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抗NMDA受体脑炎合并自身免疫性多腺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
作者 宋学梅 曹猛 +1 位作者 项丽君 张晓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7期3353-3356,共4页
总结1例抗NMDA(N-methyl-D aspartate)受体脑炎合并自身免疫性多腺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重视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为病人实行个体化的血糖管理方案,加强低血糖的防范与处理;为病人提供充足的肠内营养支持并做好营养管道的维护... 总结1例抗NMDA(N-methyl-D aspartate)受体脑炎合并自身免疫性多腺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重视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为病人实行个体化的血糖管理方案,加强低血糖的防范与处理;为病人提供充足的肠内营养支持并做好营养管道的维护;根据病人疾病的临床表现做好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安全规范地应用镇静药物;组建多学科团队早期开展康复治疗,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经过83 d的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好转至下级医院继续行康复治疗,随访1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脑炎 自身免疫性多腺综合征 1型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护理
下载PDF
Clinical outcomes of lenvatinib plu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with or without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inhibitors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3
2
作者 Yan-Yu Wang Xu Yang +12 位作者 Yun-Chao Wang Jun-Yu Long Hui-Shan Sun Yi-Ran Li Zi-Yu Xun Nan Zhang Jing-Nan Xue Cong Ning Jun-Wei Zhang Cheng-Pei Zhu Long-Hao Zhang Xiao-Bo Yang Hai-Tao Zh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10期1614-1626,共13页
BACKGROUND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inhibitors have been approved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regime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but it is still worth studying whether patients can benefit from PD-1 inhibito... BACKGROUND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inhibitors have been approved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regime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but it is still worth studying whether patients can benefit from PD-1 inhibitors as first-line drugs combined with targeted drugs and locoregional therapy.AIM To estim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and lenvatinib plus PD-1 inhibitors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CC(uHCC).METHODS We carried out retrospective research of 65 patients with uHCC who were treated a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22.45 patients received the PD-1 inhibitors,lenvatinib,TACE(PD-1-Lenv-T)therapy,and 20 received the lenvatinib,TACE(Lenv-T)therapy.In terms of the dose of lenvatinib,8 mg was given orally for patients weighing less than 60 kg and 12 mg for those weighing more than 60 kg.Of the patients in the PD-1 inhibitor combination group,15 received Toripalimab,14 received Toripalimab,14 received Camrelizumab,4 received Pembrolizumab,9 received Sintilimab,and 2 received Nivolumab,1 with Tislelizumab.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ors’assessment,TACE was performed every 4-6 wk when the patient had good hepatic function(Child-Pugh class A or B)until disease progression occurred.We evaluated the efficacy by the 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 criteria).We accessd the safety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v 5.0.The key adverse events(AEs)after the initiation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ere observed.RESULTS Patients with uHCC who received PD-1-Lenv-T therapy(n=45)had a clearly longer overall survival than those who underwent Lenv-T therapy(n=20,26.8 vs 14.0 mo;P=0.027).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regimens was also measured{11.7 mo[95%confidence interval(CI):7.7-15.7]in the PD-1-Lenv-T group vs 8.5 mo(95%CI:3.0-13.9)in the Lenv-T group(P=0.028)}.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s of the PD-1-Lenv-T group and Lenv-T group were 44.4%and 20%(P=0.059)according to the mRECIST criteria,meanwhile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s were 93.3%and 64.0%(P=0.003),respectively.The type and frequency of AEs showed little distinction between patients received the two treatment regimens.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arly combination of PD-1 inhibitors has manageable toxicity and hopeful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u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vatinib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inhibitor IMMUNOTHERAP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ombination therapy
下载PDF
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NMDA受体及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
3
作者 杨淳 温建霞 +2 位作者 冯江龙 官志忠 魏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0-1075,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受体与氟相关,但其在氟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实验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兴奋性神经递质NMDA受体及内质网应激IRE1α-ASK1-JNK通路...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受体与氟相关,但其在氟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实验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中兴奋性神经递质NMDA受体及内质网应激IRE1α-ASK1-JNK通路蛋白表达变化,并应用NMDA受体抑制剂干预SH-SY5Y细胞,探讨氟中毒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18只1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水含氟量<0.5 mg/L)、低氟组(饮水含氟量为10.0 mg/L)、高氟组(饮水含氟量为100.0 mg/L),每组6只,雌雄各半。饮水摄氟饲养6个月后,观察大鼠氟斑牙发生情况,测定24 h尿氟含量;大鼠麻醉处死后取脑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NMDA受体及IRE1α、ASK1、JNK蛋白表达。(2)细胞模型:体外培养SH-SY5Y细胞,选择终浓度为0.3 mmol/L和3 mmol/L的氟化钠染氟处理,并用10μmol/L的NMDA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MK-801对染氟细胞进行干预,观察相关蛋白改变。结果与结论:(1)高氟组大鼠氟斑牙发生率、尿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氟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氟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胞质嗜碱性略增加,高氟组CA3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嗜碱性增加,部分细胞核固缩;(3)大鼠脑组织内,高氟组NR2A与低氟组NR2B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氟组NR2B、IRE1、ASK1、p-JN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氟组(P<0.05);(4)SH-SY5Y细胞内,高氟组NR1、NR2A、NR2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氟+Ifenprodil组、高氟+MK-801组NR1、NR2A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高氟组(P<0.05),高氟+Ifenprodil组NR2B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高氟组(P<0.05);(5)SH-SY5Y细胞内,高氟组IRE1、ASK1、p-JN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氟+Ifenprodil组、高氟+MK-801组ASK1、p-JNK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高氟组(P<0.05),高氟+Ifenprodil组IRE1蛋白水平也明显低于高氟组(P<0.05);(6)提示:过量氟摄入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NMDA受体,引起内质网应激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增加,使用NMDA受体抑制剂对氟中毒所致内质网应激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IRE1α ASK1 JNK nmda受体 拮抗剂 IFENPRODIL MK-801
下载PDF
Argatroban promotes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njury by inhibiting the PAR1/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1
4
作者 Chenxi Zhao Tiangang Zhou +9 位作者 Ming Li Jie Liu Xiaoqing Zhao Yilin Pang Xinjie Liu Jiawei Zhang Lei Ma Wenxiang Li Xue Yao Shiqing F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34-439,共6页
Argatroban is a synthetic thrombin inhibitor approved by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sis.However,whether it plays a role in the repair of spinal cord injury is unknown.In this study,we... Argatroban is a synthetic thrombin inhibitor approved by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sis.However,whether it plays a role in the repair of spinal cord injury is unknown.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of T10 moderate spinal cord injury using an NYU Impactor ModerⅢand performed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rgatroban for 3 consecutive day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rgatroban effectively promot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decreased thrombin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in the local injured spinal cord.RNA sequencing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argatroban-treated group were enriched in the JAK2/STAT3 pathway,which is involved in astrogliosis and glial scar formation.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argatroban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thrombin receptor PAR1 in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and the JAK2/STAT3 signal pathway.Argatroban also inhibited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astrocytes and reduced glial scar formation in the spinal cord.Taken together,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rgatroban may inhibit astrogliosis by inhibiting the thrombin-mediated PAR1/JAK2/STAT3 signal pathway,thereby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ATROBAN ASTROGLIOSIS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1 spinal cord injury THROMBIN vimentin
下载PDF
VILIP-1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董瑶 于福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兴奋毒性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有关。神经兴奋性毒性是指过量的谷氨酸过度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MDAR)并导致神经元毒性的过程。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是... 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兴奋毒性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有关。神经兴奋性毒性是指过量的谷氨酸过度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MDAR)并导致神经元毒性的过程。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是神经元钙传感器(NCS)大家族的一员,主要在大脑神经元中表达,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神经元离子通道、神经元生长和存活。VILIP-1可以作为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兴指标。文章对VILIP-1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蛋白样蛋白1 神经兴奋性毒性 谷氨酸 nmda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点燃模型幼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段方荣 袁宝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癫癎点燃模型幼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EGb治疗癫癎儿童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35日龄Sprague-Dawley幼鼠各40只,经初筛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点燃对照组(P...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癫癎点燃模型幼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EGb治疗癫癎儿童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35日龄Sprague-Dawley幼鼠各40只,经初筛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点燃对照组(PTZ)、EGb大(PTZ+EGb1)、中(PTZ+EGb2)、小(PTZ+EGb3)剂量治疗组,采用戊四氮(PTZ)致幼鼠点燃模型,以Y型电迷宫学习记忆行为训练及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NMDAR1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后大鼠电迷宫试验达标所需电击次数:治疗前不同日龄的各个点燃组与各自NS组相比,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电击次数明显增多(P<0.01)。EGb治疗后不同剂量的各治疗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的次数均明显少于同龄PTZ组(P<0.01),而同龄EGb大、中、小剂量治疗组相互比较,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电击次数随治疗剂量的减少逐渐递增(P<0.01)。EGb各剂量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达标次数明显减少(P<0.01或P<0.05),而NS组、PTZ组较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②NMDAR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日龄PTZ组NMDAR1免疫反应产物COD值较各自NS组明显增强(P<0.01);不同日龄各治疗组与各自PTZ组比较,随治疗剂量的增加,NMDAR1免疫反应产物COD值逐渐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EGb可以明显改善发育期不同日龄点燃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而且剂量越大,改善作用越明显。这一作用与EGb下调反复癫癎发作后NMDAR1的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点燃模型 学习记忆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大鼠
下载PDF
鞘内注射胍丁胺对骨癌痛大鼠痛觉及脊髓背角NMDA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斌 张涛 +1 位作者 杨承祥 仲吉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5-797,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胍丁胺对骨癌痛大鼠痛觉及脊髓背角NMDA受体1(NR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假模型组(A组,n=14)接种PBS液,骨癌痛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其中B组(n=14)不行鞘内注射,另两组分别鞘内注...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胍丁胺对骨癌痛大鼠痛觉及脊髓背角NMDA受体1(NR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假模型组(A组,n=14)接种PBS液,骨癌痛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其中B组(n=14)不行鞘内注射,另两组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C组,n=14)和胍丁胺160mg/kg(D组,n=14)。用vonFrey丝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于鞘内注射后120min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脊髓背角NR1蛋白的表达。结果建模7d后B、C和D组大鼠MWT明显低于A组(P<0.05),鞘内注射胍丁胺后D组MWT显著高于B、C组(P<0.05)。鞘内给药120min后B、C、D组NR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胍丁胺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背角NR1的表达减轻胃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胍丁胺 nmda受体1
下载PDF
NMDA诱导新生大鼠脑组织NMDA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黑明燕 李颖 张璧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69,共5页
目的:了解N-甲基-D-天冬氨酸(N-M 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脑组织内NMDA受体-1(NR1)表达的规律。方法:9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NMDA注射组(包括10 nmol NMDA微量注射后0 m in,15 m in,30 m in,1 h,2 h,4 h... 目的:了解N-甲基-D-天冬氨酸(N-M 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脑组织内NMDA受体-1(NR1)表达的规律。方法:9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NMDA注射组(包括10 nmol NMDA微量注射后0 m in,15 m in,30 m in,1 h,2 h,4 h时间点组,和10 nmol,20 nmol和50 nmolNMDA组,各组n=6)。采用经心脏灌注固定、切片制备脑组织标本及荧光免疫组化染色和三氯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方法。结果:10 nmol NMDA注射后30 m in,沿注射轨迹边缘开始出现少量NR1阳性染色细胞,注射后1 h时NR1阳性细胞亦出现在海马回CA1区和邻近脑室边缘的下丘脑区,且数目迅速增多,并主要集中在注射侧大脑半球,注射后2 h及4 h该阳性细胞数目与1h无明显差异。NMDA微量注射后2 h,50 nmol NMDA所致的NR1表达较10nmol和20 nmol明显增强,且细胞壁出现皱缩、细胞核稍固缩。各浓度NMDA微量注射后2 h,TTC染色均大致正常。结论:NMDA诱导的NR1表达在经过短时间的延迟后呈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临床上可考虑应用该延迟时段作为“治疗窗”,采用NMDA受体拮抗剂治疗与NMDA受体激活密切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nmda受体-1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与大鼠神经细胞NMDA受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国荣 单巍松 +2 位作者 梁英武 王朝晖 吴希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6,100,共4页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MDAR1)mRNA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可抑制IL-1β的上述生物学效应。提示IL-1β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作用,在癫痫等惊厥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IL-1Rα对某些神经系统兴奋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神经细胞 nmda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复方氯胺酮口服液对大鼠海马CA1 CA3区NMDA受体1 GABA_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锦 陈华 +1 位作者 汪薇 王娟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麻醉前用药复方氯胺酮口服液(CKOS)对大鼠海马CA1、CA3区的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和氮甲基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分布及其表达影响,探讨其镇静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分别在给药后0,...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麻醉前用药复方氯胺酮口服液(CKOS)对大鼠海马CA1、CA3区的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和氮甲基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分布及其表达影响,探讨其镇静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5只,分别在给药后0,5,10,15,30,60,90,120,240,360min处死。0min点为对照组,经灌胃器灌注2μL/g生理盐水,其它各组灌注2μL/gCKOS。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NMDAR1、GABAARmRNA在海马CA1、CA3区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用药后海马CA1、CA3区的GABAARmRNA的表达逐渐增强,30~90min时受体表达最强,360min逐渐恢复用药前水平。NMDAR1在CA1、CA3区表达呈抑制状态。结论CKOS能增强海马CA1、CA3区的GABAA受体的mRNA表达和抑制NMDAR1的表达,从而产生镇静作用,最终达到消除恐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氯胺酮口服液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Γ-氨基丁酸A受体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炎性痛大鼠背根节及脊髓后角NMDAR1与BSI-B4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及针刺调节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育文 王丽娜 +3 位作者 李熳 张静 李玲俐 关新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 ,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 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 ,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 (BSI B4 )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 目的 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 ,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 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 ,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 (BSI B4 )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NR1的表达及其针刺后的变化。 结果 分别在各组大鼠的背根节和脊髓观察到BSI B4 NR1的双标产物。致炎后第 3d、7d各组大鼠致炎侧背根节中的双标神经元占各单标神经元的百分比关系为 :炎症组 (包括 3d、7d组 ) >电针组 (包括 3d、7d组 ) >生理盐水组 (包括 3d、7d组 ) (P <0 0 1) ;且炎症组和电针组大鼠均表现为 3d组 >7d组 (P <0 0 1)。 结论 提示脊髓后角突触前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存在NR1,而且参与了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电针可能通过下调突触前的NR1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 ,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 脊髓后角 背根节 电针 免疫荧光 大鼠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喜贵 赵延东 阮怀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模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500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每天缺氧8h,分别缺氧3、7、14d和21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皮层、海马NR1及其酪氨酸... 目的观察缺氧模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500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每天缺氧8h,分别缺氧3、7、14d和21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皮层、海马NR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缺氧皮层、海马NR1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证明NR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缺氧各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14d后酪氨酸磷酸化达到最高峰,而后开始下降,21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可能是影响NMDA受体功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皮层 海马 nmda受体NR1亚单位 磷酸化
下载PDF
NMDA受体NR1、NR2A/B在丘脑前核-海马CA1、CA3脑区和齿状回的分布与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传安 何绘敏 +2 位作者 胡祥上 岳晓玲 王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NMDA受体NR1、NR2A/B在丘脑前核-海马CA1、CA3脑区和齿状回的分布与表达,以及丘脑前核-海马神经元的学习记忆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观测丘脑前核及海马CA1、CA3和齿状回内NMDA受体NR1、NR2A及NR2B mRNA的分... 目的探讨NMDA受体NR1、NR2A/B在丘脑前核-海马CA1、CA3脑区和齿状回的分布与表达,以及丘脑前核-海马神经元的学习记忆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观测丘脑前核及海马CA1、CA3和齿状回内NMDA受体NR1、NR2A及NR2B mRNA的分布特点。结果①原位杂交阳性产物呈棕黄色,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胞浆中,胞核基本不着色。②在丘脑前核,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密集,细胞形态较一致。③在海马锥体层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多,呈带状。在分子层、多形层分布少。④NR1、NR2A/B在丘脑前核和海马CA1、CA3脑区及齿状回均有表达,其中NR1在齿状回表达水平最强,NR2B在丘脑前核、海马CA1、CA3和齿状回表达水平基本相同。结论在丘脑前核-海马的局部神经元环路中NMDA受体NR1、NR2A及NR2B mRNA分布广泛。其中NR2B mRNA在丘脑前核和海马CA1、CA3脑区及齿状回表达水平基本相同,可能与此环路学习记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前核 海马CA1、CA3脑区 齿状回 nmda受体神经元环路
下载PDF
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的作用及其对NMDA受体和AMPA受体的调节 被引量:18
14
作者 问黎敏 安书成 刘慧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8-1328,共11页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1AR)表达与作用,及其对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1AR)表达与作用,及其对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和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的影响。通过建立CUMS动物模型,给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给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测量大鼠体重变化率,并采用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方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R和NMDAR和AMPAR的关键亚基的表达以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海马5-HT1AR、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表达及磷酸化明显降低,NMDA受体的NR1和NR2B亚基表达及磷酸化显著增加;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动物行为学表现及AMPA受体、NMDA受体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均与CUMS组相同;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能逆转应激诱导的上述改变。以上结果表明,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与海马5-HT1AR表达下降,AMP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降低,NMD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5-HT通过5-HT1AR产生抗抑郁作用。5-HT1AR激动剂抗抑郁作用与降低NMD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提高AMP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抑郁症 海马 5-HT1A受体 nmda受体 AMPA受体
下载PDF
白介素-6对NMDA损伤的小脑颗粒神经元NR1和IP3R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小霞 刘展 +2 位作者 马颂华 邱一华 彭聿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损伤小脑颗粒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1(NR1)和三磷酸肌醇受体1(IP3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出生后8 d SD大鼠小脑进行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IL-6(40或120 n...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损伤小脑颗粒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1(NR1)和三磷酸肌醇受体1(IP3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出生后8 d SD大鼠小脑进行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IL-6(40或120 ng/mL),培养8 d后,用NMDA(100μmol/L)损伤神经元30 min,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NR1和IP3R1蛋白的表达。结果:IL-6下调NR1的蛋白表达,并抑制NMDA诱导的IP3R1的蛋白表达增高。结论:IL-6通过抑制NMDA受体和IP3受体实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白介素-6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亚单位1 三磷酸肌醇受体1 大鼠
下载PDF
腺苷A_1受体和NMDA受体在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活动中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丹参 任雷鸣 张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海马齿状回 (DG)突触传递活动的影响及其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记录麻醉大鼠LTP的电生理学方法 ,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 8 环戊 1,3 二丙基黄嘌呤 (DPCPX)与NMDA受体激动剂、阻断剂在海马D...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海马齿状回 (DG)突触传递活动的影响及其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记录麻醉大鼠LTP的电生理学方法 ,观察腺苷A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 8 环戊 1,3 二丙基黄嘌呤 (DPCPX)与NMDA受体激动剂、阻断剂在海马DG基础突触传递活动和高频刺激诱导的LTP中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DPCPX(6mg·L- 1,5μL ,icv)或NMDA(0 2mg·L- 1,5μL ,icv)不影响大鼠海马DG突触传递活动 ,DPCPX对icvNMDA后高频刺激诱导已形成的LTP维持也无影响 ;预先给予DPCPX后则可显著增强NMDA的海马DG基础突触传递活动和LTP ;AP5(0 5mg·L- 1,5μL)阻断NMDA受体后对LTP的抑制作用不受DPCPX的影响 ,但预先给予DPCPX则可取消AP5 对LTP的抑制作用。结论 DPCPX不影响海马DG突触传递活动 ,但可影响NMDA受体的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1受体 nmda受体 海马 齿状回 突触传递活动
下载PDF
NMDA受体Ⅰ及白细胞介素-1在癫痫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希如 单巍松 张国荣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培育的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以癫痫不易感大鼠Wistar为对照,系统研究了NMDA受体亚单位Ⅰ(NR1)与白细胞介素1(IL1)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实验在整体、脑片、神经...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培育的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以癫痫不易感大鼠Wistar为对照,系统研究了NMDA受体亚单位Ⅰ(NR1)与白细胞介素1(IL1)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实验在整体、脑片、神经细胞培养及分子水平进行。所得较有意义的结果如下:(1)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整个发育过程中脑内NR1mRNA的表达,以及成年鼠脑内NMDA受体活性(MK801结合)都高于对照组Wistar大鼠。惊厥后P77PMC脑内NR1mRN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惊厥后24h比惊厥前增加111%~202%;NR1反义寡核苷酸脑室注射(每μl10μg)可显著减轻P77PMC大鼠惊厥程度,并可对谷氨酸引起的体外神经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谷氨酸导致的神经毒性作用。由此证实NR1参与惊厥的发生发展,并与P77PMC大鼠的遗传性癫痫易感性关系密切。(2)在神经细胞培养中IL1β可明显剂量依赖性地(1~25U·ml1)提高NR1mRNA的表达,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可阻断此效应;IL1β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NR1受体活性,因此提示IL1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的作用,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 白细胞介素1 癫痫 病理生理 nmda受体
下载PDF
老年癫痫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1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赞 张淑琴 +5 位作者 寇玉红 包雪鹦 张丽红 陈文权 谷秀珍 李秀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0-301,共2页
目的 研究老年癫痫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1 (NMDAR1 ) m RNA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探明癫痫发病及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在立体定位仪将海人酸注射至老年大鼠杏仁核制备癫痫模型。将老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目的 研究老年癫痫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1 (NMDAR1 ) m RNA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探明癫痫发病及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在立体定位仪将海人酸注射至老年大鼠杏仁核制备癫痫模型。将老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及致癫痫组 ,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材 ,进行脑组织 NMDAR1 m 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正常海马各区均有极少量的 NMDAR1 m RNA阳性细胞分布 ;致癫痫组NMDAR1 m 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 (P<0 .0 1 )。结论 大鼠海马各区都存在着 NMDAR1 m RNA不同程度的表达 ,癫痫后老年大鼠海马 NMDAR1 m RNA的表达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癫痫 大鼠 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1 MRNA表达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丙泊酚对老年大鼠脑颞叶GABAR1和NMDA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霖 邢珍 +1 位作者 赵薇 王新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丙泊酚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变化以及脑左侧颞叶γ-氨基丁酸受体1(GABAR1)和NMDA受体2B(NMDAR2B)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P1和P7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维持麻醉3h,C组给予相同剂量的乳...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丙泊酚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变化以及脑左侧颞叶γ-氨基丁酸受体1(GABAR1)和NMDA受体2B(NMDAR2B)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P1和P7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维持麻醉3h,C组给予相同剂量的乳剂。分别在给药后第1、7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束后采集大鼠左侧脑颞叶,采用FISH技术和免疫荧光检测GABAR1和NMDAR2B在基因转录以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P1组潜伏时间明显延长,穿越目标次数明显减少(P<0.05)。P1组GABAR1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NMDAR2B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大鼠在使用丙泊酚后,其大脑的短时记忆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大脑颞叶的功能有关,而机制可能与颞叶区域NMDAR2B表达下调而同时出现GABAR1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MORRIS水迷宫 γ氨基丁酸受体1 nmda受体2B 颞叶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曼 张丽萍 +1 位作者 武丽 顾志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7d、14d、21d、28d时,检测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中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并采用QRT-PCR、Western...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7d、14d、21d、28d时,检测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中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并采用Q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21d、28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增加(P<0.05或P<0.01)。21d、28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大鼠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加味温胆汤的抗抑郁效应可通过阻抑海马NMDA-NR1mRNA/蛋白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加味温胆汤 nmda—NR1m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