.The NH_(4)^(+)-N and Mn^(2+)concentrations were 12.3 and 0.05 mg·L^(-1)with the use of 60.0 mg·kg^(-1)TTC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solid–liquid ratio of 1.5:1,EMMR to BRM mass ratio of 100:8,temperature of 20℃,and reaction duration of 12 h),which met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8978-1996).Mn^(2+)was mainly solidified as Mn(OH)_(2),MnOOH and MnSiO_(3),and NH_(4)^(+)-N in EMMR was mostly removed in the form of ammonia.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new idea for cost-effective EMMR harmless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lytic manganese metal residue Mn^(2+)solidification nh_(4)^(+)-n removal SURFACTANTS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
16
作者 邓秋宏 李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_(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_(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淋溶途径损失的NH_(4)^(+)-N量约为湿润灌溉方式下的2.7倍;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氨挥发、硝化反应途径损失的NH_(4)^(+)-N量分别约为常规淹灌方式下的16.5倍和2.02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_(4)^(+)-N主要以淋溶途径进行迁移转化;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_(4)^(+)-N的迁移转化途径主要为氨挥发.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NH_(4)^(+)-N的迁移转化途径可为合理灌溉及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淹灌 湿润灌溉 nh_(4)^(+)-n损失 迁移转化
下载PDF
不同NO_(3)^(-)-N/NH_(4)^(+)-N配比对丹江口水库脆杆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17
作者 刘晓真 李园园 马甜莹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19-21,共3页
通过模拟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1.5 mg/L,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作为氮源,研究了硝铵配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下脆杆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硝氮比例的增加,脆杆藻的藻细胞密度呈逐渐增高的... 通过模拟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1.5 mg/L,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作为氮源,研究了硝铵配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下脆杆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硝氮比例的增加,脆杆藻的藻细胞密度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100∶0组的比生长速率(0.174)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5)。F_(v)/F_(m)、α、ETR_(max)值均表现出高比例硝氮组大于低比例硝氮组,与其生长趋势较为一致。研究表明,在1.5 mg/L总氮浓度下提高硝氮比例可促进脆杆藻的生长以及提高其对光能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杆藻 NO_(3)^(-)-n/nh_(4)^(+)-n 生长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中NH_4^+—N的硝化与NH_4^+—N的粘土矿物固定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世清 卜彤英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99-107,共9页
用杨陵地区红油土的耕层及粘化层(混入1/4耕层土壤)作为2种供试土壤,各设不施,施N,施K,施NK4个处理,在30℃下恒温培养。培养期间分期测定NH^+_4—N,NO^-_3—N及非代换性铵,旨在探讨石灰性土壤中NH^+_4—N的硝化与粘土矿物晶层固定的关... 用杨陵地区红油土的耕层及粘化层(混入1/4耕层土壤)作为2种供试土壤,各设不施,施N,施K,施NK4个处理,在30℃下恒温培养。培养期间分期测定NH^+_4—N,NO^-_3—N及非代换性铵,旨在探讨石灰性土壤中NH^+_4—N的硝化与粘土矿物晶层固定的关系。结果表明,硝化形成的NO^-_3—N以指数曲线递增,NH^+_4—N则以幂函数曲线及反S型曲线递减,最终都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耕层土壤中的NH^+_4—N的硝化作用强烈,被土壤固定量少,粘化层则恰好相反。施入氮肥能显著地增加NO^-_3—N,NH^+_4—N及非代换铵的含量。耕层土壤易固定也易释放固定的NH^+_4—N;粘化层固定后不易释放。施K对减少粘化层NH^+_4—N的固定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 粘化层 硝化 铵的固定 NO3--n nh4+-n 非代换铵
下载PDF
水田基肥NH_4HCO_3施用方法对水中NH_4^+—N分配量影响的模拟实验
19
作者 张清东 李纯华 +2 位作者 徐健蓉 周永丽 张霞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模拟水田基肥施用NH4 HCO3 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施肥—耕作方法对水田水层和土层滤液中NH+ 4—N浓度及分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耕作方法对水层和土壤滤液中NH+ 4—N浓度及分配量有显著的影响。 3种施肥—耕作方法中 ,水层NH+ ... 采用模拟水田基肥施用NH4 HCO3 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施肥—耕作方法对水田水层和土层滤液中NH+ 4—N浓度及分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耕作方法对水层和土壤滤液中NH+ 4—N浓度及分配量有显著的影响。 3种施肥—耕作方法中 ,水层NH+ 4—N浓度及分配量为方法Ⅰ (灌水—施肥—耕作—沉清 ) <Ⅱ (灌水—耕作—施肥—沉清 ) <Ⅲ (灌水—耕作—沉清—施肥 ) ,土壤滤液中NH+ 4—N浓度及分配量为Ⅰ >Ⅱ >Ⅲ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3种耕作法的水层、土层滤液中的NH+ 4—N浓度均有增加 ,水层中的增加量为方法Ⅰ <Ⅱ <Ⅲ ,土层滤液中增加量为Ⅰ >Ⅱ >Ⅲ。综合比较 ,方法Ⅰ对于减少水田中氮素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 ,控制氮素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水田 碳酸氢铵 基肥 分配量 铵离子
下载PDF
C_3和C_4禾本科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Ⅳ不同温度培养和NH_4^+介入下幼苗叶片NO_3^-含量的比较
20
作者 何新化 Ann Oaks 李明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5-71,共7页
在供试Kimpack、砂+蛭石、商品土壤和0、5.0m mol/L KNO_3培养下,8天龄大麦和玉米幼苗在20℃下比其7天龄幼苗在28℃下有较高的叶片NO_3^-积累;同时不管是在大麦幼苗还是玉米幼苗较为适宜生长的20℃或28℃下,前者都比后者有较高的叶片NO_... 在供试Kimpack、砂+蛭石、商品土壤和0、5.0m mol/L KNO_3培养下,8天龄大麦和玉米幼苗在20℃下比其7天龄幼苗在28℃下有较高的叶片NO_3^-积累;同时不管是在大麦幼苗还是玉米幼苗较为适宜生长的20℃或28℃下,前者都比后者有较高的叶片NO_3^-含量。在供试O、5.0和20.0 KNO_3、NH_4NO_3、NH_4Cl、KNO_3+NH_4Cl(1:1)下,8天龄C_3(大麦、小麦)和C_4(玉米、高梁)植物幼苗叶片NO_3^-积累在5.0m mol/L总氮下是以NO_3^--N为唯一氮源比以NO_3^--N和NH_4^+-N两种氮源同时存在为高,但在20.0m mol/L总氨下,两者都几乎没有NO_3^-积累上的差异。但无论有无NH_4^+的参与,只要有NO_3^--N或NO_3^--N和NH_4^--N同时存在,都是C_3植物比C_4植物有较高的叶片NO_3^-含量。倘以NH_4^+-N为唯一氮源时,幼苗体内的NO_3^-含量随外源NH_4^+的增加而略有减少并且C_3植物和C_4植物的NO_3^-积累没有显著差异。造成C_3和C_4植物幼苗叶片NO_3^-含量上的差异是与它们的氮素需求特性相一致的,是其在各自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进化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作物 氮素 利用效率 幼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