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施肥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_3^--N分布、累积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静 王迎春 +3 位作者 李虎 王立刚 邱建军 肖碧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7-935,共9页
【目的】黄淮海平原高产麦田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氮素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了滴灌施肥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大田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尿素、NH4H2PO4和... 【目的】黄淮海平原高产麦田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氮素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了滴灌施肥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大田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尿素、NH4H2PO4和KCl混合的水溶性肥料为材料,在山东桓台进行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测墒补灌并随水施肥的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即N0(不施肥)、N1(94.5 kg/hm2)、N2(189 kg/hm2)和N3(270 kg/hm2),分析了大田土壤NO-3-N空间分布、剖面累积及氮素的平衡。【结果】1)滴灌施肥24 h后,随施氮量的增加,在滴头周围水平方向上土壤NO-3-N从在湿润土体边缘聚集逐渐变化为在滴头下方聚集,当施氮量为189 kg/hm2时,滴灌施肥后滴头下方和湿润土体边缘的NO-3-N含量差异不显著,在滴头周围水平方向上均匀性最好;NO-3-N在滴头下方土壤内随水运移深度主要在60 cm以上,滴灌施肥后滴头下方垂直方向上NO-3-N没有在湿润体边缘聚集。2)冬小麦收获后,0—100 cm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施氮量超过N 189kg/hm2后,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的增加幅度加大,0—40 cm土层的NO-3-N增加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N0、N1、N2和N3处理0—40 cm土层NO-3-N累积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6%、72%、72%和71%。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吸氮量和籽粒产量先增加后下降,而0—100 cm土层氮素残留量、表观损失量不断增加,滴灌施肥条件下氮素表观损失量较低,N1、N2和N3的表观损失率分别为20%、17%和16%。【结论】滴灌施肥措施下,合理的灌溉量可以调节滴灌施肥后硝态氮主要向下运移至作物根区范围,集中在作物根系最密集的0—40 cm范围内,肥液浓度对硝态氮运移深度影响不大。施入适宜量氮肥有利于提高滴头下方湿润体内水平方向上NO-3-N分布的均匀度,从而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施氮量为189 kg/hm2的N2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播前和收获后根区土壤NO-3-N累积量基本达到平衡,是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滴灌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施肥 no3^--N 空间分布 氮素平衡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单膜孔入渗NO_3^--N运移特性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穆红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4-206,共3页
该文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单膜孔肥液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入渗土壤NO3--N浓度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剖面... 该文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单膜孔肥液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入渗土壤NO3--N浓度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剖面NO3--N浓度最大值越大,相同深度处土壤NO3--N浓度也越大。肥液入渗土壤NO3--N浓度分布特征与湿润体深度符合分段函数模型。供水入渗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继续增大,而NO3--N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点源入渗 肥液浓度 no3^--N浓度分布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30
3
作者 袁新民 杨学云 +2 位作者 同延安 李晓林 张福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3,39,共7页
2个不同年限的施氮量试验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 :施肥量对土壤 NO-3 - N的累积影响非常大 ,对 0 m~ 2 m土层 NO-3 - N累积的影响尤为突出。 0 m~ 4m土壤剖面的NO-3 - N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蔬菜地 70 %以上 NO-3 - N累积在 1 m... 2个不同年限的施氮量试验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 :施肥量对土壤 NO-3 - N的累积影响非常大 ,对 0 m~ 2 m土层 NO-3 - N累积的影响尤为突出。 0 m~ 4m土壤剖面的NO-3 - N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蔬菜地 70 %以上 NO-3 - N累积在 1 m~ 4 m的土层中 ,1 m以下累积的 NO-3 - N很难被吸收而成为潜在的地下水污染源。作物吸氮量与化肥氮施用量呈非线性关系。超过正常施氮量 ,土壤 NO-3 - N会大量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硝态氮累积 土壤成分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喷灌冬小麦农田土壤NO_3^--N分布特征及作物吸氮规律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泽强 康跃虎 刘海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143,共8页
以传统地面灌溉(畦灌)为对照,2002~2003和2003~2004两个生产年度田间试验分析喷灌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3--N分布和作物吸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土壤NO3--N含量峰值迁移较浅,土壤NO3--N主要分布在冬小麦主要根系分布... 以传统地面灌溉(畦灌)为对照,2002~2003和2003~2004两个生产年度田间试验分析喷灌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3--N分布和作物吸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土壤NO3--N含量峰值迁移较浅,土壤NO3--N主要分布在冬小麦主要根系分布层0~40 cm土层内。与喷灌相比,在冬小麦根系层下部,地面灌溉土壤NO3--N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试验期间地面灌溉土壤NO3--N累积淋失量分别为8.68 kg/hm2和7.70 kg/hm2,喷灌条件下没有明显的土壤NO3--N淋失,最大累积淋失量只有地面灌溉条件下的3%。2003和2004年喷灌冬小麦地上部分吸氮量分别为235.7 kg/hm2和161.7 kg/hm2,分别比地面灌溉高7.0 kg/hm2和34.7kg/hm2。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有利于冬小麦后期吸收氮素,喷灌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吸氮量年际之间的差异都小于地面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冬小麦 土壤no3^--N 作物吸氮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下作物幼苗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汪晓丽 陈平 封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介质pH对幼苗根系铵态氮(NH_4^+- N)和硝态氮(NO_3^--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幼苗根系对2种无机氮素的吸收速率受介质pH的影响大,影响程度与作物的种类、... 以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介质pH对幼苗根系铵态氮(NH_4^+- N)和硝态氮(NO_3^--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幼苗根系对2种无机氮素的吸收速率受介质pH的影响大,影响程度与作物的种类、品种和苗龄有关。多数作物品种在pH 4.0条件下对NO_3^--N的吸收速率高于pH 6.0,而介质pH对NH_4^+-N吸收速率的影响与此相反。水稻幼苗对NO_3^--N的吸收速率随苗龄的增大而减慢,但对NH_4^+-N的吸收速率则逐渐加快。小麦和玉米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速率均随苗龄的增大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玉米 低PH NO_3^--N NH_4^+-N
下载PDF
灌溉条件下包气带黄土层中NO_3^--N的深部运移 被引量:4
6
作者 康银红 马耀光 王巧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7-150,182,共5页
通过渭北黄土塬地区NO3--N的原位运移试验,测定了10 m范围内黄土超根层中NO3--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NO3--N和土壤含水量的运移通量及运移速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微孔隙渗流的水分运移速率为44~65 mm/d,优先流的运移速率可达450 m... 通过渭北黄土塬地区NO3--N的原位运移试验,测定了10 m范围内黄土超根层中NO3--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NO3--N和土壤含水量的运移通量及运移速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微孔隙渗流的水分运移速率为44~65 mm/d,优先流的运移速率可达450 mm/d以上;NO3--N在施肥灌溉及作物吸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积累峰值带,并向下运移,其平均运移速率为56.3 mm/d;在作物生长缓慢的冬季大定额灌溉条件下,施入农田的尿素并不能被作物完全吸收,上层土壤吸附的NO3--N会被大量淋洗,50%以上的NO3--N随入渗水流运移到作物根层以下,成为深层土壤和地下水的NO3--N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黄土层 包气带 no3^--N 深部运移
下载PDF
植物性硝化抑制剂对莴笋NO_3^--N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宝珍 王正银 李会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 2种植物性硝化抑制剂 (P 5 ,P 7)对莴笋NO3 --N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P 5 3种用量处理对莴笋NO3 --N含量均有降低作用 ,尤以P 5 -M效果最佳 ,使莴笋叶、茎NO3 --N含量分别降低 4 1.8%和2 6 .1% ;P 73种用...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 2种植物性硝化抑制剂 (P 5 ,P 7)对莴笋NO3 --N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P 5 3种用量处理对莴笋NO3 --N含量均有降低作用 ,尤以P 5 -M效果最佳 ,使莴笋叶、茎NO3 --N含量分别降低 4 1.8%和2 6 .1% ;P 73种用量处理以P 7-M处理效果最好 ,降低叶片NO3 --N含量 2 2 .8% ,而其Vc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2 7.2 %和 1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硝化抑制剂 莴笋 no3^--N 营养品质 生物性状 硝态氮 叶片 可溶性糖 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黄土性土壤中NO_3^--N迁移和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晓歌 马耀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1,115,共4页
通过室内土柱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氮对黄土性土壤中NO3--N迁移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大灌水定额时,在近饱和土壤水分条件下,氮素淋失严重;在小灌水定额条件下,0-35 cm土层含水量显著减小,NO3--... 通过室内土柱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氮对黄土性土壤中NO3--N迁移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大灌水定额时,在近饱和土壤水分条件下,氮素淋失严重;在小灌水定额条件下,0-35 cm土层含水量显著减小,NO3--N未发生淋失;施氮量一定时,土壤剖面NO3--N含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减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剖面NO3--N含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有递增趋势、与土壤含水量成消长关系。土壤NO3--N累积量与施氮量、土层深度、渗透时间成正比,与灌水量成反比,符合多元非线性模型。因此,为减小NO3--N淋溶损失,从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考虑,黄土性土壤适宜灌水量应小于121 mm,次施氮量不宜高于2.40 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灌水 no3^--N运移 淋失效应
下载PDF
河套灌区春小麦-萝卜复种模式下土壤NO_3^--N动态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兆忠 王效科 冯宗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3-1228,共6页
研究了河套灌区春小麦-萝卜复种模式下,土壤、土壤溶液和地下水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土壤表层NO3--N含量降低,深层(100~150cm)增加;土壤溶液中、下层NO3--N浓度(70、120cm)显著高于上层(30cm),尤其是在萝... 研究了河套灌区春小麦-萝卜复种模式下,土壤、土壤溶液和地下水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土壤表层NO3--N含量降低,深层(100~150cm)增加;土壤溶液中、下层NO3--N浓度(70、120cm)显著高于上层(30cm),尤其是在萝卜生长季.当前的灌溉条件下,不同年度、不同生长季土壤NO3--N淋失量的多少与土壤水分的下渗量密切相关,且输入的氮素中有30%以上以NO3--N的形式淋失掉.施肥区地下水NO3--N浓度显著高于未施肥区,且65.5%的水样超过WHO规定的上限(11.3mg/L).总之,经过连续2a的春小麦与萝卜复种可使表层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但由于中、下层土壤剖面中残留大量的NO3--N,因此在当前灌溉措施下,短期内NO3--N淋失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N淋失 春小麦-萝卜复种 地下水 干旱地区 河套灌区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土壤残留NO_3^--N含量及根系分布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长立 刘 丽 +1 位作者 王兴仁 张福锁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6个氮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土壤剖面NO3--N含量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对应关系的影响;探索了土壤剖面NO3--N含量与氮肥施用量的趋势规律,以及冬小麦施用氮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成因、规律及最危险时期.
关键词 氮肥施 冬小麦 根系分布 no3^--N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0~100cm土层NO_3^--N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树堂 刘培利 +2 位作者 迟睿 王锋 魏志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3-154,243,共3页
在无石灰性潮土26年的定位试验进行过程中,在12个不同处理CK、N1、N2、M1、M1N1、M1N2、M2、M2N1、M2N2、NP2K、N2P和N2K中,于2003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0~100 cm土层NO3--N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 在无石灰性潮土26年的定位试验进行过程中,在12个不同处理CK、N1、N2、M1、M1N1、M1N2、M2、M2N1、M2N2、NP2K、N2P和N2K中,于2003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0~100 cm土层NO3--N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无机氮肥,氮磷钾或氮磷以适当比例配施,可减少土体中NO3--N的积累。单施氮肥以及氮钾配施的土壤剖面中NO3--N积累增加,对土壤环境和地下水构成潜在污染。降水、灌溉、氮肥用量及作物吸收利用是影响土壤NO3--N淋洗、积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无石灰性潮土 no3^--N动态变化
下载PDF
NO_3^--N/NH_4^+-N配比对小白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靳亚忠 何淑平 +2 位作者 廉华 马光恕 宫宏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4-7,共4页
利用NO3--N/NH4+-N不同配比的营养液对11个小白菜品种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O3--N/NH4+-N配比对不同品种小白菜生长和的硝酸盐含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氮源培养下不同的小白菜品种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5.0∶5.0(B)处理条件下... 利用NO3--N/NH4+-N不同配比的营养液对11个小白菜品种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O3--N/NH4+-N配比对不同品种小白菜生长和的硝酸盐含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氮源培养下不同的小白菜品种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5.0∶5.0(B)处理条件下,各品种小白菜表现良好;供试的小白菜品种的硝酸盐积累量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明适当地配施铵态氮较纯硝态氮营养液培养小白菜能获得较低的硝酸盐积累量,但不影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硝酸盐 生长 no3^--N/NH4^+-N
下载PDF
田间土壤NO_3^--N含量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翠平 沈言俐 《灌溉排水》 CSCD 2000年第4期5-9,共5页
对具有代表性的 3个地块的土壤 NO- 3 -N含量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田间土壤 NO- 3 -N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3个地块的土壤 NO- 3 -N含量在置信水平β=0 .0 5下均服从正态分布。由实测资料进行的自相关及半方差分析表明 ,... 对具有代表性的 3个地块的土壤 NO- 3 -N含量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田间土壤 NO- 3 -N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3个地块的土壤 NO- 3 -N含量在置信水平β=0 .0 5下均服从正态分布。由实测资料进行的自相关及半方差分析表明 ,3个地块的土壤 NO- 3 -N含量自相关性不显著 ,且无规律性 ,因此在田间一般距离取样的土壤 NO- 3 -N含量可作为独立的随机变量。并将 NO-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 no3^--N含量 田间土壤
下载PDF
不同耐铵性植物幼苗离体根对NO_3^--N和NH_4^+-N选择吸收速率及叶片NRA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宪泽 王晓云 冯炘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47-52,共6页
以黄瓜、番茄、小麦、水稻和莴苣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幼苗离体根在1~5mmol/LNH4NO3吸收液中选择吸收NO-3—N及NH+4—N的速率。黄瓜、番茄选择吸收NO-3_N较NH+4-N多;水稻、莴苣选择吸收NH+... 以黄瓜、番茄、小麦、水稻和莴苣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幼苗离体根在1~5mmol/LNH4NO3吸收液中选择吸收NO-3—N及NH+4—N的速率。黄瓜、番茄选择吸收NO-3_N较NH+4-N多;水稻、莴苣选择吸收NH+4—N较NO-3—N多;小麦对两种N源选择吸收性不强,在0.05和0.1mol/LKNO3底物诱导下,黄瓜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明显高于水稻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吸收能力及还原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no3^--N NH4^+-N 吸收速率 硝酸还原酶 NRA
下载PDF
近海养殖水体中NO_3^--N、NH_4^+-N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真珍 郑盛华 王宪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5-50,共6页
对福建近海养殖水体的NO-3-N、NH+4-N及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浊度等进行测定,分析NO-3-N、NH+4-N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计算不同环境因子和水体中NH+4-N相对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值.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及COD值均与NH... 对福建近海养殖水体的NO-3-N、NH+4-N及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浊度等进行测定,分析NO-3-N、NH+4-N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计算不同环境因子和水体中NH+4-N相对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值.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电位及COD值均与NH+4-N的浓度呈负相关,与NO-3的浓度呈正相关;叶绿素a浓度及浊度均和NH+4-N的浓度呈正相关,与NO-3-N的浓度呈负相关.各环境因子与NH+4-N的相对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值无明显差异.COD和氧化还原电位在丰水期的灰色关联度值比枯水期高,叶绿素a和浊度在丰水期的灰色关联度值则比枯水期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养殖水体 no3^--N NH4^+-N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大气NH_(3)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16
作者 张鹏飞 邓明珠 +3 位作者 李孟浩 林延荣 任小龙 陈小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为揭示大气NH_(3)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通过开顶式气室,以小偃22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2两年进行田间微区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80和240 kg·hm^(-2))和两种大气NH_(3)浓度(空气背景NH_(3)浓度:0.01~0... 为揭示大气NH_(3)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通过开顶式气室,以小偃22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2两年进行田间微区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80和240 kg·hm^(-2))和两种大气NH_(3)浓度(空气背景NH_(3)浓度:0.01~0.03 mg·m^(-3);高NH_(3)浓度:0.30~0.60 mg·m^(-3)),对不同处理下小麦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NH_(3)浓度升高能显著提升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根系氮素积累量,2年内平均增幅分别为5.77%、6.74%、8.94%和9.98%。在空气背景NH_(3)浓度下,施氮后小麦显著增产,180和240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较0 kg·hm^(-2)施氮水平分别提高了45.26%和50.67%。在大气NH_(3)浓度升高环境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出现先升后降趋势,180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最高,240 kg·hm^(-2)施氮水平下小麦产量较0 kg·hm^(-2)施氮水平降低17.97%,小麦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这说明,大气NH3浓度升高的环境中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能有效提升冬小麦的氮素利用率,稳定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NH_(3)浓度升高 施氮 冬小麦 生物量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3D-BER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NO_3^--N的研究
17
作者 李金成 李俊成 +2 位作者 董京洲 陈泽新 夏文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0,共5页
采用平板式、中心式2种构型的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3D-BER)对模拟的污染地下水中的NO_3^--N进行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电流、进水NO_3^--N浓度和pH这4种影响因素对2种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板式、中心式3D-BER反... 采用平板式、中心式2种构型的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3D-BER)对模拟的污染地下水中的NO_3^--N进行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电流、进水NO_3^--N浓度和pH这4种影响因素对2种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板式、中心式3D-BER反应器适宜的HRT均为12 h,最佳的电流范围均为40~50 mA,对应的最大NO_3^--N去除率分别为82.67%、71.89%,理想的进水NO_3^--N分别为35~55、20~35 mg/L,平板式3D-BER反应器对进水NO_3^--N负荷具有更高的承受能力,中心式3D-BER反应器由于具有较好的阴极和阳极产物混合条件,对进水pH具有更强的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D-BER) 平板式反应器 中心式反应器 no3^--N 地下水
下载PDF
碳源性质和COD/NO_3^--N对硝酸盐还原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志轩 谢丽 +1 位作者 周琪 毕学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1,共4页
通过批次试验考察了实际工业有机废水的碳源性质和COD/NO_3^--N对硝酸盐还原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酒糟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易发酵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更易发生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过程;而葡萄糖合成废水和木... 通过批次试验考察了实际工业有机废水的碳源性质和COD/NO_3^--N对硝酸盐还原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酒糟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易发酵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更易发生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过程;而葡萄糖合成废水和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出水中,硝酸盐还原途径主要是通过反硝化进行的。虽然基质不同,但COD/NO_3^--N对硝酸盐还原途径的影响却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即随着COD/NO_3^--N增大,反硝化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DNRA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COD/no3^--N 反硝化 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
下载PDF
Depositional Patterns and Oil/Gas Accumulation Features of Sha-3 Member Turbidites in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被引量:11
19
作者 BaiGuoping ZhangShanw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Recent explor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potential remains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the undiscovered oil and gas are largely reservoired in subtle traps including... Recent explor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potential remains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the undiscovered oil and gas are largely reservoired in subtle traps including turbidite litholigcal traps of the Sha-3 Member.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exploration program targeting turbidites,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depositional models of the Sha-3 Member turbidites and oil/gas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se turbidites. Two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One is that the East African Rift Valley provides a modern analog for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The other is that the depositional models of line-sourced slope aprons, single point-source submarine fan and multiple source ramp turbidite, established for deep-sea turbidites, can be applied to interpret the depositional features of the turbidite fans of three different origins: slope turbidite aprons, lake floor turbidite fans and delta-fed turbidite fans in the Sha-3 Member. Updip sealing integrity is the key factor determining whether oil/gas accumulates or not in the slope aprons and lake floor fans.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delta-fed turbidite fans are not very clear. Multiple factors rather than a single factor probably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n these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ying Depression Sha-3 Member TURBIDITE depositional mode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features
下载PDF
Accumulation of Carbohydrate and Regulation of 14-3-3 Protein on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 Activity in Two Tomato Species 被引量:4
20
作者 WANG Li CUI Na +2 位作者 ZHAO Xiao-cui FAN Hai-yan LI Tian-l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58-364,共7页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two tomato species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regulation of 14-3-3 proteins on the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SPS) activity, we determined the contents of solu...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two tomato species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regulation of 14-3-3 proteins on the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SPS) activity, we determined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throug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activities of sugar-metabolizing enzymes were assayed in desalted extract, an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related genes in sugar metabolism were determined though real-time RT-PC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lucose and fructose were mainly accumulated during the maturation of the fruit because of the high acid invertase (AI) and neutral invertase (NI) in Micro-Tom (Solanum lycopersicum) fruit, while in Solanum chmielewskii fruit, SPS which went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sucrose content led to the rapid sucrose increase during the fruit ripening. TFT1 and TFT10, belonging to 14-3-3 protein in tomato, were likely to down-regulated SPS activity during young and intumescence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M Solanum chmielewskii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14-3-3 proteins fruit develop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